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该文结合辛亥革命的历史事件,分析了辛亥革命百年纪念活动的意义,从辛亥革命百年纪念活动中分析了公共关系在我国的发展对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起的作用并预测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
2011年10月10日,辛亥革命100周年,而就在10月9日这天,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大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百年锐于千载。这是孙中山先生在《民报》发刊词中对19世纪的描述。而20世纪初由孙中山直接领导的那场革命及革命后至今的一百年,更何尝不锐于千载?我们该如何打量辛亥革命这中国历史上的伟大创举?在中国百年现代化征途中,这场打响亚洲民主第一枪的伟大革命扮演了怎样的角色?这一不同于以往王朝更迭的社会巨变之下,蕴藏着怎样的时代逻辑、提供了怎样的历史得失,又凝聚着怎样的思想遗产?  相似文献   

3.
《中国报业》2011,(11):22-22
即将过去的2011年,对于中国报人来说,意义深远,回味绵长。在这一个,我国宏观经济平衡运行,国家盛事多喜事多:十七届六中全会成功召开,“十二五”规划启开序幕,建党90周年,辛亥革命100周年,报业在资本市场崛起……  相似文献   

4.
《中国报业》2011,(12):21-21
即将过去的2011年。对于中国报人来说。意义深远,回味绵长。在这一年,我国宏观经济平稳运行,国家盛事多喜事多:十七届六中全会成功召开,“十二五”规划启开序幕,建党90周年,辛亥革命100周年,报业在资本市场崛起……  相似文献   

5.
辛亥革命是一场低烈度的革命。这很大程度是因为立宪派的高度参与,降低了革命的破坏程度。徐琳琳:为什么想写《辛亥:摇晃的中国》这本书呢?张鸣:我一直觉得,辛亥革命在人们心中就是个符号,谈到辛亥革命,就是民主共和、就是国父。背后很多信息被消解掉了。这样解读历史、纪念历史事件,显然是有问题的,让人们看不懂真正的意  相似文献   

6.
邓涛 《中国报业》2011,(10):33-34
辛亥年间,革命党人通过办报纸、写文章,散播革命思想,策动反清起义。有道是“辛亥革命是报馆鼓吹起来的”,并非虚言。中国一旦动起来,整个世界将为之震动!”这是拿破仑·波拿巴的名言。1911年的中国就处在这样的社会震荡前夜。  相似文献   

7.
《中国拍卖》2011,(11):12-13
100年前,辛亥革命成功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来的封建帝制,开启了中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社会变革。100年后的中国美术馆,两个与辛亥革命有关的美术作品展带领我们仿佛穿越了时空,回到了100年前那个波澜壮阔的时代.  相似文献   

8.
辛亥革命之前,由于自然灾害、苛捐杂税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物价大幅上涨。辛亥革命之后,物价上涨的情况并没有改变,尤其是粮食价格的上涨带动了整体物价的进一步上升。军政府为了缓解财政困难,滥发纸币,引发了严重通货膨胀;滥增赋税,导致了税收混乱;这二者是物价上涨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密集函电     
胡丕 《中国海关》2012,(2):68-70
在辛亥革命期间,为列强掌控的浙海关见风使舵,以利益为出发点,从与清政府勾结反对革命党到灵活应对的转变,在浙海关税务司与总税务司的函电中展露无遗。辛亥革命光复前夕,清政府惶惶不可终日。外国列强控制下的浙海关从自己利益出发,不仅加紧与清政府宁波当局勾结,而且企图夺取关税保管权。为实现这一目的,它也对革命党人采取了一些灵活的做法。这在浙海关税务司与总税务司的密集函电中有相当细致的体现。  相似文献   

10.
随着社会变革和革命形势的发展,辛亥革命前后十余年间的妇女参政意识不断增强,并且在不同的时期有着不同的内涵,从而也表现出不同的参政方式。本文具体分析了辛亥时期妇女参政意识在不同发展时期中的具体形态以及所表现出的不同参政方式,并且对辛亥革命时期的妇女参政意识作了客观的历史分析和评价。  相似文献   

11.
孔令颖 《现代商业》2011,(12):72-73
2010年,笔者有幸亲临上海,体验世博奇观。一番游览后,我开始思考,城市——这个给我们带来美丽生活的地方,是怎样一步步发展起来的。苦思冥想后,"辛亥革命"深深地吸引了我的注意。可以说,对辛亥革命的研究几乎是与辛亥革命同步进行的。蒋介石统治时期,辛亥革命史基本上被纳入了国民党党史的范畴。新中国成立以后,辛亥革命史成为仅次于太平天国的研究课题";文革"以后,更是成为在中国近代史研究中规模最大并进而发展成为一个具有国际性的重要史学分支。百密一疏,长期以来,相关学者比较注重研究辛亥革命对农村的影响,往往忽视了其对中国城市现代化进程的促进作用。基于此,笔者著此文,试图阐释对"辛亥革命与中国城市现代化的关系"的认识。  相似文献   

12.
陈其美是辛亥革命时期显赫一时的风云人物,又是一位颇有争议的历史人物。本文论述了陈其美从事辛亥革命的历史实践及在谋求祖国发展中的作为。  相似文献   

13.
梁慧 《华商》2008,(20):138-138
辛亥革命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地位和作用,是中国现代化的真实起点。本文试着从国民政治观念的转变看辛亥革命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14.
今年是辛亥革命一百周年,出版界也出现了纪念辛亥革命热。一部重建辛亥记忆的经典之作、文史学者伍立杨的新作——《中国1911》日前由春风文艺出版社出版;著名学者张鸣的新书《辛亥:摇晃的中国》也是写辛亥革命的著作。乱世百年,可谓是沧桑百年,作者向我们展示了他对辛亥百年的反思。《民国诸葛赵凤昌》作者为故宫博物院创办人吴瀛之孙,吴祖光、新凤霞  相似文献   

15.
随着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纪念时间节点的日益临近,各地纷纷推出以颂扬红色精神、重温红色历史为主题的“红色活动”,这些活动不断升温并悄然走进会议市场。  相似文献   

16.
广电总局29日公布《2009年12月全国拍摄制作电视剧备案公示的通知》。通知说,希望备制作单位为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辛亥革命100周年、迎接党的十八大“调整好创作题材,抓好进度,确保质量”。  相似文献   

17.
曹贱保 《华商》2011,(3):84-87
2011年10月10日是辛亥革命爆发100周年纪念日。为纪念中国民主先驱孙中山先生及先烈前辈,特刊载此文,希望海内外中华儿女加强团结,促进两岸和平发展,共同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  相似文献   

18.
辛亥革命时期,袁世凯无论从那个角度看都是实权人物。他要是站在清朝政府一边,革命党就很难完成推翻帝制的大业;他要是站在同盟会一边,清廷就再无能力扑灭熊熊革命烈焰。因此,孙中山以大总统之位相让,期望能够借助袁世凯的力量完成革命。无论是孙中山还是黄兴,在当时的公开言论中都对袁世凯以中国的华蛊顿、拿破仑相许。  相似文献   

19.
在中国政治现代化进程中,辛亥革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经过这一役,中国政治逐渐开始步入现代政治发展的轨道,在国家政治结构乃至政治思想文化方面都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中国政治从此迈上了探求自身发展道路的艰难旅程.  相似文献   

20.
即将过去的2011年,对于中国报人来说,意义深远,回味绵长。在这一年,我国宏观经济平稳运行,国家盛事多喜事多:十七届六中全会成功召开,十二五规划启开序幕,建党90周年,辛亥革命100周年,报业在资本市场崛起……回望这些新闻事件,一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