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中国科技产业》1997,(2):47-47
常州市驼绒厂是常州郊区的一个乡镇企业,具有1500锭纺纱,40余台H212型织机,和配套年产120万米粗仿呢绒染整的粗纺全能配套企业。拥有技术人员近10名,全厂员工共400余人,在目前用毛纺行业艰难的形势下许多粗纺中小企业处于困境之中,设备陈旧,产品老一套,原材料涨价,市场疲软销售价不到位,企业经济效益大副度滑坡,所有这些,严重困扰着一些企业,有些企业,看粗纺形势不好,搞转产技改投精纺,花巨资进设备,贷款搞技改,本想走出困境,可又由于种种因素,反而背上沉重的包袱,使一些企业对科技进步,技改投入采取怀疑态度,错误…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以来,衡东县乡镇企业和全国各地一样,发展迅速.目前,乡镇企业总数达12623个,从业人员达60166人,1993年乡镇企业在产值达80048万元,比1978年分别增长6倍、2倍和28.6倍.已成为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但从乡镇企业发展实践看,还存在不少问题.一是企业底子薄、规模小,形不成整体效应.衡东县的乡镇企业是从1978年以前的社队企业转轨、嫁接过来的.经济基础差、  相似文献   

3.
“八五”期间,由于各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各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以及广大乡镇企业干部职工的奋力拼搏,衡阳乡镇企业取得了长足发展,各项任务已圆满完成。全市乡镇企业总产值完成260亿元,出口商品交货额达4亿元,乡村企业固定资产原值突破30亿毛;上交本地税金占地方财政收入比例平均达30%;从业人员占农村社会劳动力的27.3%,农民人均纯收入中来自乡镇企业工资所占比重达34.4%。为衡阳市乡镇企业“九五”期间大发展和大提高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也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如整体素质和水平不高,上规模、上档次的企业和产品少男;产业产品结构和布局不尽合理,支柱产业和拳头产品不多,相对集中、连片发展的工业小区或企业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省乡镇企业迅猛发展,1996年其总产值达2965亿元,占全省工业总产值的56%,成为名符其实的“半壁江川”。但是,乡镇企业在继续保持快速增长的同时,也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这主要是:企业整体素质差,管理水平低,经营粗放化,经济效益不高,其利税增长率呈相对下降之势。乡镇企业的数目虽逐年增加,但企业规模小,大型骨干企业少,产品质量档次低,名优产品不多。产品[营销局限于国内市场,出口创汇能力差,总体竞争能力弱,发展乡镇企业应以质量效益为中心,。积极推进“两个根本性转变”,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使乡镇企业实现新的飞跃。  相似文献   

5.
《开发研究》1987,(4):64-64
<正> 根据乡镇企业存在的产品销售不畅,经济效益不高,骨干企业发展缓慢甚至徘徊、下降等问题。徐大明同志在来稿中提出应从五个方面增强乡镇企业后劲:1.增强技术后劲。应根据目前乡镇企业技术水平和现状,集中在适用技术的提高上,抓好原陈旧设备的改造和填平补齐,提高企业的技术和生产能力。2.增强产品后劲。包括产品质量的提高和新产品的开发,要重视市场调查,根据市场供求结构的变化,调整产品结构不断开发新产品;要把开发产品和开发市场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6.
近段时期,全省经济工作有了很大的变化,持续下去是一个大发展趋势。但就乡镇企业来说,约有10%的县发展缓慢,基础比较差,水平比较低,个别县乡镇企业人均工业产值还不到三十元,经济效益差更是一个普遍现象。形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除历史、地理、资源、交通等客观原因外,不能忽视思想和工作上的问题。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有些同志对发展乡镇企业重要意义认识不深,没有把它当作振兴农村经济的战略任务来抓,多次失去了发展良机,造成  相似文献   

7.
目前,乡镇企业的经营机制已退化。经营者负盈不负亏,职工认为“进了企业的门,就是企业的人,管了就业管婚姻,保了(?)身保子孙”。乡镇企业的用工制度也(?)顺理成章”地成了“世袭制”,人员无法精减,新鲜血液无法补充,整体素质提不高,有些乡镇企业决策缺民主,理财缺监督,干部缺文化,职工缺技术,生产缺效率,产品缺质量。不少乡镇企业重生产,轻经营,管理比较粗放,导致企业低效益、无效益,甚至亏损。此外,乡镇企业产品科技含量低。要解决这些问题,关键是要实现乡镇企业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一)要坚持不懈地解放思想,转变观念 乡镇企业实现两个转变,是实行农业生产责任制以来农村经济的第二次飞跃,也是实现农村产业化的重要内容。要用邓小平同志“发展才是硬道理”的思想作指导,统一干部群众的认识;要看到乡镇企业的生存、发展、效益全在于两个转变,早转变早发展,大转变大发展,不转变就会倒退,就会灭亡。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一届三中会全以来,佛山乡镇企业走出了一条有别于“苏南模式”和“温州模式”的具有佛山特色的发展路子。乡镇企业已成为佛山工业经济的“半壁河山”,农村经济的主要支柱,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出口创汇的生力军,农民致富的主要门路。其发展速度之快,成效之大,令人瞩目。到1991年。全市乡镇企业总收入达210.42亿元,占全市农村总收入的88.72%。比1978年增长43.49倍,年平均递增33.9%;乡镇工业产值168.28亿元(90年不变价),占全市工业总产值47.32%;拥有固定资产85.14亿元。出品收购总值达45.6亿元,分别比1978年增长91.55倍和128.67倍;从业人员达63万人,占农村劳力的65%。  相似文献   

9.
乡镇企业面广量大是浙江的优势。随着我国“入世”的越来越近,浙江的乡镇企业出面临着“入世”后的种种严峻考验与挑战,但总的来说,我国加入 WTO,对于浙江的乡镇企业是机遇与挑战并存。一、加入 WTO 给浙江乡镇企业带来的机遇1.有利于乡镇企业进一步扩大发展空间,优化产业、产品结构。鞋革、服装、眼镜、五金机械、机车配件、小家电、文体用品、塑料制品等是浙江乡镇企业的重要产品。“入世”后这些产品将有较强的竞争力,从而能取得较大的世界市场份额,获得长足的发展,促进这些产品提升档次,优化产业结构。  相似文献   

10.
田禾 《开发研究》1987,(5):68-69
江苏薛弢在来稿中指出了目前乡镇企业技术开发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一)开发起点不高。主要表现在:引进的技术水平较低;引进单件机械设备多.引进成龙配套的流水线少;引进的产品性能、造型和质量等方面的技术指数达不到先进标准;引进的人才缺乏指导全部生产和搞好企业宏观技术管理的能力。  相似文献   

11.
乡镇企业发展应实施“绿色持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在乡镇企业发展中要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和资源合理利用,坚持实施"绿色持续",即努力实现绿色产业、绿色产品、绿色经贸和绿色营销的持续,以增强乡填企业的生机和活力。一、绿色产业的持续。所谓"绿色产  相似文献   

12.
一、问题 农村改革以来,我省的乡镇企业虽然不及南方有些省市那样轰轰烈烈,但发展也很快。一九七八年,我省乡镇企业的前身即社队企业共有2.58万户,产值11.3亿元,到一九八八年末,共有乡镇企业43.2万户,产值达115.6亿元,占农村社会总产值的47%,其中乡镇工业产值59.3亿元,占全省工业产值的13%。一九八四年到一  相似文献   

13.
王天骏 《发展》2007,(1):20-21
甘肃省临洮县坚持把发展乡镇企业与扩张县域经济实力相结合,按照"改革与发展并举、质量与效益并重、速度与规模同步"的原则,以项目建设为突破口,以龙头培育为主抓手,以示范区建设为切入点,按照"以建带工、兴商促农"的发展路子,不断深化改革,优化环境,使全县乡镇企业发展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绩.截至2005年底,全县乡镇企业总数达928户,实现工业增加值近8000万元,实现利润总额1.01亿元,上缴税金6400万元(其中上缴本县税金2112万元),全县农民人均从乡镇企业中获得收入700多元.  相似文献   

14.
腾达西北铁合金有限责任公司始建于1971年,1975年投产,是全国骨干铁合金企业之一。经过30多年的发展,目前公司主要有硅系、铬系两大类铁合金产品,拥有铁合金电炉25台,形成硅铁生产能力12万吨,铬系产品生产能力3万吨,硅铬合金生产能力6万吨,回收硅微粉能力3万吨,铁合金总生产能力20万吨以上。  相似文献   

15.
近日,北京市挂牌成立绿盟再生资源产业基地,致力于开发"城市矿产"。2011年,北京市废弃电子电器产品达500万台左右,汽车保有量已突破500万辆,理论报废量已超过20万辆/年,生活垃圾产生量达到634万吨,直接经济效益将突破百亿元。  相似文献   

16.
改革开放以来,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在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增加地方财政收入,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等方面发挥出历史性作用。但是,近几年乡镇企业经济效益低的问题日趋突出,一些项目刚刚开工便面临停产;一些企业产权不明、机制不活,效益没有充分发挥出来;干部职工实际收入明显减少。这个问题从小处看,它使乡镇企业的发展后劲不足,一方面,由于经济效益降低,不少企业引进新项目,因没有能力而被迫搁浅;另一方面,一些企业经济效益低下甚至亏损,又直接影响到广大干部群众对发展乡镇企业的信心。从大处看,对广大农村脱贫致富实现小康,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及保持农村社会秩序稳定,也十分不利。因此,发展乡镇企业,一定要把最大限度地提高经济效益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 一、进一步明确发展乡镇企业的目的 乡镇企业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壮大,其总量已经得到了巨大增长,已经发展到了一个重要的转折时期。要在与国有企业、与先进地区的新一轮竞  相似文献   

17.
高速经济增长,在娄底地区各县市并未带来相应的环境污染,相反,大气污染还有所改善,水污染已基本得到控制,废渣也基本得到处理或利用,环境污染恶性化的趋势得到遏制,实成了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1993年,被评为全国先进单位.其主要经验是:提高乡镇领导的环境意识,正确认识环境保护与发展乡镇企业的辩证关系.过去,有的乡镇领导注意了经济规律.却忽视了自然生态规律,注意了经济效益,淡忘了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少数领导执法犯法,知法违法,在人烟稠密的市镇中心区,生产严重污染环境的产品.三年前,娄底地区乡镇企业耗煤28.6万吨,排放废气596.390万标立米,因环境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达490多万元,影响了生态平衡,个别地方甚至酿成了人畜死亡事故.对此,地、县领导强调在发展乡镇企业时,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必须把乡镇企业发展建立在资源和环境承受能力的基础上,走振兴农村经济和环境保护同步协调发展之路.采取积极措施,加强环境保护宣传,教育干部群众 ,认清环境污染的危害性,提高保护环境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相似文献   

18.
资金问题是乡镇企业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向银行贷款固然是一个好方法,但数量毕竟有限。因此,我们必须同时寻找一条更宽阔的途径。这就是:把社会闲散资金多渠道多形式地筹集起来,增加乡镇企业的投入,促进乡镇企业的发展。目前有不少乡镇因缺乏资金想办而办不了企业;有的即使办起了企业,形成了一定生产能力,也因流动资金匮乏而开工不足,不能满负荷运转,经济效益很差;有的企业靠贷款过日子,过度依赖于负债经营,企业缺乏技术改造基金,自我发展能力很差。从广丰县的情况来看,几年来,企业技术改造共有30多个项目,而资金只有875万元,所以,难以扩大生产规模,企业技术改造处于低水平状态,而且不少乡镇企业,流动资  相似文献   

19.
近几年来,我们紧紧围绕加快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个目标,把大力推行股份合作制,搞好乡镇企业产权制度改革作为深化农村改革,推动农村经济上台阶的战略举措来抓,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到1995年底,全市乡镇股份合作制企业已发展到1.8万家,股东27.2万人,股本总额达26.67亿元,全年实现产值76亿元,占整个乡镇企业总产值1/4强。股份合作制企业的迅速发展,给我市乡镇企业注入了蓬勃生机和活力。近三年来,全市乡镇企业实现了效益与速度同步增长。到1995年,全市乡镇企业总产值达279.2亿元,实现利税39.5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74.1%和68.3%。今年1—4月,总产值完  相似文献   

20.
浅议乡镇企业存在的问题和发展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乡镇企业是发展我国农村经济的主力军,为农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然而,乡镇企业在发展壮大过程中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如何正视这些困难和问题,促进乡镇企业的发展,是一个需要认真研究的课题。一、乡镇企业存在的问题1、经济效益滑波。一些企业生产经营困难,经济效益不理想,亏损面和亏损额有所增加,这种情况还在持续。1998年全国乡镇企业亏损面为15%左右(上年为8%)比上年增加7个百分点,亏损额600亿元左右(上年为450亿元),比上年增长25%,据有关省对乡镇企业的调查,经济效益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