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现状分析(一)会计原始凭证真伪难辨,反映失真。主要表现在:内容不实,报销发票内容与业务内容明显不符;印章不符要求,如有的发票无税务监制章;时间矛盾,票据开出日期早于业务发生日期;票据联号,如报销的招待发票、住宿费发票、出租车票等大量联号;无复写痕迹,用笔直接填写发票报销联,发票背后无复写痕迹。与此同时,现行财务报销制度的基本模式和内探程序表现为经济支出→原始凭证→领导签字→财务报销→登记帐簿→核减经费或转摊成本。所以只要取得了"合法凭证",领导人签字,会计就按票付款。至于票据的真伪,报销制度一般是控制不  相似文献   

2.
发票是会计核算的重要原始凭证,是会计信息的源头所在。一些行政事业单位,特别是部分报账单位将不合法规的费用开支,通过变通发票报销票据入账。这里通常包括两种情况:一是掩盖不合法规的经济业务,变造原始票据,偷梁换柱,形成表面上合法、合规的经济内容;二是虚构经济业务内容,虚开发票金额、品名、价格、数量、日期等,无中生有,骗取报销。  相似文献   

3.
行政事业单位财政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其检查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行政事业单位财政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财务收入方面的问题1、收入票据使用不规范。一方面是违规使用收入票据的情况屡见不鲜。如有的单位应用财政部门的收费票据,却改用税务发票收取收费收入及其它收入等等。这些串用收费票据的违规行为,其目的就是隐瞒截留、坐收坐支财政收入。另一方而,门条收费和无据收费的情况仍然存在。有的单位在收费时,白纸收费或者不开收据直接收费,将收入转入单俯账外,私没“小金库”或个人侵吞。  相似文献   

4.
目前,有些企事业单位发票、收据的公章使用较为混乱。除有“财务专用章”、“收款专用章”外,还有盖用“业务专用章”、“行政公章”的。 实际上,不同名称的公章有不同的用途和使用范围。“财务专用章”、“收款专用章”是用于发生购销业务,开出发票收据,证明某单位收款和付款的依据。而“业务专用章”或“行政公章”则是证明该业务部门或行政部门实体的存在,不能作为收、付款报销的依据。 为了防止“公章”乱用及盖有非“财务专用章”、“收款专用章”的发票的报销,财务人员  相似文献   

5.
2010年,审计署实施的2009年中央预算执行审计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中,审计署抽查发现,56个中央部门已报销的29363张可疑发票中,有5170张为虚假发票,列支金额为1.42亿元,虚假发票总量占抽查发票的17.61%.一些单位在无真实经济业务的情况下,利用虚假发票套取资金,账外存放形成“小金库”,用于发放职工福利补贴,或单位其他不合理支出,有的甚至被个人贪污或用于行贿等.  相似文献   

6.
强瑛 《上海会计》1997,(11):48-48,43
发票,本是结算费用的一种凭证,而近年来,机关、企事业单位一些素质不高、律己不严、守法意识不强的公职人员,往往利用因公出差、经手购物、公物检修或接待来客的便利条件,钻单位(部门)领导审核批报不严、财会人员监管不力的空子,想方设法在发票上造假做“手脚”。发票在他们手下竟成了牟取不可告人私利的手段。发票造假花样多大头小尾有些单位公职人员,在检修公物时,往往通过开“大头小尾”发票低价修理,高价报销。有的司机在维修公车时,往往请修理厂职工在休息时间或节假日修理,按工时收费标准的一半或更低标准付给修理费,修…  相似文献   

7.
王文章 《会计师》2012,(9):72-73
2010年,审计署实施的2009年中央预算执行审计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中,审计署抽查发现,56个中央部门已报销的29363张可疑发票中,有5170张为虚假发票,列支金额为1.42亿元,虚假发票总量占抽查发票的17.61%。一些单位在无真实经济业务的情况下,利用虚假发票套取资金,账外存放形成“小金库”,用于发放职工福利补贴,或单位其他不合理支出,有的甚至被个人贪污或用于行贿等。  相似文献   

8.
对财务报销签字实行"一支笔"的规定是各单位工会财务管理制度的内容之一。执行好这项制度,确实能控制一些不合理的支出。我们在对下级单位财务汇审时发现了"一支笔"执行中的一些问题,如有的单位在报销时只有领导一个人在发票上签字,但无经办人员及相关人员签字说明;还有的负责报销签字的领导自己经手的业务,自己签字报销等等。  相似文献   

9.
杨莲香 《理财》2003,(7):51-51
为了控制税源,目前在饮食业、旅馆业、照相业、广告业等行业实行定额发票,从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大头小尾发票的出现,限制了人为造成的票据乱开现象。但从实行定额发票的结果看,同样也存在许多漏洞,虚开、不合规开具的现象仍有发生。另外在管理方面存在的漏洞就更多了。近几年来的审计结果表明,大多数单位在报销定额发票时,监管不严,定额发票没有消费单位,一些  相似文献   

10.
吉新 《会计师》2011,(8):39-40
<正>发票是会计原始凭证中最广泛的一种,而审核发票又是会计财务报销环节的重中之重,它直接关系到财务收支的真实性、合法性,是会计信息是否失真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做好发票审核是做好会计基础工作的重要内容。在实际工作中,由于票据审核报销制度不完善、会计人员经验不足、责任心不强等原因,依然存在利用不合法、不合规的发票弄虚作假的问题。这里就实际发票审核中出现的问题做一个初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11.
笔者作为一名会计管理工作者 ,经常到基层、下乡镇检查行政企事业单位的会计基础工作 ,发现众多单位财务主管领导签批的报销凭证中 ,批语五花八门 ,文字极不规范。如“可以列支”、“同意报销”、“经审核 ,准予列支”、“已审 ,可支”等 ,这类批语一般还说得过去。但有的单位财务主管领导 ,在报销凭证上只批“审”、“报”、“准”、“支”、“知”、“阅”等 ,这类批语有些马虎从事了。更有甚者 ,有的单位在批语中 ,连自己的名字和日期都省略了 ,姓“李”的顺手签个“李”字 ,姓“张”的索性写个“张”字。而这些单位的会计 ,就根据这类报…  相似文献   

12.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发票在社会经济活动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然而,如今发票管理失控,监督乏力,制假造假、倒买倒卖的现象屡见不鲜,不得不引人深思。 其一,大头小尾。即发票报销联上的金额要比实际金额大,而发票存根联上的金额却比实际金额小,“大头”回单位报销,“小头”记在帐上,差额与逃的税款进了私人腰包,坑害集体和国家。其二,李店张开。  相似文献   

13.
王俊岭 《理财》2003,(2):9-9
目前,一些单位原始发票在使用和理中存在较为严重的问题,主要表现以下几个方面:1.提供原始发票的单位舞弊现象严,不按实际发生的经济内容开具发票。这一现象在商业企业尤为突出。2.报销凭证不具备法定内容。如印章不符,内容不全,以发票的非正本报销,先盖图章后复写等。3.部分单位以虚假发票编制记账凭证、登记账簿,违纪违规现象严重。4.有些单位或个人不择手段涂改原始单据以达到某些目的。如涂改数字、抬头、年月日等。5.个别单位以领代报、以借代报、以拨代报,形成账外资金。原始发票是会计核算的基础资料,也是会计记…  相似文献   

14.
(一)格式上的虚假发票。该类发票常常表现为格式不规范和手续不齐全的“白条”。所谓“白条”即在非全国统一发票上填写经济活动内容、金额等用于报销的条子。随意用一张白纸,甚至草纸、烟盒纸写上所购物品及金额,并且未经审批就拿来报销。  相似文献   

15.
最近 ,我们在清理行政事业单位预算外资金的过程中 ,发现填写收费票据很不规范。主要表现在 :( 1)开“三无”票据。即收费票据上无单位、无项目、无标准 ,只有金额。( 2 )多项收费并开 ,只写一个总金额。( 3)收费票据上不填写收费对象。( 4)收款人只填写一个姓氏 ,有的干脆不填写。 ( 5 )收费项目“张冠李戴”,即将一些已取消的收费项目名称改写为仍在执行的收费项目。 ( 6)收费人员既管票据又开票收费。究其原因 :一是少数财会人员思想认识不够。他们认为收费票据只不过是一张证明单 ,票据上只说明多少金额就行了 ,不必填写详细。二是有些…  相似文献   

16.
安为光 《会计师》2012,(17):72-73
<正>2010年,审计署实施的2009年中央预算执行审计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中,审计署抽查发现,56个中央部门已报销的29363张可疑发票中,有5170张为虚假发票,列支金额为1.42亿元,虚假发票总量占抽查发票的17.61%。一些单位在无真实经济业务的情况下,利用虚假发票套取资金,账外存放形成"小金库",用于发放职工福利补贴,或单位其他不合理支出,有的甚至被个人贪污或用于行贿等。随着各级财政投入的加大和经济活动的日益复杂化,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信息失真现象也越来越严重,这一情况不仅影响了政府的决策和公众形象,还滋生了各种腐败和经济违法犯  相似文献   

17.
1.把财政票据当作税务发票使用,开具经营性的业务收入。如不少行政事业单位为了少缴门面房出租收入房产税,直接用财政票据开具门面房出租收入,一些广播电台、报社等用财政票据开具点歌费、广告费,有的水利、农技、农机部门用财政票据开具经营的水利工程和农业生产资料等。  相似文献   

18.
所谓“一支笔”审批制度,主要是指单位的支出票据由单位负责人最终审核批准报销的一种财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开支一般实行“一支笔”审批制度,即由单位负责人(或分管财务的负责人)对有关的单据进行审核签字,再由财务人员据以报销。行政事业单位负责人往往掌握着绝对的财权、人权和重大事项决定权。这种集体统一领导下的财务分工管理,事实上并无不妥之处,但问题的关键是在实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财务监督力度的不断加强和新(会计法》的实施,单位的财务制度也越来越规范,在一些财务检查中,看到“白条”占极少数,这是非常可喜的。但是在这些非常正规的发票面前,使我们不得不看到阴暗的另一方面,就是利用发票犯罪。利用发票做章,是一种新的腐败现象。究其危害,首先是扰乱财经管理,损公肥私;其次弄虚作假、欺上瞒下、混水摸鱼;再次就是践踏法纪、为所欲为。长此下去,国家受损,个人腐化、中饱私囊。有的公务人员利用发票做手脚、真 火打劫,捞取好处。有的单位利用集体行为私分公款,使国家受损。而且在财务检查中很难发现,增加了财务监督检查的难度。特别是集体行为,在这些报销发票上,能做到手续完备,更具有犯罪的隐蔽性。  相似文献   

20.
时下,不论财政预算部门也好,还是工会预算单位也好,已有不少地方,为了加强预算资金管理,将会计核算工作实行集中管理,即实行“会计集中核算”,预算单位不再设立财会机构,而仅保留一名财会事务经办人员,习惯称之为“经办员”。现实中多数经办员仅仅扮演了“收付员”角色,他们只负责从事集中本单位票据,向核算中心传递票据,进行报销;有多数经办员连付款时对票据都不加审核,反正是见“单”付款,见单位领导签字就付款,票据送交会计核算中心总会计师审核发现不合规被退回,责任与己无关。照此发展下去,单位会计工作势必被弱化,会计管理职责势必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