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吴代康 《数据》2004,(9):50-51
迟报统计资料是指行为人违反统计法和统计制度的规定谕期报送统计资料的行为.这是基层统计工作中的最为常见的一种统计违法行为,但因统计法只做出了对屡次迟报进行处罚的规定(<统计法>第二十七条),且屡次迟报的认定条件又相对狭窄,造成了被调查单位虽有迟报行为但无法处罚,只能待其发展成屡次迟报才能予以处罚的问题,从而影响了统计资料的及时性.  相似文献   

2.
王胜利 《数据》2003,(6):39-39
(二)拒报统计资料行为的认定方法在统计行政执法实践中,就目前的情况而言,对是否构成拒报统计资料违法行为还无法直接认定,只能通过间接方式进行认定。首先,向行为人进行催报。当行为人在统计报表制度规定的报送期限内未履行提供统计资料法定义务时,统计行政机关应及时启动统计资料催报程序,通过向行为人送达《统计资料催报通知书》,要求行为人在规定的限定期限内补报应报的统计资料。然后,视行为人补报情况认定。统计行政机关向行为人进行催报,一般会有两种结果。一种结果是,经过催报,行为人补报了统计资料;一种结果是,经过催报,行为人仍不…  相似文献   

3.
马晓轩 《数据》2003,(11):40-41
统计违法行为是指行为人在统计工作中违反统计法律和统计制度的行为.如<统计法>第六条规定:"各地方、各部门、各单位的领导人领导和监督统计机构、统计人员和其他有关人员执行本法和统计制度".<统计法>第三条规定:"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组织和个体工商户等统计调查对象,必须依照本法和国家规定,如实提供统计资料,不得虚报、瞒报、拒报、迟报,不得伪造、篡改."行为人不按统计制度规定,提供的统计资料不真实,属于违反统计法的行为,既统计违法行为.根据统计法第三条规定,统计违法行为有以下几种:  相似文献   

4.
崔曼 《数据》2010,(3):17-17
长期以来.统计部门面临着收齐统计报表难,统计调查对象大量迟报的困扰.如何查处迟报也成为执法工作的重点和难点。为此,北京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高度重视并积极贯彻新《统计法》在查处统计违法行为上的要求,以查处迟报统计资料为抓手,坚定决心.紧密筹备.于近期集中开展了查处迟报统计资料违法行为的工作,期望通过此举增强企业统计人员的守法意识,提高统计机构、统计人员依法统计的自觉主动性,进一步保证统计资料报送的及时性。  相似文献   

5.
《数据》2010,(4):41-41
近日,北京局队根据《统计法》第七条和第四十二条第一款和第二款的规定,首次对全市232家迟报单位下达催报通知单,并要求其在规定时限内到市统计执法检查大队接受行政处罚。其中,对219家单位处以警告的行政处罚;对8家单位处以警告并罚款二百元的行政处罚;对5家单位处以警告并罚款一万元以下的行政处罚。  相似文献   

6.
马晓轩 《数据》2006,(11):32-33
案例一拒报统计报表,构成拒报统计资料的违法行为某单位属于中央直属单位,应在3月底前向地方统计部门报送统计报表。过了报送日期仍未报送,主管业务部门多次打电话督促,让其报表,该单位仍旧不报统计报表。对此,执法部门向该单位发了催报通知书,通知书限定了上报时间(三日内补报  相似文献   

7.
《数据》1999,(8)
小王:甄律师,我们在统计执法检查中,经常遇到这样几个问题,想向您请教一下。甄律师:请讲。小王:在日常统计执法检查工作中常常出现报表单位不按照统计制度规定的上报时间及时报送报表的情况,请问载有迟报日期的统计报表能否作为认定屡次迟报统计资料的依据?甄律师...  相似文献   

8.
为配合第二次基本单位普查,我局执法队对驻区内7 5家未按时上报601表的分支机构(包括涉外分支机构)集中发送了《统计报表催报通知单》.该催报通知单上明确规定:逾期不补报,本行政机关将依法按拒报统计资料的行为做出行政处罚决定.但是,仍有个别单位没来补报.能否对这些分支机构实施行政处罚呢?处罚的法律依据是什么?  相似文献   

9.
刘江峰  陈原 《数据》2001,(12):23-24
根据<统计法>的规定,迟报统计资料的行为是统计违法行为,<北京市统计管理条例>第二十四条明确规定:在两年内累计三次迟报统计资料属屡次迟报统计资料的行为,可以处5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罚款.  相似文献   

10.
《辽宁经济统计》2006,(10):38-39
《中国统计信息报》9月19日载牛家山的章,指出现阶段企业迟报、拒报统计报表、统计资料的现象在各地都不同程度地存在。如何增强这些企业的统计意识,提高这些企业统计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构建高效、和谐的统计工作局面?作结合基层统计工作的实践提出以下几点措施。  相似文献   

11.
杨国强 《数据》2010,(2):21-21
统计执法是保障统计资料的准确性和及时性、保证统计活动顺利开展的重要手段。新《统计法》和《统计违法违纪行为处分规定》的颁布实施,为依法治理统计环境,确保统计工作的正常开展和统计数据质量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制保障。  相似文献   

12.
李鲲鹏 《数据》2003,(6):36-38
屡次迟报统计资料是统计违法行为,直接影响统计数据质量和统计工作的正常管理秩序。对于屡次迟报的认识,也存在从初步认识到深入理解的过程,认识的焦点大多集中在构成屡次迟报这一违法行为的计次和期限的界定上。本文从屡次迟报的概念入手,谈一谈如何理解这一违法行为。一、关于屡次迟报统计资料的认定对于屡次迟报统计资料的认定,一般有几种不同的学理解释。国家统计局也先后给予了两种解释。早在1994年,国家统计局给河南统计局的复函中提到:屡次迟报统计资料是指具有上报统计资料义务的单位和个人,已有迟报记录,在三年内再次迟报统计资料…  相似文献   

13.
《数据》2008,(3):52-52
这是一起比较严重的长期虚报、瞒报统计数据的统计违法案件,企业虚报、瞒报产品产量和工业总产值。违反统计法关于如实报送统计数据的规定。最终将受到法律处罚。  相似文献   

14.
王胜利 《数据》2003,(4):44-45
(三)屡次迟报统计资料行为处理的几个关键之处 1.屡次迟报统计资料行为"年"和"次"的界定 在认定行为人构成屡次迟报统计资料违法行为时,至关重要的就是对"年"和"次"进行科学的、正确的界定和计算.关于"年"的界定和计算较为简单.这里所指的"年",是时间的概念,指的是按照公历计年计算的年.所谓"两年",是指从行为人发生第一次迟报行为当年的1月1日起,到次年的12月31日止连续计算的两整年.关于"次"的界定和计算相对复杂一些.这里所指的"次",是数量的概念."次"的界定和计算主要涉及两个问题,一是由谁界定和计算,二是如何界定和计算.  相似文献   

15.
《数据》1995,(4)
如何定性和处理拒不领取统计报表的行为国家统计局国统办字(1995)16号文件指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及其实施细则的有关规定,具有上报统计资料义务的单位和个人,在规定的期限内领取国家依法制发的报表,是依法执行国家统计制度、履行统计义务的必经程...  相似文献   

16.
一、配备专(兼)职人员,确保审计统计工作正常开展。县级审计机关应高度重视审计统计工作.配备熟悉审计业务并且具有统计资格的专(兼)职审计统计人员.严格按照《统计法》和《审计署办公厅关于印发审计情况报表和编报说明的通知》以及相关要求.开展审计统计工作。所有上报的审计统计数据先由分管领导审核后再报单位主要负责人审批、签章,保证审计统计数据的严肃性。  相似文献   

17.
邱桂平 《数据》2003,(6):58-59
日常统计报表工作异常繁忙,但由于部分单位按时报表的观念较差,为完成市、区两级布置的任务,我们不得不在繁忙的工作间隙负担部分催报工作,但时间紧,单位多,如何才能提高效率,按时按质完成报表工作,对此,笔者尝试使用了Word文档中"邮件合并"功能制作催报通知单,效果不错,在此向大家作一简要介绍,希望能够给各位同仁的工作带来方便.  相似文献   

18.
孟斌荣 《数据》2003,(7):39-39
小丁:甄律师,您好!前些天,我去办理本部门统计调查项目备案手续,因申办材料不符合标准,不予受理,主要问题是统计调查方案不规范。您能跟我谈谈统计调查方案具体有哪些内容和要求吗?甄律师:好的。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北京市统计管理条例》及《北京市统计调查表管理办法》的规定,统计调查方案应包括:总说明、报表目录、调查表式、调查范围、调查方法、分类标准、指标解释、调查频率、填报要求、报送渠道、报送时间和执行期限。小丁:总说明应该表述什么呢?甄律师:在总说明中,应明确表述调查目的、组织实施机构,项目负责人,调查结…  相似文献   

19.
朱旭  马晓轩 《数据》2003,(8):39-40
市统计局执法队从1996年成立至今,共检查单位1000多个,立案300多个,催报统计资料350起,对提供不真实统计资料和迟报、拒报统计资料的违法单位进行了相应的处罚,并对违法情节较重的北京一汽销售公司和中国联通等单位进行了曝光。通过对这些案件的查处,可以看出统计执法检查是积极的、主动的统计法律监督,它不仅为完成统计任务提供了法律保障,而且为统计工作的顺利进行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为进一步推动全员执法工作,我们将以往办案过程中的成功与失败、在执法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和难题以及不同专业调查取证的一些方法技巧整理成文,和读者…  相似文献   

20.
《数据》2008,(3)
这是一起比较严重的长期虚报、瞒报统计数据的统计违法案件。企业虚报、瞒报产品产量和工业总产值,违反统计法关于如实报送统计数据的规定,最终将受到法律处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