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财经》2004,(5):104-104
我们处在一个弥漫着悬念的时代,我们拥有一个充满着机会的市场环境,能够扛起大旗的企业一定会制造一个比一个更大的悬念。中国浙商、中国东南沿海最富活力、最会赚钱、最具悬念的人群,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商业奇迹。 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先生对浙商的活力特别是浙江企业家的精神赞誉有加。 吴敬琏说,浙江是一个具有炽烈企业家精神的地方。他在世界华商大会上演讲时指出“华人是天生的企业家”,以浙江为代表的华商完全可以媲美全球成功的华商。  相似文献   

2.
华商风采     
2002紫荆花杯杰出企业家奖BauhiniaCupOutstandingEntrepreneurAwards26名香港内地企业家荣获2002紫荆花杯杰出企业家奖11月29日,紫荆花杯审定委员会在京召开“紫荆花杯杰出企业家奖”介绍会本刊讯:由香港理工大学、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协会、中国民营科技实业家协会共同举办的紫荆花杯杰出企业家奖揭晓。26名优秀民营企业家荣获本届紫荆花杯奖。并与12月2日在香港举行颁奖典礼,表扬26位荣获2002年紫荆花杯杰出企业家的内地及香港民营企业家。今届25位得奖者中,19位来自内地,更首次表彰6名香港企业家,进…  相似文献   

3.
华人企业在运营过程中,受到许多因素制约,其中文化背景、价值观念的因素至关重要。因此,考察华人企业运营,不能离开对它的文化背景、价值观念的研究。华人企业家(简称华商)在世界各地创办企业或从事经商活动,一方面深深打上了中国文化背景和传统价值观的烙印,另一方面又受当地、侨居国的文化背景、价值观念的影响,文化具有交融性,如果一种文化不排斥另一种文化,而是与另一种文化相互交流,相互学习和吸收,就会形成一种新的互补文化。华商在继承中国文化传统的同时充分吸收各民族文化中的积极进取的价值观念,并把它贯彻到企业经营的实践中去,使华人经济在世界各地迅速崛起。  相似文献   

4.
经过二十年的改革开放,大陆地区的企业家群体正在蓬蓬勃勃地发展,他们的企业家精神正在重新辉煌.……  相似文献   

5.
三、家庭和社会的文化熏陶华人企业家受到的文化熏陶,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中华传统文化,二是西方文化。两种文化素养的交融,造就了当代著名的华人企业家队伍。1.中华传统文化的价值素有数千年文明史的中华民族,在其繁衍生息、发展壮大的过程中,形成了世代称颂的优良文化传统,成为海内外有成就炎黄子孙的行为准则。这里主要涉及与企业发展有关的内容。马来西亚十大华人企业(96年度)之一、金狮集团主要创办者钟廷基指出,中华文化的美德,“诸如吃苦耐劳、讲信用、待人忠厚、生活有规律等思想理念,对金狮集团的成功有很大帮助”…  相似文献   

6.
李肖 《广东大经贸》2007,(12):40-40
在新加坡国民经济的资本构成中,政府资本控制着国家的大型企业,外资在制造业中居于主导地位,金融业和服务业中华人资本与外国资本大约各占二分之一。1996年国内市值最大的85家上市公司中,华人公司有54家,占总数的43%。当年度财产超过1亿美元的华人富豪有20位,财产合计达270亿美元,当中超过10亿美元的有七位。新加坡华商企业集团的经营领域主要集中在金融业、房地产、商业贸易、酒店等第三产业,其中在金融业领域表现突出,华商拥有的“大华银行集团、华侨银行集团、华联银行”是国内最大的三家私人银行。  相似文献   

7.
权威论坛     
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在日前召开的“华人经济论坛”发表演讲时提出,中国发展民营经济,有助于解决当前市场需求不足、国企职工就业难、社会收入差距大以及农村贫困人口多、城市化进程缓慢等五大难题。在这次以“海外华人与中国民营经济”为主题的论坛上,吴敬琏发表了“中国民营企业的运作环境”专题演讲。他认为,中国民营经济在走过了一段艰难曲折的发展道路后,从1997年开始进入高速增长时期。据统计,今年上半年民营企业资产增加了24.96%。特别是东南沿海地区一些省份,民营经济已在国民经济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不但GDP…  相似文献   

8.
二战以后,特别是70年代以来,随着港澳地区和海外华侨华人经济的迅速发展,形成了一批华侨华人企业家队伍。他们是称职的企业高层经营管理者,是关系到企业兴衰存亡的核心人物。他们的文化及专业素养对企业的成败具有关键作用。文化素养,一般指文化程度。若从广义来看,还应包括来自家庭和社会的文化熏陶。由于受各国(或地区)社会经济发展阶段和家庭经济实力的影响,新老一代港澳和海外华侨华人企业家的文化及专业素养具有明显的差异;文化素养与积财又有何关系,这是人们关心的问题之一。本文拟从四个方面进行一些初步的分析。一、老一…  相似文献   

9.
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一定要有一大批企业家来支撑。企业是人与人的合作,企业家要组织合作,要把人聚拢在一起,实现1加1大于2,这是不容易的事。我们知道,华人在组织方面和西方是不大相同的。在世界范围内,一谈起华人的企业,首先想到的就是个人。像大陆的柳传志、张瑞敏、王石、冯仑,还有香港的李嘉诚、霍英东等,人们总是把他们的名字放在企业前面,这是一个特点。而国外的跨国公司到中国来,我们一般不知道他的总裁是谁,经理是谁,可我们知道这个企业。这说明在中国的企业里,企业家个人的作用相当大。这也说明,中国民营经济要…  相似文献   

10.
综合信息     
吴敬琏认为未来要靠私有企业维护7%的增长经济学家吴敬琏日前对中国的经济前景表示了谨慎乐观。他认为:只要政策合适,未来10年至15年,中国经济保持年增长7%是没有问题的。外界对这一说法表示怀疑,吴敬琏说:“外界看错了私营企业的增长。”他举浙江省的例子说,当地90%的经济增长来自私企,该省在今年首三季经济增长就达到10.3%,超过全国水平。苏南乡镇企业改制后,江苏省的经济增长也达到10.3%。正是基于对私营企业家的信心,吴敬琏认为国家应该调低贷款利息率,以鼓励对利率十分敏感的民企借贷投资,来鼓动经济…  相似文献   

11.
《沪港经济》2008,(10):9-9
日前,境外一些媒体突然宣称中国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卷入”美国间谍案,并已被“带离调查”,而事实是,吴敬琏正在天津参加一个学术会议。8月29日,国务院发展中心网站正式声明辟谣,而吴敬琏本人对境外媒体的谣言感到莫名其妙。  相似文献   

12.
古希腊人从奥林匹亚山上为人间偷来了火种,华人的祖先却用火演绎出了陶瓷、铅字,改变了人类的饮食起居和阅读;古埃及人用稻草锤打出草纸,华人的祖先却取出稻草的精粹,造出了世界上的第一张纸……从古至今,华人改变世界的脚步从未停息。 我们要记录的就是这些正在和即将改变世界的华人……[编者按]  相似文献   

13.
这是一个问了许多年而且还会问下去的问题。“素质低下”、“传统文化糟粕”是近十年来国人在试图解答这一问题时提出的两种最居主导地位的说法。很长一段时间 ,我们对这个结论深信不疑。然而 ,放眼周边的华人社会 ,我们就会发现 ,其中并不乏相当成功的企业家。台湾有被西方称为经营奇才的王永庆 ,香港有李嘉诚、李兆基等。在南洋 ,华人在总人口中所占的比重很小 ,但在企业界 ,70 %~80 %的企业家都是华人。可见 ,中国人从文化传统、从个人素质来讲 ,并不是不具备成为大企业家的潜在可能性 ,为什么在大陆没有出现这样的大企业家 ?本专访试图从超出企业家个人之外的因素来分析原因  相似文献   

14.
为迎接亚太城市市长峰会,促进重庆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重庆华商会结合实际,在2005年伊始组织安排了以“新华商看重庆”为主题的系列活动。活动将通过组织重庆华商会会员,海外侨团及华人企业家,开展走进渝北、走进大学城、走进三峡库区等系列活动,解读重庆投资环境,寻求发展商机,实现地方招商项目和企业直接对接,最终实现地方和企业发展双赢。 2005年4月1日,由重庆市侨联、重庆华商会和渝北区委、区政府共同主办的“新华商看重庆——走进渝北话商机”活动,重庆华商会近80名会员,集中组团考察了渝北区。华商考察团参观了重庆市现代农业开发园区、重庆市空港工业园区、两路工业园区、模具工业园、长安集团和部分企业。考察活动中,华商对渝北区的经济发展提供了许多宝贵意见,并从不同角度、以不同眼光对感兴  相似文献   

15.
何自力 《开放潮》2001,(10):8-10
在《亚洲周刊》“2000年国际华商五百排名榜”前十位中,和黄、联华电子、盈科数码动力、华硕电脑、华邦电子和鸿海精密工业六家涉足高新科技的企业引人注目; 杨致远、王嘉廉、陈丕宏、段晓雷、贺乃和、李泽楷……伴随着华人高新技术企业的异军突起崭露头角; 秉承中华民族创新术实的品质,世界华商正改变着以地产、金融为龙头的传统模式,闯荡于新经济的浪潮中。  相似文献   

16.
上世纪末起,全球出现新一轮企业并购浪潮。许多海外华商藉此展开对中国企业的并购活动,这为中国企业如何更好运用华人资本取得双赢提供了重要启迪。本文以打造著名“中策现象”的黄鸿年为例,对海外华商并购中国企业的经营行为作一剖析。  相似文献   

17.
印尼华商企业集团在其所在国经济地位 印尼华商企业集团在印尼的传统行业金融、房地产、建材、食品加工、烟草、造纸、木材等领域占有一定的优势。1996年的印尼45家市值最大上市公司中,华人企业有26家,合计市值384亿美元,占60%,总资产额363亿美元,占58%。当年度财产达一亿美元的华人富豪有32位,总财产达516亿美元,其中超过10亿美元的有18位。金融业方面,目前全国华资银行超过70家,占民营银行的80%;  相似文献   

18.
浙江经济可谓民营经济,在那里的民营企业身后,都站着一个或一群机敏、坚韧与务实的民营企业家。如果要说他们拥有的企业家精神,其重要内容应该是:敢于和善于进行组织和制度创新的精神;不断开拓和创新市场的精神;不断追求技术创新的精神;团队合作与不断进取精神。一位法国经济学家曾经过近半个世纪的研究后宣称,企业家的“精神气质”在一个地区的发展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浙江民营企业家的精神正是这样一种不可估量的力量。正如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说过的,浙江是一个具有炽烈企业家精神的地方,浙江非常有利于发挥华人的才能,浙商完全可以媲美全球成功的华商。  相似文献   

19.
近日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12”年会上,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吴敬琏表示,从2011年“十二五开局之年”来看,经济体制障碍没有消除。吴敬琏称,从对“十二五”第一年做评估的结果看,2011年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和产业升级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投入太多,成本太高,用这样一个方式来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是不可持续的。  相似文献   

20.
菲律宾华商企业集团的总体实力相对较小,但华商企业集团在菲律宾的金融业、商业、房地产、农牧渔业等领域仍占有相当优势,在某些领域甚至还有举足轻重的地位。1993年,全菲最大私人商业银行共有28家,华人银行有九家,总资产占其总额的38%;1994年菲律宾市值最大的37家上市公司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