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油品营销市场是外商最先涉足的领域之一,跨国石油公司早已进入国内润滑油、沥青、燃料油和航空煤油等油品营销市场。去年12月11日我国全面放开国内成品油零售市场,国外石油公司更是加快了抢占国内成品油市场的步伐。  相似文献   

2.
吕宁 《中国石化》2002,(9):32-33
加入WTO,将使我国全面融入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潮流,不仅国内关税水平会有较大幅度的下降,更重要的是国内市场的开放程度不断提高。对炼油企业来说,多年来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一直得到国家的大力支持和政策保护。面对入世后逐步开放的市场环境,将面对巨大的挑战。一是关税降低,按照目前的国内成品油定价机制,汽油关税由9%降到5%,将使国内汽油的销售价格降低80元/吨左右。二是逐步放开进口配额和取消进口许可证。将使国外企业和成品油逐步进入国内市场与我们直接展开竞争。三是开放分销服务,将使国外公司的品牌能够…  相似文献   

3.
《化工管理》2004,(12):18-18
中国入世后,在关税减让方面,到2004年有约97%的石油和化学品平均税率要降到6.5%以下;在市场开放方面,一些目前限制进口的产品如成品油、尿素等将逐步放开市场;在分销服务领域,3年后给外国公司农药、农膜和成品油零售权,5年后放开原油、成品油批发、化肥零售和批发。这对长期受国家垄断、高投入、低效率的石化行业,在总体上是一个挑战。  相似文献   

4.
随着国内成品油零售市场的对外放开,越来越多的国际石油跨国公司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进入我国成品油零售市场,国内成品油零售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以两大石油集团为主体的国内石油销售企业能否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和发展,将取决于其自身是否比其他竞争对手更具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5.
随着中国临近加入WTO,国内成品油也将逐步开放。据有关消息披露,我国将在2003年底之前放开成品油零售市场。一方面外资加油站正加快进入我国市场的步伐,另一方面国内产业界因受成品油零售环节高额利润的驱使大举投资油市。面对成品油零售业日趋白热化的竞争态势,作...  相似文献   

6.
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全球石油需求明显下降,但炼油能力继续增加。预计到2015年最后一波炼厂建设结束之前,全球炼油能力都将处于过剩状态。中国和亚太地区,2015年前炼油能力都将继续增长,产能过剩的矛盾突出。中国成品油市场将全面进入买方市场,无论在炼油领域,还是在仓储、批发、零售领域,市场竞争都会逐步升级,传统的市场结构将面临严峻的挑战。改革开放30多年,已经使中国成品油分销行业形成了基本符合现阶段经济发展需要的、具有中国特色并广泛吸收国际通行做法的运行保障体系,中国成品油分销领域推进市场化进程的条件已经初步具备。“十二五”期间,成品油分销领域必将更好地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通过建立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促进投资合理增长、结构优化、效益提高和服务水平提升。  相似文献   

7.
2006年外资进入我国成品油市场,打破了国内成品油市场由中国石油和中国石化两家巨头垄断的情况,形成市场主体和投资主体的多元化,油品价格形成机制市场化的格局。面对由此而形成的挑战,我国石油企业应从自身出发,改变经营机制,同时国家要加强法制监管,才能顺利渡过“双放开”这个中国成品油市场化必须逾越的阶段。  相似文献   

8.
思原 《国际石油经济》2004,12(4):24-26,42
根据我国“入世”承诺,国内成品油市场将在2004年底放开零售,2006年底放开批发。中国成品油市场面临着一场革命性的变革。在开放的前夜,中国的石油巨头将如何应对,成为市场人士关注的焦点。本刊记者为此专访了中国石油炼油与销售分公司副总经理田景惠。  相似文献   

9.
2011年6月16-17日,"第四届成品油分销国际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探讨了中国成品油分销行业发展面临的形势、政策环境变化以及未来发展趋势,并围绕市场营销、非油业务、信息化、加油站设备及成品油仓储等专业技术领域展开了深入交流。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决国际油价高企情况下我国油价倒挂所产生的炼化环节的亏损和迎接2006年底放开成品油批发市场放开外资进入的挑战,我国开展了成品油定价机制改革。虽然市场化是定价机制改革的总方向,但介于我国市场化条件的不成熟,我国应实行逐步实现市场化的方法,同时要注重配套措施的改革,如对弱势群体的补偿,建立公平有效的成品油市场,建设我国的战略石油储备和石油期货市场,我国只有完善了这些软硬件才能真正的实现油价的市场化。  相似文献   

11.
正原油进口权和成品油出口权的放开,包含了两个要点。首先,引导淘汰炼油落后产能,减少供应;其次,成品油出口权放开将直接缓解汽柴油过剩的现状。回顾2015年国内油气行业,提及最多的就是"放开"一词。在原油进口、成品油出口、外资独资加油站审批、成品油价改等方面,政  相似文献   

12.
在金融危机影响持续扩大,国际原油市场剧烈动荡,成品油分销盈利空间日趋狭小的背景T2009年6月11—12日,《国际石油经济》月刊编辑部与上海士研商务咨询有限公司(Global Leaders Institute)再度联手,在北京举力、了“第二届成品油分销国际会议”。本届会议立足全球成品油分销业的发展现状,聚焦中国成品油分销市场的宏观政策、流通秩序和市场格局,  相似文献   

13.
2004年12月11日我国成品油零售业务放开,2006年12月11日成品油批发业务放开,标志我国加入WTO的全部过渡期结束。加入WTO意味着我国经济开始全面融入全球化过程。从而完全实施WTO的贸易自由化、投资自由化。加入WTO后,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外国投资、外贸、外汇的增长都取得惊人的幅度,大大增强了经济实力和国际竞争力。成品油的市场化改革也取得了重大成就,形成成品油市场主体多元化和投资多元化的格局。为油品市场的进一步健康、多元、稳定发展奠定了非常好的基础。[编者按]  相似文献   

14.
如何尽快提高我国炼油业的国际竞争能力,在国内成品油市场逐步放开之后,能够在与跨国公司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是每一个炼油工作者关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毕德东  李霞 《中国石化》2006,(11):21-23
山东省是我国经济最发达的省份之一,已经保持了三年高达15%以上的经济增长速度,2005年以近1.84万亿元的经济总量超越江苏,成为全国第二经济大省。山东也是我国能源需求大省,按照中国加入WTO石油行业放开时间表,2006年底国内成品油批发市场将放开。随着政策的逐步“开闸放水”,国外石油石化巨头早已在为抢占中国油市暗中布局,地处沿海的山东自然成为国外石油巨头们试水的一个重要前哨。  相似文献   

16.
国际、国内石油石化企业对加油站收购的策略尽管各不相同,但却向市场透出同一个信息:加油站,正在成为商战新的焦点。目前,BP、壳牌、埃克森美孚等世界三大石油巨头已经进入我国成品油零售市场。到2005年,我国成品油零售市场全面放开,届时,“洋巨头”所拥有的技术、品牌、经验等  相似文献   

17.
“十一五”期间,经历了国内成品油批零市场放开、价税政策深刻变化带来的全面竞争,经历了国际油价大起大落、国内供求关系逆转带来的市场突变,经历了抗击各种自然灾害、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等重要时期的紧急保供,  相似文献   

18.
8月27—28日正值夏末秋初,260位来自世界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关心中国成品油分销行业发展的朋友们,怀着分享知识、交流经验、联络友谊、寻求商机的愿望,汇聚到北京嘉里中心饭店,参加由《国际石油经济》杂志和GIS公司共同主办的“2002成品油分销行业国际高峰会议”。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国际能源市场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美国爆发次贷危机,美元持续贬值,国际油价一再突破人们的心理关口创出历史新高,全球性通货膨胀压力加剧,这一切给世界经济增长前景蒙上了阴影。就成品油分销领域而言,持续降低运营成本,有效拓展经营领域,增加盈利来源成为石油销售公司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20.
成品油市场化应具备三个特征:一是依法准入,规范经营;二是自主定价,公平竞争;三是进出口贸易自由。我国按照石油市场改革的既定方向,已经在成品油市场化的道路上进行了12年的探索。在成品油分销领域,初步形成了法制化监管、规范化准入、多元化竞争的新格局;价格机制改革也经历了三个阶段的发展,处于"准"市场化的阶段;但在成品油进出口领域,还基本限于加入WTO时的承诺。研究周边国家和地区的成品油市场化进程、改革措施与成效,对我国深化成品油市场改革有诸多启示和借鉴意义:1)成品油市场化改革要总体设计,法律先行,按部就班地实施;2)价格市场化要配套推进,分步到位;3)炼油与油品分销业要规范准入,合理发展;4)加油站经营要系列化,加油站业务开展应因地制宜。成品油市场化不能仅靠定价机制改革的单兵突进,还必须依赖其他方面改革的相互配套。目前,进一步推进我国成品油市场化改革的条件已经具备,需要政府勇敢推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