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目的 总结梳理当前我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建设现状特征,剖析存在问题并提出下一步工作对策建议,对我国特色农业区域布局和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方法 文章在对我国部分特优区进行实地调研的基础上,运用空间统计和叠置分析等方法,揭示特优区空间分布格局特征,阐明特优区建设中需要注意的几大关系。结果 (1)当前第一阶段特优区认定工作已基本完成,特优区在省级地区形成全覆盖格局,但地区间还有差异,表现出整体分散、局部集聚的分布特征。(2)特优区建设过程中存在流通体系不健全、绿色发展水平较低、地区间同质竞争等问题。结论 下一阶段特优区建设中,应从流通体系建设、完善监测评价管理体系、培育和引进高端人才、明晰绿色技术采用行为形成机理等方面着手,夯实特色农产品发展基础,促进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黄河流域农业绿色发展水平综合评价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实现农业绿色发展,对于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测度黄河流域农业绿色发展水平,解析其绿色发展水平的时序特征和区域差异,提出黄河流域农业绿色发展的政策建议。方法 文章运用熵权综合评价法,选取2012—2018年黄河流域面板数据,从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和高效发展三个层面构建农业绿色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评价分析黄河流域农业绿色发展水平。结果 从时序变化来看,2012年以来黄河流域农业绿色发展水平得到显著提高,农业绿色发展综合评价值从2012年的0.153提高到2018年的0.829;2018年资源节约、环境友好、高效发展的评价值分别为0.179、0.502、0.148,资源节约和高效发展是黄河流域农业绿色发展的短板;从区域差异上看,黄河流域各省区农业绿色发展水平区域差异较大,总体上呈现“上下游高中游低”的特点,2018年农业绿色发展水平最高的山东,评价值为0.528,排名最低的宁夏仅为0.317;黄河流域农业绿色发展总体水平较低,农业面源污染问题较为突出。结论 黄河流域各省区应弥补不足,缩小省域间差异;因地制宜,针对黄河流域的不同地区制定和实施差异化政策;聚焦资源节约和高效发展。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求江西省农业资源—生态环境—社会经济耦合协调发展规律,为农业绿色发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文章以江西省为例,通过构建农业资源、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3个维度20个指标的农业绿色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与耦合协调度模型探究2008—2019年江西省11个市农业绿色发展的耦合关系及其时空演绎规律。结果 (1)时序特征上,江西省各市级农业绿色发展水平逐年稳步上升,农业绿色发展综合评价指数从2008年的的0.280 4上升为2019年的0.441 6;空间特征上,农业绿色发展水平达到高速发展水平的市级数量不断增多,整体发展水平不断提升,且东北区域农业绿色发展水平明显高于其他区域。(2)2019年江西省各市级在农业绿色发展过程中农业资源、生态环境、社会经济子系统各有短板和优势,农业资源、生态环境、社会经济得分最高的分别是抚州、景德镇、抚州;得分最低的分别是萍乡、新余、鹰潭。(3)江西省各市级农业绿色发展水平耦合度处于高耦合水平阶段,耦合协调度从轻度失调阶段过渡到中度协调阶段。结论 江西省农业绿色发展水平朝着有序方向发展,但仍然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相似文献   

4.
目的 基于“三生”空间视角评价乡村人居环境建设水平并分析其空间格局特征,对制定差异化的乡村发展定位及实现乡村人居环境优化具有重要借鉴意义。方法 文章构建安徽省乡村人居环境评价指标体系,从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三大维度系统评价安徽省乡村人居环境,并基于全局Moran''s I 指数分析其乡村人居环境的空间格局特征。结果 (1)建模评价发现,2018年安徽省乡村人居环境整体水平空间分布高值区主要集中在皖中、皖南地区,低值区主要集中在皖北地区。其中,乡村生产发展水平空间分布高值区主要集中在合肥、马鞍山、滁州,低值区主要集中在淮北、阜阳、亳州、六安、安庆;乡村生活保障水平空间分布高值区主要集中在“合芜马”皖江经济带,低值区主要集中在阜阳、六安;乡村生态环境水平的空间分布高值区主要集中在黄山、宣城及“合芜马”,低值区主要集中在六安、阜阳、宿州。(2)空间格局分析发现,乡村人均环境水平的全局Moran''s I为0.462 5。其中,合肥、马鞍山、芜湖为高水平聚类区(HH),阜阳、亳州、淮北、宿州为低水平聚类区(LL)。结论 (1)2018年安徽省乡村人居环境水平存在较大空间分异,呈现“中部与南部偏高、北部偏低”的特征;(2)安徽省乡村人居环境水平呈正的空间自相关,其中生态环境水平与生活保障水平互为关联,两者空间分布特征也较为吻合。  相似文献   

5.
目的 通过揭示特定区域的农业绿色发展水平及其影响因素,为提升江西省农业绿色发展水平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文章以首批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的江西省为研究对象,从资源利用、环境影响、生态保育以及经济效益等4个维度,选取契合江西省农业发展的特色指标构建了农业绿色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TOPSIS组合模型以及障碍度模型对江西省农业绿色发展状况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 2008—2017年江西省农业绿色发展水平总体呈现上升的趋势,优化程度属于中水平及以上;各一级指标整体上也表现出上升的趋势;对江西省农业绿色发展起阻碍作用的为资源利用、环境影响与经济效应,而生态保育起到较大的支撑作用。结论 推动江西省农业绿色发展要转变传统农业发展理念,加快农业绿色发展创新,建立农业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机制,强化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实现农业经济与生态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6.
目的 基于乡村振兴战略有关要求以及新阶段“三农”发展现状、特征构建农民现代化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对2019年江西省103县(区)的农民现代化发展水平进行测度和评价。方法 文章综合运用层次分析法和熵值法从职业素质、生活水平、生活环境、健康水平、市民化水平五方面选取了15个指标构建农民现代化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找出影响江西省农民现代化发展的主要因素,并对2019年江西省103县(区)的农民现代化水平进行测度。结果 (1)江西省农民现代化发展水平主要受职业素质、人均可支配收入、市民化水平等的影响;(2)江西省农民现代化发展水平总体评价值为0.565 5,空间分布上呈现出“西部高东部低,北部高南部低”的趋势;(3)从一级指标发展水平空间分布来看,农民职业素质发展水平、生活水平、生活环境发展水平、市民化发展水平均呈现出显著的多维性和异质性。其中,职业素质发展水平呈现出“西部高东部低,南部高北部低”的特征,生活水平、生活环境发展水平、市民化发展水平均呈现出“西部高东部低,北部高南部低”的特征。结论 江西省农民现代化发展进程还有待推进,未来应该在加大农民职业教育培训力度、扩大农民增收渠道、加快促进农民就地市民化、加强区域间农民现代化发展交流合作等方面加强政策引导与支持,进一步提高农民现代化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7.
目的 基于乡村振兴战略视角构建内蒙古农业绿色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并对其发展水平及系统内部耦合协调现状进行分析,以期为该区域农业绿色发展提供科学参考。方法 文章将农村发展纳入农业绿色发展的评价指标中,然后基于2015—2021年内蒙古的面板数据,综合运用熵权法和加权综合评价指数法测算农业绿色发展指数,同时运用耦合协调模型,分析农业绿色协调发展的空间格局。结果 (1)2015—2021年内蒙古农业绿色发展水平总体呈上升趋势,子系统变化波动性较大,其中的上升因素主要源于资源环境和农村发展两子系统;绿色生产和资源利用两子系统波动性较大。从区域发展特征来看,蒙中农业绿色发展水平最高,增长趋势稳定;蒙西增长趋势不明显;蒙东发展水平最低,波动性最大,增长速度也最大。各盟市中以乌海市、包头市、呼和浩特市、鄂尔多斯市、呼伦贝尔市农业绿色发展较好,乌兰察布市、阿拉善盟发展水平较差。(2)内蒙古农业绿色发展内部耦合协调度总体呈现增长态势,但耦合协调水平尚处于较低的发展阶段;从耦合协调度来看,包头市农业绿色发展耦合协调度最好,其次是呼和浩特市,阿拉善盟协调度最差;从提升速度来看,呼伦贝尔市耦合协调度增长最快,其次是赤峰市和兴安盟,巴彦淖尔市提升最慢。结论 内蒙古农业绿色发展水平日益提升,农业绿色发展内部耦合协调度呈增长态势,但耦合协调水平尚处于较低的发展阶段,农业绿色发展区域差异性较大,区域间农业绿色发展水平差距逐年拉大,区域发展不协调问题突出,应因地制宜制定相应发展政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省域尺度耕地自然质量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以期实现耕地质量省级可比,为因地制宜管理和引导耕地可持续利用提供参考。方法 文章采用多因素综合评价模型和1+X模型从4个维度15个测度指标对山西省耕地自然质量进行量化分析并揭示其空间分布机制;运用地理探测器模型探寻其核心影响因素及交互作用。结果 山西省耕地自然质量较差,优等地少而中低等地分布广泛,形成了南高北低,盆地高山地低的空间格局,整体分布与地形及积温分布趋同;因子探测结果表明有效土层厚度、≥10℃积温、年均降雨量、灌溉保证率和高程是影响耕地自然质量空间分异的主要因素,交互探测结果显示各因子交互作用的解释力都强于单因子解释力,进一步解释了耕地自然质量空间分布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结论 将反映省级尺度耕地生态环境的指标纳入评价体系,能够纠正传统评价存在的偏差,此外,采用1+X模型进行生态环境系数修正使得评价结果更科学。  相似文献   

9.
目的 开展区域农田生态系统碳源/汇及其时空格局研究,对农田生态系统管理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方法 文章采用碳排放系数法、农作物经济产量法分别估算农田生态系统碳排放量、碳吸收量,并构建生态承载效率指数、经济贡献效率指数对2007—2016年江苏沿海地区农田生态系统碳源/汇的时空变化以及公平性进行研究。结果 (1)江苏沿海地区农田生态系统碳排放先上升后下降,并呈中间高,南北低的分布格局。化肥、农药使用是碳排放的主要因素,农膜、柴油使用对碳排放影响逐渐增加。(2)江苏沿海地区农田生态系统碳吸收总体呈上升趋势,呈中西部高,南北低的分布格局。稻谷和小麦碳吸收占比高达75%,蔬菜碳吸收年平均增长率高达6.84%,逐渐成为江苏沿海碳吸收重要来源。(3)江苏沿海地区10个县(市、区)农业发展的生态、经济效率较好,启东市、海门市、赣榆区、盐城市区、大丰区、射阳县等6个县(市、区)碳汇和农业总产值的比例低于碳排放比例,是影响江苏沿海地区农业低碳发展的关键地区。结论 江苏沿海地区农田生态系统碳源/汇动态区域差异较大,需要针对不同区域情况制定和完善差异化减排策略。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深入挖掘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成果,科学评价与分析各地区农业源水污染排放现状与环境压力,将有助于区域污染物减排与政策制定。方法 文章拟核算2017年中国31个省(市、区,不含港澳台)种养业的灰水足迹,构建评价指标体系,选取熵值法和理想点法作为综合评价方法,系统性评价与分析种养业水污染物排放量与产量、产值的协同关系,表征水污染物排放对区域地表水的环境压力。结果 (1)2017年全国种植业和畜禽养殖业灰水足迹分别为4 898亿m3和6 841亿m3,分别呈现“南高北低”和“东高西低”的地理分布特征。(2)畜禽养殖业水污染物排放带来的水环境压力大于种植业,尤其是黄淮海地区。(3)在种植业中,江苏和海南的灰水足迹综合评价结果相对较低;在畜禽养殖业中,河北、西藏、天津和宁夏相对较低。结论 建议种养业未来以减排增效为核心发展目标,海南优化肥料施用结构与方式、黄淮海地区调控种养业生产规模与方式、长江中下游地区拦截稻田退水污染。该文从水环境保护角度为中国种养业绿色发展提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对岷江上游地区农文旅融合效应进行测度,分析不同县域农文旅融合效应时空演变特征,为岷江上游农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参考。方法 文章以岷江上游地区的汶川县、茂县、理县、松潘县和黑水县为研究对象,运用熵值法、菲什拜因-罗森伯格模型、耦合协调模型对综合效应和耦合协调度进行量化分析;在此基础上,通过ArcGIS软件,探析不同县域的融合效应时序变化特征和空间差异。结果 (1)12年来,岷江上游农文旅融合效应水平逐渐提升,从2010年5县均为低等水平发展类型,到2021年汶川达到高等水平,其他4县全为中等水平类型,差距不断缩小,总体效应不断增强。(2)从时序变化上看,耦合协调度变化整体上分为3个阶段:2010—2013年为失调—协调过渡阶段,2014—2017年为初级协调阶段,2018—2021年为中级协调阶段。(3)从空间差异上看,耦合协调程度分为3个等级:汶川县为濒临失调,理县、茂县、松潘县为轻度失调,黑水县为中度失调。(4)从系统内部耦合协调度分析结果看,汶川县属于社会效应领先、文化效应滞后型,理县属于经济效应领先、生态效应滞后型,茂县和松潘县属于经济效应优先、文化效应滞后型,黑水县属于生态效应领先、经济效应滞后型。结论 岷江上游农文旅融合综合效应不断提高,融合程度不断加深,耦合协调等级经历了失调—协调过渡阶段到初级协调阶段再到中级协调阶段的变化,四大效应之间耦合协调度不断增强。5县差距不断缩小,但发展过程和当前所处阶段仍然存在明显差异。最后,针对综合效应时空变化特点及规律,提出农文旅融合效应提升策略。  相似文献   

12.
保护和建设好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构筑全国重要的生态屏障,是惠及千秋万代的大事,是当前及今后青海经济社会发展的首要任务。该文从落实科学发展观,保护"中华水塔"、实施"生态立省"战略、促进三江源地区人民群众脱贫致富、维护三江源地区经济社会稳定发展的高度出发,提出了实施退牧还草工程,切实做好生态移民、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积极发展后续产业、加快特色旅游资源开发,推进对外开放、探索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粮食安全始终是关系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国家自立的全局性重大战略问题。我国政府明确提出"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粮食安全新战略,并将其作为首要工作任务。文章以河西走廊20个县域为研究单元,运用ESDA和GWR模型,分析河西走廊人均粮食占有量的时空格局演变及变化的驱动力。结果表明:1990~2014年,河西走廊人均粮食占有量呈波动增长-急剧减少-持续增长变化特征;县域人均粮食占有量增长类型以总产低、快速增长型为主,中东部的张掖全市、永昌县、凉州区等地粮食生产作用日益明显;人均粮食占有量总体空间关联度在提高,高高聚集和低低聚集态势增强;人均粮食占有量变化的驱动因素中,种植结构复种指数人均耕地面积单位面积产量非农就业机会人均GDP,驱动因素表现出过渡性、空间分异特征,单位面积产量、非农就业机会和人均GDP的变化对人均粮食占有量的影响具有空间分异特征;种植结构、复种指数和人均耕地面积对人均粮食占有量的变化影响从高值区向东西两侧递减。河西走廊水资源短缺,生态环境脆弱,发展粮食生产应处理好粮食生产、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关系,在生态安全的前提下促进粮食生产稳定发展。此外,统筹考虑自身发展规模与资源环境状况,发展一定规模的草畜、经济作物,有条件的县域,注重产粮大县的建设,政府政策、资金对其进行扶持,保障产粮大县以及粮农的利益。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对黄河流域水安全状况进行评价,并探寻其有效改善措施是实现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方法 文章基于水足迹理论从社会经济安全、农业用水安全、工业用水安全及生态用水安全4个层面构建黄河流域水安全评价模型,以黄河流域为研究区域,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和熵权法,选取2004—2017年9个省区11个指标,分别对其水足迹、水安全状况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黄河流域总体水足迹呈增加趋势,农业水足迹在总水足迹中占比最大,约92%;黄河流域总体水安全状况呈现变好的趋势,青海省水安全等级最高,内蒙古水安全程度最差;影响因素分析表明制约黄河流域水安全状况的主要因素为人均水足迹、农业用水效率以及灰水足迹强度,9个省区水安全主要影响因素存在地区差异性特点。结论 9个省区应结合自身短板,因地制宜,制定最适合当地发展的用水战略和节水战略,以适应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目标需求。  相似文献   

15.
福建省县域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为全面分析福建省不同区域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方法]采用相关性分析方法和主成分分析方法,收集了2011~2012年福建省农业基础数据,结合福建省省情,构建福建省67个县域单元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评价体系和确定评价体系权重,利用加权求和法建立福建省县域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模型。通过对福建省县域农业可持续发展农业资源子系统、农业生态环境子系统、农业社会经济子系统和综合指标的分析,得出福建省县域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指数、空间分布状况,探讨其形成原因。[结果]结果表明:2011~2012年福建省县域农业可持续总体发展水平良好,从总体上看,闽西和闽北地区的农业资源可持续发展指数较高,闽东地区的农业环境生态可持续发展指数较高,闽西地区的农业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指数较高,闽西和闽北地区的农业可持续发展综合指数较高。[结论]根据评价分析结果,提出福建省县域农业可持续发展未来发展方向,为福建省县域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甘南黄河重要水源补给区生态与经济耦合协调发展趋势,为区域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提供决策依据。[方法]基于区域协调发展理论,构建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的评价指标体系,定量分析了2007—2017年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的耦合协调过程与变化趋势。[结果]生态环境综合评价值呈现波动中增长的发展趋势,社会经济综合评价值除了2017年也一直呈上升趋势,且上升幅度更大,区域生态经济系统耦合度发展平稳,一直处于拮抗状态。耦合协调类型经历了濒临失调衰退型—勉强耦合协调型—中级耦合协调型—勉强耦合协调型4个发展阶段。[结论]区域的生态环境调节能力逐步提高,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显著提升。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耦合度与耦合协调度基本呈现相同的变化趋势,说明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持续向着协调发展的方向不断演进。未来研究区应通过加强生态环境治理,促进区域内社会经济的绿色转型升级,优化现有生态环境保护支撑体系,提升区域生态经济系统的协调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17.
基于生态承载力的河套地区农业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根据农业生态环境发展情况,从生态弹性力、资源环境承载力和人类经济协调力3个角度切入,对河套地区农业生态环境发展状况进行调查与分析,为科学制定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政策和保障河套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参考。[方法]文章基于生态承载力构建农业生态环境指标评价体系,采用标准差化法和层次分析法相结合的方法确定指标权重,利用状态空间法计算研究区域的生态承载力指数。[结果]河套地区不同区域间的生态承载力存在显著差异,磴口县和乌拉特前旗生态承载力相对较弱。2000—2017年河套地区生态弹性力、资源环境承载力和人类经济协调力指数都呈上升趋势,表明该地区农业生态环境质量趋于好转,正在向可持续发展方向转变。2017年研究数据表明不同地区都基本达到了农业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整体上农业生态环境处于较安全级别。[结论]河套地区农业生态环境发展已基本达到可持续状态,农业经济发展和资源利用方式逐渐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但目前整体生态安全级别尚未达到理想状态。在今后的发展中应该继续加强农业生态环保监督工作,进一步落实生态环保措施。  相似文献   

18.
目的 黄河流域构成中国重要的生态屏障,也是农业经济开发的重点地区,研究其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耦合协调性,对维护国家粮食安全、促进黄河流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方法 文章以黄河流域60个城市为研究对象,采用熵权法、耦合协调度模型、灰色关联度模型定量分析了农业生态系统与农业经济系统的综合评价指数、耦合协调度及其驱动机制。结果 2008—2020年黄河流域农业生态系统、农业经济系统的综合评价指数均值呈上升变化态势,两者的对比关系由“经济滞后型”演变为“生态滞后型”。耦合协调水平总体随时间增长,由轻度失调转为濒临失调,空间上表现为下游>中游>上游的分布格局。驱动因素的作用强度按农业现代化水平、城镇化水平、农业经济发展水平、区域本底条件、人类活动强度、政策管理决策的次序递减,并共同推动生成了驱动机制。结论 黄河流域农业生态经济的耦合协调程度仍有待提升,今后将针对典型地区的具体情况对农业生态经济耦合协调的内在机制、实现路径开展研究。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以青岛市乡村人居环境质量为切入点进行研究,研究结果将为青岛市美丽乡村建设和政策制定提供理论借鉴。方法 文章基于文献查阅法构建指标体系,采用主成分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并利用综合评价法和协调度指数对青岛市乡村人居环境质量进行测度。驱动力分析是在主成分分析的基础上,利用因子探测器模型和交互探测器模型对主成分中的指标进行驱动因子探测。结果 2001—2017年青岛市乡村人居环境质量综合指数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从0.121增加到0.854;评价体系的协调度整体呈增加趋势,但存在倒“U”型的周期波动。驱动力探测结果表明人均GDP、农民人均纯收入、乡村绿地面积和非生产性投资等是主要驱动因子。结论 青岛市乡村人居环境质量的变化与政策的制度存在较大的关系,在政策的导向下,经济发展已经成为青岛市乡村人居环境质量优化升级的主要驱动因素。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试图探索能够直接应用于土地规划的方法思路与分析工具,为土地管理者和决策者提供分析和优化土地资源的参考。[方法]以郑州市为研究对象,采用计量公式计算、引用参考文献法得到土壤功能价值数据矩阵,将完整土壤功能价值指标数据导入因子分析模型,计算因子载荷矩阵,观察特征值及贡献率表,利用回归法计算样本综合得分。[结果]样本的各项土壤功能价值主要由4个主因子共同来决定,第一主因子为环境介质因子;第二主因子为生态支持因子;第三主因子为营养循环因子;第四主因子为基础承载因子。[结论]综合得分排名靠前的大部分样本区域在4个主因子得分上均表现出较高的分数,实际规划中可以综合考虑使用目的、土质、地理区位、周边环境等因素权衡发展;土壤的众多功能价值均比较高,但在第二主因子生态支持功能组上的优势最为明显的可规划为生态保护区;在环境介质功能组上最有优势的,可优先发展农业和植被覆盖;综合得分最低的区域大部分功能价值均较弱,规划中可适当考虑为建设承载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