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东方 《经贸世界》2002,(89):54-56
温州人会做生意,勇于开拓,敢于走出家门、国门,遍布全球。有人说,只要哪儿有中国人,哪儿就有温州人!如果那儿只有一个中国人,那么,这个中国人准是温州人!也许,这话绝对了一点儿,但温州人把生意做到了全国、全世界,却是不争的事实。  相似文献   

2.
温州,一片四季温暖的大地,一座活跃创新的城市。这里的经济被称为“温州人经济”,这里的“温州模式”、“温州速度”和“温州商人’享誉海内外。在改革开放三十年中,温州人引领着时代潮流,在改革的大潮中起起落落,并最终赢得了中国和世界肯定的目光。  相似文献   

3.
郑宇民 《浙商》2011,(23):52-53
温州要不要救?温州是中国的温州,我们对温州既熟悉又陌生,熟悉的是它的经济发展,陌生的是它的文化传承。其实温州人是很有文化内涵的。今年的“7·23”追尾事件,温州人全民动员、紧急救援,他们根本没有想过要不要救?救急天经地义,责无旁贷。小伊伊就是在近乎无望的情况下面被温州救出来的。这就是温州文化的彰显。  相似文献   

4.
西部开发是温州人再创辉 煌的亮点之一,善抓机遇的温州人早已行动,而西部地区也很希望温州人不开发。心有灵犀一点通,温州和西部似乎早已有缘,如今更是相互联动,齐头并进。 今年4月中旬,甘肃省经贸代表团一行几十人到温州进行考察,随团而来的团员中有一位温州人,他就是因创办中美合资兰州中良西服有限公司而闻名甘肃的季中良。考察结束后,季中良为家乡人对开发西部表现出来的极大热情所感染,当场表示要积极响应党中央开发大西部的号召,在现有的基础上增加投资,5年内将中良公司建成集纺织、服装、皮鞋、商贸为一体的年产值达1…  相似文献   

5.
上海滩,历来是我国的教育高地,但是,在新世纪刚刚开始的时候,在我国教育还没有实质上向民营民营经济开放的情况下,竟然有3个“自命不凡”的温州人在上海办起了学校,引起公众高度的关注。温州人成了民营经济在上海涉足教育产业的“吃螃蟹”。尽管上海人已经习惯了温州人的“胆大妄为”,但这几个温州人对上海教育产业的精神有独钟,倒让人颇感意外。这人到底是何来头?什么来意?  相似文献   

6.
98是一个谜,一个值得人们去探究的谜。《经济日报》的记者进行了一番探究———他们□詹国枢张小国神秘的温州人初冬,有温州之行。此行目的,了解温州人。温州人究竟是一群什么样的人?他们有些什么特征?为什么在交通并不发达、资源并不丰富甚至还很贫瘠的那么一小块...  相似文献   

7.
《光彩》1999,(1)
没一言难尽说温州——温州民谚、顺口溜、口号、警句拾萃到温州之前,总以为温州人除了会埋头干活之外,就会低头数钱。而当我终于踏上了东海之滨、瓯江河畔这块富饶而神奇的土地之后,才蓦然惊觉:温州人的精神文化生活,原来也极其丰富,极其精彩。别的不说,光是那从温...  相似文献   

8.
著名学者费孝通先生等认为,温州发展的路子对西部大开发有借鉴作用。 温州改革开放以前,客观条件是“三少一差”:人均耕地少、资源利用少、国家投入少,条件差。在这样的地方如何较快地发展经济,温州找到了自己的方法。当时温州没有依赖国家投资,甚至也不依赖外资,也没有大城市的辐射,完全靠千千万万人的动员,千千万万人的投入,千千万万人创造的社会财富,使温州在不断的探索中保持着活力。因此,西部发展也应像温州一样,要“以人为本”,把发展民营经济作为大开发的重头戏。 专家还提醒说,温州企业以中小企业见多,理论上讲没有…  相似文献   

9.
前不久去了一趟温州,我被那时时处处浓烈的抢抓机遇、追求效率和务实精明的经商氛围所包围。温州之行,给了我许多启示,让我明白温州人为什么能取得今天的成功。敢于创新的思维模式温州人今天所创造的一切不是我们能用常识和语言来评述的。温州人之所以能拥有今天的辉煌,是与他们与众不同的思维模式———“温州人的思维模式”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这个模式的特点是:不从教条出发,坚持从实际出发;敢闯敢试,敢为天下人先;不管做什么,不管别人怎么讲,我都要试试;失败了算缴学费,成功了“弥足珍贵”;只要是成功的,就千方百计坚持下…  相似文献   

10.
金少策 《浙商》2010,(15):81-83
对温州商人生活方式的反思绝不应该只停留在他们所选择的生活方式上。事实上,“想停都停不下来的”温州人,是被温州企业的管理模式所绑架。  相似文献   

11.
《浙商》2010,(17):18-18
我是山东人,在温州做生意七八年了。早些时候有个报道,是拿温州经济和青岛经济作对比,说青岛是“老虎经济”,或是“车间主任经济”;温州人不一样,宁当鸡头,不当牛尾,所以是“小狗经济”,也称作“老板经济”。我在温州当地走动的时候,印象很深的就是,那些农民不肯去打工,家里房子就两间,里面还摆着两台机器不停运作。  相似文献   

12.
宫宇 《光彩》1994,(11)
中国的独特景观温州商族宫宇屹立于天安门广场的群塑是共和国诞生的先驱,构成了中外人士瞻仰的景观;遍布全国的温州街、温州树、温州人是市场经济确立的先锋,构成了另一个“友邦惊诧”天津人都知道在天津市河北区有一个温州服装城。但天津人却不知道其实在任何一个区的...  相似文献   

13.
谢卿宝 《浙商》2013,(1):100-100
看完《温州一家人》这部剧,整体给人的感觉很沉闷。虽然也充分体现了温州人勇于开拓的创业精神和“晚上睡地板,白天当老板”的辛苦,但有几点遗憾.  相似文献   

14.
4月9日,温州人在中美洲哥斯达黎加创建的”哥斯达黎加中国产品工贸园”在温州正式启动金融、产品出口、出口信用担保等多边战略合作配套工程。这是敢闯敢干的温州人大兴“海外开发区”的一大创新之举,它为温州人从“办市场”到“建园区”转型升级“走出去”又添上一抹重彩。  相似文献   

15.
钟朋荣 《商界》2006,(4):42-43
近年来,温州出现了两个新概念;一个是“财团”,一个是“炒”。这两个概念的出现说明什么?说明一部分温州人要由“马”变成“人”。所谓“马”,即当牛做马。20多年来,温州人主要通过产业经营,即通过实实在在地造皮鞋,造打火机,通过“白天当老板、晚上睡地板”,通过“走遍千山万水,说遍千言万语,想尽千方百计,历尽千辛万苦”,创造了巨额财富。在中国股市最火爆,全国五六千万人炒股的情况下,温州那么多有钱人,几乎无人炒股。  相似文献   

16.
韩丽珠  马晶 《商场现代化》2005,(11Z):298-299
温州人从贫穷到富有,温州经济从落后到发达,20年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也形成了为世人称道的所谓“温州模式”。本文从探析温州经济发展过程出发,着重分析“温州模式”的内涵、特点、经验,并进而概括其给我们的启示,以利于人们在发展中借鉴。  相似文献   

17.
微博     
《浙商》2012,(5):20-20
@浙商杂志官方微博:2010年温州人均GDP浙江省排名第9,倒数第3。近十年温州平均投资率34%,浙江省是46%,全国是55%。2011年全省工业经济指数评价显示,温州11项指数居后,其中,人均年生产值10万元,落后省平均14万元。这些数据让所有温州人凉讶。有关政府部门表示,今后温州将“以亩产论英雄”。  相似文献   

18.
周德文 《浙商》2013,(9):80-80
银行逼死了寿加定 寿加定是温州眼镜行业中一位德高望重的企业家,不光是企业经营还是为人,在业内都极为受人尊敬.他的过世,是温州眼镜行业的一大损失。  相似文献   

19.
兰建平 《浙商》2013,(15):20-20
有一位温州商人为温州经济辩护:不论有没有温州炒房团,中国的房价都会像现在这样高,因为中国的房价不是炒起来的,是有自己上涨的内在规律,它就像烧到99度的水,温州人只是加了一把火,于是水开了。事实证明,这十年的炒房也是投资行为。  相似文献   

20.
王素娟 《中国市场》2013,(33):167-169
温州人在长期的创业创新实践中,在特定的历史环境和温州传统文化的传承影响下,逐步形成了温州人价值观。温州人价值观是一个相对完整的理论体系,永嘉学派事功价值观是温州人价值观的历史传承。本文阐述了国内外学者关于价值观与经济发展的研究,探析了本土温州人与海外温州人价值观的基本内容,主要作用及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