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正"粮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的目的主要是通过提高粮食供给质量,不断满足市场需求,不断提高粮食产业经济效益,不断为耕者谋利。本文在认真总结回顾近年四川粮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成效与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推动四川粮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再上新台阶的总体思路。"  相似文献   

2.
发力供给侧     
<正>2016年农业领域改革的重头戏——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已经拉开帷幕。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破解当前我国农业发展难题、推动农业闯关过坎的关键举措,是促进农业持续稳定发展、加快农业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抓住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抓住了提高农业市场竞争力、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牛鼻子"。今年初召开的全国粮食流通工作会议也分析指出,"十三五"时期是全面破解粮食供求阶段性结构性矛盾的关键期。破解粮食供求阶段性结构性难题,关键是要  相似文献   

3.
正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中央确定的今年农业农村工作的主线,作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要一环,合力推进改革是粮食部门义不容辞的责任。2017年,江苏省泰州市粮食部门将以"增加农民收入,保障有效供给"为第一工作目标,着力"调结构、去库存、补短板",为加快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贡献粮食力量。  相似文献   

4.
粮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的目的主要是通过提高粮食供给质量,不断满足市场需求,不断提高粮食产业经济效益,不断为耕者谋利。作者在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全会精神的同时,认真总结回顾了近年四川粮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成效与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进一步推动四川粮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再上新台阶的总体思路。  相似文献   

5.
<正>2017年,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一步发力。这次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加强了顶层设计,不仅对改革方向、目标、路径作出部署,还明确了改革的底线边框,要求农业供给侧改革必须坚守"粮食生产能力不降低、农民增收势头不逆转、农村稳定不出问题""三条底线"。"底线"要求的提出,确保了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会出现大的颠覆性错误。坚守"三条底线",是由国情、农情和改革的内在要求决定的。国情上,随着经济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6.
近期关注     
<正>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发展粮食产业经济的意见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关于加快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发展粮食产业经济的意见》,旨在加快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发展粮食产业经济,促进农业提质增效、农民就业增收和经济社会发展。《意  相似文献   

7.
正"十二五"时期,我国粮食连续增产,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农村社会和谐稳定,为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做出了重大贡献。去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强调,"十三五"时期农业农村工作要着力加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高度重视去库存、降成本、补短板;同时明确指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是农业结构性改革的基本底线,要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这为未来开展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指明了方向。我国粮食供给的短板在哪里?  相似文献   

8.
为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本文从制约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限制因素入手,分析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存在粮食库存量大、农产品生产成本高、农业基础设施落后等现实约束。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去库存、降成本、补短板的改革策略,最后得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调整农业供需结构的结论。  相似文献   

9.
文章围绕进一步深化推进安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为视角,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明确界定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理论内涵。从全省粮食供给、农产品整体供给能力、农产品供给质量、农业内部供给结构共四个方面分析了安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面临的结构性矛盾,提出新时期安徽深化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应重点破解安徽农业供给侧带来的结构性矛盾。改革应密切结合安徽省情和区位优势,在制度和措施两个方面同时发力,从而在保障农产品供给质量的前提下,做强、做优农业的供给侧  相似文献   

10.
正"要推进粮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须认识到中国的粮食安全,主要在于能否保证中国农业产业的安全、保证中国农民就业安全。因此,在粮食生产问题上,我们没有理由妄自菲薄。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决不能放松国家粮食安全这根弦。"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农业政策改革和完善的主要方向。之所以提出这样的要求,是因为在当前的新形势下,我国农业的主要矛盾已经由总量不足转变为结构性矛盾,主要表现为  相似文献   

11.
粮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要内容之一,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构建现代农业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举措。作为政策性粮食收购、储存的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如何在粮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有所作为,服务乡村振兴战略,服务粮农增收,值得探讨。  相似文献   

12.
我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机遇、挑战及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当前,我国农业转型发展面临着诸多难题,粮食"三量齐增"、农产品结构失衡、资源环境"紧箍咒"越绷越紧、农民增收后劲不足等问题日益突出,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破解我国农业转型发展难题的必然选择。本文考察了我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面临的机遇,透视了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面临的挑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要通过加强顶层设计、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加快农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等措施加快我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期为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提供理论支撑,为政府相关部门的政策制定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3.
正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快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发展粮食产业经济的意见》于2017年9月1日印发。国家粮食局局长张务锋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发展粮食产业经济,目标是以"粮头食尾""农头工尾"为抓手,推动粮食产业创新发展、转型升级、提质增效,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相似文献   

14.
正助推我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顺利进行,农发行应进一步聚焦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任务、难点问题、关键环节,突出支持领域和创新支持手段,撬动对农业供需结构性矛盾的根本性问题的解决,更好发挥农发行在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重要作用。2015年中央首次明确提出"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并明确"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五大重点任务。如何认识和理解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三  相似文献   

15.
正2017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重要一年,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去年国家粮食局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粮食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指导意见》,给粮食行业加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指明了方向,同时也提出"扶持壮大骨干粮食企业",就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提出了多项重要举措。下面,笔者  相似文献   

16.
正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把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三农"工作的主线。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作为农产品终端供应者和生产基地农户的引领者,是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一支重要力量。应当因势利导,充分发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在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积极作用。一、农业龙头企业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有作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要目标是提高农业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使农产品供给数量充足、品种  相似文献   

17.
正2015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一时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为中国经济的"超级热词",无论是官方还是民间,专家还是学者,眼光均聚焦于此。就"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出的背景和政策要点,今年的一号文件为什么提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如何推进?本刊专访了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宋洪远。记者:"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要内涵和形成过程是什么?宋洪远: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要从供给侧入手,用改革的办  相似文献   

18.
正近年来,我国出现粮食产量、进口量和库存量同时增加的"三量齐增"现象。粮食供给与市场需求出现结构性错位,农业供给侧出现了一些问题。如何破解当前"三量齐增"难题?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包含哪些方面?农民增收势头如何保持?中农办有关负责人结合一号文件对上述热点问题做出解答。  相似文献   

19.
农业生产已经从追求数量型增长转变为追求数量型增长和质量型增长并重,尤其注重质量型增长。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实现这一转变的重要战略。特色农业的内涵与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目标相契合,特色农业可以作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战略目标实现的载体和"引领者"。以特色农业引领肇庆市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初见成效,本文基于肇庆市特色农业的发展分析,对特色农业引领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出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20.
正2015年,以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为重点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全国展开;而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就在于去库存、提规模、降成本。2016年东北玉米的"库存危机"和河南、安徽、山东多地新麦"价跌卖难"的困境进一步暴露了我国粮食产业供求之间的结构性矛盾。然而就在粮食生产面临成本"地板"和价格"天花板"双重压力,粮食宏观调控政策举步维艰之际,河南省荥阳市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