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正>无形资产准则的四点变化一、无形资产研究与开发费用的处理方法我国现行准则规定:自行开发并按法律程序申请取得的无形资产,按依法取得时发生的注册费、聘请律师费等费用,予以资本化,计入“无形资产”账户。企业在研究与开发过程中发生的材料费用、直接参与开发人员的工资及福利费、开发过程中发生的租金、借款费用等直接计入当期损益,予以费用化。新会计准则引入《国际会计准则》中的做法,将企业内部研究开发项目的支出区分为研究阶段支出与开发阶段支出,将研究阶段支出于发生时计入当期费用,将同时符合以下条件的开发阶段支出确认为无形资产.1.  相似文献   

2.
李玉双 《投资与合作》2010,(10):128-128
一、无形资产研究与开发费用的处理方法 我国原准则规定:自行开发并按法律程序申请取得的无形资产,按依法取得时发生的注册费、聘请律师费等费用,予以资本化计入“无形资产”账户。企业在研究与开发过程中发生的材料费用、直接参与开发人员的工资及福利费、开发过程中发生的租金、  相似文献   

3.
《企业会计准则-无形资产》第13条规定,“自行开发并依法申请取得的无形资产,其入帐价值应按依法取得时发生的注册费、律师费等费用确定;依法申请取得前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应于发生时确诊为当期费用”,新颁布的《企业会计制度》第45条也作出同样的规定。对此规定,会计界存在较多的学术争议。  相似文献   

4.
试论研究与开发费用的会计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沙君 《上海会计》1999,(1):46-48
研究与开发费用(ResearchandDevelopmentCosts)是费用化还是资本化向来是会计界争论的问题。现行《企业会计准则》没有专门对研究与开发费用的会计处理作出规定,只提到自行开发的无形资产,应按开发过程中实际发生的支出数入帐。1998年新颁布的《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中也没有专门对研究与开发费用的会计处理作规定,但对自行开发并按法律程序申请取得的无形资产,作了与原制度和基本准则不一致的规定。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规定对依法取得无形资产发生的注册费、聘请律师费等支出作无形资产入帐,开发…  相似文献   

5.
根据我国《企业会计准则——无形资产》准则:自行开发并依法取得的无形资产,其入账价值,应按依法取得时发生的注册费、律师费等费用确认,依法申请取得前发生的研究与开发费用,应于发生时确认为当期费用。在当今知识经济条件下,研发费用的开支剧增,仍对其沿用传统的费用化的处理模式,其弊端则日趋明显,具体表现为:1.违背了历史成本原则。历史成本原则要求企业的各项资产应当按照取得时发生的实际成本核算。我国现行准则中自创无形资产成本的确认,只包括依法取得时发生的注册费、律师费等,将大量的研发开支不计入无形资产的成本,而作为期间费…  相似文献   

6.
燕淑华  杜春明 《中国外资》2011,(23):137-137
<正>新《企业会计准则》对内部研究开发费用准则进行了重大修改将企业内部研究开发项目的支出,区分研究阶段支出与开发阶段支出。其中,研究阶段的指出,应当与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而开发阶段的指出,在满足一定条件下,可以确认为无形资产,既内部研究开发费用可以进行资本化处理。本文就内部研究开发费用资本化的特点、会计处理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7.
新企业会计准则对内部研究开发费用准则进行了重大修改,将企业内部研究开发项目的支出区分研究阶段支出与开发阶段支出。其中,研究阶段的支出应当于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开发阶段的支出在满足一定条件下可以确认为无形资产,即内部研究开发费用可以进行资本化处理。本文就内部研究开发费用资本化的特点、作用及实际运用中面临的挑战作些探讨。  相似文献   

8.
计算机软件产品是指记载有计算机程序及其有关文档的存储介质(包括软盘、硬盘、光盘等),没有实物形态.其作为一种无形资产,会计处理上一般按《企业会计准则一无形资产》执行,即从外部获得的软件产品,按实际支付的价款或以合理方法确定的价格入账;自行开发并依法申请取得的无形资产,其入账价值应按依法取得时发生的注册费、律师费等费用确定:依法申请取得前发生的研究与开发费用,应于发生时确认为当期费用.但是笔者结合企业研发软件的实际情况,认为存在可商榷之处.  相似文献   

9.
崔晓钟 《会计师》2010,(1):10-11
<正>一、无形资产研发费用的费用化和部分资本化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1998年发布的《国际会计准则第38号——无形资产》中对研究开发支出的处理作了如下的规定:"在项目的研究阶段,企业不能证明存在将产生很可能的未来经济利益的无形资产。因此,该支出总是在其发生时确认为费用。由于开发阶段比研究阶段更进一步,在有些情况下,企业  相似文献   

10.
一、自创无形资产的计价方法 国际上使用的自创无形资产计价方法大致上可以归纳为4种:全额费用法、全额资本法、成果决定法、综合法。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征求意见稿指出:“由于研究开发项目能否成功,很难确定,或者有关费用很难与其他费用明确划分,或者这些支出能否带来经济利益很难断定”。所以,企业自创并依法取得的专利权、商标权等无形资产的价值只能包括“依法取得时的注册费、聘请律师费以及其他相关支出”,而不应包括研究和开发成本。这种计价方法不能反映无形资产的真实价值;不符合配比性原则;不便于考核无形资产研究开发的投资效益。借鉴国际会计准则的有关规定,结合我国的具体情况,我国对自创无形资产的计价应采取资本化、费用化同时并举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程德元 《财会学习》2007,(10):39-40
新实施的<企业会计准则--无形资产>(以下简称<新准则>)明确规定:企业内部研究开发项目的支出,应当区分研究阶段支出与开发阶段支出;研究阶段支出,应当在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开发阶段支出,在满足一定的条件下,确认为无形资产的成本即"资本化",否则,确认为费用,计入当期损益.  相似文献   

12.
无形资产是大部分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重要内容。 1998年 1月 1日起实施的《事业单位会计准则》(以下简称《准则》)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 (以下简称 (制度》) ,对事业单位取得、摊销和转让无形资产的账务处理 ,过于简单 ,不易操作。为此 ,笔者提出如下改进意义。  一、关于自行开发的无形资产核算《制度》只规定了开发成功并按法律程序取得无形资产时 ,以实际支出数借记“无形资产”,贷记“银行存款”等有关科目 ,但没有规定开发过程中发生的费用如何处理的问题。据调查 ,实务中的处理方法主要有两种 :一是将开发无形资产过程中发生的费…  相似文献   

13.
一、各国会计准则关于房地产开发中借款费用的处理原则 国际会计准则第23号"借款费用的资本化"明确指出了适合采取借款费用资本化的范围.该准则第8条和第11条分别规定"采用借款费用资本化方针的企业,是在借款费用对企业具有重大意义时,而且是在须经较长时间的准备才能按预定用途使用或销售的资产上发生支出时,才将借款费用列为资本支出".显然,房地产开发是符合其关于借款费用资本化的资产条件的.  相似文献   

14.
对研究开发支出会计处理方法的评价及改进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张斌 《上海会计》2001,(4):26-27
对企业研究开发支出的会计处理,通常有资本化和费用化两种方法。本文在对这两种处理方法进行分析评价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改进的处理方法,供同仁探讨。 一、对企业研究开发支出两种会计处理方法的评价 (一 )资本化处理 1.资本化的含义。研究开发支出的资本化,即将发生的研究开发支出计入研究开发尚未形成的资产成本中。这又可分为完全资本化与部分资本化:前者是将所发生的研究开发支出全部计入资产帐户;后者是按一定标准区分研究支出与开发支出,将其中一部分予以资本化。国际会计准则中规定的是部分资本化处理方法。 2.资本化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5.
《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固定资产》第六条:“与固定资产有关的后续支出,符合本准则第四条规定的确认条件的,应当计入固定资产成本;不符合本准则第四条规定的确认条件的,应当在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该准则应用指南进一步具体规定:“固定资产的后续支出是指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发生的更新改造支出、修理费用等。固定资产的更新改造等后续支出,满足本准则第四条规定确认条件的,应当计人固定资产成本,如有被替换的部分,应扣除其账面价值;不满足本准则第四条规定确认条件的固定资产修理费用等,  相似文献   

16.
罗永玲 《会计师》2011,(6):39-40
<正>固定资产的后续支出是指固定资产使用过程中发生的更新改造支出、修理费用等。《企业会计准则》以后续支出是否符合固定资产确认标准为依据,分别资本化和费用化处理。而《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对后续支出的处理却有所不同。一、会计和税收对固定资产后续支出规定的差异(一)会计准则规定。《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固定资产》及其应用指南规定,后续支出的处理原则为:符合固定资产确认条件的,应当计人固定资产成本,同时将被替换部分的账面价值扣除;不符合固定资产确认条件的,应当计入当期损益。  相似文献   

17.
高光良 《云南金融》2011,(3X):20-21
随着企业的发展,研究与开发的支出不断提高,于是如何对研发费用进行恰当的会计处理成为会计界关注的焦点。财政部2006年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对原准则关于企业研究与开发费用统一计入当期损益的会计处理作了较大修改,将企业研发项目的费用支出区分为研究阶段支出与开发阶段支出,分别列入费用项目和资产项目。本文就这个变化及尚待解决的问题等方面展开研究。  相似文献   

18.
随着企业的发展,研究与开发的支出不断提高,于是如何对研发费用进行恰当的会计处理成为会计界关注的焦点。财政部2006年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对原准则关于企业研究与开发费用统一计入当期损益的会计处理作了较大修改,将企业研发项目的费用支出区分为研究阶段支出与开发阶段支出,分别列入费用项目和资产项目。本文就这个变化及尚待解决的问题等方面展开研究。  相似文献   

19.
财政部2006年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对原准则关于企业研究与开发费用统一计入当期损益的会计处理作了较大修改,将企业研发项目的费用支出区分为研究阶段支出与开发阶段支出,分别列入费用项目和资产项目,这对高新技术企业有较大的影响。本文立足于新会计准则,分析了高新技术企业研发费用的会计处理。  相似文献   

20.
<正>一、前言新会计准则颁布实施之前,企业研发支出在发生当期全部计入损益,即全部费用化,新会计准则在研发支出的会计处理上实现了与国际会计准则(IAS)的接轨,即将研发过程区分为研究阶段和开发阶段,对研究阶段的相关支出费用化处理,而对开发阶段的相关支出在符合相关条件的情况下予以资本化,即所谓"有条件资本化"。显然,新会计准则中关于研发支出的会计处理思路体现了财务精细化的趋向,符合准则所规定条件的研发支出已基本满足了确认无形资产的条件,对其资本化处理符合区分收益性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