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关于测定市场货币流通状况的方法问题,我已发表过一些看法。最近读了部分同志写的有关论文,觉得还需要再补充一些意见。一、我们现在需要解决的问题根据我国的现实情况,在测定市场货币流通量方面,目前有两个需要加以解决的问题:一个是在编制年度和长期计划时,如何测算今后一年或若干年的市场货币流通需要量;另一个是如何测定当前市场货币流通实际状况,即当前市场上实际流通的货币数量同客观需要是否相符。这两个问题虽然都是研究市场货币流通量,但又有本质区别。前一个是研究今后的市场货币流通需要量,研究的对象现在尚不存在;  相似文献   

2.
吉林省金融学会不久前召开一次当前金融理论问题讨论会,我在会上谈了几点意见。这里提出与同志们商讨。继续坚持稳定货币的方针货币流通是国民经济状况的综合反映。市场货币流通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发展和调整,关系到人民生活的安定。因此,对市场货币流通状况作出切合实际的分析和判断,从而采取适当的工作方针,具有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3.
《金融研究》1991,(10):29-31
为了掌握一九九○年末市场货币流通量在全国各地区、各阶层的分布状况,人民银行、农业银行在全国范围内选择了一般农户30343户、农村各类专业户16288户,城镇居民21960户、城镇个体经济户18600户、集团单位74877户,对一九九○年末市场货币流通量分布状况进行了广泛调查和测算。调查情况及分析如下:一、一九九○年末货币流通量分布状况一九九○年末全国市场货币流通量为2643.67亿元,比上年末增加300.34亿元,增长12.82%。  相似文献   

4.
货币流通状况是国民经济发展的综合反映,它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全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之间的平衡状况。在社会主义制度下,货币流通规律是从属于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和有计划(按比例)发展规律的。这与资本主义社会,货币流通规律是从属于价值规律、剩余价值规律有根本的不同。市场货币流通量的多少,货币流通状况是不是正常?主要决定于积累和  相似文献   

5.
货币流通状况是国民经济的综合反映。随着国民经济的日益稳定和发展,货币流通出现了近几年来所没有过的可喜变化。1982年末全国市场货币流通量比1981年增长10.8%,与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增长9.4%的幅度相接近,多年积累下来的市场货币量偏多的状况有了明显好转。值得注意的是,今年第一季度与去年同期相比,货币投放速度快于回笼速度,全国净回笼货币有所减少。从货币投放、回笼的渠道分析,减少回笼的原因,一是工资性投放增加较多;二是农村新增加的贷款多于新增加的存款,对农村投放货币大量增加。各地情况不同,还需结合当地经济情况进行具体剖析,弄清影响货币投放、回笼的各种具体因素。  相似文献   

6.
货币的流通,随时都反映着国民经济的发展状况。多年来的实践表明,货币流通对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反应很灵敏。研究农村市场变化,掌握货币流通规律,合理调节货币流通,是保持经济稳定,顺利进行四化建设的重要问题,也是我们农村金融工作者的一项刻不容缓的重要任务。现结合我们的实际工作,谈一点认识。  相似文献   

7.
十三、怎样认识社会主义货币流通规律的重要意义? 1.保持正常的货币流通量是社会主义再生产顺利进行的重要条件,因此,必须按照货币流通规律有计划地组织和调节货币流通量。 2.社会主义货币流通规律是:市场货币流通量要同国民经济对货币的实际需要量相适应。用公式表示就是: 流通中货币需要量=用现金买卖的商品价格总额/单位货币的周转速度  相似文献   

8.
东兰县从1982年净回笼68.4万元,转而为1983年净投放4.2万元,市场货币流通量比1982年增长15.73%,但是不是偏多了,农村经济和农村信贷收支对货币流通的变化有哪些影响,两者之间有什么关系.本文试就这些方面,谈谈个人的看法.一、农村货币流通发生了新变化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告诉我们,货币是经济基础的范畴,生产决定流通,流通促进生产.货币流通规律的基本要求,在于流通中的货币量必须适应商品流通对货币的需要量.让我们以东兰为例,对目前农村货币流通状况作粗浅的分析.从农村货币流通看山区经济的变化.  相似文献   

9.
对江苏省货币结构的调查中国人民银行货币金银司左秀辉,商治宇为进一步做好货币发行工作,满足市场对货币总量与结构调整的需要,我们对江苏省扬州市、无锡市、苏州市等地区的市场货币流通现状和券别结构进行了调查。货币流通量和券别结构的墓本情况一、市场货币流通量大...  相似文献   

10.
货币流通状况是否正常,衡量它的标志是什么?理论界已探讨了多年。综而论之,分析货币流通状况正常与否的标志,绝不是靠一个单一的指标便能全面衡量的,而是需要一个较为全面合理的指标体系,这个体系筒而言之分为两类,即定性分析指标和定量分析指标。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又分为若干种,诸如采用经济增长率加物价上涨率来分析货币流通量是否适应;“经验数据”法;用物价指数分析币值是否正常;运用市场货币流通量与市场需要量  相似文献   

11.
货币需要量问题是研究货币流通的基础和关键问题,是检验、调节货币流通的依据。同时又是一个难度较大的问题,迄今仍未取得大的突破。本文仅对此作一些粗浅的探索。 本文论述的一个前提是:我们所说的“货币”,仍然限指在传统的“现金”范围。而不是指广义的“货币”。关于这点,笔者认为,现金不仅是全部“货币”中最活跃、与人民生活和市场物价关系最密切的部分,而且也是存款货币的最高形态和其活动的最终反映。我们在研究货币流通战略或调整货币政策时,自然应该以包括存款在内的全部“货币”为对象,但在具体观察货币流通状况和计算社会上的货币需要量时,则仍以传统的现金货币为对象就行了。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二大要求在五年实现财政经济状况的根本好转,市场货币流通正常化是这一要求的一个重要方面。目前,市场货币流通状况有了明显好转,但还没有根本好转。作为货币发行和管理机构的人民银行,应该把争取市场货币流通的及早正常化作为自己的重要任务,作出新的贡献。怎样抓好这个工作呢?我认为当前最重要的是要进一步狠抓信贷资金的经济效益。只有把这个工作抓得很紧很紧,搞出成效,才能有力地促进市场货币流通正常化进程的加快;反之,进程就会放慢,甚至还会对货币流通的正常化起阻碍作用。为什么要把狠抓信贷资金的经济效益作为最重要的措施呢? 第一,货币流通正常化受各种经济因素的影响,首先是受生产的影响。生产是否有计划按比例地进行,经济结构,产品结构是否合理,是生产、分配、  相似文献   

13.
(一)在我国,信用集中于银行,货币投放与回笼都是通过银行信贷程序实现的,信贷活动调节着货币流通。从总量上看,信贷既是市场货币流通的“投放口”,又是货币流通的“回流阀”。银行增加贷款或减少存款,会直接或间接地增加货币流通量;反过来,控制贷款投放或大力组织存款,就会相应地减少市场货币流通量。从内部活动的范围、方向看,信贷活动左右着货币流通,例如,对农村贷款扩大,流向农村的货币也就随之增多;而投向农业生产  相似文献   

14.
<正>货币流通速度是货币数量理论的核心内容,其变动对一国经济发展状况、物价水平走势等有重要指示意义。文章认为,货币流通速度出现上升或快速下降两种情况时,一经济体发生通货膨胀的风险概率会增加。从货币流通速度的视角,回看美国在疫情初期的货币过量宽松政策,从货币流通速度的视角,回看美国在疫情初期的货币过量宽松政策,及其导致的高通胀困境,对我国货币政策制定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一、全区市场货币量格局变化及特点1987年末,全区市场货币流通量比上年增长17.2%。其中农村货币流通量占全区货币总量的74.7%;城市货币流通量占全区货币总量的22.2%;其它(包括流动人口)占3.1%,这三项比重分别比上年提高4.6%、5.5%和下降16.3%。据资料分析,全区市场货币流通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相似文献   

16.
农村货币流通是整个货币流通的一部份。研究农村货币流通状况,就要从它的特点出发,否则,必然会对农村货币流通的一些现象作出不正确的判断。农村货币流通有哪些特点,这些特点又说明什么? 第一,商品性投放的比重大,与社会商品零售总额的增长联系密切。城镇货币投放一般是非商品性投放,主要是工资。1983年黄石地区城镇货币总投放3.7亿元,其中工资占68.8%。工资等非商品性投放的增加并不  相似文献   

17.
农村货币流通是全国货币流通这盘棋上一颗举足轻重的棋子。农村货币流通状况如何不但直接影响农村经济各因素的发展变化,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左右着全国的货币流通形势。因此,从实际情况出发,选择科学的衡量标志,正确地评价农村货币流通状况,并在此基础上制定相应的货币政策,乃为稳定货币,发展农村经济所必需。衡量农村货币流通状况不能只看物价总水平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农村商品生产的发展和商品流通的扩大,我国农村货币流通发生了新的变化.过去,我国农村所有制结构和经营方式单一化,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受到限制,价值规律受到排斥,市场封闭,流通堵塞,基本上处于自给半自给经济状况;因而货币在经济生活中的渗透力弱,作用范围有限,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少,货币流通规模也小.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由于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和各项农村政策的贯彻,农村经济发生了深刻的变革,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得到提倡,价值规律引起重视,并逐步建立起开放式、多渠道、少环节的流通体制,正处于向较大规模商品生产转化,货币的职能作用得到进一步发挥.所以,同过去相比,流通中的货币需要量增加了,货币流通规模扩大了,货币对经济生活的渗透和影响日益加深.1983年末农村货币流通量达到384.47亿元,比1980年末增长56.3%,占全国货币流通总量的72.57%.上述情况显示,从自给半自给经济状况下的货币流通向着较大规模商品生产形势下的货币流通转化,这是当前我国农村货币流通的基本特征.从这一特征出发,研究发展农村商品生产与货币政策的关系,进而探讨与此相适应的农村货币政策,这是关系到我国经济建设的一个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9.
农村是货币投放的大头,流通领域广、渠道多、容量大,对社会货币流通有举足轻重的影响。深入调查研究农村货币流通的新情况、新特点,正确估量农村货币流通的现状与发展趋势,不仅是做好农村货币流通工作的主要课题,也是决定货币政策的重要依据。今年一季度,分行组织23个县支行,对765户社员(3,993人)1982年货币收支情况及有关经济情况进行了调查。通过实际材料的分析,谈谈个人对农村货币流通状况的初浅认识。  相似文献   

20.
一、货币贬值要通过物价指数的变动来表现市场货币流通量是否正常,是社会主义现代化中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如果我们在四化建设的过程中,能够保持市场货币流通量的正常,就可以有助于加速四化的实现。衡量市场货币流通量是否正常,首先要确定市场需要多少货币。这个问题早在一百多年前,马克思发现的货币流通规律就从理论上给我们解决了。马克思的货币流通规律是:在流通过程的一定时期,当作流通手段的货币量应等于商品价格总额除以同名称货币的流通次数。目前比较流行的分析方法是,根据马克思的货币流通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