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石青辉 《消费经济》2003,19(4):26-28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我国目前已进入总体小康的生活水平,今后的主要任务是推动全面小康的进程。也就是说,虽然我国的经济发展有了巨大的变化,但离理想的社会结构———高收入和低收入比例小,中等收入阶层比例大的“概榄型”理想社会结构尚有差距。那么,在由总体小康经济向“橄榄型”社会结构过渡的这一时期,我国的消费将会表现出什么特点?与温饱生活和小康生活相比,消费者具有哪些不同需求呢?分析和研究这些问题,对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企业行为的改善将具有重要的意义。一、从消费主体来看,中等收入者将是社会消费的主体根据我国劳动和社会保障…  相似文献   

2.
一 衣、食、住、行的消费是个人消费的基本组成部分.个人消费首先注重衣、食,即解决温饱问题.温饱问题解决以后,就要注重解决住、行问题了.20世纪末,我国城乡居民生活已经从总体上进人小康水平,温饱已不成问题.新的消费热点正转向住宅和新的交通工具(主要是家庭轿车).这两者之中居于首位的是住宅消费.  相似文献   

3.
一、我国农村消费层次总体分布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逐步扩大,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基尼系数已接近国际公认的警戒线,农村的阶层分化加快。目前,我国农村居民大体分为以下五种消费需求层次:一是贫困型,这部分消费者的生活尚不能达到温饱,极低的收入主要用来维持基本的生存条仲,具有较高的生存需要消费倾向。二是温饱型,这个消费群体的消费仍以生活必需品为主,边际消费倾向和实际消费倾向较高。  相似文献   

4.
浅论市场供给与科学消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颜晔 《消费经济》2002,18(2):24-25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物质文化生活的不断提高,人们的消费需要也在不断提升。我国居民的消费生活,目前已经从温饱型消费过渡到小康型消费。消费质量的提高,成了消费者的越来越普遍的要求。绿色消费、科学消费,就反映了居民消费需要的……  相似文献   

5.
消费信用是发达国家普遍采用的一种先消费后付款的消费方式。消费者除了向银行贷款,用于个人购买住房、汽车等价值巨大的商品外,购物时分期付款也是一种消费信用。消费信用是刺激大件商品消费的手段。当今的中国人正从温饱走向小康,人们消费需求从生存型向享受型转变。...  相似文献   

6.
<正>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人民生活消费水平大幅提高,实现了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奔向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消费关系民生福祉,随着我国居民收入水平提高、人口结构调整和科技进步,城乡居民的消费内容和消费模式都已经发生明显变化,对消费质量和消费环境提出了更高要求,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总体上已经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突出表现在“衣食住行用”等方面更多选择高品质、高附加值、高技术的商品消费。  相似文献   

7.
汲暄 《商》2013,(18):360-360
教育消费作为一种发展消费,是居民生活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我国居民教育消费比重日益增加,本着“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哭孩子”的思想,教育消费已成为许多家庭一笔不小的开支。随着教育需求的增大,教育消费曾数量增多、多元化的形式,然而教育消费问题也日益严重起来。本文拟对教育消费现状分析,归纳我国居民教育消费特点,结合国内外行情比较,得出我国居民教育消费应有导向。  相似文献   

8.
中国汽车市场如何启动,能否成为消费热点,从而成为中国经济新的增长点?这是一个众所关注的一个问题,也是一个难题。汽车消费存在四点困难汽车消费热不起来难就难在:第一,我国城乡居民生活水平还没有完成从温饱到小康的跨越,还没有条件实现从千元级、万元级向十万元级的消费升级。能实现的只是少数先富起来的人。第二,汽车价格偏高,轿车价格一般为国际价格的2-3倍,不仅生产成本高,购车前后还要交40多种税费。即使买得起车,也用不起车。  相似文献   

9.
李彦和 《消费经济》2004,20(5):41-44
为人民谋福利是中国共产党的宗旨,党的几代领导核心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围绕这一宗旨,根据不同的时代特点提出了一系列消费理论、消费政策,引导中国人民逐步摆脱贫困、解决温饱、初步实现小康,正在向全面小康消费迈进。  相似文献   

10.
<正>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物质文化生活的不断提高,人们的消费需要也在不断提升,我国居民的消费生活,目前已经从温饱型消费过渡到小康型消费。消费质量的提高,成了消费者越来越普遍的要求。绿色消费、科学消费,就反映了居民消费需要的这一变化。但是,倡导科学消费,崇尚科学消费理念,使科学消费成为居民消费生活的现实,还须有社会的客观因素作保证。在当前,发展我国居民的科学消费,仍然存在很多制约因  相似文献   

11.
郑必清 《消费经济》2004,20(1):39-39
一、我国的消费教育应当进入一个新的时期 我国的消费教育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至今已近20年,有很多的成就和经验.与时俱进,今天的消费教育已经进入也应当进入一个新的时期.了解新时期消费领域中的主要特征和矛盾,对于探讨下一步如何开展消费教育是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2.
谢云震 《商》2013,(17):91-91
教育消费已经不再是什么时髦词了,即家长为孩子获得教育服务而投入资金。在中国望子成龙、望女成风的理念下,教育消费已成为家庭消费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子女幼儿因开始,教育就作为一项大的家庭消费,左右和支配着全家的消费走向。从消费者的角度来看,教育消费也反映出我国居民在当前教育消费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3.
孙中进 《北方经贸》2000,(2):191-191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日趋完善,劳动力价格逐渐分化,知识的价值越来越体现出来.人们在实践中充分感受到接受高质量、高层次教育对于下一代的重要意义,为子女接受更多更好的教育作长远性投资的观点已被大多数老百姓所接受.教育成了人们家庭消费一大热点,成了最大、最热门的卖方市场.本文拟就这个问题作一粗浅探讨.  相似文献   

14.
<正> 随着经济的发展,市场上新的消费品大量涌现,居民消费需求的范围进一步扩大,我国人民的消费性质也发生了或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居民消费需求新变化主要表现为城镇居民从温饱向小康水平的过渡,农村消费市场基本实现了与城市消费市场的同步增长。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消费结构:由同质性向差异性需求转变 目前,我国消费结构明显变化的主要趋势是:(1)从偏重数量的消费向量质兼顾、以质为主的消费需求转变,热点消费趋同力明显减弱;(2)消费者的总消  相似文献   

15.
国外居民教育消费比率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从教育消费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出发,研究了居民教育消费中的教育消费比率的问题,解释了居民教育消费比率的含义,介绍了理论及经验模型、国外教育消费比率的状况,并分析了影响居民教育消费比率高低的几个重要因素。本丈旨在更好地引导我国居民教育消费。  相似文献   

16.
现代消费“幼稚病”袁风雷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步伐的加快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广大城乡居民的消费观念日新月异,消费花样不断翻新,消费档次快步上升,消费实力在逐步加大。纵观我国近些年的行情,消费问题已越来越成为生活热点、经济热点、家庭热点乃至社会热点。人们关...  相似文献   

17.
强化生态教育 倡导绿色消费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何昀 《消费经济》2002,18(1):31-33
生态环境的保护问题,不仅仅是关乎人类发展的问题,更是关乎人的生存的问题,这一问题的凸现,不仅仅源于我们今天对生活水平与消费质量的日益重视,更是人类有史以业无限度地向自然攫取和过度消费的必然结果,总之与我们的消费生活休叔相关,不可分割,有没有现代意义上的生态意识,有没有进行绿色消费的责任感,紧迫感,将是人与自然的关系能否得以回归和谐、良性发展的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18.
今后十余年.我国经济能否进入新的增长周期,经济能否持续快速增长,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是否有新的主导型消费热点的支撑.取决于近几年城市兴起的消费热点能否尽快有效顺利地转换到广大的农村地区。  相似文献   

19.
调查研究发现近十多年来,江苏农村居民人均年纯收入由1995年的2457元增加到2007年的6561.3元,增长了1.7倍。农村居民生活实现了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在衣、食、住、行等问题逐步得到解决后,农村居民开始将目光投向发展和精神消费等方面。本文对此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提高农村居民消费质量需要优化农村消费环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高农村居民消费质量,不仅是扩大我国消费需求的需要,也是建设新农村和实现全面小康的需要。提高农村居民消费质量,必须优化农村消费环境。因为不论是从农村市场环境来看,还是从农村社会文化环境、自然环境来看,都存在制约农村居民消费质量提高的问题。因此,我们要采取行之有效的对策,优化农村消费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