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外贸顺差的激增,在推动GDP高速增长的同时,对我国宏观经济稳定运行提出了挑战。本文对巨额外贸顺差给我国经济带来的影响进行分析,得出其成因,并提出了有效的应对之策。  相似文献   

2.
产业动向     
《中国对外贸易》2014,(3):80-81
页岩气产能呈爆发式增长今年激增7倍 明年再增4倍 记者从国土资源部获悉,我国页岩气开发的产能,在2013年的基础上将有大幅突破,预计今明两年,我国页岩气产能可以实现《页岩气发展规划(2011—2015年)》中提出的“到2015年页岩气产能将达65亿立方米”的目标。  相似文献   

3.
加工贸易顺差为何迅速扩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0年,我国外贸顺差仅为87.4亿美元,2006年,外贸顺差达到1775亿美元,2007年前两个月,外贸顺差已达396.1亿美元。  相似文献   

4.
李霞 《北方经贸》2011,(10):86-87
本文就我国“双顺差”主要来源的外贸顺差与外商直接投资对人民币名义汇率的影响进行了实证比较分析,结果发现:外贸顺差、外商直接投资和人民币名义汇率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外贸顺差和外商直接投资都是人民币名义汇率的格兰杰原因,但是后者的显著性更强;在动态效应上外商直接投资比外贸顺差对人民币名义汇率的影响力度更大。  相似文献   

5.
外贸顺差过大是我国外贸要面对的突出问题,尤其是机电产品外贸顺差增势难减。2007年机电产品出口占出口总额的57.9%,其顺差占80.4%,比上年增长66.2%,加快6.9个百分点,是持续推高我国外贸顺差的主导力量。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我国现阶段对外贸易持续顺差的现状出发,揭示了多年累积的外贸顺差产生的负效应,特别是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冲击。分析了外贸顺差的原因及其存在的必然性,提出了疏导外贸顺差的政策建议:调整外汇储备制度,运用税收杠杆,调整开放策略,扩大内需等等。  相似文献   

7.
FDI对中国外贸顺差影响的三大效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编者按:中国外贸顺差的突出引起了官、产、学、研各界从不同角度进行讨论.本文作者从外商直接投资的贸易互补效应、替代效应和顺差转移效应出发,得出中国近年来外贸顺差急剧扩大,与外商来华投资是分不开的,这为我们认识当前的中国外贸顺差提供了新视角.  相似文献   

8.
近两年,国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缓解外贸顺差过大矛盾,其成效逐步显现。但是,2007年以来我国进口增长速度继续远远落后于出口,外贸顺差增长依然很快。有些同志担心,抑制出口措施如果继续加码,外贸可能伤筋动骨。这种担心不无道理。那么,应当如何认识和解决当前外贸顺差问题呢?  相似文献   

9.
本文首先建立了外贸顺差和FDI影响货币供应,进而影响货币化率的理论模型。模型表明:外贸顺差、FDI、存款准备金率和现金存款比率是影响货币化率的主要因素。同时,运用1988-2004年中国的外贸顺差、FDI和货币化率等有关数据进行了回归分析、协整检验和格兰杰因果检验。实证检验结果与理论模型的结论高度一致。基本结论是:1988-2004年间,外贸顺差、FDI的大幅增加是我国货币化率大幅上升的最主要的原因;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与货币化率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CM1与货币化率呈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0.
周琳丽 《致富时代》2011,(12):134-134
我国对外开放进程日益深化和发展,对外贸易规模不断扩大,贸易顺差也快速增长。该文通过对目前的外贸顺差现状的描述,探讨了外贸顺差问题的原因,并结合现状提出了促使贸易平衡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邓继跃 《农机市场》2002,(10):16-17
*截止2001年连续5年全行业亏损,今年上半年亏损总额激增至3.2亿元 *在技术监督部门去年组织的抽查中,39家企业的产品合格率不及20% *产能大大高于产量,新企业仍在入伙追进  相似文献   

12.
<正>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速度激增,产能大幅扩张。但自2008年爆发了全球范围的金融危机,产能过剩的情况开始制约我国经济发展。基于上述原因,2015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经济政策将从促进增长的"需求侧改革"转向"供给侧改革",并且将"去产能"的经济任务作为2016年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在这一过程中,如何在维持市场稳定的同时消除过剩的产能,避免企业"僵尸化"便成了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而破产重整这一通过债务重组来保护公司继续营业,实现债务调整和企业  相似文献   

13.
近来,不断有一些学者发表文章认为我国出口持续增长以及外贸顺差的持续扩大是"对外贸易的结构和增长方式不合理"所致,把当前外贸顺差过大带来的压力归咎于所谓的"外贸出口的过快增长",并且把解决外贸顺差过大的出路寄望于抑制出口上.笔者认为这是一种非常有害的观点,其症结在于:未能认识到我国外贸顺差持续扩大的根本原因并非出口过快增长所致,而是由于"奖出限入"传统观念和近年来宏观经济环境与相关政策所导致的进口增速滞后;未能认识到像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大国,在特定发展阶段同样需要经历一个对外贸易"高出高进"的过程;未能认识到解决外贸顺差持续扩大问题,需要更多地从扩大进口上寻求出路.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随着黑龙江省对外贸易规模不断扩大、进出口贸易快速增长,外贸顺差也持续扩大。扩大的贸易顺差在拉动地方经济、增加外汇储备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也会引发国内外新的贸易摩擦,为经济增长带来不确定性,而顺差引起过多的外汇储备,又将带来人民币升值压力和金融风险,更不利于外贸增长方式的转变。分析全省外贸顺差的状况及其形成的原因,提出相应对策并初步预测全省未来外贸顺差走势,对转变黑龙江省外贸发展方式,促进贸易平衡发展有着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5.
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近年来我国钢铁业的发展表现的可圈可点,不但产能规模年年扩大,而且出口额也在激增,由于国内铁矿石只能满足一半需求,每年需要进口大量的铁矿石,可以讲中国钢铁物流在原材料进口这一环节就走上了“国际化”的道路。  相似文献   

16.
以我国2000年~2015年煤炭价格为研究对象,分析了经济下行压力、煤炭进口量与进口价格以及产能过剩等因素对我国国内煤炭价格的影响.研究发现,煤炭进口价格是影响国内煤炭价格的最显著性因素,煤炭进口、经济下行压力都对国内煤炭价格有一定的影响.要求我国政府加强对煤炭行业的宏观调控,煤炭企业有效配置资源、制定正确经营战略、规避市场风险,缓解经济下行压力下进口激增、产能过剩对我国煤炭价格的冲击.  相似文献   

17.
要优化进出口结构,转变外贸增长方式,努力缓解外贸顺差过大的矛盾。  相似文献   

18.
2005年中国外贸顺差1019亿美元,比上年增加699亿美元;年末国家外汇储备8189亿美元,比年初增加2089亿美元。这一快速增长的中国外贸顺差让很多国家艳羡不已,但国家统计局局长李德水对这些数字却有另外的理解。他表示,这不过是世界经济一体化和国际产业分工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19.
啤酒行业向来不缺乏故事,第一梯队有华润雪花、青岛啤酒、燕京啤酒三家企业,这几年打得难解难分。华润雪花啤酒(中国)有限公司采用积极扩张的策略,十年的时间从几十万升激增到近千万升的产能,雪花的并购狂潮加剧了中国啤酒行业兼并重组的速度,使国内啤酒企业从2000多家下降到目前不足300家。  相似文献   

20.
要实现"减顺差",首先必须正确认识导致外贸顺差持续增长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