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玎 《中国外汇》2009,(22):52-52
各国都在热烈讨论“政策退出”之时,澳大利亚央行却在10月6日果断加息25个基点,将基准利率从3.0%提高到3.25%。但澳大利亚的加息并没有立即掀起全球的加息狂潮,“退出”依然没有上升到执行层面。因此,本期各大金融机构对汇率市场的预期与上一期基本持平。  相似文献   

2.
《金融博览》2010,(11):31-31
清华大学宏观经济学教授韩秀云表示,目前CPI的增速已经到达2.8%.我们的目标今年应该是3%,要控制到3%.第二季度加息的序幕已经开始拉开。韩秀云表示.国内已具备加息的条件,一方面楼市新政使价格出现了博弈的状况.没有继续向高处走;另一方面.股市前一段也出现了暴跌,已释放了加息的空间。  相似文献   

3.
各国都在热烈讨论“政策退出”之时,澳大利亚央行却在10月6日果断加息25个基点,将基准利率从3.0%提高到3.25%。但澳大利亚的加息并没有立即掀起全球的加息狂潮,“退出”依然没有上升到执行层面。因此,本期各大金融机构对汇率市场的预期与上一期基本持平。  相似文献   

4.
2005年12月1日.欧洲央行宣布加息25个基点至2。25%,这是欧洲央行5年来首次加息,同时也为该央行2年来首次调整利率。欧洲央行上一次调整利率是在2003年6月,欧洲央行当时将利率下调到2%的历史低点。尽管期间美联储连续实施了12次加息.欧元与美元之间利差的扩大导致资金从欧洲流向美国,但欧洲央行都没为所动。欧洲央行为何选择在英国央行刚刚降息、美联储加息预期也有所收缩的背景之下执意加息呢?  相似文献   

5.
程实 《金融博览》2005,(11):50-50
9月21日.美联储再次加息25个基点,将利率水平提升至3.75%,为4年来最高水平。  相似文献   

6.
加息效应透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8月18日,又是一个周五。是夜,中国人民银行“突然”宣布上调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一年期存贷款基准利率上调0.27个百分点。7月21日刚刚宣布完从8月15日起调高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之后,市场普遍认为此轮宏观调控已经过去,央行近期不会再有大的动作,这次加息确实让人感到十分“意外”,从这次“意外”的加息中,我们能看到什么呢?  相似文献   

7.
10月6日,澳大利亚储备银行宣布加息25个基点,基准利率由3%上升至3.25%,这是在各国纷纷表示不会过早退出刺激经济政策的匹斯堡峰会刚刚结束不久首个实行加息的G20国家,开启了世界主要经济体中央银行退出宽松、回归中性货币政策的步伐。那么,澳大利亚加息的背景如何,对我国货币政策有什么启示,这是值得我们深入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2010年1月12日,央行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之后,市场关于加息的预期愈发强烈。一年期央票利率成为加息与否讨论的风向标,1月12日发行的一年期央票利率呈现出5个月以来的首度上行,提升8.29个基点至1.8434%;1月19日发行的一年期央票利率进一步提升8.3个基点至1.9264%。一年期央票利率的连续提升伴随着存款准备金的上调触动了加息的神经末梢,  相似文献   

9.
姜燕萍 《云南金融》2010,(12):30-31
中国人民银行2010年10月19日宣布:自20日起,金融机构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上调0.25个百分点,由现行的2.25%提高到2.50%;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上调0.25个百分点,由现行的5.31%提高到5.56%;其他各档次存贷款基准利率据此作相应调整。这也是央行时隔3年后的首度加息。  相似文献   

10.
3月18日.中国人民银行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金融机构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上调0.27个百分点.由现行的2.52%提高到2.79%。今年央行仍有再次加息的可能。银行利率调高了.对购买保险将会有怎样的影响呢?  相似文献   

11.
今年过节有点烦,五一前后的房贷加息,让很多买房人忧心忡忡。4月28目,央行上调房贷利率,基准利率提高了0.27个百分点,实际优惠利率上浮0.243个百分点;5月8日,建设部上调公积金贷款利率,提高幅度为0.18个百分点。此次加息,是2004年10月29日以来,央行第2次提高贷款基准利率,也是第3次提高住房贷款利率。  相似文献   

12.
虽然澳大利亚中央银行将基准利率由先前的3%提高至3.25%属于正常的货币政策操作,但作为在金融危机后第一个加息的工业化发达国家,澳行的举动还是引起了国际舆论的高度关注和潮水般议论。人们需要求证的是,澳行的升息动作是否意味着全球性加息潮的来临以及是否意味着国际范围内大规模的经济刺激计划开始正式退出?  相似文献   

13.
8月24日,以色列央行出乎意料地将其基准利率上调25个基点至0.75%,成为今年以来全球首个加息的国家。但在稍后结束的美联储银行讨论会上,欧美央行行长纷纷表示,全球经济好转的迹象虽不断增多,但仍难确定是否持续复苏。9月3日,欧洲央行决定继续将欧元区主导利率维持在1%的历史最低水平不变。  相似文献   

14.
5月,央行再度加息!央行于2007年5月18日正式公布组合调控政策: (1)从2007年6月5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上调后一般银行存款准备金率为11.5%。  相似文献   

15.
“加息是一个趋势,但具体什么时候加息目前还不能确定”。这是全国政协常委、经济学家吴敬琏在此间对“加息”这一热点问题发表的看法。  相似文献   

16.
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2006年8月19日起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金融机构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上调0.27个百分点,由现行的2.25%提高到2.52%;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上调0.27个百分点,由现行的5.85%提高到6.12%;其他各档次存贷款基准利率也相应调整.长期利率上调幅度大于短期利率上调幅度。 央行加息主要目标是宏观调控国民经济运行过程中信贷增长过快等问题.针对加息对各行业造成的影响以及发展趋势,业界众说纷纭。细分析一下关于加息的种种观点,耐人寻味:  相似文献   

17.
美联储于6月30日决定将联邦基金隔夜目标利率自1958年以来的最低点提高25个基点至1.25%。这是美联储自2000年5月以来首次提高利率,标志着美国经济进入加息周期。8月10日,美联储再次加息25个基点,从而确认了加息周期的来临。  相似文献   

18.
钟伟 《中国金融》2004,(14):39-40
2004年6月30日,美联储决定加息25个基点,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值由1%提高至1.25%。这是美联储自2000年5月以来第一次调高利率,美联储在声明中指出:“虽然如此,委员会将根据经济状况的变化作出必要反应,以履行维持物价稳定的职责。”看来美联储还将逐步有序地提高美元利率,这次加息意味着美元加息周期开始降临。  相似文献   

19.
就在市场的加息预期日渐减弱之际,时隔近3年,央行重新吹起了加息的号角。中国人民银行宣布自2010年10月20日起,同时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0.25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20.
《财会学习》2004,(3):23-23
新近出炉的5月份宏观经济数据使市场的神经重新紧张,开始考虑央行加息的可能性。资本市场对可能的加息作出了重大反应,股市连探新底,穿破年初1400点,债市阴霾不散。一度平息的加息风波再度袭击,考验着投资者的脆弱防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