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财务困境不仅影响企业自身的生存与发展,还将给债权人、股东和员工等利益相关者带来重大损失。文章基于企业内部控制视角探讨了财务困境的成因。研究发现,内部控制对财务困境具有显著而重要的影响,存在重大内部控制缺陷的公司更可能陷入财务困境;存在重大内部控制缺陷越多的公司,其陷入财务困境的可能性越大。这些经验证据表明,加强内部控制建设在现实中确实能有效规避财务困境。  相似文献   

2.
顾晓安  左廷存  李玲玲 《经济师》2009,(12):173-174
基于布莱克一斯科尔斯期权定价模型,文章设计了一个财务困境预测模型,这个模型假设在债务到期时公司资产价值小于债务面值公司就会陷入财务困境,公司资产价值遵循维纳过程,基于这个模型我们通过公式变换计算标准化正态随机变量Z来预测了上市公司发生财务困境的概率。通过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基于期权定价财务困境预测模型能够很好预测上市公司发生财务困境的概率。  相似文献   

3.
文章以中国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以因财务状况异常而被列为特别处理公司(ST公司)作为界定上市公司陷入财务困境的标志,从公司治理和经济原因的角度研究财务困境,尤其考察了大股东"掏空"行为对上市公司的影响。采用多元逻辑回归模型寻找利用公开的财务数据预测中国上市公司财务困境的预测模型和变量。文章所建立的模型能准确预测出81.25%的在下一年进入ST板块的公司,模型表明控股股东的"掏空"行为是导致上市公司陷入财务困境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我国上市公司CEO薪酬存在租金攫取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选取2005~2008年我国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考察了CEO的薪酬是否存在租金攫取问题。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国有控股上市公司CEO的薪酬主要由公司经济特征决定,具有明显的业绩型薪酬特征,并不存在明显的超额薪酬和租金攫取问题;上市公司总体,尤其是民营控股上市公司CEO的薪酬中存在租金,但租金攫取问题相对较轻,尚未对公司业绩产生负面影响。本文还对不同薪酬水平上市公司CEO的薪酬中的租金攫取问题分别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CEO薪酬水平中等和较低的公司,CEO的薪酬并不存在租金攫取问题,而CEO薪酬水平较高的上市公司中虽存在租金攫取,但问题尚不严重。  相似文献   

5.
上市公司财务困境与财务破产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38,自引:1,他引:37  
与任何其他组织一样 ,企业也有一个生死病老的过程 ,如何对普通病症和高危病症予以区分 ,采取不同的预防、诊断和治疗措施 ,无疑将有利于企业的健康发展。本文认为 ,财务困境和财务破产可以作为上市公司两种不同的财务状况 ,应采取不同的预防、诊断和治疗措施。现有文献将财务困境与财务破产不加区别 ,不利于公司财务状况的正确判别和分析 ,进而影响公司财务政策的正确制定。本文在重新界定财务困境和财务破产的概念及其差异的基础上 ,以我国上市公司三年的财务数据为样本 ,对公司财务困境和财务破产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 ,我国上市公司确存在财务困境和财务破产两种不同的财务状况。盈利能力、资产负债率、公司规模同时对陷入财务困境和财务破产的公司有显著影响 ,它们是导致公司陷入财务困境和财务破产状况的重要原因。与国外类似研究不同的是现金流量信息对于我国上市公司的财务困境和财务破产皆没有解释力。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2009—2015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考察了公司战略对财务困境的影响.研究发现:相对于防御型战略,实施进攻型战略的公司更容易发生财务困境;高管货币薪酬激励在公司战略对财务困境的影响中具有负向调节作用;高管股权激励在上述关系中影响效果不显著.实证结果表明,我国上市公司的战略激进程度对公司财务困境的发生具有一定影响.本文的研究为深入认识公司战略以及通过有效的高管激励方式来降低财务困境的发生具有一定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7.
黄洁  陈国权 《技术经济》2017,36(10):65-76
探讨了CEO的社会资本对自身薪酬水平和薪酬波动性的影响,以及公司市场价值波动性和股权集中度对这种影响关系的调节作用。利用2009—2015年德国DAX30指数企业的数据验证研究假设。结果显示:CEO的社会资本对其薪酬具有显著影响,即丰富的社会资本能够提高其薪酬水平,而且增大了薪酬波动性;上述两个正向影响受到公司市场价值波动性和公司股权集中度的调节作用,即公司市场价值波动性增强了CEO的社会资本对其薪酬波动性的影响,股权集中度则减弱了这种影响。  相似文献   

8.
刘云鹏 《经济导刊》2002,(11):54-56
魔鬼总是藏在细节之中 自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随着股票期权激励手段的迅速流行,美国公司高层管理者们的薪酬水平实现了惊人的增长,CEO们身价倍增,这种引人注目的现象引起了公众社会和学术研究群体的极大关注和争议。近期的一系列公司丑闻事件更使CEO的新酬问题成为焦点。CEO等高管们为抬高股价而制造虚假财务信息,在公司股价走高的时候出售股份、执行期权,残酷地把风险转嫁  相似文献   

9.
高军 《生产力研究》2006,(10):225-226,247
合理制定CEO的薪酬问题,有利于保护股东利益。文章的实证研究表明我国引进独立董事制度以来,尤其是设立薪酬委员会的上市公司中,CEO薪酬水平以及薪酬与业绩之间的关联性得到了显著的改善。而第一大股东的国有股属性严重影响了CEO的薪酬水平以及薪酬与业绩之间的关联性。因此,独立董事对公司治理机制的完善需要同时进行产权改革,以及通过设立次级委员会的方式,加强独立董事对公司治理的影响程度。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重庆市各上市公司高管团队内部的CEO与非 CEO两个层级的薪酬差距问题进行了研究,以此检验企业高管内部薪酬差距和公司绩效、公司规模以及公司治理结构之间的关系.多元线性回归的结果表明:薪酬差距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有每股收益、资产负债率、公司资产规模、第一股东持股比例以及行业类别.结论表明:适当的加大高管内部薪酬差距有利于高管激励,CEO权力对高管薪酬差距并无显著影响,第一股东对于企业高管内部薪酬差距有很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尚洪涛  李智宾 《经济师》2008,(6):158-159
企业的任何一项经济活动都将可能影响到企业的财务状况,因此,企业应该根据自身的风险情况,采用正确的风险管理方法,制定严格的防范计划,降低风险,防范财务困境。从防范企业陷入财务困境的方法入手,全面系统的提出了防范企业财务困境的对策包括建立财务风险预警体系,完善公司的治理结构,提高公司的经营管理方法,确定稳健的负债比率等。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制造行业2007年陷入财务困境的戴星公司和摆脱困境的摘星(帽)公司为研究样本.研究发现:改善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第二大股东对第一大股东适度制衡有利于上市公司摘星(帽)走出困境;大股东持股较为稳定的财务困境上市公司更容易摆脱困境,摘星(帽)变为正常公司.  相似文献   

13.
以2008-2009年中国制造业新增ST公司为样本,按同行业原则选取对照样本,根据上市公司公布的财务指标和高管离职率作为预警变量,构建Logistic回归预警模型,比较预警效果.研究发现,制造业上市公司财务困境形成路径清晰;高管离职率对财务困境具有显著预警作用;高管成群离职的首要因素不是报酬偏低,而是对公司的困境预期;公司陷入财务困境的潜在因素是大股东的过度干预.  相似文献   

14.
笔者以2007年~2011年期间沪深A股ST公司为样本,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实证分析内部控制质量与财务困境恢复的关系。研究表明,内部控制总体质量水平对ST公司的财务困境恢复具有显著的积极作用。内部控制中的控制环境、风险评估和来自公司内部的监督相较于其他方面更有利于帮助困境公司恢复。而摘帽ST公司的内部控制质量水平对其是否"再次被ST"具有反向作用,内部控制质量低的摘帽公司再次陷入财务困境的可能性较大。笔者提出继续加强内部控制建设和完善内部控制评价体系等相关策略,从内控角度帮助ST公司尽快摘帽和摆脱财务困境。  相似文献   

15.
中国寿险业当前面临的利率困境及策略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率风险是寿险业面临的主要风险,具体表现在利率变动影响公司的承保业务、资产价值和资产负债匹配。近年来,随着银行利率的调整,我国寿险业陷入了多重利率困境之中,影响了寿险业的健康持续发展。为缓解寿险业的利率困境,可供选择的措施有:提高寿险公司的经营管理水平、大力发展保障型险种、积极发展新型寿险产品、建立预定利率变动机制、推进寿险费率市场化改革、加强公司资产负债匹配管理等。  相似文献   

16.
在财务、管理以及组织行为学的相关文献中公司并购与CEO薪酬间的因果关系一直饱受争议,本文通过对二者交集的实证文献回顾构建了一个二维综合框架图:并购阶段和公司在并购交易中的角色;并区分了文献中的三个主要研究流派以及五种因果关系.旨在了解该领域的新兴知识,辨析不同研究流派间的矛盾,厘清并购决策、特征与管理者薪酬间的关系,从而为将来的研究方向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7.
章之旺 《经济管理》2004,(14):54-61
本文以2003年度40家ST公司和80家非ST公司为研究样本,考察了现金流量信息在财务困境预测中的信息含量,研究发现:(1)在我国上市公司陷入财务困境前1年,经营性现金流量的相对信息含量仅次于资产报酬率,而在财务困境前2年,经营性现金流量的相对信息含量仅次于资产周转率,经营性现金流量的相对信息含量具有一定的稳定性;(2)无论在财务困境前1年还是前2年,经营性现金流量在会计比率的基础上均具有显著的增量信息含量,而在财务困境前2年,投资性现金流量也具有增量信息含量;(3)同时加入经营性现金流量和投资性现金流量可使模型总误判率最低。本文的研究结果为今后财务困境预测研究充分挖掘现金流量的预测价值提供了实证依据。  相似文献   

18.
全球眼     
《商周刊》2012,(11):13-13
最新一项调查报告对按营收计算的美国300家最大型公司的CEO薪酬进行了分析,这些公司在2011年5月1日到2012年4月30日之间提交了股东委托书。分析显示,公司CEO薪酬与公司财务业绩和股价表现之间的联系性正在日益增强。  相似文献   

19.
公允价值计量与高管薪酬契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选取2007-2008年受新会计准则中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影响的公司作为样本,考察企业财务业绩中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与高管薪酬契约的关系。研究发现,总体而言,非金融行业上市公司总经理、董事长不需要为短期投资性资产(或负债)的损益承担责任,其货币薪酬与公允价值变动损益间不存在显著相关关系;财务总监负责企业资金运作,其货币薪酬与公允价值变动收益间显著正相关。进一步的证据表明,财务总监货币薪酬与公允价值变动收益间的敏感性要小于与正常经营活动营业利润间的相关性。上述发现表明,中国上市公司高管的薪酬制定区分了不同岗位高管的职责范围,以及财务业绩中不同组成部分的信息含量,这一发现与委托代理理论相一致,表明了薪酬契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0.
我国第一代民营企业曾经为我国经济增长立下了汗马功劳,但是随着市场的饱和、竞争的加剧,它们又面临着整体“衰落”以及发展速度下降,这引发了人们对民营企业持续成长问题的思索。本文以2000-2006年的民营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研究影响我国民营企业成长的主要因素。研究发现,提高财务弹性和聘请“四大”审计可以避免上市公司在短期内陷入困境;增加独立董事比重可降低公司在短期内陷入财务困境的风险,促进公司长期的持续成长;大股东持股比重过高虽然可以在避免短期财务困境,但是在长期却可能引发持续成长危机;如果公司所在行业竞争程度较低或者公司所在地区政府干预较强时,虽然短期内公司不易陷入财务困境,但在长期却不利于企业持续成长。因此要促进上市公司的持续成长的手段主要有提高独立董事比重,降低第一大股东持股比重,提高竞争程度和减轻政府干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