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首先运用描述性统计方法从种植业、畜牧业和林业、渔业等几方面对退耕还林前后农业生产结构的变化进行分析;然后借助洛伦兹曲线和基尼系数,分别计算了吴起县退耕还林前后的农业生产结构合理化指数,得出退耕还林后吴起县农业生产结构合理化综合指数有所提高(由0.8270提高到0.8596),但仍有进一步调整的空间;特别是退耕还林前后劳动力合理化指数都偏低(分别仅为0.7426和0.7762),说明吴起县劳动力结构调整力度还有待加强。  相似文献   

2.
研究目的:基于计划行为理论构建了生态认知对农户退耕还林行为影响的理论模型,以黄土高原退耕还林区为例,分析农户生态认知对其退耕还林行为的影响,为政府完善退耕还林政策提供依据。研究方法:利用412份农户调查数据和结构方程模型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征农户生态认知的行为态度、主观规范和感知行为控制三个维度均对农户退耕还林行为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其中,主观规范和感知行为控制也会通过行为态度的中介作用对农户退耕还林行为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农户生态认知三个维度对其退耕还林行为的综合影响路径系数从大到小依次为感知行为控制(0.354)行为态度(0.342)主观规范(0.252)。另外,农户退耕还林意愿对生态认知与退耕还林行为之间的关系存在调节作用。与有支付意愿的农户相比,无支付意愿农户生态认知对其退耕还林行为正向影响的综合路径系数明显较高。研究结论:政府应该通过加大外部宣传和改善内部环境等途径提高农户的生态认知程度,进而不断提高农户参与新一轮退耕还林的意愿和规范农户退耕护还林行为。  相似文献   

3.
运用生态足迹的方法从供给的角度测算了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对陕西吴起县农户户均生态承载力的影响,测算结果表明:退耕还林之前吴起县户均生态承载力为2.57 hm2,退耕之后户均生态承载力为3.62 hm2,上升了1.05 hm2;由耕地、林地、草地组成的户均生态承载力供给结构发生了变化,由退耕还林前的27.01∶1.01∶1变为退耕还林后的4.82∶13.93∶1,说明退耕还林工程对吴起生态经济的容纳能力有所增加,生态供给结构趋于优化。对耕地、林地、草地因子进行生态承载力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林地因子是影响退耕还林之后户均生态承载力的主要因子。最后,对进一步提升吴起县户均生态承载力的方法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4.
以安徽省合肥市郊区三县退耕还林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抽样调查与统计数据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合肥市郊区三县退耕还林的生态、经济和社会三大效益进行客观的评价与分析。研究发现:合肥市退耕还林工程在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上都取得了一定的绩效,但退耕农户以农为主的收入结构没有根本改变,农户增收的不稳定性也增大。并就合肥市退耕还林的后续发展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退耕还林工程是迄今为止我国农户参与面最广的一项生态建设工程,从实施以来,受到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农民群众普遍欢迎。但由于工程浩大、涉及面广,在实施期间出现了一些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涉及到对农户的利益产生直接影响。而农户的利益问题直接影响到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与成果的巩固。为把退耕还林工作扎实、稳妥、健康地推进,使退耕还林工程成果得以巩固,本文就四川省凉山州的退耕还林过程中有关农户的利益问题调查研究分析,发现其中的问题,并进行剖析,以期对凉山州退耕还林工程得以顺利进行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6.
对云南省干热河谷地区-X县2005年度退耕还林工程进行实地调研,从研究区概况、调研情况、取得成效及存在问题等内容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后退耕时代退耕还林工程对当地生态环境和农户生活水平的改善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仍然存在配套经费缺乏、林种比例失调、退耕农户生活无保障、规划设计粗放和后续产业发展滞后等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制约了退耕还林工程综合效益的提高,提出了建立退耕还林工程长期稳定的生态效益补偿机制、增加退耕农户货币性和非货币性收入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通过分析都昌县退耕还林前后农民人均纯收入、森林面积、农作物价格、农民收入结构等方面所产生的变化,以及都昌县农民对退耕还林的响应和评价情况,得出退耕还林工程目前实施的绩效。  相似文献   

8.
后退耕时期对退耕还林工程实施效果提出了新的要求。文章基于1999~2014年省域面板数据,理论和实证分析了退耕还林工程对农业产业结构和人口流动的影响。研究表明:空间上单位面积退耕还林成本差异明显,西部最高,时期上单位成本呈下降趋势;退耕还林工程促进农业产业结构中粮经比扩大,对农业产值存在挤出效应,对牧业存在溢出效应,但影响效应较低;退耕还林工程倒逼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提高城镇化率。对后退耕时期提出政策建议:保证项目的可持续性,强化标准的浮动性;加强政策宣传,注重自愿公平;引导产业调整和效益提升,促进农民再就业和持续增收;落实退耕林地产权保证,完善退耕对象社会保障。  相似文献   

9.
我国西部退耕还林的经济学分析:基于外部性视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西部退耕还林工程的生态补偿问题为研究对象,运用经济学的外部性理论对退耕还林补偿政策及相关生态补偿政策进行了分析与评述。探讨了财政补偿政策对农民退耕还林的激励作用、最佳的退耕还林规模、补偿标准的确定及国家对于退耕还林实行长期补偿政策的必要性。提出了完善退耕还林补偿政策的相关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0.
实施退耕还林工程,是国家为改善生态环境,恢复植被所采取的一项重大战略举措。甘肃省是全国最早实行退耕还林试点的3个省份之一。全省退耕还林工作从1999年启动以来,按照国务院关于“退耕还林、封山绿化、以粮代赈、个体承包”的建设方针,统一组织,科学规划,狠抓落实,取得了初步成效。至2002年底,全省完成退耕还林355.7万亩。其中,生态林275.36万亩,经济林49.72万亩,草30.62万亩,分别占退耕还林任务的77.41%、13.99%和8.60%。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有效改善了生态环境,增加了农民收入,加快了脱贫致富步伐,促进了农业结构的调整,改革着农业传统的粗放生产方式,开始实行集约化经营,加快了产业化进程。在退耕  相似文献   

11.
来信反映了粮食部门基层职工对下岗分流工作的意见和看法,是当前社会的一个热点和难点问题。期待大家就如何妥善解决这个问题提出好的建议,以促进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改革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2.
"可抵税流转股票"(Flow-through shares)是加拿大通过财税手段鼓励矿产勘查等产业投融资的政策工具,其核心是将勘查公司享受的抵税政策"流转"(Flow-through)给投资者,由投资者享受该政策。该政策不仅适用于(固体)矿产勘查,还适用于油气资源、绿色能源,对我国政府在事关"可持续发展"领域运用"公共政策",引导鼓励民间资本投资具有一定政策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目标的提出对土地利用和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两型社会”建设与土地集约节约利用具有高度的内在一致性。本文的研究显示在“两型社会”建设目标下的土地利用政策总体取向是坚持集约节约利用土地,通过土地的集约利用达到土地节约利用的目的,减少土地利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和破坏。此外,本文还针对不同产业、不同主体功能区确定了相应的土地政策取向。  相似文献   

14.
15.
中国"绿箱政策"的支持结构与效率   总被引:79,自引:1,他引:79  
本文从政策与制度层面,定量分析中国“绿箱”结构与效率,并就如何减少政策和制度安排失当所导致的公共财政资源浪费,合理分配“绿箱”政策资源、提高“绿箱”支持效率等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6.
吉林省农业绿箱政策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利用实证研究,以1996-2003年吉林省财政数据为依据,对照WTO规则对吉林省绿箱支持水平进行了测算,并进一步利用熵值分析方法,对绿箱支持的结构及稳定性进行了计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吉林省农业科技、自然灾害救助和农村扶贫方面的投资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吉林省绿箱政策的各项投资稳定性顺序与符合效率原则的投资优先序并不完全一致,绿箱政策投资结构仍未完全理顺。  相似文献   

17.
研究目的:通过对农地产权体系的静态解构和动态演变路径分析,厘清“三权分置”实质及现实制约因素,就如何充分放活土地经营权提出政策优化建议。研究方法:理论研究、政策文本分析。研究结果:(1)从农地产权体系的静态解构来看,集体所有权是“三权分置”政策的法定起点,而土地承包经营权是实际起点,土地经营权是落脚点;目前,“三权”体系框架已较为明确,“分置”的规则及秩序也基本确立,以立法为核心的正式制度为实现土地流转与农地适度规模经营目标奠定了重要基础。(2)农地产权体系正从家庭联产承包经营制阶段的半开放式系统向“三权分置”阶段的复杂半开放式系统演变;从集体到农户再到经营主体,权利主体的复杂身份属性,以及土地经营权通过非单一、非直线型的方式在多种权利主体之间实现流动,使农地产权体系形成了现实中复杂的多元主体网络格局。(3)承包权与经营权的有序分离和经营权的自由流转,是“三权分置”的核心路径,而农民不完全参与市场及其预期不确定性,以及包括价格发现、进入和退出机制、要素配置在内的土地经营权市场尚不完善,是制约农地产权市场体系演进的关键。研究结论:充分发挥农民自由选择权、完善可替代性收入和保障体系、加快公平有序的土地经营权市场建设和放松土地经营权流转的金融约束或应成为现阶段政策优化的主要着力点。  相似文献   

18.
三峡工程库区生态移民政策绩效分析及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运用成本收益分析方法对三峡库区生态移民政策绩效进行评价,得出的结论认为生态移民具有改善生态环境和提高扶贫效率的作用。但要提高生态移民的政策绩效,达到既“移得出”又“稳得住”,必须协调处理好生态效率与经济效率、迁出地与迁入地农户意愿、最低生活安置与最低生产安置的关系,并应根据迁入地和迁出地的实际状况,采取相应的配套政策,推行不同的移民安置模式。  相似文献   

19.
中国农业政策对生态服务补偿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认为,中国农业政策对政府和市场购买的生态服务补偿会产生不同的影响。有些政策对政府和市场购买的生态服务补偿会产生负面的影响,有些政策会促进政府购买的生态服务补偿,但同时也会抑制市场的购买力。  相似文献   

20.
在新一轮宏观调控大背景下 ,新农业政策、新农村政策和新农民政策构成了新“三农”政策的三大支柱。新“三农”政策的初步实践表明 ,它在工农关系、城乡关系和政府与农民关系上已经或即将取得重大突破。新“三农”政策的未来走向是 ,进一步构建解决“三农”问题的长效机制 ,充分发挥地方政府在解决“三农”问题上的作用 ,努力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