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近日,农业部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做好2014年农民培训工作的通知》,提出2014年三项重点任务:一是探索建立培育制度。加快建立"三位一体、三类协同、三级贯通"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制度,提高培育工作的针对性、规范性和有效性。二是开展示范培育。遴选2个省、14个示范市和300个示范县,作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重点示范区,发挥其示范带动作用。三是建立健全培训体系。建立健全以农业广播电视学校为主体的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体系,整合各类资源,形成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强大合力。  相似文献   

2.
正自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以来,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多次被写入国家有关文件和规划,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已上升为国家战略。新形势下,基层农广校如何把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推上新台阶?笔者根据多年来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的实践,认为要培育新型职业农民需要在遴选对象、教育培训、认定管理、政策扶持和培育体系建设等五个方面做好文章。遴选确定好培育对象是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前提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不是一种简  相似文献   

3.
正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全面开展后,河南省洛阳市农广校以多个县不同专业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学员为研究对象,对他们进行长达一年半的跟踪调研。本文结合参训学员的基本情况及学员经过培训后的建议,研究培训课程设置的内容,从而探索出更加科学合理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训课程设置内容及教学模式,探索有效模式,让学员掌握不同的技能和知识,提高生活品质。一、参训学员的基本情况从参加调研学员的情况表中可以看出:一是从性别上看,参加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学员基本上男多女少。  相似文献   

4.
<正>河北省元氏县以走出一条具有元氏特色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之路为目的,深入研究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机制,改革创新培育方式方法,积极探索适合地方特色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培训与人才培养的有效方法,总结提炼了"四个三"培育模式,即"三个选对、三个结合、三个到位、三个监督"培育模式。三个"选对"一是选对培育对象。在培育对象遴选方面,元氏县发挥村级农业技术员和农技推广补助项目技术指导员贴近农村、了解农情、民情的优势,依托"两员"  相似文献   

5.
<正>本刊讯为了探索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新形式、新方法、新模式,全方位推进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江苏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与江苏农村经济杂志社将举办江苏省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暨首届农业创业致富大赛。7月28-31日,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省级班第一阶段培训在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成功举办,参加此次培训的有来自全省各地的近百名家庭农场主。此次培训班采取专家授课、现场咨询、学员交流、典型观摩等方式,省农委、南京农业大学、扬州大学、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的9位专家分别为学员授课。学员们参观了泰州市姜堰区河横  相似文献   

6.
<正>2016年12月30日上午,福家酒店八楼会议室掌声雷动,3名学员将印有"优质教学情深似海"字样的锦旗献上主席台,标志着潜江市2016年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水产班最后一批学员顺利结业。本次培训共三个班,历时37天,培训学员173名。为确保培训取得实效,市水产技术推广中心聘请行业顶尖专家,精心设计课程。本次培训教授了学员小龙虾生物学特  相似文献   

7.
<正>目前,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备受社会和政府关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试点工作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探索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途径是试点的一项重点工作,远程教育是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的重要途径之一。远程教育是学员与教师、学员与教学组织之间主要采取多种媒体方式进行系统教学和通信联系的教育培训形式,是农民教育培训的重要组成部分。农广校成立之初便立足农民远程教育,经过30多年的改革发展,农广校远程教育已然发展成现代教育技术和传统教育方式有机结合的教育培训形式,是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深度融合。  相似文献   

8.
<正>农民创业培训是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一项专项培训工作,安徽省界首市通过多年的探索实践,新型职业农民创业培训形成了行之有效的办学模式,取得了一系列的显著成效,为全市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做出了积极贡献。政府主导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创业培训项目界首市委、市政府把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和培育新型经营主体"两新"融合、一体化发展,大力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创业培训项目,以农民创业培训带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召开会议,强化宣传,造浓氛围,  相似文献   

9.
正近年来,江苏省高度重视农民培训工作,将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作为一项基础工程、民生工程,加大投入力度,创新培育模式,强化目标考核,落实扶持政策,基本形成一套较为完善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体系。截至2015年年底,江苏省培育新型职业农民1万人、省级农业职业技能培训14.2万人,分别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65.9%和71%。一、政府高度重视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十一五"、"十二五"期间,省委省政府将农民教育培训工程作为农村实事工程,大范围、大  相似文献   

10.
如何加大农村劳动力培训力度,全面提升劳动者素质,尽快培育一大批有技术、懂经营、善管理的新型职业农民,已日显紧迫而亟待解决。面对这种现状,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职业农民的培育工作。一、认定新型职业农民新型职业农民就应该体现出"新型""职业",即接受过一定培训,具有  相似文献   

11.
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大举措。本文阐述了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重大意义,分析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构建一体化的培育制度体系、科学的遴选培育对象、大力强化师资队伍建设、整合培训资源、精准开发与优化课程体系、探索多元培育模式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正按照"科教兴农、人才强农、新型职业农民固农"战略要求,山东省莒县结合本地实际,探索了"校社结合""校企联合""三个课堂融合"的培育模式培育新型职业农民,2014年以来共培训新型职业农民1700人,培养了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有力地促进了现代农业的发展。一、模式特征(一)"校社结合",筑牢培育阵地"校社结合",即县级农业广播电视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江苏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以实施国家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和全省农民培训工程为契机,着力加强农民教育培训体系建设,积极发挥农广校、涉农院校、科研推广机构、企业社会组织的作用,形成了以农广校为主体、多方资源广泛参与的"一主多元"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体系,为整省推进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提供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14.
<正>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是党和国家着眼未来,解决我国农村"谁来种地""如何种好地"问题的战略工程。这一光荣的任务落在了农广人的肩上,作为基层农广校要保质保量完成年度培育任务,笔者认为必须首先解决两个基本难题:一是学员招生,二是学员管理。总结四年来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如何破解  相似文献   

15.
<正>盱眙县是2013年江苏省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试点县,2014年评定为全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示范县。自2013年以来,盱眙县农广校作为全县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中心,为了做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有效提升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在培育管理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和探索,经过实践,总结了一套运行规范、操作性强的培训流程。坚持流程化管理,坚持规范化培训,坚持参与式教学,训前注重学员需求的调研分析和入学教育,训中加强班主任全程跟班制度和师资优化优聘,训后重视结业总结和跟踪指导服务,形成了以人为本管  相似文献   

16.
<正>为加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师资队伍建设,创新农民教育培训模式和方法,推进农广校体系在线课程资源开发建设,近日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在线课程开发软件应用培训班在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举办。来自13个省(区)基层农广校和中央农广校共计32名学员参加了培训。该班重点对当前国际流行的Articulate  相似文献   

17.
正近年来,中央一号文件连续部署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先后提出了"培育和壮大新型农业生产经营组织,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加大对新型职业农民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领办人的教育培训力度"、"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和"大规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等重要论述,农业农村部也连续多年把加强农民教育培训、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作为重点工作。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是推动农业  相似文献   

18.
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是实现我国的农业现代化的重要途径。文章借鉴发达国家在职业农民培育方面的经验,指出了我国目前培训新型职业农民过程中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最后结合国外经验,指出了如何从完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方面的立法、健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体系以及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精细化三个方面做好我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  相似文献   

19.
<正>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建设一支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队伍,是深化农村改革、发展现代农业、破解"谁来种地"问题的重大举措。江苏省"十三五"规划提出,要积极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整省试点,每年培育新型职业农民20万人。各地在工作推进过程中优化资源配置,形成了政府主导、农业部门牵头、相关部门密切配合、各类教育培训机构和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格局。2016年,全省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程度达到  相似文献   

20.
<正>兴化市是全国首批100个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试点县之一,2012年以来,兴化市立足地方产业,积极探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机制、培育模式,以及优化培育环境的措施,形成了一套与市情、与产业相匹配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体系。兴化试点的实践说明: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难点在于组织遴选,核心在于培训管理,重点在于跟踪服务。一、加强沟通,注重政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