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粮食安全战略持续推进的背景下,适度进口问题成为人们的关注重点。尽管近年来我国粮食产量逐年增加,但是非必需进口粮食量大幅增高,对我国粮食安全造成不利影响,亟须借助相关对策来推动粮食产业健康发展。分析了粮食非必需进口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关策略以促进我国粮食安全战略推进。  相似文献   

2.
[目的]近年来,在我国粮食增产同时,自给率水平不断下降,主要粮食品种净进口均呈常态化且增长迅速,甚至在2015年出现了奇怪的"三高并存"现象。因此,保障我国粮食安全,探寻有效控制进口的途径迫在眉睫。[方法]在查阅相关文献的基础上,综合运用定量统计描述、定性分析和比较分析方法,分析我国粮食进口现状及进口过度的原因。[结果]当前我国粮食进口过度问题严重,主要表现为"非必需进口过度"和"结构性进口过度"。造成我国粮食净进口远超产需缺口的直接原因是不断扩大的国内外粮食价差,根本原因是国内外生产成本差,其中劳动力成本在我国粮食生产成本上升中的贡献最大。[结论]确保粮食进口适度适当,要加强政策支持,降低国内粮食生产成本;影响进口粮食价格,缩小甚至逆转国内外价格差;推动农业"走出去",有效利用国际市场和国外资源;用足用好"黄箱"和"绿箱"政策,健全农业补贴体系。  相似文献   

3.
中国粮食全面进入"净进口"时代,小麦、玉米、大米三大农作物今年始终保持净进口态势。商务部最新数据显示,今年6月进口大豆预报到港832.28万吨,创月度最高水平;1至4月稻谷和大米进口100万吨,同比增83.6%。业内专家表示,持续增长的进口增速,将让我国的农产品生产和粮食安全面临巨大挑战。  相似文献   

4.
中共十五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提出,“建立符合我国国情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粮食安全体系,确保粮食供求的基本平衡”。“粮食安全”与“粮食安全体系”的内涵是什么呢 ?“粮食安全”是国际社会通行的提法,联合国粮农组织对“粮食安全”的解释是“保证任何人在任何时候都能买得起所需要的食品”。“粮食安全体系”则是由粮食生产、粮食流通、粮食储备以及粮食进出口贸易等所构成的完整的保障体系。这里所说的“粮食安全”与粮食仓储管理中所说的“粮食安全”不是一个概念。后…  相似文献   

5.
邓小平同志在八十年代中期就指出:“中国经济要出问题,可能就在农业上。”“农业问题,主要是粮食问题。农业上如果有一个曲折,三、五年转不过来。”还告诫说,“要避免过几年又进口上千万吨粮食的局面。如果那样,将会影响我们的经济发展速度。”今天我们已经跨入了中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崭新时代,城市建设日新月异,高楼林立,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然而,处于底层人民,特别是对九亿农民的生存状态,是我们时刻要关心的一件事。  相似文献   

6.
何谓“粮食安全”?国际上(如联合国粮农组织)通用的解释是要“保证任何人在任何时候都买得起他所需要的食品”。其内涵至少包含着两层意思:其一,是要保证市场上有足够的粮食供给量;其二,是要保证每个消费都具有满足自己最低需求的支付能力。多数人赞成把“粮食安全”分解为“国家粮食安全”、“家庭粮食安全”和“营养安全”等三个子系统来全面考察。正是由于“粮安全”问题的复杂性,世界各国都非常的重视。我国更不例外,江泽民总书记就多次强调:要高度重视粮食问题,确保粮食安全。然而,遗憾的是,确保粮食安全。然而,遗憾的是,恰在致力于推进粮食购销的市场化改革(此项改革目的之一就是要更好地保证粮食安全)的今天,社会上却出现了一些不和谐音。轻言“粮食过关”的有之;抱怨“粮食安全”束缚手脚的有之;指责重视保护粮食生产能力是“落后”是“倒退”的亦有之……。毫无疑问,所有这些似是而非原观点,对于我们做地今后的“粮食安全”工作是极为不利的。本文结合工作实践,就“粮食安全”的重要性、当前粮食安全的主要因素及其相关的对策措施再谈几点认识。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我国人口数量不断增加,对粮食的需求量也在不断上涨。为了保障粮食安全,本文对我国粮食安全的现状进行分析,对粮食的生产、流通、存储环节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论述,指出了我国当前粮食产业存在的不足,提出了提升生产质量、强化流通过程监督力度、使用新型存储方式的方法,旨在解决我国当前粮食安全系数低的问题。相关部门应当提升自身的责任意识,保障粮食安全,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相似文献   

8.
<正>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也是农业大国,粮食问题从来是治国安邦的头等大事。民以食为天的俗语;谁来养活中国?的疑问;深挖洞、广积粮的战略;管仲在齐国服帛降鲁梁故事;在故宫西边的社稷坛(左祖右社)、五色土皇帝定期祭土神和谷神的传统;天下的粮仓,天下的兴旺的剧情;农民粮囤贴上五谷丰登斗方的期盼;国家要求坚守十八亿亩耕地的红线等等莫不反映这个道理。  相似文献   

9.
中国加入WTO,是当前我国政治、经济生活中的一个热门话题。随着今年我国加入WTO的趋势日趋明朗,各地各部门对"入世"问题的关注,也摆上了议事日程。其中,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对我国影响最大、最深远的农业问题,尤其是粮食问题,更是引起各级政府和各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成为人们研究、探讨的重点和热点。那么,加入WTO后,究竟会对广西的粮食生产与流通带来什么影响呢?广西的粮食安全"入世"后有保障吗?本文拟对上述问题作一些个人思考和探讨。一、加入WTO后广西面临的粮食安全形势1.区内现有的粮食生产与流通平衡格局将被彻底…  相似文献   

10.
一、我国粮食价格波动及供求关系分析众所周知.粮食不但是食物.它更有能源甚至政治属性。古代统治者“以粮为本”.现代政府则“以粮为纲”。就我国13亿人口大国的需求而言.粮食安全问题怎么强调都不为过。在当前通胀预期逐渐增强的条件下.如何审慎地评估粮食问题的安全水平.因地制宜地解决现实或潜在的粮食安全问题已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11.
本文在对河北省粮食进口现状和粮食安全水平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粮食进口对河北省粮食安全的影响。结果表明,河北省粮食安全水平与粮食进口额之间存在长期正向均衡关系,且两者互为格兰杰原因,河北省粮食安全水平与进口粮食品种集中度之间存在长期负向均衡关系,且河北省进口粮食品种集中度不是河北省粮食安全水平的格兰杰原因,但河北省粮食安全水平是河北省粮食进口集中度的格兰杰原因。因此,要适度进口粮食,推动粮食进口多元化,扩大重点粮食品种的替代品进口和积极推进农业“走出去”,以便更好地保障河北省粮食安全。  相似文献   

12.
中国粮食安全和虚拟耕地进口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在人口增长和粮食人均需求量不断增加的同时,耕地资源却在不断加快的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不断减少。耕地资源短缺以及由此引发的粮食安全已经成为中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之一。虚拟耕地是指生产粮食过程中所耗费的耕地资源数量。一国或地区的粮食进口,一国或地区在他国租赁、购买、承包或共同开发的土地,从某种意义上讲是以虚拟耕地的形式进口耕地资源。本文从立足于国内基本自给的前提出发,结合中国粮食贸易中虚拟耕地进口的现状,分析了粮食贸易中虚拟耕地进口的比较优势和可行性,同时探讨了如何通过海外租赁、购买、承包或共同开发的土地等形式来增加虚拟耕地进口,进而保证中国粮食的绝对安全。  相似文献   

13.
去年入冬以来,我国十多个省区发生严重旱情。针对这种情况,国家开始积极进行资金、技术援助,希望能够“抗旱保收”。很多人认为在国家的支持下,旱情会得到缓解,加上粮食价格的上涨,农业损失不会太大。但是居安也要思危,要认清旱灾形成的原因以及灾害对农业持续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本文分析我国近年来粮食生产和进出口现状,发现虽然我国粮食近年来产量连续上升,但是进口量不断上涨,且上升速度较快。利用ARIMA模型,预测中国未来几年的粮食产量,发现我国未来几年粮食人均产量将接近400kg,即不会出现严重的粮食安全问题。虽然如此,粮食问题安全问题仍不能忽视。  相似文献   

15.
文章在分析贵州省粮食安全及耕地现状的基础上,通过建立模型对2020年贵州粮食安全、耕地压力做出预测评估。截至2020年贵州粮食需求总量为1850万吨,粮食自给率低于70%,耕地面积缺口巨大。未来贵州粮食形势不容乐观,必须严守耕地红线,确保适当的粮食自给率,以避免出现严重的粮食危机。  相似文献   

16.
广东是全国最大的粮食销区和调入省,是粮食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的首选之地。如何深化体制改革、扩大对外开放,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粮食安全道路,对广东“当好排头兵、增创新优势”的意义重大,对在加入世贸和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富于启迪。  相似文献   

17.
<正>由中国国外农业经济研究会、河南科技大学主办,河南科技大学经济学院、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研究中心承办的中国粮食安全专题研讨会于2015年5月9~10日在河南洛阳举行。来自国内多所高校和科研单位的70余名专家学者展开为期两天的专题研讨。研讨会采取主题报告和分会场学术探讨的形式,围绕粮食安全——中国与世界主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和热烈探讨。  相似文献   

18.
粮食安全视角下中国耕地“非粮化”研究进展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目的:基于粮食安全视角,系统梳理和总结中国耕地“非粮化”研究进展,展望未来研究趋势和重点方向。研究方法:文献回顾法、对比分析法。研究结果:在研究尺度上,既有研究更多关注粮食主产区,而多尺度耦合研究尚显不足;在研究内容上,耕地“非粮化”的概念界定较为一致,但测算方法尚未达成共识,耕地“非粮化”的驱动因素及防治策略较为丰富,但就如何构建区域协调治理机制的研究尚且不足;在研究方法上,主要采用传统的统计分析和计量模型,而地理空间分析技术应用不足且多学科综合研究范式亟需完善。研究结论:未来中国耕地“非粮化”研究应着力构建全方位、多角度认知框架并采取分类化的管控策略,加强与藏粮于地、藏粮于技重大战略的协同推进,强化多尺度耦合研究完善区域协同治理机制,增强测算方式的创新与地理空间分析技术的应用,强化多学科交叉融合研究构建耕地“非粮化”研究新范式。  相似文献   

19.
张敏 《山西农经》2022,(21):42-44
粮食安全是国家稳定发展的重要基础。当前我国已实现谷物自给自足,农业合作日趋密切,但目前面临的粮食安全问题较多,粮食生产成本持续上涨,农业生产效率低下。文章阐述了“双循环”背景下我国粮食安全的新内涵,分析了粮食安全面临的挑战,总结了粮食安全形势的新变化,提出了“双循环”发展战略背景下解决粮食安全问题的对策,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一、前言从2001年开始的“十五”时期,是新世纪初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时期。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行国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进程中,农业承担着支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任务。这一时期,是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后的一个”时社会设小现代战略着支要任和农一个关键时期,是农业面临着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大任务和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新时期。这一时期的粮食安全问题更是我国政府需要花大力气研究解决的问题。在中国,确保粮食的供给具有特殊的政治意义,“无粮则乱”这句话简洁明了地表达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