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前国内、外学者主要从实体性物质资本的视角研究商圈中的空间布局、业态选择等"硬决策"问题,而忽略了智能性、知识性要素对商圈成长的驱动作用。在以知识化、信息化、人本化为主要特征的"新经济"背景下,智力资本积累对商圈成长力的影响日趋凸显。苏北地区商圈有必要紧密结合其区域特征,以服务创新培育商圈软实力为切入点,从以知识为核心的智力资本积累中探寻商圈销售能力、获利能力、竞争能力、应变能力及创新能力的整体提升路径。  相似文献   

2.
正东北经济呈现快速发展之势,发展"夜经济"可以说正当其时经过近几年夜景灯饰亮化,夜幕下的沈阳、长春、哈尔滨、大连等城市呈现出一派流光溢彩的繁华景象,为拉动夜间消费营造了有利条件。以沈阳为例,从目前的发展态势看,沈阳已形成几大特色突出的商圈,如沈河区中街、金廊商圈、和平区太原街、西塔商圈、皇姑区长江商圈、铁西区北一路、北二路商圈等等,其产值占到全市服务业产值的40%。但是,东北城市的"夜经济"发展的隐忧依然存在。主要原因一是夜消费高峰受季节气候  相似文献   

3.
商业是城市经济、社会生活最基本的内容,是城市最重要的功能之一。商圈是现代城市文明和经济社会进步所形成的产物。城市商圈的巩固、完善和提升,能够推进一个城市、地区乃至国家的商业、旅游、文化、地产等事业的全面发展。南京是江苏省省会城市,商圈的发展必将以一种核心的力量带动城市整体地、长远地发展。南京的建设水平在国内同级别城市中居于前列,商圈规划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和代表性。文章通过对南京各商圈现状的调查分析,找出各商圈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形成问题的原因,借鉴已有的国内外商圈规划理论和实践方法,提出南京商圈的规划策略。  相似文献   

4.
沈洁 《湖北经济管理》2008,(14):104-106
商圈,作为商店吸引顾客的地理区域,是商店的辐射范围。文章从商圈理论研究入手,通过商圈分析,以金华核心商圈为研究对象.对其网点商圈的构成情况、特点、范围以及引起其规模变化的因素,进行实地调查研究、分析划定,为金华商业网点的布局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康丹 《发展》2010,(2):80-80
商业发展对一个城市的经济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市场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消费者的消费过程也由原来单一需求变得更多元化,对购物环境、服务质量等有了更高的要求。商圈的规划和发展推动着一个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它解决了商品从生产领域进入到流通领域,是人们熟悉并可以感知的产业。铁岭市商业要进一步发展,就要解决自身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海峡科技与产业》2021,34(1):40-46
随着科技发展,各个行业、各个领域均需通过智能化的技术手段来洞察自身的业务,以此来优化其业务流程,提升其业务效率。本项目将利用机器学习的建模方法,从某商圈的消费数据集中,深度分析商圈内各家店铺的销售行为以及商圈内消费者与店铺间的关联,从而得出我们想要的结果,给商家提供一个可行的改进或优化方案。  相似文献   

7.
全球经济复苏放缓,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对外贸易低速增长、投资增长放缓、单位团体消费下降已不是什么稀奇事。在这样的背景下,虽然上海商业面临"三降一升"的困扰,但是新商圈的蓬勃发展,自贸区、虹桥商务区和迪士尼等新引擎并存,再加上政策利好,上海面临的机遇也很多。  相似文献   

8.
穿行在西安城北的未央路,《当代陕西》记者看到,现代化的商务大楼拔地林立、琳琅满目的大商场、大招牌目不暇接,随着市政府的北迁,一个现代化的都市商圈迅速崛起.更吸引记者的是一处又一处的电子显示屏上滚动着"打造未央商圈党建品牌……"的宣传语,走进商务楼与大型市场,引人注目的是一个个"党建工作站"的红色招牌以及商场里的"共产党员示范店""共产党员先锋岗"等岗位牌,浓郁的党建文化氛围与活跃发达的商圈经济相融相映,竞相发展.  相似文献   

9.
李野 《今日重庆》2022,(2):88-91
两江四岸五彩斑斓的灯光,好吃街里让人食欲大开的美食,商场商圈内琳琅满目的货物商品,精彩纷呈的夜间特色活动……伴随流光溢彩的山城夜景,多样的消费场景和体验场景,充分展示了"不夜重庆"的夜间经济独特魅力.  相似文献   

10.
商圈指地理意义上的顾客圈,体现着商启的辐射能力,具有客观性,差异性,可变性、开放性、非圆性的特点。在大型商店商圈分为核心商圈,次级商圈和边缘商圈。影响商圈大小的因素有地理因素和商品因素,地理因素包括顾客购物成本和店址的经济潜质、化内涵、地段,商品因素包括经营品种的数量、性质、档次和特色。  相似文献   

11.
武林商圈,即指以武林广场为核心的商业富集圈。在这个商圈周边,汇集了我省最名的商业、金融、保险、证券、中介、旅游、通信等现代服务业及与之配套的酒店、公寓、交通、化娱乐等设施。按照国际上认可的CBD业态标准,武林商圈CBD功能已初具规模。在武林商圈加快建设中央商务区,对于提高杭州市的城市综合竞争力、推进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一体化、实现市委、市政府提出的“构筑大都市、建设新天堂”战略目标,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三亚市地处中国的最南端,旅游业为其经济的主导产业,而商业和旅游业是相辅相成的,旅游业可以带动商业的迅速发展,商业更可以为旅游业及当地经济带来更多新的亮点和提升。三亚拥有丰富的热带风景资源,但因其大规模经济建设晚,经济较为落后,零售业在海南省建经济特区的20年之中发展较为缓慢,迫切需要对其商圈特点分析并进行拓展研究。本文从三亚市宏观经济的分析出发,进一步探讨三亚市核心商圈规划的合理发展策略和最佳发展模式,从而为优化三亚市核心商圈布局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随着扬州市不断的发展,是否应该建立第二商圈引起人们的关注。本文从需求因素、竞争因素、经济条件三方面进行分析,最终得出扬州并不适合发展第二商圈。  相似文献   

14.
文章立足于互联网经济推动零售业变革的时代背景,通过研究传统零售商业的发展历程和空间演变以及互联网时代网络零售商业的消费特征,分析互联网零售商业的优势和短板,得出实体零售商业不能完全被网络虚拟商业取代的结论。通过研究互联网时代的人群消费需求,进一步探索实体零售商业的未来发展趋势是更有体验的购物商圈和更加便利的社区商业两种商业模式,并试图构建互联网时代面向未来的城市零售商业空间理想模式以引导未来发展,提出区域层面形成商品上下游的生态产销供应链,城市层面布局以购物综合体为主体的体验式商圈,社区层面结合"15分钟生活圈"均衡设置便民商业设施。  相似文献   

15.
李海燕 《中国西部》2011,(22):168-173
重庆,由于地理因素,其商业发展呈现出独特的多中心多组团的发展情形。重庆的商业都以圈子式的发展来形容,包括解放碑商圈、杨家坪商圈、观音桥商圈等,几大商圈的发展根据自身的地缘性,活跃在在重庆市区,可谓百花争鸣。  相似文献   

16.
王烁 《中国经贸》2014,(10):112-112
城市商圈的形成和发展记录着城市的文明,标志着城市文明和进步,体现着城市的特色,传承着历史文化。推动城市商圈的建设和发展,加快城市的发展进程,更好的促成城市商业、旅游、文明的发展和传播。  相似文献   

17.
作为一介文人,涉足商圈的蒋频始终保持着清醒的头脑,现在的他没时间整日沉溺于书斋旧墨,但也不会因为游弋商场而变得飞扬跋扈,十余年商海的磨砺,使得蒋频和他的“皓翰国际拍卖”在浙江文化市场拍卖业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编者按]  相似文献   

18.
随着零售商空间集聚程度的不断提高,零售商非竞争选址演变成竞争环境下的选址问题.国内应用商圈理论指导零售商非竞争选址的文献较多,但少有针对竞争选址的商圈研究.现有商圈研究具有科学性,但大多停留在从单个零售企业的辐射能力出发,以静态的视角实施商圈分析,只有少数文献研究商圈的时空动态性演变,但也未能实现与零售商竞争选址实践的有效结合.如果直接把现有指导零售商非竞争选址的商圈研究结论应用于竞争选址,尚缺乏针对性.正是基于此,文章试图以竞争选址为基点,探究指导非竞争选址的商圈分析不完全适用于竞争选址的深层次原因,从集群及动态的视角对其进行改进,提出更符合竞争选址实际情况的商圈分析举措.  相似文献   

19.
面对浙江省经济格局变化带来的新形式、新情况,需要建设"和谐"的浙中城市群,增强义乌城市的集聚、辐射以及服务功能,增强区域创新、带动及展示功能,打造义东经济区,构建区域经济发展的新增长极。文章从经济资源整合的角度出发,将义乌经济区与东阳经济区建设成为浙中城市群——新的商圈。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重庆以建设长江上游商贸物流中心为目标,在财税、金融、土地、流通费用减免等方面出台政策措施,千方百计营造消费环境,创新消费产品供给。在提质城市核心商圈,打造消费集聚平台的同时,推动电子商务建设,大力发展网络消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