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冯钰文 《云南金融》2011,(5X):138-138
信用是现代市场经济的基石和助推器,更是现代市场经济的生命。然而当前我国经济是由计划经济脱胎而成的,信用基础薄弱,信用现状并不乐观。具体提升我国信用体系的途径:(1)改善信用大环境(2)构建国民信用档案体系(3)完善信用配套司法建设(4)发展信用中介服务机构(5)推进信息化技术的应用以及加强信用监管。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尤其是中国加入WTO组织后,建立符合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信用管理体系已迫在眉睫.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要"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健全现代市场经济的社会信用体系".  相似文献   

3.
信用是市场经济的本质要求,是现代市场经济的生命和灵魂。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信用是社会经济生活中的重要桥梁和纽带。信用的好坏,关系到社会经济运行成本的高低,解决我国社会经济运行中信用缺失问题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本文从体制、理论和现实等几个方面就我国经济运行中信用缺失问题和如何完善信用体系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4.
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 ,良好的社会信用是建立规范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保证 ,信用交易是市场经济高度发达和完善的表现。可是近几年来 ,经济生活中突出的失信行为正日益侵蚀我们正在建设的市场经济肌体。加入WTO后 ,我国经济将面临更大的发展空间和更为激烈的竞争环境 ,国内市场经济将极度活跃 ,经济主体之间的信用活动将日趋频繁。而薄弱的信用制度和信用管理体系 ,成为制约市场经济发展的“瓶颈”。如何建立健全我国社会信用体系。笔者试谈管见。一、信用缺失的表现(一 )政府方面。市场经济是一种信用关系和信用行为 ,其发展有赖于…  相似文献   

5.
信用是现代市场经济的一个基本构成要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同样需要以发达的信用和完善的信用制度为基础。发达信用的一个重要特征是信用“极致”到个人,因为个人信用是社会信用的基础和核心.因此完善个人征信体系对发展我国市场经济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信用经济是现代市场经济的本质特征。国际经验和我国改革以来的实践都表明,信用既是经济发展的主要杠杆,亦可能成为经济波动的重要源头。 一、我国信用体系现状的主要特征和缺陷 我国国民经济的信用化程度,伴随着十五年的改革开放和经济高速增长而不断加深。在“八五”时期,作为信用产物的金融资产已超过当年创造的国民生产总值,按国际通行的指标衡量,国民经济已经信用化。但从我国信用体系现状来看,还存在一些明显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完善和发展,建立和健全信用体系尤为重要。市场经济,其本质就是信用经济,其形式是契约经济,在市场经济中,恪守信用、规避风险,确保竞争交易中各种契约的如期履行,是整个经济秩序正常运转的前提。“企业无信不兴,社会无信不稳”,没有诚信的支撑,社会就会陷入混乱无序的状态。因此建立行之有效的信用体系是十分必要的。现就我国信用体系的现状及完善我国信用体系的有关问题进行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8.
重建社会信用环境拓宽企业融资渠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市场经济运行中最为重要的资源不仅是资金、技术及各种物资资源,而更重要的是信用.信用是市场经济中市场主体进行市场经济活动所必须遵循的法律原则,也是一项基本的道德原则,规范市场经济秩序,需要有良好的信用环境做保证.特别是我国加入WTO后,建立严格的社会信用体系是我国与国际接轨,参与国际经济活动的重要保证,是有效防范金融风险的必要条件,也是现代经济金融正常运行的根基.但相当长一段时间以来我国经济中暴露出的"瓶颈"问题是社会信用环境差,信用体系不健全,造成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融资困难.重建信用环境,拓宽企业融资渠道已成为当前经济工作的当务之急.为此,本文仅就社会信用环境的重建及企业融资渠道拓宽的若干问题作一些思考和探索.  相似文献   

9.
杨瑞  郭晓芬 《甘肃金融》2009,(11):44-46
社会信用体系是建设现代市场体系的必要条件,也是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基本制度安排。近年来,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取得较快发展,特别是以人民银行全国统一的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基础  相似文献   

10.
对我国信用评级业发展的研究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用评级作为现代市场经济中社会信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可有效地辅助市场监管,在促进市场健康发展、提高市场经济效率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分析了我国信用评级业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提出了促进我国信用评级业发展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促进商业银行健康持续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代市场经济中,高度发达的信用体系在防范金融风险、提高市场资源配置效率、推动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本文在对我国社会信用体系构建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作出分析的基础上,对我国的信用体系的构建进行预测与展望,并且对我国信用体系的构建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以征信体系建设为基础 加快社会信用体系的重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东  唐德鑫 《武汉金融》2004,(10):11-13
本文指出信用是现代市场经济的基石。目前中国社会严重的信用缺失源于社会转型过程中道德理念的缺失,而信息不对称所产生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以及对失信行为惩戒制度的缺位加剧了社会信用缺失的严重性和危害性,因此构造良好的社会信用体系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当务之急。我们应该加快企业和个人征信体系的建设,以此来促进整个社会信用体系的重建和完善。  相似文献   

13.
现代市场经济是建立在法治基础之上的信用经济。信用在经济活动中的功能发挥有赖于一整套社会机制,这种机制的主旨在于建立新的市场规则,最终营造出一种适合信用交易发展的市场环境,我们将这种机制称为信用体系。相应的,区域信用体系是相对于一个国家的整体信用体系而言的,是指由于我国不同区域经济发展的非均质性,  相似文献   

14.
阎冶军 《甘肃金融》2002,(12):13-14
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然而在我国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却日益暴露出"信用失范"、"信用缺失"等诸多信用危机.这种危机严重地损害着企业经营和金融市场秩序,信用风险成为金融业界最难预测与控制的"软"风险因素.因此,为了积极构筑现代金融信用体系,从传统文化的视角对我国信用观念进行深刻反思,就显得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15.
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然而信用体系建设的严重滞后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政府信用作为整个信用体系中最为核心和基础的部分,对我国信用体系的建设起到关键性的作用。本文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了我国政府信用缺失对经济、社会的影响,找出了其缺失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重塑我国政府信用的政策选择。  相似文献   

16.
现代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信用是促进市场经济有序运行的润滑剂,两者紧密相连。信用服务业作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环节,其成熟与否是衡量我国信用经济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准。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我国信用服务业实现了从无到有、从类型残缺到体系健全的巨大飞跃。与此同时,我国的信用服务业在为信用经济作出巨大贡献的同时,仍存在与市场运行机制不相和谐的因素,集中表现为法律体系不完善、监管过于分散、行业缺乏有效竞争等。加强对信用服务业的类型化规制有助于完善监管架构、提高监管效率。  相似文献   

17.
马宁  钱振伟 《时代金融》2012,(14):26-27
现代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没有成熟的信用社会就没有成熟的市场经济。保险信用体系存在着影响诚信建设的一些问题。相应的对策是:构筑保险市场的信用体系,加强保险市场管理,加快保险业的改革和发展,促进民族保险业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8.
加快征信体系建设 改善社会信用环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宁 《济南金融》2006,(12):3-5
建设社会信用体系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党的十六大提出了"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健全现代市场经济的社会信用体系"的战略任务。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明确指出:"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形成以道德为支撑、产权为基础、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是建设现代市场体系的必要条件,也是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治本之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仅是法治经济,而且是信用经济。信用是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没有信用,就没有秩序;没有信用,就没有市场,经济活动就难以健康发展。历史和现实充分表明,市场经济愈发达就愈要求诚实守信…  相似文献   

19.
马宁  钱振伟 《云南金融》2012,(5Z):26-27
现代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没有成熟的信用社会就没有成熟的市场经济。保险信用体系存在着影响诚信建设的一些问题。相应的对策是:构筑保险市场的信用体系,加强保险市场管理,加快保险业的改革和发展,促进民族保险业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20.
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诚信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市无信不立”及我国信用现状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我国已初步具备了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法制环境和竞争机制。信用经济正在兴起,但尚未形成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信用体系,尤其是很多人对信用的理解仍停留在传统的道德范畴上,对信用在现代经济中的价值和使用价值认识不足,无法形成普遍的信用意识和理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