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并要求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发展得更快一些,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上,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论文对小康内涵及评价标准进行了简要描述;并以2006年广州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数据为依据,结合农村住户抽样调查资料,对全市农村小康进程进行分析;进而对广州农村小康进程进行综合评价;最后提出未来广州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引起重视的几个主要问题是农民生活质量、农村合作医疗及社会养老保险、农村教育、农村社会治安和农村土地流转等方面。  相似文献   

2.
中国农村经过四个阶段的小康建设,将于2020年如期建成小康社会。在此过程中,取得了具有历史性、开创性、全面性的伟大成就。加强党的领导、深化农村改革、尽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提高农民收入水平、扶贫脱贫攻坚、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是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本经验。在后农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时代,要着力应对和解决逆全球化与单边主义、粮食安全风险、农村产业发展慢、农业资源紧缺、农村人口老龄化与养老供给不足以及农村生态环境短板弱项等问题和挑战,同时应制定农村建成小康社会的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3.
本文构建了包括经济发展、社会发展、生活水平、生态环境和城乡一体化5个维度的中国农村发展指数,并基于2011~2014年数据对全国及各地区农村发展进程进行了测度和比较分析。在全国层面,中国农村发展水平稳步提高,生活水平和城乡一体化维度提升明显。在区域层面,东部地区农村发展水平明显高于其它地区且各维度之间发展更加均衡,生态环境在中部和东北地区都是发展水平最低的维度,经济发展是西部地区的薄弱环节。在省级层面,各地区农村发展水平呈"两端分化、中间趋同"特征,各维度面临的地区发展差距与各省份面临的维度发展失衡总体上都趋于缩小。未来推动农村发展的重点是继续提高农村综合发展水平、着力实现地区之间、维度之间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4.
我国县级全面小康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在农村,建设农村全面小康社会需要建立一套科学、合理、适用的指标体系监测、评价小康进程。本文分析了建立指标体系的基本思想,提出了由6类30个具体指标组成的指标体系,并提出了指标的权重,简要分析了指标选择、标准值确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5.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国社会发展的重要阶段性目标。当前城市居民的生活水平已经基本达到小康,但是部分地区居民的生活水平还有待提高。目前限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主要原因是农村地区经济发展不协调,其中农业经济管理成为主要问题。针对农业经济管理、农村经济发展现状以及农业经济管理对农村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进行分析,希望可以为有关部门管理人员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6.
立足于农村发展现状,对阻碍农民收入增长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涉及基础地位、农业结构、城镇化水平、农民文化程度等多个方面。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背景下,应通过强化农业基础地位、改善农业经营结构、推进农村城镇化进程、强化农村教育工作等方式,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收入。  相似文献   

7.
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的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农村全面小康社会不只是一个经济和生活的概念,而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涵盖了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等多个领域。按照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文章运用系统科学层次分析法提出反映农村全面小康的子系统,在子系统内严格选择个体指标并科学确定相应的指标标准值;然后根据各子系统和个体指标在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过程中的相对重要性分别确定其权重;最后再编制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评价综合指数。在此基础上,文章运用有关数据对农村全面小康的建设状况及其前景进行了综合评判。  相似文献   

8.
贵州农村地区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事业的重点和难点,能否如期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直接关系到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事业的大局.本文以2007年国家统计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评定标准为基础,结合贵州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践,构建符合贵州实际的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评价指标体系,对农村全面小康社会实现程度进行测算.结果显示:截至2010年底,贵州农村全面小康社会实现程度为13.97%,尚处于起步阶段,距全面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实现差距甚远.与其他地区、全国的差距主要体现在基础设施薄弱、城乡差别大、农民持续增收难、改善生活状况难度大、生态环境脆弱等.最后,根据贵州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的问题,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产业化经营是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的重要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俊 《农村经济》2003,(5):22-24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 ,农村小康社会的建设更为迫切、艰巨。这是由于我国目前还是一个以农民为主体 ,以农业为基础的农业大国。全国近 1 3亿人口 ,62 %以上的人口在农村 ,特别是我国城市与农村发展差距比较大 ,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远远落后于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长 ,在文化、科技、教育、卫生、体育等现代文明的发展上 ,农村也远远落后于城市。小康社会是一个涵盖多方面内容的综合指标 ,在农村主要包括农业生产的发展与进步、农民生产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的城镇化水平等。笔…  相似文献   

10.
焦晓阳 《山西农经》2023,(12):36-39+104
构建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指标体系,涵盖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维度,借助熵权TOPSI S法及障碍度评价,综合评价我国省级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分析得出,我国农业高质量发展综合水平依然存在提升空间,各地区发展水平差距明显。东部地区的北京、上海和福建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位居前3位。各地区五大发展维度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发展障碍,最主要的障碍维度为绿色、开放及协调维度,具体障碍指标主要为外贸依存度、绿色农产品率、土地产出率、农村收入水平等。  相似文献   

11.
四川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评价及空间分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农业作为乡村产业的基本依托,通过分析四川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指数及空间分异特征,对于新时期制定农业可持续发展规划、减轻农业生态压力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方法]文章通过构建四川省农村产业融合评价指标体系,基于产业融合发展指数模型对四川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进行评价,从农业多功能性发挥、农业产业链延伸、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城乡融合5个维度系统评价四川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结果]四川省农村产业融合路径指数与融合效益指数在逐年上升,且融合效益指数提升较快,与产业融合路径指数差异逐步缩小;四川省农村产业融合效益指数增长较为明显,体现出四川省在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中有效实现产业发展与农民增收、全面脱贫、新型城镇化建设等的有机结合。[结论]四川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趋势良好,且表现出极大的发展潜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阶段从2010年的起步阶段逐渐过渡到2017年的初级融合阶段,但从贡献率来看,加强农业产业链延伸是现阶段促进四川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重要路径;四川省农村产业融合水平在空间上呈现出集聚态势,且地区差异有减小的趋势;从空间分布来看,高值区主要集中在成都平原,并随产业融合程度逐渐向川南拓展;自然条件基础决定了四川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总体格局,加强政策扶持,加快农业转型升级,提高农村产业融合效率具有必要性。  相似文献   

12.
本文首先构建了城镇化与全面小康社会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然后以2003年广东省21个地级市为例,对其城镇化与全面小康社会水平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城镇化与全面小康社会水平之间具有高度相关性,这一结论进一步支持了我党所提出的把加快城镇化进程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的号召.  相似文献   

13.
在介绍农村全面小康内涵的基础上,通过设置评价指标体系,以甘肃省安定区为例,利用实地调查资料及统计资料,从经济发展、生活质量、社会进步与科教、生态与人居环境4个方面,评价了西部退耕还林工程对农村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影响。同时,根据工程实施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建设农村全面小康社会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2007年国家统计局在原有基础上修订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评定标准为基础,结合贵州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践,构建符合贵州实际的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评价指标体系,对农村全面小康社会实现程度进行测算。结果显示:截至2010年底,贵州农村全面小康社会实现程度为13.97%,尚处于起步阶段,距全面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实现差距甚远。最后,根据贵州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的问题,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中国农村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综合评价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首先界定了“农村全面小康社会”,然后通过定性分析初步拟定了一个较大的候选评价指标体系,再后建立了连续14年的31个省市自治区和全国水平的数据库,通过一次差分法剔除趋势性和伪相关,通过Peareson相关检验法剔除重复表达指标,最后确定了一个只包含16个指标的评价指标体系。通过采用适当的农村全面小康指数(ROXI)和农村人类发展指数(RHDI)的计算方法得出评价结果如下:首先,2003年末全国的农村全面小康才实现15.6%,农民收入水平与结构、农村社会保障和农村科教卫子系统的差距较大;其次,东中西部三个地区间的ROXI差距大,东部要明显快于中西部;第三,RHDI与ROXI所反映的各省排序出入不大,说明ROXI有较好的衡量经济社会发展的功能。与RHDI相比,ROXI的优点是能较好地反映各省的经济社会发展差距。  相似文献   

16.
徐芳  栾宏琼 《农村经济》2006,(12):107-110
城乡差距和东西部差距过大是我国经济增长过程中存在的一个重大问题。这两大差距又集中表现在我国的最不发达地区——西部农村。如果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在农村,那么,西部农村就是难点中的难点。由于西部农村与全国经济发展水平的巨大差距,在全面小康建设过程中将遇到比东部和中部农村地区更多的困难,特别是在农村城镇化进程和劳动力就业结构非农化方面,构成了影响西部农村全面小康建设进程的主要制约因素之一。鉴于此,本文从农村全面小康综合评价指标入手,分析了西部农村全面小康建设中农村城镇化和非农劳动力比重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山西农村全面小康建设发展进程;山西农村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呈现新的特点;山西农村全面小康建设进程中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加快山西农村全面小康社会建设进程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8.
[目的]乡村振兴背景下,全面系统地评价传统村落的活态化发展水平,对于理解和实施乡村可持续发展战略,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方法]文章基于“活态化发展”概念内涵,构建了包含生产系统、生活系统、生态系统、发展条件、发展潜力5个维度的发展评价模型,并运用加权求和、变异系数、核密度、IPA分析等技术方法对陕西省113座国家级传统村落的活态化发展水平进行综合测评。[结果]验证研究显示出评价模型客观有效,具有较强的普适性。结果显示:(1)陕西省国家级传统村落的活态化发展水平总体呈正态分布,其中43.36%的村落属于活态化发展一般型;(2)维度评析,5个维度中生活系统和发展条件的评价质量较为良好,而其他维度的情况不容乐观;(3)密度分析,显示出陕西省榆林市和渭南市区域中的传统村落活态化发展水平聚集程度较高,形成省域双峰空间结构;(4)空间评析,受多种因素交互影响,关中、陕南和陕北不同区域的传统村落活态化发展水平呈现出显著差异。[结论]当前陕西省大多数传统村落活态化发展水平一般,未来需要持续提升生产、生态和发展潜力等维度的重要价值的呈现与溢出效应,建议结合优势区、机会区、脆弱区和改善区的具体问...  相似文献   

19.
我国农村经济发展面临的金融约束及其破解经验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道路上,如何促进农村经济的稳定、持续、健康发展一直是社会关注的重点。农村经济的发展离不开金融支持,而要想响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号召,彻底解决"三农"问题,就必须加大农村经济发展在金融方面的支持和建设。只有解决了农村经济发展所需的资金问题,才能不断壮大农村经济规模,提高农村经济水平。本文对我国农村经济发展面临的金融约束及其破解经验进行了相关的分析。  相似文献   

20.
[目的]生态化发展是未来我国包括茶产业在内的农业发展的主要趋势之一,目前我国正在大力推进生态茶园建设,但是对茶园生态化发展水平评价的研究尚不充分,不能满足产业推进生态价值评价转化的实际需求。构建茶园生态化发展水平综合评价体系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方法]文章从生态环境水平、技术与管理水平、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5个维度建立了茶园生态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专家咨询法和层次分析法测算指标权重,开展17个样本茶园的实证研究,计算茶园生态化发展水平综合指数,同时用障碍度模型识别了阻碍茶园生态化发展水平提升的主要因素。[结果] 17个样本茶园的评价结果与样本茶园生态化发展水平的原有判断基本吻合;样本茶园生态化发展的主要障碍因子包括生态效益维度中的水土保持情况和茶园土壤微生物(细菌、真菌)多样性,茶叶产品安全质量维度中的农药残留是否零检出。[结论]该文构建的茶园生态化发展水平评价体系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和较好的实用价值,可用于对茶园生态化水平的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