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三农”     
正《关于深化生态保护补偿制度改革的意见》印发。9月12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正式发布《关于深化生态保护补偿制度改革的意见》。根据《意见》,我国将加快建设全国用能权、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同时建立绿色股票指数,发展碳排放权期货交易。到2025年,与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相适应的生态保护补偿制度基本完备。以生态保护成本为主要依据的分类补偿制度日益健全,以提升公共服务保障能力为基本取向的综合补偿制度不断完善,  相似文献   

2.
宏观     
正中央深改组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健全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的意见》、《关于建立贫困退出机制的意见》和《关于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的意见》等。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全面推开营改增试点方案。明确自5月1日起,全面推开营改增试点;营改增首次将不动产纳入抵扣范围;建筑业和房地产业适用11%的税率,金融业适用6%的税率。  相似文献   

3.
<正>2018年12月2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水利部等9部门联合印发了《建立市场化、多元化生态保护补偿机制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行动计划》)。《行动计划》明确到2020年初步建立市场化、多元化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初步形成受益者付费、保护者得到合理补偿的政策环境。到2022年市场化、多元化生态保护补偿水平明显提升,生态保护补偿市场体系进一步完善。《行动计划》提出了健全资源开发补偿制度、优化排污权配置、完善水权配置、健全碳排放权抵消机制、发展生态产业、完  相似文献   

4.
正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了《关于深化生态保护补偿制度改革的意见》。生态补偿机制的深化改革,将进一步促进生态农业和循环农业发展,结合《意见》内容提出如下几点建议。一是构建生态农业和循环农业发展的补偿机制。二是进一步强化技术保障体系,构建政产学研用综合体。加强绿色生产技术研发与应用,如耕地质量提升与保育技术、农业控水与雨养旱作技术等。三是进一步规范生态农业和循环农业经营模式。出台正面激励的生态农业和循环农业生产行为绿色清单和负向约束的生态农业生产行为红色清单,规范和提升绿色产品标识的应用。四是加强生态环保教育培训与绿色发展教育。提升公众对绿色产品的消费需求和消费能力,积极培育生态农业和循环农业绿色产品消费市场。  相似文献   

5.
生态补偿标准测算与资金分配是建立跨省水生态补偿机制的难点和关键问题,需要结合试点以来的实际保护投入和保护效果,根据补偿性质的不同,分别计算直接成本补偿量和机会损失补偿量,再将直接成本补偿量分配到水源区各区县。建立基于跨省断面水量水质和投入效益的补偿量计算模型与资金分配的熵权模型,以东江流域跨省生态补偿试点为例,计算得到江西省东江源区水生态保护年补偿量31.86亿元,其中直接成本补偿量11.06亿元,并按37.2%、32.2%、30.6%的比例分配给源区寻乌、安远、定南三县。此结果高于《东江流域上下游横向生态补偿的协议》的补偿金额,可为我国实施跨省水生态补偿中优化补偿标准和资金使用,实施差别化补偿方式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6.
动态     
<正>1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的若干意见》《意见》明确到2020年底前,我国将全面完成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勘界定标,基本建立生态保护红线制度。《意见》明确了总体目标:2017年底前,京津冀区域、长江经济带沿线各省(直辖市)划定生态保护红线;2018年底前,其他省(自治区、直辖市)划定生态保护红线;2020年底前,全面完成全国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到2030  相似文献   

7.
各类规划管制制度的实施将土地资源分为生态资源优势区和经济发展优势区,造成了管制区域内外耕地保护权责的不对等,加之耕地保护生态补偿具有尺度依赖和空间差异的特征,因此构建差别化的耕地保护生态补偿机制是提供有效耕地保护激励的关键和难点。本文采用文献归纳法和比较分析法,从规划管制背景下生态补偿机制对耕地保护的激励作用、耕地保护生态补偿的机制以及尺度依赖、空间差异与差别化耕地保护生态补偿机制构建之间的关系三个方面,对相关研究进行了梳理和总结。本文提出应在考虑尺度依赖和空间差异的基础上对差别化耕地保护生态补偿机制进行系统研究,为我国新时期国土空间用途管制下的耕地保护由"被动"变为"主动"提供理论支撑,助力我国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8.
《上海农村经济》2012,(4):69-70
按照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实行有利于科学发展的财税体系,建立健全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环境补偿机制"的要求,2008年上海市发改委联合市农委等相关部门,深入开展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的专题调研。2009年上海出台《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本市建立健全生态补偿机制的若干意见》和《生态补偿转移支付办法》,构建了生态补偿机制的基本框架,覆盖基本农田、水源地和公益林等三类生态保护区。基本农田生态补偿机制已实施三年,对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促进城乡统筹协调发展切实发挥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不断推进,近年来,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正日渐成为业内外共同关注的重大热门话题,而近期中办、国办《关于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的出台,更是将对这一问题的探讨与解题提升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意见》明确提出,要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政策体系,探索建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推进机制...  相似文献   

10.
国家发改委消息称,由发改委牵头制定的《生态补偿条例》已形成草案初稿,《关于建立完善生态补偿机制的若干意见》即将上报国务院审议。  相似文献   

11.
湿地生态补偿及其运行机制研究——以洞庭湖区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补偿是有效保护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重要手段。湿地生态补偿机制的建立,是利用和保护湿地资源的关键环节。本文以洞庭湖区为例,在分析生态补偿理论的基础上,通过实地调研,探讨洞庭湖区湿地生态补偿机制的建立与完善。  相似文献   

12.
研究目的:探析耕地保护补偿制度的立法定位,准确把握耕地保护补偿制度的调整范畴,为正在制定的《耕地保护法》关于“国家建立耕地保护补偿制度”提供具体的立法建议。研究方法:规范分析法和制度目标分析法。研究结果:(1)耕地保护补偿制度在认识论层面,耕地权利设限与补偿的法权基础模糊;在本体论层面,耕地保护补偿的内涵外延尚存争议;在价值论层面,生态供益与增益的激励属性无从彰显。(2)耕地具有资源利益和生态利益一体两面共存的属性,《耕地保护法(草案)》相关条款仍是在“资源—管制”立法理念下的产物,存在显著构造缺陷。(3)以补偿目的为基准,该制度涵盖耕地资源存续补偿与耕地生态保护补偿;以补偿属性为基准,该制度包括耕地保护填平补偿与耕地保护奖励补助。研究结论:建议通过“一般规定+具体制度群”的立法模式在《耕地保护法》中完善耕地保护补偿制度,从而实现该制度维护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的目标定位、价值导向和功能预设。  相似文献   

13.
碳中和目标下东北黑土区耕地生态保护补偿机制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提出了2060年实现碳中和的目标,为耕地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建设提供了全新视角。本文选取东北黑土区作为耕地生态保护补偿的实践代表区进行了调查,并从建立多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制定固碳潜力实现清单、建立纵向补偿机制和横向省际合作补偿机制等方面,提出了建立以碳中和为目标导向的东北黑土区耕地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完善生态补偿机制是构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基于我国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对生态补偿的要求,以辽宁省为研究对象,深入分析自然保护地生态补偿工作面临的现实困境,提出通过拓宽资金来源渠道、创新生态补偿方式、科学提高补偿标准、推进生态补偿立法、强化生态补偿理论研究等路径,不断完善自然保护地生态补偿机制,为辽宁省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开发利用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15.
[目的]结合福建省湿地概况及其保护现状进行湿地生态补偿法律机制的构建,试图为构建完整的福建省生态补偿法律机制提供参照。[方法]采用归纳总结法,通过对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进行借鉴、归纳总结,从法律机制建立原则、法律机制构建内容和湿地生态补偿法律保障措施等3个方面构建福建省湿地生态补偿法律机制及分析其效用。[结果]发现当前福建省湿地生态补偿法律机制存在的问题主要有:(1)立法理念不准确;(2)缺乏有力的法律支撑;(3)湿地生态补偿法律保护不完整。[结论]福建省在湿地生态补偿法律机制构建方面尚处于薄弱阶段,无法达到为福建省的湿地保护以及进行湿地生态补偿提供法律保障的程度。并对此提出3点建议:(1)完善法律法规体系,加大执法力度;(2)明晰权责;(3)明确补偿方式。  相似文献   

16.
正实施生态保护补偿是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手段,也是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重要内容。德国的生态保护是一个成功的"先发展后治理"模式,其所实施的"生态补偿"是保护生态环境的坚实壁垒。而且,这一经验可以为我国生态保护补偿制度的建立提供参考。德国对生态影响的界定及生态补偿措施德国《联邦自然保护法》第14条明确提出,所有导致地表构成或其用途发生变化或者导致与地层相连的地下水位发生变化的行为,都可称之为  相似文献   

17.
永久基本农田保护补偿制度构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划定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区是在统筹城乡背景下保护耕地的重要方式。建立永久基本农田保护补偿制度的正当性在于形成基本农田保护的激励机制、缩小建设用地与基本农田的利益差距,实现统筹城乡发展,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结合部分地市探索基本农田保护补偿机制的实践,我国在《土地管理法》和《基本农田保护条例》修改中应增加基本农田保护补偿的相关条款,从永久基本农田补偿的目的、补偿资金的投入、补偿对象、补偿标准、补偿资金的使用以及补偿的监管机制和法律责任等方面构建永久基本农田保护补偿制度。  相似文献   

18.
为适应分类经营、分类管理的改革要求,广东省继在全省范围内划定生态公益林区域,制订生态公益林建设和保护工程规划之后,省政府又发布了《广东省生态公益林建设管理和效益补偿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办法》实施后,那些既经营商品林又有公益林的所谓“混合型”林场,将从  相似文献   

19.
浙江省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管理办法(试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浙江林业》2005,(2):11-13
第一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共浙江省委、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推进林业现代化建设的意见》、《中央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管理办法》和《浙江省重点生态公益林管理办法(试行)》,建立浙江省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为规范和加强补偿基金管理,结合本省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相似文献   

20.
构建太湖流域水生态补偿机制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太湖北部蓝藻暴发事件给予人们重要警示,必须充分认识到太湖流域水污染防治的严重性和复杂性,必须实行水污染防治的制度创新,着力构建太湖流域水生态补偿机制。本文阐述了流域水生态补偿机制有两种实现形式:一是水生态保护补偿机制;二是跨界水污染补偿机制;并初步探索了太湖流域水生态补偿机制的政策框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