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城市扩张后,在农村城镇化进程中,被征地、被拆迁的农民必须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完成身份的转化,在其市民化的过程中有一系列的制约因素和阻碍。本文试图从制度、体系及相关服务举措上寻找出路,来缩短这一过程。 相似文献
2.
3.
河北省人口城镇化发展模式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企业经济》2013,(8):143-146
推进人口城镇化,加快人口城镇化进程是当前河北省建设经济强省、和谐河北的重大战略。本文分析了河北省人口城镇化发展的现状及特点,并对经济水平、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这三个影响河北省人口城镇化发展的主要因素进行了研究,针对河北省人口城镇化发展的情况,提出了具有河北特色的人口城镇化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4.
城镇化是现代化历程中世界范围内具有普遍性规律的发展现象.中国的城镇化进程长期落后于世界先进工业国,改革开放以后才进入快速发展时期.本文围绕\"人口流动性视角的城镇化\"这一思路,主要探究我国人口流动与城镇化的发展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为解决人口流动给城镇化带来的众多问题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城镇化是指人类活动因要素流动所带来的空间结构和社会形态的变化,中国的城镇化已持续了很长时期,但过程中遗留的问题一直难以解决,突出的就是农民工的就业问题.本文就农民工就业现状以及其中问题难以解决的原因进行剖析,提出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并认为要实现人的城镇化,第一步就是解决农村转移人口的就业问题,政府应该在这方面加大关注力度以及资源投入力度. 相似文献
6.
张日斌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09,(28):113-114
人口流动及城镇化发展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本文以典型的山区县福建省永定县为例,就当前山区县上述问题进行了探讨,分析了当前大量人口流动对当地城镇化作用偏弱的主要原因,建议永定县在城镇化建设中要按照阶段性城镇建设的需要分阶段地征收土地,给城镇化建设预留发展空间:要突出产业优势把产业定位作为城镇发展的灵魂:在城镇化初期降低农民进城居住等方面的门槛;要着力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和社会环境等人居环境建设;实施发展规划、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劳动就业、社会管理等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建设。从而综合推进人口向城镇有序转移,促进城镇化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7.
商洛市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协调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价值工程》2019,(35):226-227
以商洛市为例,构建人口-土地城镇化指标体系,根据协调发展模型计算商洛市2007-2016年人口城镇化和土地城镇化协调发展水平。结果表明,人口城镇化指数由2007年的0.1412增长到2016年的0.7312,土地城镇化指数由2007年的0.0963增长到2016年的0.7028,协调发展水平经历了失调、过渡和协调阶段。 相似文献
8.
腾冲开关后,金融业、交通运输业、邮电业等在原有的发展基础上都有所突破,第三产业逐渐发展起来,出现一些新现象和新事物。 相似文献
9.
本文阐释了如何促进人口的有序流动进而提升城镇化质量,提出并验证了两个研究假说。本文的创新点在于试图将地区差异与人口差异相结合,回答了两个问题:一是不同层次的流动人口在流入地的稳定性是否相同;二是不同层次的流动人口在流入地的稳定性是否与地区间的流动方向有关。研究发现:流动人口的层次越高,向经济发展水平更高地区(向上)流动后在流入地稳定性越强;流动人口的层次越低,流动性越强,且呈无序流动。总体上其更易在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的城市稳定下来。据此,不同层次的流动人口应与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地区契合,发达地区着重稳定高层次或有向高层次发展潜力的人口,中等发达或欠发达地区通过自身改善主动吸纳低层次的流动人口,由此促进人口有序流动,有效提高城镇化质量。 相似文献
10.
11.
农村人口城市化与农业产业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村人口城市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农村人口城市化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增长的重要因素.我国目前农村人口城市化的两种主要途径——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入当地小城镇从事乡镇企业或从事商业服务业以及进入大中城市从事传统行业,并没有很好地解决我国农村人口城市化的问题;应该在深挖这两种途径的潜力的同时,积极探索其他有效途径;以土地集中经营为基础的农业产业化是解决我国目前农村人口城市化问题的一条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2.
广东省人口城市化与土地城市化速率比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城市化进程较快的广东省作为研究区域,基于国内外人口城市化与土地城市化关系方面的理论和研究进展,采用相关和回归分析方法,对广东省1996-2007年间城市化进程中人口城市化与土地城市化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1996-2007年间,广东省人口城市化与土地城市化水平之间显著正相关,土地城市化水平每增长1%,户籍人口城市化水平增长约15%;与全国范围内土地城市化快于人口城市化不同,广东省土地城市化与人口城市化的进程基本同步。 相似文献
13.
论述了中国城镇化面临的速度与目标、人口与土地、城乡人口结构及城乡居民点结构、城镇化政策的重点等战略问题,并以对两个方案的对比分析对这些问题进行讨论,得出须从体制、机制层面更多地激励中小城市及小城镇集约合理地使用土地资源;面向原乡村居民发展低成本房地产业,吸引其落户,应成为重要的政策导向. 相似文献
14.
以山东省烟台地区为例,对农村城镇化在地区城镇化进程中的重要地位进行了分析论证。在此基础上,就农村城镇化对城乡发展的积极效应及其负面影响进行研究,并探讨推进农村城镇化、促进城乡协调健康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城市化与土地可持续利用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指出土地利用作为人类社会基础性的生产活动时刻受到城市化的影响 ,许多当前所面临的土地利用问题或多或少都是因城市化而带来的 ;分析了城市化进程对土地利用的作用机理 ;揭示了影响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因素 相似文献
16.
17.
基于城镇空间区域扩展分析的城市化进程评估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城市扩展的空间数据是评估城市化进程的一个重要指标。文章以福清市为例 ,探讨了利用城市发展的空间数据研究城市化进程的原理和方法。文章综合应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分别提取了福清市 1991年和 1996年的城镇用地信息 ,发现在这 5年中 ,福清市城镇用地面积增加了 1 2倍。经过对城镇区域扩展进行空间分析 ,并结合社会经济统计数据进行逐步回归和主成分分析 ,进一步查明了福清市城镇化进程的驱动力主要为工业大发展和非农业人口的增加。但是 ,房地产业的兴起和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也在某些乡镇和地区起了重要的作用。综合多因子分析表明 ,福清市城市化水平的提高主要得益于乡村的城镇化 ,而不是中心城区的贡献。总的看来 ,福清市城市化的水平明显落后于经济发展和城镇空间扩展的速度 ,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是提高福清市城市化水平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8.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迅速进入到了快速城市化阶段,而快速城市化与快速经济增长互为因果,成为我国转型发展的主要动力。土地制度的改革是三十年来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城市快速扩张及工业高速发展的重要动力。但是,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土地问题也非常突出:一方面,土地生产要素的紧缺已成为我国东部沿海发达地区最大的"门槛",耕地保护因此面临巨大压力;另一方面,土地资产的暴涨也引致了房价暴涨等严重的社会不公问题,"以地生财"的土地财政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因此,土地制度的改革仍然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而建立统一的城乡土地市场、改革"土地财政"、强化城市增长管理、抑制城市蔓延则是土地制度改革的重点。 相似文献
19.
从农转非小区看城市化进程中的社会问题--重庆高新区农转非小区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者通过对重庆高新区农转非小区的调查,得出以下结论:政策补偿标准低,补偿方式简单易使农转非小区贫困化;农转非人员集中安置弊端多.文章最后给出解决建议. 相似文献
20.
以人均GDP、产值结构和就业结构与城市化进行比较,分析得出我国城市化与产值结构相比滞后,但与就业结构相比并不滞后,城市化滞后的实质是就业结构滞后的结论。通过分析我国工业化过程中产业结构演变过程和就业结构偏差的特点,以规模分析与结构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探讨了我国城市化与就业结构偏差形成的根源,认为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决定了改善偏差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