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本文介绍了一种利用软件产生同步通信中同步时钟信号的方法,论述了软件鉴频与锁相技术的基本思想,论证了软件鉴频与锁相技术的可靠性,并以实例说明了软件鉴频与锁扣技术的实际应用.软件鉴频与锁相技术较之硬件实现具有适应性强,经济性好,实现简便等优点.  相似文献   

2.
针对短波39音OFDM系统,提出了一种新型的符号同步和载波频偏估计方法。与传统方法相比,该方法能够保证更加精确的符号和载波同步。最后通过系统仿真验证了这一结果。  相似文献   

3.
一种适用于多相相干解调的载波同步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一种新的载波同步方法,并将它用于对载波前导的快速精确同步。文章给出了同步算法的仿真流程和部分仿真结果,并对其应用前景作了简单讨论。  相似文献   

4.
针对随机共振应用于单频载波同步时存在的噪声能量转化不彻底、采样点数量需求高的问题,提出了随机共振等效时移的载波同步方法。首先,通过充分利用接收信号的先验信息,设计样点等效时移过程,降低了载波同步对采样率的需求;其次,通过设计多级迭代的随机共振系统,并设置本地同频方波信号,提高了噪声的转化效率;最后,给出了较为完整的时移校准和时延校准的模块设计。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均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地实现载波同步,并较现有方法提高约10 d性能。  相似文献   

5.
为实现数据的高速解调,提出了一种QPSK并行解调模型,并对定时同步、载波同步、自动增益控制(AGC)和数据恢复等各个模块进行了Matlab仿真分析.重点提出并仿真实现了一种在并行解调中实现载波同步后的模糊统一和数据恢复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针对多进制相移链控(MPSK)信号相干解调中载波同步问题,提出一种基于Zoom FFT及频域内插的方法进行载波提取。该方法通过信号的非线性变换,在时频域内实现载波频率的粗估计,在此基础上通过频域内的插值校正实现载波的准确提取。仿真试验结果表明,本算法提取的载波具有较高的准确性,估计的最大相对误差只有10-6量级。该方法不需要特定图案的前导字,结构简单,可估计的载波频率适应范围大,在高信噪比的情况下硬件实现系统实时性好。  相似文献   

7.
载波同步对通信系统起到重要作用。实际的通信系统中可能存在时域相关噪声,其影响常规载波同步的性能。对此,利用噪声的时域相关统计特性,并在噪声相关矩阵特征分解的基础上,进行分析推导,得到一种改进的载波同步方法。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改进方法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8.
定时同步是单载波频域均衡(SC-FDE)系统的一项关键技术,其中的粗定时同步算法决定着同步收敛速度,由Schmidl和Cox提出的传统算法中出现的测度峰值平台影响着粗同步的精度与速度。通过训练符号格式的重新设计,利用其中4个相同部分良好的相关特性,提出了一种基于特殊训练符号的粗同步算法。仿真结果表明,在高斯白噪声信道和多径衰落信道条件下,新算法定时偏差估计的方差和均值接近于理论值,粗定时同步能够精确地完成,较好解决了测度峰值平台问题。  相似文献   

9.
直接序列扩频接收机对本地载波的同步要求非常严格, 以往所需电路复杂。本文方法在数字域通过粗、细双环调整达到载波同步,具有同步时间短、精度高、灵活性强、所需器件少、易于实现的优点。本方法已在基于AD6620数字下变频信号处理器的中频数字直扩接收机中得到应用,并可广泛用于数字化扩频电台、遥控遥测等通信系统中。  相似文献   

10.
为解决高速QPSK信号全数字解调的技术瓶颈问题,采用模拟方案 ,研制了一种四次方环载波恢复电路,重点介绍了应用混频器上变频特性的宽带平方电路以 及锁相环(PLL)载波提取电路的设计过程。测试结果表明,该载波恢复电路可以完成载频 为720 MHz、码速率100 Mbit/s~1 Gbit/s范围的QPSK信号同步载波恢复,解 决了高速信号相干解调中载波同步的关键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11.
本文提出了软件妆收机中抑制载波双边带调幅(DSB-SC)信号载波同步的一种算法,根据下变频后的基带信号估计出收发载波的频差,并经卡尔曼滤波后结合数字锁相环以达到载波捕获范围宽、跟踪速度快、环路噪声小的特点。文章最后给出了一个具体实例的仿真结果。  相似文献   

12.
自动相关监视(ADS-B)可用于多站定位系统中实现时间同步,但直接同步的精度不足以满足工程应用的需要。为了提高同步精度,首先推导了利用ADS-B实现站间同步的机理模型,在实测数据的基础上仿真了直接同步方法的精度水平;其次分析了ADS-B位置误差的类型和来源,得到了不同误差类型的分布特征;最后根据不同误差类型的特点,提出了一种降低ADS-B误差影响的高精度多站同步的方法。该方法可有效降低ADS-B系统延时误差和定位误差对同步精度的影响,以实测数据为基础的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可实现纳秒级的站间同步精度,具有良好的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在满带宽100 MHz条件下,AD9371的收、发采样频偏问题严重,不采用精确的同步定时模块时,在高斯白噪声信道下测试,误码率较调制误差公式erf值偏高。传统的Gardner定时同步算法虽能降低采样频偏,但Gardner算法的实现复杂度太高。针对这对性能和复杂度间的矛盾,给出了一种同步定时模块的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简化实现方法。简化后的Farrow滤波器的乘法器与原始的Farrow相比减少50%,环路滤波器占用FPGA资源和传输时延比原环路滤波器都减少了50%以上。将简化后的同步定时模块在AD9371板卡上进行测试,结果表明简化后的同步定时模块与传统的Gardner同步定时模块性能在-30 dBm时误码同时降低到零,性能完全一样,证明此种同步定时方法的等效简化切实有效。  相似文献   

14.
为解决压缩感知理论在直扩测控通信应用过程中面临的压缩域信号载波同步问题,针对重构算法复杂度偏高、计算资源消耗过大与系统实时性要求之间的矛盾,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压缩域Costas环技术,该环路不再需要进行信号重构,可以直接从压缩域信号中提取频率和相位信息。首先通过压缩域信号估计理论分析,给出了压缩域直扩测控通信信号处理框架,并提出了改进的压缩域Costas环路;然后对环路模型及其跟踪精度进行了理论分析;最后通过计算机仿真验证了该环路技术有效性。理论分析和仿真实验表明环路能够在压缩域中实现高动态信号的高精度载波跟踪和解调处理。压缩域Costas环技术可应用在基于压缩感知的宽带扩频测控通信系统、认知无线电等相关领域,具有一定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本文结合国家责任法中反措施的相称性原则归纳了WTO中仲裁裁决中所反映的反措施实践。在WTO法律中,《补贴与反补贴措施协定》(SCM)第4.10、第4.11条中的反措施、《关于争端解决规则与程序的谅解》(DSU)第22.4条的中止减让措施在WTO司法实践中和学理上被视为国家责任法中的反措施。SCM第4.10、第4.11条对反措施规定了"适当"这样的限制;DSU第22.4条对中止减让措施规定了"等同"限制。此二种限制就是反措施的相称性要求。在SCM中,"适当性"要求是定性的描述,以目的论作为标准,如果中止减让能够使被诉一方撤回补贴或消除不利影响,则就是适当的。在DSU中,"等同性"必须以"抵消或受损"的水平来衡量,是量化标准。对二者进行比较,"适当性"标准不是严格的相称性,只要不是"不成比例"就可接受。这两种相称性最终都是通过数量来表现的。  相似文献   

16.
针对通信信号压缩采样获得的压缩域信号频率、相位提取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压缩感知的新型锁相环技术。通过深入研究压缩域的信号估计问题,提出了压缩域锁相环路,可以直接在压缩域同步跟踪信号频率和相位变化,不再需要高复杂度的信号重构处理。分析了环路模型及其估计性能,并针对该锁相环可行性和性能分别进行了仿真实验。仿真结果不仅验证了压缩域锁相环的可行性,同时表明该环路能够实现高动态信号的高精度频率提取。压缩域锁相环的应用潜力较大,例如可以作为压缩感知通信接收机的同步解调方法。  相似文献   

17.
航天测控系统中载波跟踪误差主要来源于热噪声和航天器动态应力,对载波跟踪环 路的优化一般通过调整环路等效噪声带宽来实现。分析了航天测控系统中航天器的动态应力 特性及环路跟踪误差特性,导出由载噪比和动态应力决定的环路最佳带宽表达式,提出一种 通过环路自身状态估计载噪比和动态应力的方法,通过对载噪比和动态应力的实时估计实现 对环路参数的实时调整。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在动态应力和载噪比时变的高动态场合可以 实现稳定的载波跟踪,测量精度得到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8.
分析了多径电力线信道特性,针对电力线通信信道中第一主路径非能量最强路径的定时同步问题,通过仿真分析信噪比与门限选择的关系,拟合了最优的第一主路径门限曲线,并提出了一种在多径电力线信道下寻找第一主路径的自适应定时同步门限选择方法,利用接发端前导信号互相关判决函数的峰均比关系自适应选择门限,用于解决电力线恶劣的信道环境下第一主路径非能量最强路径的情况下寻找第一主路径的问题。仿真表明,该方法同步性能明显优于固定阈值且接近于最优阈值的判决方法,相比固定门限有1 dB的提升。  相似文献   

19.
本文根据直接序列扩频码分多址(DS-CDMA)系统上行链路伪随机码跟踪的特点,给出并分析一种全数字非相干延迟锁相环 (DLL),该DLL采用了二元鉴相和数字序贯滤波的实现结构。文中推导了多用户环境下环路的数学模型及鉴相误差统计特性,给出了跟踪性能的计算机仿真结果。研究结果表明,本文给出的DLL能以小的复杂度实现良好的跟踪性能,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