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经济增长速度2007年高达14.2%,2008年出现较大幅度下降,降至9.6%,随后几年的经济增长呈现震荡徘徊的态势,今年第三季度增速降至7.4%。此轮经济增速下滑究竟是我国经济中长期增长阶段的转变还是短期经济波动?对这一问题的回答事关宏观经济政策取向和未来发展大局。因此,许多经济学者将经济潜在增长率作为求解的重要指标,从多角  相似文献   

2.
2008年,中国经济发展经受了近几年最为严峻的挑战和重大考验。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不断发展,世界经济增速显著放缓,对我国经济产生一定影响。外部冲击使正在抑制经济过热、减缓增长速度的中国经济出现增速下降过快的问题,经济增速从2007年第二季度的12.7%下降到了2008年第三季度的9.9%。  相似文献   

3.
今年上半年,我国GDP增长率为7.8%,其中,一季度为8.1%,二季度为7.6%。尽管经济增长呈现回落态势,但筑底企稳的迹象已开始显现,特别是1~7月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增长20.4%,增速与1~6月持平,较1~5月提高0.3个百分点。从需求数据看,经济增速下行过程已基本结束,三四季度经济增长率可能在二季度水平上保持稳定或略有提高,全年经济增长率有望保持在7.5%~8%之间。  相似文献   

4.
声音     
十二五规划中对于中国7%的经济增速目标过低,今年经济增长率或达9.3~9.4%,未来五年增长率应在9%。今年通胀应该不会超过5%,略高于4%。但因为全球进入了一个相对比较高的通胀时代,应慎重使用货币政策,以避免因利率太高而导致大量热钱流入。——央行货币政策委员李稻葵称,当前中国股市的估值非常  相似文献   

5.
美国号称世界经济的"火车头",其经济增长一旦放慢,世界经济也将随之减缓,这将对我国出口产生广泛的影响.2000年第三季度,美国经济增长率从第二季度的5.6%骤降至2.2%,其他某些指标也显示增速在放慢,但尚无明显衰退迹象.  相似文献   

6.
声音     
《中国新时代》2013,(7):24-24
"在中国,人们应该做好准备,来应对长期经济增速放缓的趋势。"——这是世界银行发展预测局局长汉斯·蒂莫日前在上海接受媒体采访时所阐述的观点。他表示,虽然今年中国第一季度GDP增长速度较缓,但世界银行仍然维持今年GDP增速保持在7.5%-8%的预测。蒂莫认为,中国需要适应经济  相似文献   

7.
全球复苏加快 政策调整谨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美国经济恢复经济回暖。在2011年四个季度中,美国经济增长率分别为2.3%、1.3%、1.8%和3%。也就是说,从2011年第二季度起,美国经济逐季回升。根据美联储6月份的最新预测,2012年美国经济增长率为1.9%-2.4%;失业率为8%-8.2%;通胀率为1.2%-1.7%。尽管在这一组预测,一些数据略差于美联储4月份的  相似文献   

8.
今年以来,我国经济适度增长,增速总体稳中有落,二季度可能降至8%以下,全年GDP增幅在8%~8.5%之间。同时,预计今年全年CPI涨幅将在3%-3.5%之间,其中二、三季度价格涨幅总体趋降,四季度会略有反弹。从目前情况看,今年价格上涨的压力将明显减小,但也应看到,今年我国居民生活成本以及经济运行中劳动力成本的刚性增加,对后期价格总水平会产生一定的压力。特别是资源  相似文献   

9.
内刊检索     
《英才》2003,(1):10-10
中国经济明年如何《新闻周刊》2002/39在世界经济仍然不景气的大环境下,保持了良好发展势头的中国国民经济被国内外人士众口一词称为“一枝独秀”,今年 GDP 增长率达到7.8%基本已成定局。就在2002年即将走过时,中国经济学家给出的预测是:2003年中国宏观经济仍可以保持不低于2002年的发展速度。另外,7%-8%的增长速度,将贯穿21世纪最初10年的中国经济增长率,考虑到国内外发展条件的变化,个别年份升到上限9%,降到下限6%均可  相似文献   

10.
2013年以来,我国经济增速承接了2011年以来连续回落的态势,继2012年第二季度之后连续5个季度低于8%(近5个季度分别为7.6%、7.4%、7.9%、7_7%和7.5%)。自2000年以来,我国仅有10个季度GDP增长率低于8%,而近期就占了一半,且呈持续状态。对于近期我国经济增速持续放缓的态势,我们既不能反应过度,也不能掉以轻心。也就是说,既不能为盲目追求高速度而重拾大规模扩张性政策,也不能不要速度,而应该认真分析经济增速明显回落的各种可能原因,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避免经济增长的大起大落。特别是要高度警惕和防控财政经济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风险和不确定因素,切实以实质性改革化解财政经济风险,保持经济更长时间的平稳较快发展。  相似文献   

11.
国家统计局昨天(10月20日)公布了今年第三季度的GDP等经济数据。数据显示,今年第三季度,我国GDP同比增长为7.3%。这是以往5年多来21个季度内所录得的GDP增速新低纪录。以此计算,中国今年前三个季度的GDP增速为7.4%,离今年全年7.5%的增长目标仍有一定的差距。  相似文献   

12.
世经版图     
李静 《中国新时代》2014,(12):24-25
1欧元区第三季度经济好于预期 欧盟统计局数据显示,欧元区第三季度GDP环比增长0.2%,增速高于路透社调查的经济学家平均预期的0.1%。欧元区GDP增速公布后,投资者舒了一口气。欧元区最大的两个经济体法国和德国第三季度重返增长轨道。不过两国的经济增速非常疲弱,凸显欧元区整体经济形势仍然不容乐观,陷入经济增长停滞的风险仍然存在。  相似文献   

13.
经济增速连续下滑引起了决策层的警惕。日前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提出,要把稳增长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进入2011年之后,GDP增长率逐季下滑,四个季度增速分别为9.7%、9.5%、9.1%和8.9%,今年一季度再回落到8.1%,连续5个季度增速回落。尽管8%以上仍属于高速范畴,而且在年初确定的预期范围内,但是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14.
中国经济的强劲反弹已经是有目共睹。我们预计,今年第三季度GDP同比增长率将超过9%,第四季度甚至可能达到10%。但是,在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中,净出口仍然是拉后腿的,消费变化不大,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可以忽略,惟一能拉动经济增长的只剩下  相似文献   

15.
今年3月份温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将GDP增速8%的底限打破,提出预期目标为7.5%。今年二季度的实际经济增速为7.6%,也是长期以来首次降至8%以下。即使各路专家学者仍然预期今年的实际经济增长速度将高于8%,但我们已经能够感受到“7时代”的脚步近了。  相似文献   

16.
人口红利趋于消失,导致未来中国经济要过一个“减速关”。对此,我们必须正视趋势、做好准备、积极应对。潜在增长率下降不可十8,危险的是人们想尽办法一定要把经济增速拉到潜在增长率之上。  相似文献   

17.
声音     
7.6%是水分较少的增长率,是在潜在增长水平区间内的增长率,充分反映了全球经济态势,显示两会报告设定的7.5%增长目标是合理的。而去掉了超过正常投资增长的过度依靠投资增长的增速部分后,是更扎实的、"水分"较少的增速。——经济学家左小蕾表示,为防止经济增长进一步下滑,确有必要实施有针对性的政策,但稳增长的政策与经济结构调整要高度一致,切忌过度的刺激违反规律推动短期过高增长。  相似文献   

18.
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2008年以来我国经济增长率出现了明显下滑,今年二季度经济增长率虽有明显提高,但绝对水平仍然较低,主要原因是我国外部需求明显减弱,出口受到很大影响,进而影响到我国的工业生产.不过在工业生产增速放缓的同时,工业结构发生了一些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19.
在6月16日举行的第六届中国经济增长与周期论坛上,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刘树成预计,"今年,我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经济增速进一步回落,出现了比社会预期更为明显的放缓……未来我国潜在经济增长率下移将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但由于内需回旋余地较大以及政府的宏观调控,可以有效防止经济增长率的大起大落。"无独有偶,几天前,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副主任尹中卿在苏州举行的中国宏观经济论坛年中  相似文献   

20.
葛帮宁 《经营者》2014,(20):46-47
不管是否愿意,2014年下半年我们又邂逅了中国经济增速下行那张恼人的面孔. 10月12日,在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论坛“增速下行,底线在哪?”上,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李稻葵发布中国经济形势报告时预测,今年第四季度GDP增速很可能是7.4%,比第三季度的7.6%略调0.2%,对2015年的预测数字是7.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