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当前,农业增产不增收,农民增收缓慢,是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一个难点和热点。对此,结合黔东南州实际,就如何增加农民收入这个问题,笔者略陈管见。一、全州农民收入现状改革开放以来,黔东南州农业和农村经济有了长足的发展,农业总产值稳步增长,主要农产品粮、油、畜禽等大幅度提高,农民收入逐年增加,生活得到改善,农村贫困人口逐年减少。但随着农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近年来全州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遇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尤其是农民增收困难问题日趋显露:(一)收入增速减缓。从纵向来看,“七五”期间,全州农民人均…  相似文献   

2.
“新春大吉还颂党恩深,雪灾重建都赞信合情”,这是贵州省黔东南州雷山县方祥乡农民陈发翔在自家屋檐上写下的对联。字里行间无不充盈着灾民对党和农信社的感激之情。自从元月12日以来,黔东南州成了贵州省受灾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2月21日,全州16个县市中有8个县全面停电、停水,其余县市也出现了大范围停电、停水。州内交通中断、网络瘫痪,全州农信社262个营业网点中有214个被迫停止办理电子化业务。截至2月18日,全州农信社遭受雪凝灾害所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已达526.2万元,间接经济损失达2亿元。  相似文献   

3.
“九五”期间,贵州省黔东南州畜牧业生产取得了可喜成绩,2000年全州畜牧业总产值达14.17亿元,较“八五”期末的9.88亿元增长43.42%,年均增长7.5%。然而,长期以来,我州畜牧业发展是以养猪为主。据统计资料显示,2000年全州肉类总产量14.95万吨,其中猪、牛、羊、禽肉四种产品产量结构比例分别为80∶11∶2.3∶6.7,猪肉比重偏高,这与全州粮食短缺,饲草资源丰富的客观现实极不相适。因此,黔东南州应把调整畜禽结构,大力发展节粮型畜牧业作为调整农村经济结构的突破口和新的经济增长点。一…  相似文献   

4.
贵州省黔东南州是全国著名重点林区之一,昔日出产的木材和中药材走红国内外,有力地支持了国家建设。如今全州有 14个县市在实施国家“天保工程”项目,这对全州财政收入带来很大压力,许多森工企业、国营林场都面临生存危机。面对这一新的情况,为了黔东南的未来,州委、州政府着力调整林业产业和品种结构,立足第一产业,大力发展第二、三产业;以林业的多种经营、综合开发利用、新兴产业为发展龙头,彻底改变大资源、大产业、低效益的状况,全州已从 1997年开始全面启动优质果品基地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效。  ——“中国香猪之乡…  相似文献   

5.
“国有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是国家支持保护生态环境的一项战略措施。由于黔东南州对此项工作的研究、实施刚刚启动 ,因此 ,探索加快实施林业战略转移的对策 ,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笔者认为 ,要实施全州林业战略转移 ,确保林业经济的持续发展 ,应抓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大力发展以果树为主的经济林 ,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几十年来 ,黔东南州在发展林业思路上 ,侧重于杉木和马尾松用材林建设 ,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但却忽视了经济林的协调发展 ,林种、树种结合不合理。据1995年全州森林资源清查 ,全州经济林面积196 95万亩 …  相似文献   

6.
黔东南州是一个地处云贵高原东南边缘的山区 ,气候温和 ,雨量充沛 ,适宜多种植物生长 ,具有发展多种经营的资源优势。山地占全州土地面积的 85 %以上 ,耕地仅占土地面积的 1 / 1 0。目前 ,全州都在积极调整农业结构 ,目标就是要有效利用资源、各展所长、各尽所能 ,发挥资源优势和区域优势 ,实现优质高产高效 ,农民增收。经过多年的努力 ,为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从“八五”至“九五”期间农业综合开发实践来看 ,合理地开发利用土地资源 ,提高土地利用率 ,是发展“两高一优”农业的重要途径 ,也是发展黔东南州龙头新兴产业…  相似文献   

7.
黔东南林区是我国著名的人工林产区。林业经济是自治州国民经济的主要特征之一,全州“大林业”产值在全州国民经济中的比重约占30%以上。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自治州把发展“大林业”作为振兴全州经济的战略重点来抓,成功地进行了一些改革试验,允许中“幼林有偿转让”就是改革的内容之一。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黔东南林区中幼林转让出现了新的局面,同时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为了研究探讨并解决这一经济现象中的一些理论与实践问题,为今后的工作提供借鉴,现将10年来黔东南州中幼林转让情况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8.
<正>黔东南州的稻田养鱼是我国西南稻田宜渔重点区域,常年养鱼稻田在105~110万亩之间,鱼产量占全州水产品产量的70%以上,但是,长期以来养鱼农户使用的是粗放粗养的养鱼方法,养鱼科技含量低,单产在7~13公斤之间徘徊。  相似文献   

9.
黔东南州是国家重点林区和贵州省主要林区,全州的森林蓄积量每年以3.34%的比例递减(1975年——1985年二类清查数据计算),即每年的森林蓄积量赤字约200万立方米。全州多年来的造林面积大但保存率偏低,一些地方的用材林乃至国有风景林都毁于乱砍滥伐,一方面消耗量大于生长量,森林资源尤其是成熟林急剧减少;另一方面需求量大于供给量,特别是大径材短缺,供需矛盾日益尖锐。加之资源分布不平衡,许多地方无材供应,一些地区生态环境日趋恶化,加强森林资源管理,控制资源消耗的紧迫性显而易见。  相似文献   

10.
沼气生态农业是以沼气、沼液、沼渣综合利用为主要内容的一头连接养殖业,一头带动种植业和其他相关产业的农业发展模式。实践证明,大力发展沼气生态农业,不仅能为农户提供大量洁净的生活能源,改善农民的生活环境,改变农村的卫生状况,解放农村生产力,而且能够有效地保护森林植被,防止水土流失,维护生态平衡,促进农、林、牧、渔业的发展。近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和广大群众的共同努力下,贵州省黔东南州的沼气生态农业建设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2000年全州有 87%的乡镇开展了沼气生态农业的示范推广工作,新修沼气池 13559口,…  相似文献   

11.
“九五”是我国走向对世纪关键的五年,是实现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重要时期。在未来的匕年中,我国要实现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由低收入国家进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中西部地区必须与沿海和东部地区协调发展。这就为中西部地区经济的发展提供厂机遇。黔东南州作为少数民族自治地区,就要紧紧抓住这一机遇,加快改革步伐,以产权制度改革为突破口,加快县属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步伐,推动县域经济的发展,并以此促进全州社会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1.县属企业改革的必要性、紧…  相似文献   

12.
<正> 最近几年来,南方集体林区活立木转让有增加的趋势,据福建省南平、三明两地市不完全统计,到目前为止两地市活立木交易共82笔,成交面积10.08万亩,金额1071万元,平均每笔活立木交易1320亩,价值13.1万元(1);又据贵州省黔东南州统计,1984年~1989年上半年,全州购买中幼林3.5万亩,蓄积量3.2万立方米,成交额257.2万元(2)。活立木转让  相似文献   

13.
一、大力发展经果林的紧迫性黔东南州是国家重点林区和贵州省主要产材区,也是全国杉木和马尾松适生速生丰产区。几十年来,在发展林业思路上,侧重于杉木和马尾松用材林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却忽视了经济林的协调发展。1985年后,我州曾提出了“远抓用材林,中抓经济林,近抓多种经营”的林业发展战略思路,初步调整了林种结构。但全州经济林发展仍然处在面积小、比例低、品种单一、经营粗放的低水平上。1997年后,尽管加快了调整林种结构的步伐,加大了经济林营造力度,经济林由“八五”期末的197万亩发展到2000…  相似文献   

14.
[目的]立足于黔东南州民族文化资源与旅游资源整合开发现状调查,探讨民族文化资源与旅游资源整合开发对策,以期为黔东南州民族文化旅游发展提供借鉴。[方法]文章采用实地调查法和问卷调查法对黔东南州民族文化资源与旅游资源整合开发现状进行调研,了解黔东南州旅游市场游客满意度、民族文化元素对旅客的吸引力和游客对民族文化元素的期待程度。[结果]在对黔东南州旅游市场游客满意度调查的11个项目中,游客满意度较高的是景区规划、路标指示和演出项目,满意度较低的是交通状况、产品开发、购物环境和产品定价;游客对这11个调查项目的满意度评价主要集中在"一般"和"满意"水平。给游客带来较强吸引力的民族文化元素主要包括手工艺活动、周边自然风光、民族特色食品、民族建筑、民族传说与乡村民风和民族服饰及饰品。在实际调查中对游客吸引力最大的是民族风俗和手工艺活动,分别有72%和70%的游客选择了这两项。旅游者对少数民族地区饮食文化与生活习俗的期待程度最高,占比达到51%和53%;对于节庆氛围、宗教文化、远古文化和婚庆习俗的期待程度相对较低。[结论]黔东南州拥有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具有与旅游资源整合开发的突出优势,但当前其优势尚未被充分利用。通过整合开发,黔东南州民族文化资源可以得到充分挖掘,进一步增加黔东南州旅游与经济活力,提高黔东南州民族文化旅游影响力。  相似文献   

15.
楚雄彝族自治州通过几年的培育,初步形成了粮油、蔬菜、畜禽、食用菌、果品、调味品、茶叶、乳品、薯类、麻丝和生物制药10个具有加工潜力的重点产业。元谋无公害特色蔬菜加工基地被农业部确定为“全国农产品加工示范基地”;楚雄东宝生物开发公司、牟定县保鲜综合加工厂、牟定县正兴集团公司、南华云华绿色食品有限公司、姚安蛉河绿色食品公司、元谋建明香葱加工有限公司等6户企业已被确定为云南省第一批100户重点农产品加工企业。到2006年底,有10户企业取得了自营出口权,全州有85个无公害产品,19个绿色食品,3个有机食品。全州农产品加工业呈现快速增长势头,到2006年12月底止,按照乡镇企业统计口径(下同),全州共有农产品加工企业11553户,  相似文献   

16.
<正>近年来,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把发展壮大集体经济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切实强化队伍建设、政策支撑、清产核资、监管措施、路径创新等举措,推动全州村集体经济迈上新台阶。截至目前,全州已有1107个村集体经营性收入达到5万元以上,占总村数的99.7%,有696个村集体经营性收入达10万元以上。  相似文献   

17.
2001年末,楚雄州10个县市128个乡镇,1331个村委会,15323个村民小组有总人口252.36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17.98万人,农户数54.1万户,劳动力资源总量为137.99万人,占总人口的54.67%,占农业人口的63%。除农、林、牧、副业等用工外,全州有剩余劳动力35.2万人,占全州劳动力资源总量的25.5%;外出打工约22.87万人,  相似文献   

18.
粮食是凉山州农民收入的主要产业之一,据1997年的统计,全州粮食总产量达1595亿公斤,人均有粮468公斤,在全国30个少数民族自治州排列第2位,全州农民从中得到人均纯收入340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981元的3465%,但大都为实物性收入,现金收...  相似文献   

19.
贵州省黔东南州农村信用合作社(以下简称农信社)推出小额信用贷款“摇钱树”贷款卡,更换农户原有贷款(凭)证,让农户持卡贷款,如同办理储蓄存款一样方便,促进农民生产和消费。至目前,黔东南州农信社“摇钱树”小额信贷累计发放逾51.6亿元,余额26.5亿元,深受农民群众欢迎。  相似文献   

20.
二十年扶贫成效显著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特别是扶贫办成立二十年来,大理州的扶贫开发经历了三个主要阶段。第一阶段是1986年~1993年。1993年,全州贫困地区农民人均生产粮食342千克,超出当年温饱标准42千克,农民经济纯收入451元,超出当年温饱标准151元。全州贫困人口下降到了69万多人。第二阶段是1994年-2000年。这一阶段以50个扶贫攻坚乡(其中,省定47个,州定3个)为主战场,转移工作重心,实施扶贫攻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