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正>作为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主体,辽宁省农广校在组织全省体系实施职业农民教育培训中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使职业农民培育工程有效开展。开展体系培训打铁还需自身硬。辽宁省农广校为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培训队伍,对校长业务能力、管理人员的素质、培训师资水平开展培训。经过培训的农广校教师逐渐成为培育职业农民的行家里手,授课教师成为职业农民的指导专家。2013年,辽宁省8个试点县农广校承担了全省培育任务,占全省项目实施机构的100%。2014年全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江苏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以实施国家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和全省农民培训工程为契机,着力加强农民教育培训体系建设,积极发挥农广校、涉农院校、科研推广机构、企业社会组织的作用,形成了以农广校为主体、多方资源广泛参与的"一主多元"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体系,为整省推进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提供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3.
<正>宜都市位于湖北省宜昌市"半小时经济圈"内,是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十强"县市。2013年,宜都市抓住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试点机遇,发挥农广校办学优势,构建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认定管理和政策扶持三大体系,探索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机制,在宜都形成了"尊重职业农民"、"争当职业农民"的良好氛围,成效明显。一、广泛宣传发动,优选培育对象随着农村青壮年大量外出,农村新生劳动力离农意愿强烈,宜都"谁来种地"、"地如何种"问题日益凸显。农广校抢抓新型职业农民培育  相似文献   

4.
正截至目前,山东省全省推进99个县承担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山东省农广校体系始终发挥主渠道作用,承担着整个培训工作的设计和指导。底数清,方向明。从试点工作开展伊始,特别注重以县域为单位开展调查研究,根据农民自身素质情况、产业发展情况、农民培训需求、现代农业发展要求,制定了"分开层次、满足需求、创新模式、保障效果"的培训总体设计思路,充分发挥农广校体系优势,  相似文献   

5.
为落实《中等职业学校新型职业农民培养方案试行》要求,强化农业广播电视学校中职教育培养新型职业农民的支撑和引领作用,中央农广校在部分市县农广校建立了9个农民中职教育联系点,联系点将成为探索农民职业教育规律和教育教学模式的试验点和示范点,加强农广校体系中职教育工作上下联动、工作推动的渠道和平台。本期经验交流刊登湖北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东西湖区分校、辽宁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庄河市分校、江苏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泰兴市分校、广西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合浦分校等4个联系点开展农民中职教育的经验和做法,以希为农广校体系教育教学改革、农民职教工作可持续发展提供基层实践依据和素材,为农广校体系教育教学工作发挥先导和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6.
正近年来,河北省农广校充分发挥体系优势,勇挑重担,加强调研,全力指导和推动全省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及培训相关工作任务,肩负起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主力军重担。为全面提高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质量,深入推进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省农广校在关键点上谋创新、求突破,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师资库建设和师资库信息管理平台使用、管理和维护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取得了一定成效。具体做法如下:一、领导重视培训先行  相似文献   

7.
正重庆市农业广播电视学校万州区分校(以下简称万州区农广校)先后被认定为全国"育才兴农示范校"、"农业农村部现代农业技术培训基地"(编号:10057)、首批"全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示范基地"(编号:065),是万州区实施农民教育培训和农村实用人才培养的主要阵地。为着力解决今后谁来种地和种好地的问题,万州区农广校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就地培养更多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的指示精神,自2013年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试点以来,紧密结合万州区乡村振兴与脱贫攻坚农业产业发展人才与技术需求,充分发挥学校教育培训资源与经验优势和乡镇(农服中心、专业合作社、农民田间学校等)接近农民的生源组织优势,  相似文献   

8.
为大力培育农村实用人才和新型职业农民,江苏省农广校及所属分校坚持“服务产业、农学结合、实用开放、方便农民、科学规范”的原则,做好涉农专业中专学历教育教学工作。在办学过程中,克服农广校办学条件参差不齐的不足,全省采取“统分”结合的管理模式,即在充分发挥各级分校自主性、积极性、主动性“分散办学”的基础上,坚持做到六个“统一”。  相似文献   

9.
正自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以来,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多次被写入国家有关文件和规划,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已上升为国家战略。新形势下,基层农广校如何把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推上新台阶?笔者根据多年来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的实践,认为要培育新型职业农民需要在遴选对象、教育培训、认定管理、政策扶持和培育体系建设等五个方面做好文章。遴选确定好培育对象是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前提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不是一种简  相似文献   

10.
正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特别是农村小康社会的决胜期和攻坚期,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通过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加快农业农村发展,将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上升为国家战略,依托全国农广校体系,广泛动员各级各类教育培训机构、农业院校、科研院所、技术推广单位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共同担当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责任,构建起职业农民教育培训的大体系。农广校作为职业农民教育培训体系的核心和主体,需要探索协作开放、  相似文献   

11.
正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举国同"创"的大好形势下,谷城县农广校咬定创新不放松,被湖北省农广校评为"全省农广校系统2015年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创新项目示范学校"。同时积极学习、借鉴、吸收其他培育机构的创新模式,努力提升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质量,"培育质效"之花在谷城盛开,结出了丰硕的"培育"之  相似文献   

12.
<正>近年来,辽宁省各级农业部门在开展职业农民培育制度的探索与实践中,强化教育培训环节,创新培育模式,稳步推进全省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的开展。通过多年的培训实践,辽宁省农广校总结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必须立足农村、农业、农民实际稳步开展,即掌握"三农"实际情况,了解农民产业需求,省农广校结合项目要求和外地培训经验创新制定系统培训规范,并逐年调整、完善,取得不错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正>9月13-15日,全国各省级农业广播电视学校校长齐聚陕西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围绕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健全农业广播电视学校体系,定向培养职业农民"部署要求,总结交流全国农广校体系建设经验做法,分析体系面临的形势任务,共同谋划农广校体系建设发展思路和重点任务,打造农民教育培训基础平台,发挥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主力军和主阵地作用。陕西等5个省级农广校和河北平泉等3个县级农广  相似文献   

14.
正要当好合格校长,必须学习好的经验不断来充实提高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中,河北省的承德农广校走在了各市校的前列,是全省最早被定为全国14个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整市推进示范市之一。值得学习借鉴的首先是营造"政府大力支持、部门认真组织、农民热情参与"的良好氛围。农广校积极主动当好政府和相关部门的参谋助手,只有得到领导的重视,才能获得政府的大力支持,出台相关的新型职业农民扶持奖励政策,并将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纳入政府的重点工作任务之中,相关部门做好宣传组  相似文献   

15.
正湖北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依托湖北省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师资基地"武汉市东西湖区农广校",开展全省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师资培训已经3年,培训教师599人,促进了"参与式、互动型、情景模拟化"教学模式的全覆盖,培训质量明显提高。2016年度全省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师资培训,在总结以往两年工作经验的基础上,确立新  相似文献   

16.
<正>为加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师资队伍建设,创新农民教育培训模式和方法,推进农广校体系在线课程资源开发建设,近日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在线课程开发软件应用培训班在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举办。来自13个省(区)基层农广校和中央农广校共计32名学员参加了培训。该班重点对当前国际流行的Articulate  相似文献   

17.
<正>根据农业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四个课堂"同步建设的要求和农民能力本位建设的现实需求,农民培训的实践教学和实训显得尤为重要。从2014年初开始,浙江省农广校启动了系统建设实训基地的工作探索,下发了《关于加强农业教育培训中心(农广校)体系建设的意见》(浙农专发〔2014〕15号),要求以市为单位统筹,发挥所辖县的产业优势,加大实训基地建设力度,提出了五年内县级农广校实训基地覆盖率达100%的目  相似文献   

18.
<正>为加快构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体系,提升农民田间学校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中的基础平台作用,推动农民田间学校发展壮大,河南省农广校结合农民田间学校发展需要,在2015年组建农民田间学校联盟基础上,指导成立了省、市、县三级农民田间学校联盟体系,为农广校发展构建出第四道支撑体系。  相似文献   

19.
《农民科技培训》2013,(1):25-25
"抓住了科技和人才,就抓住了现代农业发展的金钥匙",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需要人才支撑,大力发展农民教育培训,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已成当务之急。农广校作为国家农民教育培训的专业机构,正勇敢扛起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大旗。打铁还需自身硬,职教先要师资强。为打造全国农广校体系骨干教师队伍,全面提升农民教育培训能力和水平,2012年,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在全国农广校体系内开展了教学能手及多媒体教学课件大赛。通过市级、省级农广校两轮教学  相似文献   

20.
基层农广校是全国农业广播电视学校体系中最底层的各县(市、区)分校,多年来,他们坚持“送教下乡”,承担过多种涉农项目培训任务.从2014年起,农民教育培训项目转型升级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部分有资质的基层农广校要承担培育任务.但是,基层农广校存在一些制约农民教育培训的软肋,比如:教学缺场地,实训缺基地,下乡没工具,双师型教师数量少,参训农民年龄大、文化低等等,要争取政府支持,改善农广校软硬件,以适合新形势下的农民教育培训的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