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23 毫秒
1.
货币政策是调节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平衡的总量政策,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实施宏观调控最重要的经济政策之一。我国货币政策的目标是“保持货币币值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这一规定,借鉴了世界范围货币政策的经验,同时也是我国货币政策经验的历史总结。货币政策目标能否有效实现,取决于货币政策能否有效传导,而货币政策能否有效传导,又依赖于货币政策工具的有效运用。在货币政策工具中,利率、准备金率和公开市场操作是最重要的三大政策工具。现在的问题是,我们必须按照市场化取向的要求,进一步灵活运用和提升这些货币政策工具的配置效能。  相似文献   

2.
赵平 《当代财经》2000,(7):37-40
本文旨在研究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配合的理论依据和效果分析的基础上,针对新形势、新问题、寻找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宏观调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合理模式。  相似文献   

3.
中国数字经济发展走在世界前列,货币政策能否继续发挥预期效果值得深思.本文将数字经济比重引入NK-DSGE模型,从价格粘性视角,研究数字经济对货币政策效果的影响.研究结论为:数字经济相比于传统经济,商品价格粘性不显著,动摇了货币政策非中性的微观基础;数字经济弱化了货币政策效果,既降低了增长效应的社会福利,又加剧了通胀效应的社会成本;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中国稳健的货币政策相对于美国极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更加符合数字经济深度发展的现实.数字经济环境下,相比于促进增长的目标,货币政策应该更多关注币值稳定,此外,宽松的货币政策应配合财政政策引流并加强托宾Q的传导效应.  相似文献   

4.
本文估算了中国国家层面和31个省(市、区)的经济不确定性指数,并分析经济不确定性对经济周期波动和财政政策有效性的影响。研究发现:(1)国家层面和省级层面的经济不确定性都是影响省级经济周期波动的重要因素;(2)在经济不确定性较高的时期,财政政策具有更高的乘数效应,可以作为弥补货币政策效应减弱的政策手段;(3)增强市场信心和缓解信贷约束是财政政策发挥“稳增长”效应的重要途径,且财政政策主要通过投资渠道影响经济增长。因此,积极有为的财政政策是应对不确定性冲击的有效工具。  相似文献   

5.
我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我国财政理论及其框架的创新与发展,进而分析了财政政策在国家宏观调控下的一系列发展和转变,对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等其他宏观调控政策的配合与应用进行了研究.研究目的在于分析财政政策在国民经济调节体系中的政策走向和作用,说明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要有利于维护国内经济的稳健运行,应对来自外部的冲击.  相似文献   

6.
财政政策成为我国最重要的宏观调控政策,并在熨平经济周期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本文从理性预期理论削弱财政政策的理论基础出发,探讨了财政政策在特定条件情况下会具有显著效应,如何将货币政策调整配合可以保证财政政策效应最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7.
易宪容 《商周刊》2011,(26):26-26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备受关注的内容至少有三大焦点。第一是“保增长”,第二是“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与稳定性”,第三是房地产宏观调控态度的坚决性。  相似文献   

8.
始自美国次债危机引起的金融危机对全球经济都造成了影响,为应对金融危机而实施的积极财政政策发挥了其拉动经济增长、扩大就业等作用.在后金融危机时代应选择合理使用国债、加强宏观调控并和货币政策等其它手段相配合,继续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9.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国家调节宏观经济运行的主要手段,如果说货币政策侧重于量的扩张,财政政策则有利于结构的调整.积极的财政政策是指中央政府多拿出一些财政资金,即通过扩大财政支出,使财政政策在启动经济增长中发挥更直接更有效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为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我国政府各部门纷纷致力于发展宏观经济政策,力求通过完善的财政经济政策,不断推动国家经济增长方式的完善与成熟,进而,为促进国家经济稳定增长和优化经济结构奠定坚实的基础保障.总结来说,完善的财政政策在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过程中发挥着三方面的作用,即财政政策的发展导向作用、财政政策的驱动作用以及财政政策的协调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11.
确保经济长期平稳增长和物价持续稳定往往是传统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难以兼顾的预期目标.经济事实,尤其是最近一年"过山车"式的国内外经济形势告诉人们,高通货膨胀压力与高经济增长、通货紧缩威胁与经济衰落总是如影随形.经济一旦衰落就很难恢复,高通胀预期一旦形成,就很难使其下降.由此形成了系列"两难"困境,并使宏观调控趋于无效或低效.为摆脱这种困境,文章从空间视角下提出空问优化理论.研究发现,在空间优化理论指导下,运用空间优化政策能解决这种"两难"问题.这将为宏观调控在运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解决实际经济问题时,提供了崭新的政策选择.  相似文献   

12.
2006年中国宏观经济运行继续呈现高经济增长与低通货膨胀的良好配合态势,向加强宏观调控的预期方向稳步发展。2007年中国宏观经济管理应该采取中性的需求管理取向和“微撞”的需求管理模式,通过稳健财政政策和稳健货币政策的积极操作,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  相似文献   

13.
欧盟内部大多数国家经济结构不合理,产业结构单一,经济增长严重依赖外需拉动,缺少抵御世界金融危机的能力.虽然建立了欧洲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实现了统一,但各成员国却各自拥有相对独立的财政政策,这种统一的货币政策与分散的财政政策之间存在着不可调和的矛盾,使得各国的宏观调控能力大幅度减弱.一些欧盟国家的执政党为了获取民众的选票,不顾本国实际经济发展水平和实力,长期实行高社会福利的政策,过高的福利支出成为了政府的沉重经济负担,政府负债累累.而且欧元区的金融监管不足,与快速发展的金融创新不相适应,也为欧元区国家的经济发展埋下了隐患.  相似文献   

14.
2009年12月5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指出,明年经济工作要由“保增长”向“促转变”方向转变,在政策上,仍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如何把有效的财政政策与扩大居民消费结合起来,是我省今后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5.
所谓双稳健政策即指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都采取中性资态,以追求经济的平稳运行为目标,尽量减少宏观政策对经济影响的政策组合。我国的宏观调控政策不局限于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行政手段依然发挥重要的作用,因此本文把追求稳健的宏观调控政策内容也包含在内。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内容:(1)2005年全年宏观调控政策回顾;(2)宏观调控政策的作用与表现;(3)经济运行中的问题;(4)政策效应评述。  相似文献   

16.
2014年,国民经济总体平稳,全年的预期目标基本实现.当前,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房地产市场继续调整,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处于还债高峰期,制造业产能过剩问题严重,社会融资成本居高不下,财政金融风险显性化,经济下行压力较大.但全面深化改革将继续释放经济内在增长动力和活力,宏观调控政策会继续发挥稳定作用,我国经济将出现稳中略降态势.建议继续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继续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和稳健货币政策,加快推进经济体制改革,保持经济处于合理增长区间.  相似文献   

17.
2004年展望:适度淡出积极财政政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20 0 4年我国的经济增长周期将由复苏阶段逐步进入到一个可以预见的繁荣阶段。因此 ,2 0 0 4年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应该适度淡出积极的财政政策 ,同时搭配微调的货币政策 ,进一步增强经济自主增长的内在动力 ,以防止出现经济的过热端倪。  相似文献   

18.
洪银兴 《当代经济研究》2012,(10):28-32,94,92
我国当前的宏观经济面临通货膨胀和经济增长下行的双重压力,两者都会在实体经济上反映出来。针对通货膨胀应该高度关注并采取适度的宏观调控政策,但不能反应过度。现阶段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到经济增长下行问题。宏观经济学的精髓在于均衡,合适的宏观政策应该是在保持经济增长和控制通货膨胀之间找到均衡,选择一个合适的均衡点。我国近期根据宏观经济的走势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意味着将会释放出数量较大的流动性,而这些流动性应该重点流向实体经济。有效的宏观调控必须是以市场化改革所形成的经济体制为基础的。不能因为宏观调控而放慢市场化改革的步伐,尤其要支持实体经济领域民营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国家对宏观经济的管理逐步由直接控制转向间接控制。与商品货币经济的发展相适应,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历史地承担起国家间接控制的重任。关于两大政策在宏观调节中的作用,理论界已无太大分歧,而目前亟待搞清楚的问题是,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如何分工,如何互相补充配合,其作用机制的区别与联系有哪些?对此,本文提出三个命题,供大家讨论和参考。第一个命题:货币政策主要调节总量财政政策主要调节结构  相似文献   

20.
中国经济波动的新轨迹   总被引:68,自引:3,他引:68  
本文对 1 998— 2 0 0 2年中国经济运行所出现的建国以来从未有过的既稳定又较快增长的新轨迹进行了考察 ,尝试归纳了这五年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宏观调控的政策工具库所增添的新内容 ,并通过国际比较 ,提出在我国未来的经济增长中能否走出一条在 8%— 1 0 %的区间平稳运行的新轨迹 ,以及相应地要牢记我国历史上多次经济过热的教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