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3 毫秒
1.
文章根据2005年、2002年、2000年、1997年<中国统计年鉴>投入产出表资料,通过分析各部门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测算我国目前各产业之间关联的变化,进而为宏观经济调控管理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2.
从区域投入产出表分析出发,探讨沿海地区服务业主导产业选择基准,并计算出相关基准指标系数和基准指标权重,通过将这些评判基准综合组合应用,从而构建沿海地区服务主导产业选择基准体系,并以福建省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①采用比较优势基准、需求导向基准、产业效益基准和产业关联基准等四个基准来共同构建沿海地区服务业主导产业选择基准体系,可为沿海地区主导产业选择及主导产业发展对策制定提供一定的科学参考。②福建工业化后期阶段服务业主导产业存在以生产性服务业为主生活性服务业为辅发展特征。③福建省应选择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金融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批发和零售业作为现阶段服务业主导产业。④福建省服务业主导产业应根据各自特点采取先行发展、加快发展、创新发展、鼓励发展、培育发展和重点发展等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3.
从产业关联看广西产业结构调整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广西经济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产业结构也发生了很大变化。文章根据产业关联理论,利用2002年广西投入产出表,测算出对国民经济有较大关联的产业部门,探讨广西主导产业的选择和优化产业结构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吴秋 《辽宁经济》2007,(6):40-41
本文通过对我国1987年、1992年、1997年和2002年投入产出表的整理,采用投入产出分析的方法,对我国金融业的发展进行纵向比较分析,研究我国金融业的发展情况以及其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的变化情况。同时选取美国1990年投入产出表进行相应的数据处理,将得到的数据作为我国金融业发展的一个参照。  相似文献   

5.
浙江产业结构的投入产出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浙江省2000年投入产出表(含1987、1992、1997年投入产出表),分析了浙江省产业结构现状,并通过投入产出的中间投入率和中间需求率进行了产业类型分析,通过感应度系数、影响率系数、生产诱发系数、需求依存系数对我省国民经济产品部门进行了产业关联分析。  相似文献   

6.
文章运用投入产出法,根据2002年和2007年中国42部门投入产出表以及OECD美国2007年的投入产出表计算了中国及美国高技术产业和传统工业的完全消耗系数,结合两国高技术产业的发展情况,对两国产业升级情况进行定量对比分析。分析表明中国技术密集型产业对高技术产业的消耗尤为突出,而劳动密集型产业对高技术密集型产业消耗较低。并依据数据为我国产业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7.
主导产业的发展对于地区经济发展和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具有重要作用。依据新疆2007年和2012年的投入产出流量表数据,选取六个小指标建立总系数,用投入产出法,选出总系数得分最高的10个产业来代表新疆的主导产业,最后通过对比分析2007年与2012年所选择出的主导产业的异同,总结发现新疆的主导产业虽然大多属于资源依赖型产业,但随着核心区建设的推进,批发零售业和金融业等服务业也成为了主导产业,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新疆主导产业的发展与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8.
文章运用投入产出法,根据2002年和2007年中国42部门投入产出表以及OECD美国2007年的投入产出表计算了中国及美国高技术产业和传统工业的完全消耗系数,结合两国高技术产业的发展情况,对两国产业升级情况进行定量对比分析。分析表明中国技术密集型产业对高技术产业的消耗尤为突出,而劳动密集型产业对高技术密集型产业消耗较低。并依据数据为我国产业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9.
中国产业结构的投入产出关联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投入产出表是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主要通过1995年、1997年以及2000年的投入产出表,分析1995~2000年间各产业之间的关联程度和我国三大产业结构的变动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对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梁敏 《山东经济》2011,(6):154-160,167
主导产业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如何选择与培育区域主导产业已成为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山东经济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利用山东省2007年投入产出表的数据资料,通过建立主导产业选择的指标体系,运用投入产出的分析方法,对山东省的42产业进行的实证分析显示,无论从产业波及效应、综合能力还是相对优势等方面,山东省得分最高的产业都集中于第二产业制造业中,但第三产业的潜力已经开始显现。山东省在今后选择主导产业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方面,应该注重发挥高新技术产业的作用和提高服务业的水平,以迎合世界经济发展的总体趋势。  相似文献   

11.
我国各产业部门对最终需求依赖度的聚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利用投入产出模型,采用2002年与2007年投入产出表数据,定量分析了消费、投资、出口等最终需求对我国各产业部门的诱发系数,以及各产业部门总产出对最终需求的依赖度。通过对依赖度的聚类分析发现:相较于2002年,2007年的消费依赖型产业大量减少了而投资依赖型产业和出口依赖型产业增加了,说明近年来各产业对投资和出口依赖性增强。  相似文献   

12.
文章依据列昂惕夫“快车道”模型和2002年福建省的投入产出数据测算出福建省经济发展的平衡增长率及产业结构的最优平衡发展轨道。在此基础上,文章以2011年实现最优结构为目标,建立福建省产业结构发展的动态线性规划模型,并制定相应的产业结构优化调整方案。  相似文献   

13.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但限于行业数据的匮乏,鲜少有涉及创新经济规模的研究。基于福建省投入产出表的行业数据,研究福建省创新产业对经济的直接贡献和间接贡献。通过对行业创新程度进行分类,将投入产出表42部门分为甲类完全高创新性行业、乙类部分高创新性行业和其他行业。估计结果显示,2017年创新对于经济的直接贡献介于11.68%~34.88%,间接贡献介于15.53%~43.27%。创新对经济的间接贡献大于直接贡献,福建省发展创新经济存在明确的溢出效应。福建省从2002年到2015年总体创新能力持续缓慢下降,2015年之后扭转了下降趋势,福建省创新形势仍十分严峻。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重庆统筹城乡经济发展的初期为背景,以重庆市投入产出数据为依据,结合产业经济学中有关主导产业选择的理论,采用因子分析法对重庆市的产业进行了选择,经过综合筛选,最终选择出重庆的主导产业并对重庆市城镇化发展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技术经济结构是社会经济活动的基础结构,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产业结构的协调性显得越来越重要.研究产业结构可以选取不同的角度和方法,文章根据福建省产业结构的现状,运用投入产出特征分析法对福建省的产业结构进行定量协调性分析,同时对2002年和2007年福建省产业结构加以比较,研究各产业部门的产业发展方向,最后得出若干结论和政策建议,对进一步优化和调整福建产业结构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基于能耗降低视角的甘肃主导产业确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家十一五规划明确规定了国家及各地区能源消耗降低的目标。地区主导产业是地区经济发展的主力军,也是能源消耗的主要部门,要降低各地区能源消耗,应该从主导产业的选择入手。本文运用投入产出分析法建立了符合能耗降低目标的主导产业测度指标体系,并以甘肃省为例进行了测算,确定出了甘肃符合能耗降低目标的主导产业。  相似文献   

17.
本文依据安徽省2002年投入产出表,借助有关经济技术指标,对安徽省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进行了定量分析,并探讨了促进安徽省农业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钢铁工业是国民经济重要的基础性产业,也是我国实现工业化的支柱性产业。国民经济许多重要行业对钢材均构成需求,在《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2002)所列的20个大的门类中,与钢铁有密切关系的就占9个,其中建筑业和制造业对钢铁依赖性最大。依据《1997年中国投入产出表》计算,建筑业对钢材的完全消耗系数为0.13,  相似文献   

19.
以2002—2010年重庆市投入产出表数据为基础,运用投入产出分析的方法,通过计算直接消耗系数指标,从制造业分行业与服务业、制造业与服务业、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三个方面分析了重庆市制造业对服务业的直接消耗水平。结果表明:近年来重庆制造业对服务业的直接消耗水平比较低,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解新疆主导产业变迁,也为更好地掌握其发展演化规律,本文运用投入产出分析法,根据时间序列分阶段对新疆主导产业进行选择,并且对其进行纵向比较分析,从而获得新疆主导产业的演化过程。由演化过程可知,资源产业依然是新疆现阶段的主导产业,但已经呈现出不断向其他非资源型产业转化的势头,新疆应不断出台相应的产业政策及激励措施,促进新疆现阶段主导产业不断向其他深加工产业转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