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正> 烂爪(肢)病的症状:从河蟹步足的爪部开始腐烂,一直烂至步足基部,肢节中无肉,最后断肢,直至死亡。在放养初期发病严重,以后在捕捞中也常见到。 镜检结果:腐烂部位有大量弧菌、真菌。经查证,我们认为,烂爪的病因是由能分解几丁质(甲壳)的弧菌从河蟹伤口侵入造成,真菌感染后所产生。  相似文献   

2.
病名发病季节肉眼诊断症状颤抖病3一9月水温27℃一30℃时最甚病蟹行动减弱,对外界刺激不敏感,摄食减少,步足和腕节肌肉萎缩,肌肉呈现水样状,无力支撑身体,步足振颤,似“痉挛”状,鳃丝呈灰黄色或黑褐色,肝部糜烂,鳃胰腺苍白,三角膜水肿,打开腹甲有明显的炎症。水肿病夏初至中秋烂肢病常年可见早春最甚黑鳃病7一9月腐壳病7一9月肠胃炎4一9月水霉病早春或晚秋毛霉病常年可见纤毛虫病常年可见蟹奴病7一9月蜕壳障碍症常年可见早春最甚病蟹腹部、腹脐甲壳下方等处肿大并呈透明状,停食、少活动,甸甸池边,最后在浅水处死亡。病蟹腹部及附肢腐烂,肛门…  相似文献   

3.
<正> 一、腐壳病症因:由于河蟹步足尖端破损细菌入侵而引起。症状:从步足指节尖端破损腐烂成黑色斑点,不久尖端腐蜕,而后步足各节及背甲甚至胸板也出现白色斑点,渐而变黑,甲壳侵蚀成洞,并可见肌肉或皮膜,严重时导致河蟹死亡。  相似文献   

4.
<正>河蟹抖抖病又叫颤抖病、环爪病,主要是由小核糖核酸病毒感染而引起的疾病。发病初期,步足尚能伸直,随着病情的发展,病蟹站立不稳,步足颤抖,呈环爪状,不能伸直,肢尖扎于土层,鳃丝发黑、溃疡、缺损,肝脏变性、坏死,呈淡黄色,最后呈灰白色,背甲内有  相似文献   

5.
<正> 草鱼在养殖过程中常患烂鳃病,引起草鱼烂鳃病的病因主要有三种:一是细菌——鱼害粘球菌引起细菌性烂鳃病;二是真菌——鳃霉引起的鳃霉病;三是寄生虫引起的各种鳃病,包括原生动物、粘孢子虫、指环虫和中华鳋引起的各种鳃病。 一、鳃病症状 1、由鱼害粘球菌引起的细菌性烂鳃病鳃丝腐烂,严重时鳃软骨外露,并  相似文献   

6.
<正> 一、看齿。①中华绒螯蟹前额齿尖,缺刻深,中间1个齿的缺刻特别深,而直额、狭额日本蟹种均不明显。③长江品系中华绒螯蟹第4侧齿较尖、明显,而辽蟹、闽蟹等第4侧齿略小或不明显。 二、看步足。①将蟹第1步足折向蟹身,并将第2节弯下,看第1节长短。长江蟹第1节较  相似文献   

7.
<正> 一、侵染病原菌及病虾症状 青虾黑鳃病主要是由弧菌属细菌感染引起的,故又称弧菌病。镜检病虾鳃丝,可见局部组织脱落或呈空泡变性状态,并充满大量运动活泼的弧状杆菌。幼体和成虾均会感染,死亡率高。患病幼体活动能力明显减弱,多在底层缓慢游动,  相似文献   

8.
<正> 随着池塘养蟹集约化程度的不断提高,蟹池中疾病也逐渐增多,且发病率较高,给养殖户带来的经济损失也较为严重。笔者根据多年的生产实践和有关的材料就此问题加以总结如下,以供参考:一、常见疾病及治疗1、细菌性疾病及治疗此类病主要由细菌感染引起,其症状是病蟹甲壳和步足出现棕色块状,点状病灶,蟹爪发红,严重者附肢腐烂,甲壳被侵蚀成洞,鳃丝发黑,直至死亡。  相似文献   

9.
<正> 1、颤抖病病蟹步足环起不能伸展,不能动弹,并发生阵阵抖动,最后在池边浅滩处死亡。该病可能由病毒引起,防治方法:(1)放养前彻底清塘,每亩(1米水深)用生石灰100千克;(2)病蟹用外消和内服方法综合治疗,外消药可选用溴氯海因、二氯海因等消毒药,内服蟹抖灵、蟹宁、病毒灵等药物,7天为一个  相似文献   

10.
<正>河蟹"抖抖病"又叫颤抖病、环爪病,主要是由小核糖核酸病毒感染而引起的疾病。发病初期,步足尚能伸直,随着病情的发展,病蟹站立不稳,步足颤抖,呈环爪状,不能伸直;鳃丝排列不整齐,呈浅棕色或褐色;肝脏变性、坏死,呈淡黄色,最后呈灰白色;背甲内有大量积水,有时背甲内膜也坏死脱落,4~5天后死亡。  相似文献   

11.
<正> 河蟹生长是伴随每一次正常脱壳而生长的。人工养殖改变了河蟹生长的自然规律和自然环境,人为因素和环境因素的影响导致河蟹脱壳不遂死亡。特别是开春后幼蟹生长时的首次脱壳,因患烂肢、腐壳、水霉等复合病症导致幼蟹脱壳不遂而大批死亡。笔者根据多年来养殖、研究,总结导致脱壳不遂症的原因和防治方法,供大家参考,不足之处请指正。一症状:病蟹头胸甲后缘与腹部交界处或侧线出现裂口,但不能脱去旧壳或脱出几只附肢而头胸甲不能脱出,有的即使脱出旧壳,新壳长时间也无法变硬而死亡。  相似文献   

12.
<正>细菌性烂鳃病是由柱状屈桡杆菌、柱状嗜纤维菌等细菌感染引起鱼的鳃组织发炎、腐烂的疾病。在全国各养鱼地区均有流行,危害多种淡水鱼,疾病严重时可引起病鱼大量死亡,是我国危害严重的一种病。一、流行情况在春季该病流行季节以前,带菌鱼是最主要的传染源,其次是被菌污染的  相似文献   

13.
<正> 桡足类隶属于节肢动物门、甲壳纲、桡足亚纲,是小型低等甲壳动物,广泛分布于海洋和淡水中,是稚、幼鱼和虾、蟹幼体的重要饵料,是生态系统食物链中的重要环节,是鱼、虾、蟹育苗时培养生物饵料的对象。其室内培养应注意下列几个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正> 作者已发现大口胭脂鱼可患打印病、赤皮病、烂鳃病、水霉病和出血病,其中以出血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该病的症状为鱼体发黑;吻端、下颌、眼眶、鳃盖、鳃丝以及胸、腹、尾部和各鳍基部均出血,有的鱼侧线以下出血而侧线以上呈灰白粉状,还有的全身体表出血,但肌肉出血不明显;鳍末端腐烂呈“蛀鳍”;无腹水;肠内无食物或极少,肠粘膜出血,肛门红肿外突。常并发水毒或烂鳃等病。  相似文献   

15.
<正> 网箱养鱼,是一种高密度、集约化的养殖方式,是工厂化科学养鱼的先进方式,要重视秋季网箱养鱼的鱼病防治,要警惕一旦发病,蔓延很快,且往往是爆发性的。网箱养鱼,根据各地经验,发生的鱼病主要有水霉病、白皮病、赤皮病、细菌性烂鳃病、竖鳞病、肠炎病、绦虫病、中华蟹病、锚头鳋病等。秋季水温环境适宜于病原体的生长繁殖,是养殖鱼类的病害多发季节,防治鱼病显得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6.
<正>青虾与河蟹混养,可以充分利用池塘水体和饲料,在基本不增加劳动强度的情况下,获得虾、蟹双丰收,大大提高池塘养殖的整体经济效益。一、蟹虾混养的方法蟹池混养青虾,河蟹可按常规方法放养,青虾可在放蟹前或放蟹后投放。虾种的来源应因地制宜,灵活掌握,可以放养抱卵虾,也可放养幼虾,但幼小虾苗的投放最好先经小水体强化培育后再放,以提高成活率。面积较小的池塘,可以在春季从河沟等野外水体中捕捞抱卵虾放  相似文献   

17.
<正>小龙虾的聚缩虫病是常见的、危害较大的虾病,它感染速度快,几天之内便可使池中的小龙虾绝大部分感染,如不及时防治,甚至会引起细菌感染,继而发生死亡。聚缩虫病病原为聚缩虫,病虾往往在脱壳过程中死亡,幼体、成虾均可发生,对幼虾危害较严重。  相似文献   

18.
l、死虾或死螃蟹的情况严重。WSBV等病毒一般存在于虾、蟹和浮游甲壳类体内,以口传播。当虾田里的少数虾或螃蟹感染病毒死亡后,健康的虾会把死虾或死蟹吃掉,从而造成全塘的虾都感染病毒,当机会成熟时,引起大规模的发病死亡。  相似文献   

19.
<正> 近年来,随着养虾业快速发展,青虾病害增多,危害日趋严重。现把几种常见的青虾疾病防治方法介绍如下,供养虾户参考。 一、烂鳃病(又称黑鳃病) 1、病原:柱状曲桡杆菌 2、症状:鳃丝腐烂。鳃丝稍端先变性,然后扩大并溃烂,颜色变成浅褐色、深褐色甚至黑色,鳃区几丁质壳皱缩。病虾因呼吸困难而死。  相似文献   

20.
正烂脚病又称脚腐病,是近年来荔枝、龙眼果园受害日趋严重的一种病害。受害植株主干基部树皮腐烂,发病部位一般离地面20~30厘米,2017年底以来在广西的一些果园出现,应引起足够重视。危害症状发病初期病部皮层变粗糙,逐渐变褐色,不定形湿腐,常流出树液,病部深达木质部,高温多湿时病部迅速向纵横扩展,引起主干、主根、侧根,甚至须根腐烂;干燥时病部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