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吴东泰 《生产力研究》2005,(12):241-243
文章从高校教育体制改革发展的趋势与我国高校发展的实际情况出发,对高校财务管理体制的改革进行了探讨。提出高校财务管理体制改革应吸取我国20世纪80年代企业财务管理体制改革的教训;从高校教育成本核算体系、固定资产价值补偿方式、财务核算体系等方面对高校财务管理体制改革及建立高校投资基金提出了设想和思路。  相似文献   

2.
我国金融机构的改革发展取得了成果,金融分业监管体系基本形成。目前,我国金融深化改革的主要任务是加强银行业发展的对内开放和发展,推进证券市场的改革,进行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  相似文献   

3.
论金融体系的深化改革王正华《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对加快金融体制改革提出了明确要求:在90年代,我国金融体系必须向深层次改革方向发展。一、我国金融体系改革的进展和存在的问题改革已经进行了15年。通过银行体系、资金供给体...  相似文献   

4.
90年代中国的金融问题及金融体制改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金融是资金流通的总称,它产生于资金盈余单位与资金短缺单位之间的资金交易。资金交易的结果产生金融资产与金融负债。在我国资金交易主要通过银行中介进行的条件下,银行的资产与负债状况大体上就反映了社会资金交易即我国的金融状况。90年代的中国金融是80年代中国金融的发展,90年代的中国金融问题应从80年代以来银行的资产负债变动中去揭示。  相似文献   

5.
解决“三农”问题,是现阶段党和国家工作的重心所在,而加快农村金融改革,完善农村金融体系,又是我国新一轮金融改革的关键。由于农业产业的内在弱质性,我国“三农”发展面临严峻的资金短缺困境。因此,建立健全农村金融组织体系、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完善农村信贷担保体系等,成为加大金融支农力度的基本对策。  相似文献   

6.
文章对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前后的韩国金融改革作了总体上的回顾。20世纪60年代,韩国以官制金融为特征的金融制度极大地推动了经济发展。80年代,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进行了放松金融管制、利率自由化、开放金融市场等一系列金融自由化改革。90年代,加快金融改革步伐但遭遇了金融危机。危机后,韩国采取了重组金融机构、建立存款保险制度、扩大直接融资、开放金融市场等金融重建措施,走出了危机。  相似文献   

7.
<正> 规范与发展:信托业在新世纪的两大主题中国的金融信托业在其短短20年的发展历程中经历了戏剧性的变化:在金融产业的经济功能由国家银行担纲的80年代,信托业以改革试验田与前行者的角色推动了金融体制的演进和金融市场的发展;而在金融产业组织日渐完善的90年代,信托业却仿佛失去了存在的价值,源于信托业的金融风险不仅构成了金融体系动荡的隐患,也成为制约金融改革继续深化的障碍。  相似文献   

8.
完整的金融体系包括金融机构体系、金融市场体系、金融监管体系和金融调控体系。本文从上述四个方面阐述了我国金融体系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分析了改革和完善我国金融机构体系、金融市场体系、金融监管依稀和金融调控体系的基本方向及思路。  相似文献   

9.
于洋 《经济论坛》1996,(22):36-37
国外合作金融制度与我国合作金融改革□于洋目前,我国金融组织体系改革的重点之一是建立新的合作金融组织体系,把我国现存的城市信用社、农村信用社改建为合作银行。因此,研究国外合作金融制度,探讨我国合作金融改革之路,具有重要意义。一、国外合作金融的主要特点国...  相似文献   

10.
循环经济体系,没有强大的资金支持是不可能实现的。只有建立和完善有效的金融支持体系,才能全方位地满足循环经济产业化的金融需求。因此,我们要为循环经济相关的市场主体建立一个良性的、面向市场的投融资环境和金融支持体系:改革发展循环经济的商业银行间接融资体系;建立专为循环经济生产提供资金的政策性金融组织;组建循环经济产业投资基金;培育和发展资本市场,拓宽循环经济项目融资渠道;推进与循环经济相关的金融资源创新,实现循环经济和金融创新的双赢。  相似文献   

11.
循环经济体系,没有强大的资金支持是不可能的。只有建立和完善有效的金融支持体系,才能全方位地满足循环经济产业化的金融需求。因此我们要为循环经济相关的市场主体建立一个良性的、面向市场的投融环境和金融支持体系:改革发展循环经济的商业银行间接融资体系;建立专为循环经济生产提供资金的政策性金融组织;组建循环经济产业投资基金;培育和发展资本市场,拓宽循环经济项目融资渠道;推进与循环经济相关的金融资源创新,实现循环经济和金融创新的双赢。  相似文献   

12.
循环经济体系,没有强大的资金支持是不可能的。只有建立和完善有效的金融支持体系,才能全方位地满足循环经济产业化的金融需求。因此我们要为循环经济相关的市场主体建立一个良性的、面向市场的投融资环境和金融支持体系:改革发展循环经济的商业银行间接融资体系;建立专为循环经济生产提供资金的政策性金融组织;组建循环经济产业投资基金;培育和发展资本市场,拓宽循环经济项目融资渠道:推进与循环经济相关的金融资源创新,实现循环经济和金融创新的双赢。  相似文献   

13.
<正> 一、80年代我国农业发展中的两种趋势 80年代是我国农村改革和农业发展成就卓著而又充满矛盾的十年,总结与反思这一时期农村改革的丰富实践和农业发展的曲折历程,将决定九十年代我国农业发展与改革的道路。 80年代我国农业发展中最引人注目的是连续五年的蓬勃发展和接踵而来的五年停滞。这种明显而长期的形势逆转,仪仅用1984年对农业形势判断失误来解释是勉强的,其根本原因在于,我国农业内部在80年代中存在着两种性质相反的发展趋势。趋势之一:改革对农村生产力的解放。我国农村改革的成就是举世公认的。农村改革对农村社会生产力的解放主要基于两个方  相似文献   

14.
我国金融体制经过20多年的改革与发展,初步建立了比较完善的金融市场体系;金融管制不断放松,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格局基本形成,监管效率有所提高;金融调控方式初步从直接调控转向间接调控,在近几年的宏观调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不容忽视的是,金融体制和金融运行过程中还存在一系列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相适应的深层次的矛盾与问题,需要进行改革与调整。  相似文献   

15.
加入WTO对我国银行业的影响及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入世贸组织是经济全球化和我国对外开放的必然结果。加入世贸组织将为我国金融业的国际化提供机遇,同时也使我国银行业在业务技术、管理、人才、金融监管体系以及央行货币政策的实篱等方面受到影响和挑战。因此,要加快金融体制改革的步伐,为我国商业银行的发展和公平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国有商业银行内部管理和内部经营机制的改革,逐步向规范的商业银行运作模式靠拢;健全和完善有关金融法规,建立涉外金融法律法规体系;提高  相似文献   

16.
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农村的金融体系就进入了一个不断建立与完善的发展历程.本文首先阐述了60多年来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改革历程,紧接着分析了改革过程中所存在的一系列困难,进而提出应构建多元化的农村金融体系,并展望了未来农村金融体系改革的前景.通过分析,提出了农村金融体系要想适应农村经济的发展,必须加强政策性金融、商业性金融和合作性金融等多元化金融机构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7.
建立适应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新金融的新金融机制的基本思想,重点改革和发展我国的银行金融,将银行确实我国今后一定时期内支持科技发展主要投资主体,在银行金融发展充分和间接金融市场制度比较完善的基础上,进一步实现科技发展投资主体多元化,让间接金融担当起科技发展融资主体的职责。  相似文献   

18.
林强 《发展研究》2000,(7):17-19
我国新兴商业银行的发展以80年代中期以后招商银行的创建和交通银行改建为标志,伴随着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的启动,翻开了中国金融改革的新纪元。经过十多年的艰苦探索,这些新兴商业银行以其独具特色的体制,大胆求索的精神,不断上升的市场份额,为支持我国经济建设,推  相似文献   

19.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会计改革已经走了很长一段路,取得了巨大成就。目前,我国已初步建立了以会计法为核心,以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为支持的会计法规体系,使会计工作步入法制化、规范化轨道。随着基本会计准则和16项具体会计准则的制定,以及企业会计制度、金融企业会计制度和小企业会计制度的逐步建立与完善,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企业会计核算标准体系已初具规模,对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加强金融监管、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等发挥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0.
<正> 起自70年代末的我国改革,很快就取得了极其醒目的成绩。但是到了80年代后期,却又出现了一系列严重的问题。为什么我国的改革继成绩之后又接连出现问题呢?这里当然有改革决策与具体工作上的问题,但是更主要的还在于改革指导思想的理论基础,即在突破传统理论的某些不足之时,却使自己陷入了几个致命的误区。改革的理论如果走不出这几个误区,中国的改革就难以健康发展。引入市场机制到片面市场化倾向引入市场机制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改革的基本内容,这是对传统体制排斥和否定市场机制的弊端的否定。我国经济改革的许多内容,如企业扩权、计划体制改革、价格改革、金融改革、外贸改革等,都与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有关。引进市场机制的思路完全正确,因为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