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国内外学者高度关注会计寻租问题,从多个视角探讨寻租定义及理论,形成了不同的理论观点.这些理论观点虽然已经形成相对系统的理论,但它们不同程度的存在缺陷,对现有资本市场的解释有限.文章对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做了系统全面的阐述与评析,旨在为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
政府、海关、走私商寻租行为的博弈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走私活动导致国家资源的浪费和产生腐败,本文通过经济学的寻租理论,借助于博弈论作为分析工具,讨论了打击走私和海关腐败官员参与寻租的成本、概率以及惩罚力度等因素对纳什均衡解的影响,最后给出寻租腐败现象的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3.
论寻租与腐败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关于寻租 (一)寻租的定义 关于寻租的定义学者们也是众说不一.但一个具有代表性的定义就是公共选择理论学派的创始人之一、著名经济学家布坎南对寻租所下的定义,他认为.寻租就是人们凭借政府保护进行的寻求财富转移而造成的浪费资源的活动。即寻租首先发生在非生产性领域.是一种非生产性的财富再分配。是对既得利益的追求和瓜分.而非一种能够带来社会财富增加的生产性活动:其次。寻租的直接原因就是通过各种渠道寻求政府保护而为寻租者获得一种垄断特权.该特权能够为自己获利提供保证:第三,寻租行为的结果是对寻租者与设租者个人而言是有利的。表现为个人财富的增加.但他们个人的这种获利则是挖走既得社会福利中的一部分.因而从全社会来看则是造成了因设租、寻租双方所付出的时间、精力、金钱等而导致的资源的浪费。因此。由于技术进步和改革创新所形成的经济租金以及对它的追求都不属于真正意义上的寻租。  相似文献   

4.
会计信息寻租问题由来已久,各国学者对该理论也进行了一定的研究。基于此,分析会计信息寻租发展史的重要的基础理论:寻租与信息不对称理论、寻租与会计的经济后果性、寻租与产权理论、寻租与政府管制,以期为后续的深入研究和探讨做好铺垫。  相似文献   

5.
我国资本市场审计寻租及其治理对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明确定义资本市场审计寻租的涵义与分类,深入分析我国资本市场审计寻租的产权机理和审计寻租的影响,并结合产权理论提出对审计寻租的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6.
寻租行为生腐败腐败的内核是“以权谋私”,谋私的手段和方式随时代而变。靠吃差价大发横财,这就是寻租行为。民主、法制、监督愈不健全,寻租活动愈猖獗,这就是目前我国反腐败面临的严峻局面。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曾估算,我国每年的价差、利差、汇差及其它交易租金,总...  相似文献   

7.
完善国家审计监督制度遏制腐败寻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应充分发挥国家审计在遏制腐败寻租中的作用。为此,要强化审计的独立性,现行的受托经济责任目标要涵盖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同时,需要加大腐败寻租成本,强化审计风险意识,积极推行审计结果公告制度。  相似文献   

8.
一、关于寻租理论的初始研究寻租是建立在资源的稀缺性以及经济人假设的基础之上,指借助于权力的力量追求自身经济利益的非生产性活动,是力图使“看不见的手”不起作用,由政府干预所提供的特殊垄断地位抑制市场竞争,在社会既定财富量下进行分配与再分配。这种活动只能有利于寻租者和给租者,不可能给社会创造更多的财富,具有负的外部效应。因此,有学者认为寻租是“看不见的脚”踩住了“看不见的手”。寻租理论的思想,最早萌发于塔洛克1967年的《关税、垄断和偷窃的福利成本》,并开创了可以称之为寻租理论的公共选择学派分支。而1986年诺贝尔…  相似文献   

9.
中国著名的国情研究家胡鞍钢近日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老百姓较多地关注着官员的腐败,而对实际存在的、危害更大的各种隐性腐败,却缺乏足够认识,而中国现阶段的隐性腐败更可怕。   胡鞍钢将中国现阶段的隐性腐败分为四类,即寻租性腐败、地下经济腐败、税收流失性腐败和公共投资与公共支出性腐败。   “寻租性腐败”是指为获取纯粹转移所花费的稀缺资源,跟垄断、管制和其他相关制度及实践带来的传统净损失。在中国,其具体表现为价格双轨制,经济特权和经济垄断权、进口关税和进口配额,以及政府对某些地区或集团的“优惠政策”。…  相似文献   

10.
《上海企业家》2005,(3):60-60
吴敬琏教授日前撰说,发展中国家出现的腐败.都是与市场发育不良和行政权力垄断配置密切联系在一起的。为什么腐败问题目前迟迟得不到解决?从早期的商品差价寻租.到最近十年的要素寻租,包括土地批租.金融腐败和公司上市过程中出现的腐败等等。关键还在于市场化改革努力受到了抵抗和反对。实施《行政许可法》以后,  相似文献   

11.
在腐败现象中,应引起重视的是寻租现象.本文通过对寻租现象的分析,就党风廉政建设和如何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的问题,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2.
商业箴言     
《中国新时代》2005,(2):16-16
在“寻租”和“设租”形成恶性循环的情况下,既然权力有价,自然就有人买官和卖官,形成危害政权生命的腐败。寻租的本质在于“权力揽买卖”,要从源头上铲除腐败赖以存在的基础,就要保证以下几点:第一,尽量减少行政审批,限制行政许可;第二,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第三,实行信息公开,并把必要的行政许可置于社会监督之下。——吴敬琏在《市场化导致腐败吗》一文中写道“利润不是商业行为和商业决策的解释、原因或逻辑,而是对它们的正确性的考验。”——彼得·德鲁克说。《金融时报》专栏作家迈克尔·斯卡平克引用这句话来说明,尽管…  相似文献   

13.
我国会计寻租及相关问题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寻租理论为会计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本文对我国会计寻租及其相关问题的研究进行了综述和简要评价:一是对会计寻租的原因、主体、行为表现以及实现方式等基本理论问题的研究;二是对会计管制、会计准则制定、会计国际化以及会计信息失真等会计寻租相关问题的研究;三是我国会计寻租及相关问题研究取得的成果及今后的研究取向。  相似文献   

14.
胡鞍钢,中国著名的国情研究专家,日前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老百姓较多地关注着官员腐败,而对实际存在的、危害更大的各种隐性腐败,却缺乏足够认识,而中国现阶段的隐性腐败更可怕.日前,胡鞍钢应邀在中纪委做讲座时将中国现阶段的隐性腐败分为4类,即寻租性腐败、地下经济腐败、税收流失性腐败和公共投资与公共支出性腐败.  相似文献   

15.
本文根据寻租理论的基本思想和研究方法,结合会计理论和会计实务的特点,探讨了会计寻租的内涵、会计寻租理论体系的基本框架构建、会计寻租研究四要素以及会计寻租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16.
黄雪芳  胡日东 《价值工程》2007,26(6):145-148
首先,阐述了寻租理论的发展及其危害;然后,借助博弈论作为分析工具,讨论了上市公司与审计机构寻租的成本、概率以及处罚力度等因素对纳什均衡解的影响;最后,给出了治理寻租行为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会计寻租研究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根据寻租理论的基本思想和研究方法,结合会计理论和会计实务特点,分析了我国目前会计寻租研究的不足和研究方向,探讨了会计寻租理论的基本框架、会计寻租的研究范畴,以及开展研究的基本方法,以期为会计寻租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本文根据寻祖理论的基本思想和研究方法,结合会计理论和会计实务的特点,探讨了会计寻租的内涵、会计寻租理论体系的基本框架构建、会计寻租研究四要素以及会计寻租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19.
寻租与寻租理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娟 《经济界》2006,(2):78-84
租金与寻租的区别。寻租理论的出现,把经济学的研究领域从资源在生产领域的配置问题扩展到生产与非生产领域间的配置,把生产性的寻利活动与非生产性的寻租活动区分开来。规范寻租理论与实证寻租理论。  相似文献   

20.
郭福春 《企业经济》2003,(12):221-222
一、寻租、信息不对称与信息操纵现代经济理论认为“租金”是指支付给资源所有者的款项中超过那些资源在任何可替代的用途中所得到的款项中的那部分,即超过机会成本的收入。在寻租的经济学分析框架中,对租金的定义是:租金是由于不同体制、权利和组织设置而获得的额外收益。公共选择学派认为,寻租是指那种利用资源并通过政治过程获得特权,从而构成对他人利益的损害大于租金获得者收益的行为,把寻租描述为人们凭借政府保护进行的寻求财富转移而造成的浪费资源的活动。从上述表述中可以看出,租金实质就是垄断利润的一种形式,寻租的共同特性是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