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65 毫秒
1.
<正>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明确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要求。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必须传承发展提升农耕文明,走乡村文化兴盛之路。2018年11月23—25日,为全面推动农耕文明与乡村文化振兴研究,促进对乡村文化的挖掘、传承和保护,由华南农业大学和中国农业历史学会主办,华南农业大学乡村振兴战略研究院、中国农业历史遗产研究所、人文与法学学院和广州农业文化遗产研究基地共同承办的"农耕文明与乡村文化振兴学术研讨会"  相似文献   

2.
<正>2015年5月23日至25日,由中国农业历史学会、日本农业历史学会、韩国农业历史学会共同主办,南京农业大学中华农业文明研究院承办的"第13届东亚农业史国际学术研讨会暨第3届中华农耕文化研讨会"在南京农业大学学术交流中心召开。来自中国、日本、韩国等国70多所高校及科研机构的150多位专家学者,围绕"全球视野下的东亚农业文明"这一主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与深入的交流。23日上午,会议开幕式由中国农业历史学会秘书长、中国农业博物馆研究所所长胡泽学研究员主  相似文献   

3.
中国史前时代处于更新世晚期到全新世早期,距今18000年到4000年,历时约14000年。据考古资料和历史传说,中国史前时代凝集为三皇史系,可分为4个时期:燧巢时期、羲娲时期、神农时期和黄帝时期,它们各有鲜明的农业特征。燧巢时期的表征事件是可控用火与营造居所,农业发生的准备期;羲娲时期,华夏族群的创世纪,由采集渔猎转变为主动放牧,构建了草地—畜群—人群和谐相处格局;神农时期农耕、麻织和陶器广泛使用,出现农业发展高潮,农耕文明渐具雏形;黄帝时期在历史累积之上,与周围族群多次融合发展,华夏民族形成,农业生产达到全新水平,龙凤图腾诞生,中华文明奠基。华夏农业文明简要脉络应为:农业的发轫应自羲娲始;农业中的种植业发展应自神农始;华夏农业文明的整体构建和奠基应自黄帝始。  相似文献   

4.
<正>中华文明植根于农耕文明,传统村落是农耕文明的重要载体。目前全国已有8155个传统村落列入名录、实施挂牌保护制度,53.9万栋历史建筑和传统民居得到保护,4789项省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传承和发展,形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内容和价值最丰富、保护最完整、活态传承的农耕文明遗产保护群。  相似文献   

5.
正农业文化遗产指的是一种活态的、至今仍在生产领域发挥作用的生产系统。我国有着悠久的农耕历史,留下了众多的农业文化遗产。为保护传承几千年来的农业文化遗产,2012年,当时的农业部开始启动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项目评选活动,至今共列入5批118项。这些遗产是中华传统农耕方式的优秀代表,有的形成了循环生态利用的模式,依然造福于当地。当我们重新审视这些遗产时,发现了一些非同寻常的意义。在中国的农业遗产中,水稻元素最为显眼。这与水稻在中国传统农业中的重大作用相匹配。中国是重要的农业文明起源地,在万年前开始驯化水稻,  相似文献   

6.
正中华文明属于典型的农耕文明形态,农业是古代中国社会经济贡献率最大的生产部门,从古至今,对农业的认识不绝于史册。农史是以政治、经济、文化等综合的观点研究农业生产与技术、农业经济、农村社会及农业思想历史演进及其规律性的一门交叉学科1。农业历史的综合研究需要贯通自然科学尤其是农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知识,且在农史学理论、农业科技史、农政史、农业经济史、农业考古、农业文化史等诸多领域有专精的造诣和功力,因而,有能力对中国农业历史进行多视角、多领域的综  相似文献   

7.
正近年来,我国广大农村地区依托区域内优美的自然景观、独特的地理环境、悠久的历史文化,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已逐渐成为一种新型产业形态和消费业态,在促进农业提质增效、带动农民就业增收、传承中华农耕文明、建设美丽乡村、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2015年11月底,笔者带领两位同志  相似文献   

8.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农耕文化是我国农业的宝贵财富,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发展路径是必须传承发展提升农耕文明。基于农耕文化的核心思想为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首先,分析了农耕文化与绿色经济协同发展的生态逻辑;其次,分析了农耕文化与绿色经济协同发展路径;最后,从农耕文化植入现代农业发展及农耕文化融入乡村振兴战略两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朱圣钟 《中国农史》2000,19(4):27-33
历史时期鄂西南民族地区农业结构的演变是一个农耕逐渐成为农业生产的主导,相关农业生产部门随之演替的过程。农业结构的这种演化在一定时期促进了该地区农业经济的发展,但在这种农业结构体系下,农耕生产的极至发展及立体农业结构体系的不健全成为该地区农业经济快速、持续发展的障碍。要发展该地区当前的农业经济,必须吸取历史时期的经验教训。  相似文献   

10.
中华民族自古以农业为安身立命之本。在长期的农业生产实践中,历代先民积累了系统完备的耕作技术经验,形成了自成体系的农业科学技术思想,也逐步塑造了独具特色的农业伦理理论。中华农业文明孕育了传统农业伦理,传统农业伦理又支配和约束着中华农业文明发展的历史进程。二者辩证统一,相辅相成,共同历经了一个漫长的演变过程。中国万余年农耕畜牧的发展历史产生了包含"天地人稼四才论"、用养结合、农牧互补在内的诸多农业生产原则和农业伦理。它们在农业生产实践中有很多具体而生动的表现形式。传统农业伦理是使得古老中华文明延续至今的重要因素,对实现中国特色现代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也会发挥积极的指导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1.
我们的先人贡献了众多泽及人类、改变世界面貌的发明创造。其中,“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和谐为贵、天人合一;食为民天、以农为本、俭以养德、生生不息”的中华农耕文明,是中华优秀文化宝库中的瑰宝。在农耕文明的历史长河中,一代又一代的炎黄子孙,种五谷,植桑麻,饲六畜,兴渔业,形成了精耕细作、富国足民、食为政首的农耕文明,创造出堪称我国农业“四大发明”的审时相物的物候历法、伏魔降龙的水利工程、巧夺天工的传统农具和增产优质的育种技术。  相似文献   

12.
黑龙江地区农耕文化历史悠久,拥有适合农耕的天然地理环境。在历史、地理、人文、文化习俗的影响下,传统农耕用具发展呈现多样化,使作物丰收,也为农业经济发展带来巨大效益。  相似文献   

13.
在世界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出现了举世瞩目的四大文明古国,然而非洲东北部的古埃及、亚洲西部的古巴比伦、南部的古印度文明都先后消逝在时间的星河里,唯有位于亚洲大陆的中华文明不但没有消亡反而发展壮大,至今仍然生机勃勃。中华文明为什么能够绵延不断地发展、兴盛并且养育了世界上最多的人口呢?中华民族灿烂的农耕文明,强调农业生产系统的协调统一,强调天、地、人三位  相似文献   

14.
炎帝作为中华文明始祖之一,其角色认定经过历史上不断地建构和转换而定型,与之相关的炎帝神话承载着先民真切的文化体验和华夏民族的集体记忆。炎帝部族在历史上处于游牧文化向农耕文化的过渡时期,通过神话传说追溯炎帝部族的发展、迁徙与扩布,可以了解华夏农业文明演进的历程。炎帝部族自秦陇姜水地区向古上党地区、中原地区乃至湘赣地区分散迁徙,于战争冲突与部族融合中推动农耕文化的传播。炎帝具有农神、火神、雨神多重身份,正是初民适应自然环境开创农业文明的诗性表达。晋陕湘三省地方化的炎帝神话传说和民间信仰,以及近代“炎黄子孙”的话语表达,体现了炎帝文化蕴含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独特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15.
在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里,农耕文化与粮食文化是极重要的根基和源泉。它们有机结合、互生互荣。一、根深叶茂的农耕文化之树众所周知,世界农业的发源地有三大中心:一是西亚被称为"伞形"的地区,二是东亚由北向南的四个地带,三是中南美洲区。我国是世界三大农业起源的中心之一,而且至今仍然占据世界农业大国的重要地位。(一)我国古代的农耕文化。自远古人猿揖别,我国就产生了农耕的萌芽,并随着历史的变迁,形成了最早的人类农业文化。  相似文献   

16.
论历史时期凉山彝族地区农业结构的演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历史时期凉山彝族地区农业结构问题研究相对薄弱,本文从秦汉至南北朝时期、南北朝至清代中期、清代中期以后三个阶段对凉山彝族地区农业结构进行了讨论,认为历史时期凉山彝族地区农业结构的变化主要表现为各生产门类之间的结构关系的变化;农业结构呈现阶段性的回归式变化,即秦汉至南北朝以农耕为主→南北朝至清代中期以畜牧狩猎为主→清代中期以后农耕为主的演变;以汉族为主的农耕民族和以畜牧狩猎为主的彝族之间传统农业经济模式的差异及其变化,造成农业结构及其变化的地域差异性,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农业结构的演化历程,人为因素决定了凉山彝族地区农业结构的变化与选择。  相似文献   

17.
山西是中华农耕文明的重要发祥地,是农业资源大省。近年来,山西启动了杂粮、畜牧、设施蔬菜、干鲜果、中药材、酿造业等七大产业振兴计划,提出挖掘特色农业资源优势,努力实现特色农业产业翻番、农民收入翻番的目标。  相似文献   

18.
发挥好农业“压舱石”作用直接决定着经济社会的稳定发展和人民的安居乐业。从大历史观来看,中国共产党始终把解放和发展农业生产力作为改革的基点,坚持、巩固和强化农业“压舱石”作用,推动中华民族实现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从塔式结构来看,农业“压舱石”作用具体体现为粮食安全、经济支撑、社会稳定、生态保护、文化传承等方面。进入新时代,农业“压舱石”作用的发挥面临着粮食稳产保供压力不断增加、农业现代化水平亟须提升、乡村振兴的任务任重道远、农业资源和环境双重约束以及农耕文明传承和保护迫在眉睫等挑战。为破解以上挑战,切实发挥好农业“压舱石”作用,需要确保粮食稳产保供、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促进农业绿色发展、传承发展提升农耕文明。  相似文献   

19.
我国作为农业大国,拥有几千年的农耕文明。农耕文化与民族文化的有效融合,丰富了乡村旅游资源的内涵,为乡村旅游资源生态开发与整合创造了有利条件。随着国家对乡村旅游的大力支持,农村农业得到进一步发展,但在乡村旅游资源生态开发和整合方面依然存在很多问题。从绿色视野出发,明确乡村旅游资源开发与整合的生态原则,寻找绿色化、生态化的发展道路是乡村旅游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20.
农耕文明的传承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12月《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农耕文化是我国农业的宝贵财富,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不能丢,而且要不断发扬光大。"一、中国农耕文明的特点中国自古以农立国,耕耘畜养绵延上万年。在我们的传统文化中,大到思想意识、价值判断,小到日常起居、言行习俗,都深深地浸润着农业文化的印记,形成了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