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调整产品结构是调整经济结构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必由之路。而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则是工业企业搞好产品结构调整的一个基本原则。(一)掌握市场需求与贯彻产业政策相结合一定市场、一定时间内的需求状况及其变化趋势,无疑是企业调整产品结构的根本依据,因为离开了市场需求,产品结构的调整就会失去动力,失去方向,失去调整以后的市场和效益。国家产业政策则在更广的领域和更长的时间内,不仅为产业结构的调整,同时也为一些产业某些重要产品的调整,规定了发展方向和根本要求。企业产品结构的调整,一旦背离了产业政策的要求,不仅在调整产品结构所必需  相似文献   

2.
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是以盈利为目的的。企业没有利润,设备就不能更新,规模就不能扩大。因此,企业的生产和经营必须讲求经济效益,才能不断提高自我改造、自我发展的能力。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正确的方法和途径主要有两条。一是依靠科技进步,采用先进技术,用现代科学技术武装企业,提高企业职工的科学文化水平和劳动技能,使企业的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二是采用现代管理方式、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提高劳动生产率,以最少的消耗,生产出最多的适应市场需要的产品。因此企业只有实行技术改造,使用先进的技术装备,采…  相似文献   

3.
<正>用户满意调查是企业质量全面提高和改进的源泉,是企业增强产品市场竞争力的有效途径。多年来,宝钢产品结构不断优化,市场占有率逐渐提高,但同时宝钢也清醒地意识到用户满意对企业的生存、经营和发展的重要性和用户满意调查的必要性,并于94年着手开展用户满意度调查工作。  相似文献   

4.
大家众所周知的松下、Sony、丰田等日本企业誉满全球.这些企业的产品就意味着过硬的产品质量。这一关键的因素大大提高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然而。大家是否可知,日本产品在20世纪30年代曾被认为是劣质产品的代名词。此后他们从自身经验教训中认识到:没有高质量的产品就没有市场。也就会失去生存的条件。因而,他们从实际出发。落实“以质量求生存。以品种求发展”的企业经营方针,提出“质量关系到国家和企业的生死存亡”,  相似文献   

5.
《内蒙古财会》1997,(3):53-56
呼盟国有32业企业普遍总资产负债率高,资产结构不合理.经营状况欠佳,经济效益不高,企业技术改造投入少。管理薄弱,自我约束力不强,不能适应市场变化。而莫旗啤酒厂以自己的产品接受了市场的考验,经济效益在同行业独占  相似文献   

6.
设备搬迁费的会计核算黄福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变化需要,在对产品工艺结构不断调整、改革的同时,务必要对企业生产设备进行“更新换代”技术改造……,因此会发生设备搬迁费用。原制度规定对企业发生的设备搬迁费在利润项下营业外支出。新制度...  相似文献   

7.
<正> 作为国际化经营的企业,其存在的最大价值是向市场提供适宜的产品(服务),以实现其最终目的——利润最大化,这样,企业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得以生存和发展。产品是企业的生命,因而产品政策是企业的核心政策。广义地讲,产品政策是指企业设计生产、销售、维修、产品结构、产品系列、产品包装及产品宣传等存在的一系列原则、方针和政策。狭义地讲就是产品规划,即为了满足市场各类用户不断变化的需要和欲望而去不断开发推广的产品和产品系列,从而巩固企业的市场地位。本文试就企业国际化经营如何制定正确的产品政策作一些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山东凯利摩擦材料有限公司全面实施技术创新和产品结构调整战略,并依此为基点,积极推动技术改造和内部管理,使企业走出了一片新天地,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继续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企业的经营水平显著提高,市场竞争力显著增强。  相似文献   

9.
企业是靠向市场提供和传递消费满意的产品而生存和发展,现代企业的经营们十分清楚,企业卖什么取决于市场买什么,取决于市场所持有的特定的产品概念。随着社会经济、化的发展,人们购买能力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市场产品概念的内涵也在不断地发展和演变,因此,对市场产品最新概念深入分析研究,成为现代企业营销的重要任务,一个前导性的市场产品新概念的建立能够使企业更有效、更有利地发展需求、满足需求,引导需求和创造需求。  相似文献   

10.
质量是企业的生命,"优质、低耗、高效"是企业永恒的主题,一个企业没有高质量作保证,生产出来的产品就会失去市场,产品只能是废铁一堆.桂林第二机床厂始终把加强质量管理,提高质量意识贯穿到全厂技术生产经营管理的全过程,不断完善质量保证体系建设,强化质量责任制监督考该力度.把产品质量水平引入长期稳定和不断提高的良性循环轨道上.  相似文献   

11.
目前,相当一部分国有企业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暂时困难,困扰着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如产品库存积压严重,资金紧缺而周转不灵,经济效益欠佳,"假冒伪劣"败坏了企业的形象和声誉,流通受阻,消费不畅,债务锁链难解,富余人员增多等等。有的企业出现了"多生产多亏,少生产少亏","贷款搞技改死,不贷不搞也死"的怪现象。我们的国企产品因种种原因在市场上受到  相似文献   

12.
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企业产品能否变成商品受到消费者的青睐,让消费者慷慨解囊,是企业发展生存的重要大事.今年以来,双星机械总公司领导班子面对市场的严峻形势,积极采取应对措施,对产品实行"特"色经营,为产品注入双星文化理念,在经营上确定了特色经营的创新理念,为增强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增加了砝码.  相似文献   

13.
李萍 《活力》2005,(8):50-50
现在整个中国市场较以前年度有些许疲弱,各种产品销售面临严峻考验,产品不仅要质优而且价廉,而真正质优的产品要做到价廉,不太容易,而企业要生存,就得想尽办法促销,如:捆绑式销售,实行销售折扣、现金折扣和赊销,而生产、批发行业赊销几近销售额的一半,之所以会形成这种状况,主要是赊销经营是强化企业市场竞争能力,扩大商品市场占有率,减少存货,降低存货管理成本,增加收益的有效途径之一。任何事有利也有弊,同时,赊销挤占企业的营运资金,降低企业资金周转速度,  相似文献   

14.
方洁 《企业活力》2011,(12):41-44
企业技术改造是指在原有企业基础上,进行革新改造,由粗放型经营转向集约型经营。技术改造的主要措施是应用先进技术与设备,提高企业技术装备水平。  相似文献   

15.
缝隙造市     
面对市场竞争的严峻形势,也许有人要问:“现在市场中只有16%的产品供不应求,其余产品都处在买方市场,商品供大于求,市场还有缝隙吗?”回答是十分肯定的。应该说,市场潜力永远是无比巨大的。人们有各种各样的消费需求,而且由于生产力水平和经济收入的不同,消费者的消费需求和消费水平不可能处在同一层次上。同时,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消费需求和消费心理又会不断发生变化。而生产企业往往难以兼顾各种各样和各个层次的消费需求,这样“缝隙市场”就会自然产生。而“市场缝隙战略”就是利用市场缝隙原理求得生存和发展的战略。谁认真研究了…  相似文献   

16.
在产品定位中,尤其是很多的研发性和技术性的企业,大都热衷于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总希望能够成为本行业的顶尖水平的产品。其实新产品上市的时候只需要比竞争对手高一点点就行。不要太高。太高会脱离市场,消费者就会转而关注其他的市场。如果你在这个市场都没有话语权,何谈生存与发展?所以你想要培育并立足这个市场的发展,就要善于“一个厘...  相似文献   

17.
市场环境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市场环境是企业的一种外生力量 ,属不可控因素 ,但可通过政府和社会各界的不断努力 ,能够有所改善。重塑经营主体降低准入标准 ,取消行业壁垒。企业是社会经济的活动主体、基本细胞 ,社会经济的繁荣与否取决于这些细胞的活力大小。为此 ,一是降低准入标准。不少发达国家实行“一元钱”准入标准 ,让有志从事经营的人都有创办企业的机会 ,而且众多小企业的存在并参与竞争会增进竞争的公平与市场的繁荣 ;大凡大企业都是由小企业发展起来的 ,当然 ,也会有为数众多的小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被淘汰出局 ,这也是十分正…  相似文献   

18.
随着建筑市场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一个施工企业要想生存及壮大,就必须搞好经营承揽,提高中标率。投标是每个施工企业寻求发展、开拓市场、实现经营目标所必须的一项非常严谨的系统工作。  相似文献   

19.
<正>忘记过去本土的辉煌,放下昨日的骄傲,放下身架,以"空杯"心态,低姿态走入国际化,反而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成功本土品牌国际化是国内企业发展绕不过去的门槛儿。市场在变,全球经济一体化,即便企业不主动国际化,也会"被国际化"。尤其是外资的不断进驻,我国的民族品牌必须主动应战。在本土市场作战,非但没有体现出优势,相反,一旦失利,连反击的机会都没有了。这就好比两军作战,在哪国战场开战,对哪国就不利。  相似文献   

20.
当前,由于购买力水平的下降,需求减少,许多商品物资出现了相对过剩,企业产品大量积压,在这种大背景下,有相当一部分在计划经济时期曾因名优产品而辉煌过的国有企业,至今仍抱着名优产品在过穷日子。相反,也有不少合资、个体、集体企业的产品供不应求,而且效益也颇佳。究其原因,除了品种结构及产品本身质量、成本的因素外,让用户满意也是这些企业赢得用户的重要因素,可以这样说,在市场经济时期,谁无视用户的存在,谁就将失去市场。谁得罪或是怠慢了用户,谁就将无法生存。有人提出,计划经济是以生产为导向,商品经济是以需求为导向,市场经济是以用户(顾客)为导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