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整地、挖穴、下基肥整地时先清理林地,全面砍除树干,挖掉树根,水平带状整地。挖大穴,规格为30×30×40厘米或40×40×60厘米;下基肥,施氮磷钾复合肥250克/穴,肥料与穴内底土充分拌匀。注意:不用火烧土和草木灰为基肥。  相似文献   

2.
丹参(别名紫丹参、红参、血参、红根、大红袍、血山根等)是多年生草本根类药用植物。其适应能力强 ,PH值6 5~7 5的土壤都可栽培 ,以土层深厚、肥沃、疏松及排水良好的壤土为宜 ;过粘过砂地不宜栽培。现将其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一、种植 :在10~11月间收获时选留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丹参不挖起 ,待翌年“惊蛰”前后种植时进行随挖随分根段栽植。栽植前在深翻整地和下足基肥后 ,作成宽度为80厘米的高垄 ,并按株行距25~30×30~40厘米的规格挖穴 ,穴深4~5厘米。并将选好的根条切成5~6厘米长的根段 ,浸泡在5号A…  相似文献   

3.
果树穴贮肥水是解决山区、干旱地区果园缺水缺肥矛盾的有效措施。现将具体操作方法介绍如下:1.处理草把子将玉米秸、麦秆或杂草切成30~35厘米长的段,捆成直径为15~25厘米的草把(共扎三道),然后放在10%的尿素液或鲜尿中浸泡1.5天,让其吸足水肥。2.挖穴数量据树冠的大小定挖穴数量,一般  相似文献   

4.
1.深翻改土。深翻方法用壕沟法和种植穴扩大法。(1)壕沟法:在梯田内侧或行间,挖深、宽各1米的长条壕沟,将表土与底土分别放于上下方,然后将草皮、绿肥、堆厩肥等有机肥料与土壤分6层埋入,先放表土,后放底土,粗肥压入底层,精肥施于上层及附近处。每100斤绿肥撒熟石灰1.5斤,填土应高出地面30厘米。(2)种植穴扩大法:在定植穴外或在成年树树冠外缘挖短弧形沟,短长方沟或方穴,当年在东西两方,次年在南北两方,逐年向外扩大,做到全园深翻改土。2.扩种绿肥,以园养园。种绿肥要因地制宜,选择适应当地气候,鲜草产量高,不与柑桔争肥争水,养分含量高的绿…  相似文献   

5.
一、环状沟施。对幼龄果树在树冠外围挖一条30∽40厘米宽、15∽45厘米深的环形沟,然后将表土与基肥混合施入。二、放射状沟施。成年果园在距树干1米远的地方挖6∽8条放射状沟,沟宽30∽60厘米、深15∽45厘米,长度达树冠外缘,然后将肥料倒入沟中后覆土。三、条状沟施。成龄果树在树行间或株间挖1∽2条宽50厘米、深40∽50厘米的长条形沟,然后施肥覆土。四、挖穴施肥。对保水保肥力差的沙地果园在树干1米外的树下均匀挖10∽20个深40∽50厘米,上口直径30厘米、底部直径10厘米的锥形穴,穴内填枯草…  相似文献   

6.
一、盖膜草把穴贮蓄肥水在果树树冠投影的内侧 ,对称均匀地挖4 -8个贮肥穴 ,穴径30厘米 ,深40厘米。把水稻、小麦等秸秆或杂草捆成直径25厘米 ,高30厘米的圆柱形草把 ,放入10 %的尿素溶液或人尿中浸泡1天。把肥液浸过的草把垂直放入贮肥穴中 ,其周围的空隙用混有化肥(每穴氯化钾和过磷酸钙各50克)的土壤填满 ,并用土壤做成周边高中间低的碟形 ,然后用塑料薄膜覆盖整个树盘 ,并在每个肥穴上面的塑料膜上钻一个入水孔 ,用适量的砖石或草皮把塑料薄膜压住。在生长季节 ,视植株生长需要从入水孔浇施肥水 ,穴中的肥分能逐渐释放…  相似文献   

7.
一、穴施肥水地膜覆盖 在树冠下挖4—6个施肥水穴.穴深60厘米、直径50厘米.穴中各置一粗40厘米的草把束(需事先用人粪尿浸过)并施入肥料,草把略低于地面。而后浇水覆地膜(树冠下全覆)。施肥水穴中央留孔.压小卵石.以后追肥灌水都在穴内进行。此方法保湿、增温、节水.特别适宜在大旱季节使用。  相似文献   

8.
一、时间 以秋后为宜,因为秋后树木生长停止,根内蓄积的养分利于发芽。 二、方法 (一)选地:选择肥力中等、土质疏松、排水良好、避风向阳、便于管理的沙壤土地块为宜。先行翻挖、碎土,搞好排水设施;(二)取根:选取活力较强的根(不论树体大小,均可取根)截成7~10厘米长,一般需0.5~1厘米粗以上,株行距为10×20厘米挖穴扦插;(三)扦插:在挖好的穴中分清上下头插入土中,插穗与床面呈40度角为好,  相似文献   

9.
《浙江林业》2008,(8):34-34
香榧生长需要相对湿润的环境,所以,要在山区的多雾地段种植。土质要疏松肥沃,整地时要挖深、挖大种植穴,并施足基肥。  相似文献   

10.
海南岛新星农场丰产作业区三队的吴多汉同志,在开荒植胶作业中创造了很高的纪录,一天开荒挖穴61个(株),超过一般作业量的1—2倍,质量也很好;“飞机草”地,坡度15°以下,开环山行的宽度达到160—180厘米,环山行斜度为12°—15°,穴宽60—80厘米,深60—80厘米,每13分钟完成一个穴.吴多汉同志取得这个突出成绩,是他在党的教育下政治觉悟和技术水平不断提高的结果,现在我们把他的这个经验整理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夏树让 《农家之友》2003,(23):34-34
一、种、养结合1.形成种养自然生物链。利用立体农业技术,将种植美国提子和水蛭、鸡、蚯蚓巧妙结合起来,形成一个自然生物链,在有效的空间内创造生态立体效益。在3×2.5米的葡萄树行间,挖深1米、宽50厘米的沟,沟内放水,种  相似文献   

12.
早豇2号 早豇2号是最新育成的中晚熟豇豆新品种.嫩荚绿白色,荚面平滑匀称,肉质密,耐老、耐贮运.主侧蔓均可结荚,开花期和采收期均比之豇28-2早,产量比之豇28高.春秋两季均可播种,秋季播种一般不迟于8月上旬,每亩种植3000~4000穴,每穴2~3株,大行距70厘米,小行距30厘米,穴距20~25厘米.  相似文献   

13.
一、环状沟施法。在树冠外围挖一条30~40厘米宽、15~45厘米深的环形沟,然后将表土和基肥混合施入。此法适用于幼龄果园。 二、放射状沟施法。在距树干1米的地方挖6~8条放射状沟,沟宽30~60厘米,深15~40厘米,长度抵树冠外缘,然后将肥料倒入沟中后覆土即可。此法适用于成龄果园。 三、条状沟施法。在果树行间或株间挖1~2条宽50厘米、深40~50厘米的长条形沟,然后施  相似文献   

14.
《农家之友》2008,(1):24-25
“鄂莲五号”(定名前称3735)主要特点有:1.高产。该品种成熟后亩产一般可达2500千克。高产田块可达3000千克~4000千克。比本地老品种增产50%以上,比“鄂莲一号”增产30%以上。2.熟期适中不退化。露地栽培一般可在8月中旬开始挖青荷藕,一直可以挖到次年的三月,后把节(藕大腿)不退化。3.入泥浅容易挖。水田种植,主藕入泥深度为15厘米左右,比“鄂莲一号”略浅,一般每人每天可挖藕200千克。  相似文献   

15.
一、早衰原因 (一)土肥水管理不当。脐橙园土壤有机质含量低,肥力低,土质差,粘重板结,土层浅薄,PH值高达8.2。1993年在果园中沿果树滴水线挖深100厘米、长100厘米的壕穴进行根群调查的结果是:从60~100厘米处无须根,10~60厘米处须根数为12,20~40厘米处须根数是38,0~20厘米处须根数是18。由此可见,须根主要分布在上层土壤中。在施催芽肥、保果肥和壮果肥时,由于主要  相似文献   

16.
<正>林地翻耕:一般幼林果园浅翻15厘米,已结果树深翻扩穴,加生土或腐殖土,以改善根系生长环境,对成年树果园宜深翻,翻地深度30~35厘米,注意不能挖伤树根。在翻土的同时,要进行全面整理,应做好水土保持设施工程,以防止雨季水土流失,又可将地表害虫翻到深处而闷死。施肥:栗树施肥,一般以施有机肥为主,配施少量的化肥。  相似文献   

17.
果树增产新招在房前屋后或山坡薄地、碱地上的果树,树体弱,结果少,对这种果树可采取如下增产措施:1.做草把。用稻草或杂草捆成直径15~25厘米,长30~35厘米的草把,放在5~10%的尿(人、畜尿均可)溶液里浸泡,泡透为止。2.挖营养穴。在树根四周挖4...  相似文献   

18.
正茬口安排:水稻于5月中旬播种,6月中下旬移栽,10月下旬收获。芹菜在大棚中种植,于9月上中旬播种,11月中下旬定植,春节前后上市,次年2月上旬收获结束。番茄在大棚中种植,11月下旬播种,次年2月中下旬定植,5月上旬上市,6月上中旬收获结束。水稻:选用米质优、抗病性强的早熟晚粳稻品种,如南粳44等。栽插行距26.4厘米,株距11.55~13.2厘米,每亩栽足1.8万~2万穴,每穴2~3株苗,每亩基本苗7万~8万株。科学管理肥水和防治病虫害。芹菜:品种选用六合黄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我们进行了不同茬口大棚蔬菜高产高效栽培试验,其中以冬春茬萝卜、春夏茬番茄、秋茬黄瓜栽培模式效益最高,现将主要栽培技术介绍如下:一、栽培模式冬春茬萝卜:12月将萝卜种穴播于大棚,每穴播种1~2粒,株行距50×400厘米。幼苗2叶1心时定苗,每穴留健壮苗1株,翌年3月中旬收获。春夏茬番茄:12月中旬播种育苗,1月中旬移苗入钵,3月下旬、秧苗有6~7片真叶时定植,株行距30×50厘米,5月下旬开始上市,7月中旬采收结束。秋茬黄瓜:7月中旬直播于育苗穴盘内,并覆盖遮阳网,8月中旬定植,株行距25×55厘米,10月中旬扣棚膜,9月开始采摘,11月采收结束…  相似文献   

20.
可滨 《致富之友》2001,(4):21-21
1、选地、整地:选择温度在零度以上的丘陵山地和坡地,深耕50厘米左右,耙平,开种植沟,行距1.5米或1.2米。2、种植:最好在早春2—3月种植,每亩在种植沟内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