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本文以2008—2010年50起A股上市公司的并购事件为样本,采用事件研究法对并购双方的财富效应进行了比较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并购可以为收购公司股东带来显著财富增加,而对目标公司股东财富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2.
文章从信息不对称理论出发,结合中国并购活动中的关联性特征,研究支付方式对收购公司股东收益的影响.选取我国上市公司收购非上市公司的569个事件为研究样本,采用事件研究法进行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股改后中国并购交易中收购公司股东获得正的超常收益;采用股票支付时收购公司股东收益显著为正,而现金支付对收购公司股东收益没有显著影响;关联并购比非关联并购能够为收购公司创造更大收益,关联并购中股票支付的股东财富提升更为显著,但是对于股权高度集中的收购公司就没有显著的正财富效应.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49起外资并购中国上市公司的事件和52起国内并购事件为样本,运用事件研究法对外资并购和国内并购的财富效应进行了比较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从总体上看,外资并购公司股东获得的累积超额收益要大于国内并购公司股东获得的累积超额收益,尤其在并购公告前后的几个短期累积区间内,外资并购的累积超额收益(CAR)要显著高于国内并购。  相似文献   

4.
以2005年至2010年我国沪深交易所成功进行外资并购的103家上市公司为样本,通过事件研究法对我国上市公司进行跨国并购前后的股东财富变化进行研究,发现收购公司在[-1,1]的事件期内的累积平均超额收益在10%的显著水平下为1.28%,在[-40,40]的事件期内的累积平均超额收益(CAR)在1%的水平下为-1.48%,显著小于零,表明跨国并购事件存在一定的公告效应,但长期来看,我国上市公司的股东并不看好其跨国并购,跨国并购并没有创造价值,股东财富发生显著损失。  相似文献   

5.
我国上市公司并购支付方式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首先对中外并购支付方式研究进行了简要的回顾。然后以2007年工业行业上市公司发生43个并购事件作为研究对象,用财务指标分析方法对不同并购支付方式进行实证检验分析,结果显示并购事件对并购公司股东财富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6.
文章采用事件研究法探讨我国商业银行海外并购是否为股东创造了财富。以2006年-2013年16起银行业跨境并购为样本,研究发现并购公告影响了股票的波动,但短期并没有显著提高股东财富。本研究同时还对子样本进行了检验,发现并购事件对单个银行股东财富是具有显著影响的,短期内产生的负超额收益偏多,说明我国银行海外并购风险较大,需加大力度进行银行间整合以使效益越来越好。  相似文献   

7.
本文将跨国效应的视角引入对中国企业并购的股东财富效应及其影响因素研究。通过以1993-2015年间中国上市公司495个跨国并购事件和同期4000多个国内并购事件为研究对象,采用双重差分方法,探讨了我国跨国效应与并购公司绩效的关系,并进一步研究了相关的国家差异、行业和企业层面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跨国并购能够为并购企业股东创造财富,尤其是在金融危机后至2015年。但财富效应明显小于国内并购。显著影响跨国财富效应的因素,包括我国和东道国之间人均GDP差异、宗教背景差异等;采矿类企业和国有企业的跨国财富效应低于其国内并购活动。本文的研究为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绩效研究提供了新的更为直接的证据。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特别是从2011年初的"新国八条"、"限购令"到首套房贷利率的上调以及银行信贷紧缩、证券融资被拒等一系列调控政策对我国房地产行业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使得一些房地产企业遭遇到了生存难题,因此很多房地产企业选择并购的战略进行企业扩张与结构调整,这也直接导致了近年来房地产企业间兼并重组事件的升级,使得"大鱼吃小鱼"的现象不断地蔓延。通过对2010到2012年有代表性的房地产业的24家企业股东的收益率的研究表明,在并购前后91天的时间内,房地产并购方公司股东获得远远高于其他行业显著的超额收益率。这表明,房地产业的并购事件会对股东财富形成积极影响,能大幅提高其资源配置效率。开发商们对房地产行业的市场前景表示乐观。  相似文献   

9.
文章以2007—2009年我国非金融上市公司扩张性并购事件为研究对象,对治理环境、终极股东控制与公司并购绩效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发现,终极股东的两权分离度及政府控制性质与公司并购绩效负相关;治理环境的改善在提高公司并购绩效的同时,还能抑制两权分离对公司并购绩效带来的负面影响;终极控制股东的政府控制属性会弱化治理环境的这种治理效应。  相似文献   

10.
王书斌  王雅俊 《财贸研究》2011,22(2):120-129
并购的财富效应存在明显的行业差异,主要体现在行业的发展阶段、发展战略和发展能力这三类行业特征上。通过产业经济学中结构—行为—绩效范式建立理论框架,利用中国1998—2008年沪深两市6962起并购事件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行业的财富效应与发展阶段正相关,与发展能力也正相关,并且行业发展阶段和发展能力对股东并购超额收益率的贡献分别为7‰和0.2‰;但是行业集中度并不是显著影响并购财富效应的行业特征。  相似文献   

11.
公开市场股份回购引起股东财富的变化。本文运用事件研究法,对我国上市公司中已经宣告进行公开市场股份的8个公司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公告日前股东财富得到增加,而公告日后股东财富减少。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选取金属、非金属与采矿业上市公司自2003年以来的关联并购和非关联并购事件为研究对象。采用事件分析法研究累积超额收益率,发现短期内关联并购增加股东价值,非关联并购减少股东价值。  相似文献   

13.
并购与企业目标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骏 《商业研究》2000,(1):137-140
就并购动因而言,谋取协同价值、重组价值以及购买便宜货与主并公司股东财富正相关;多角化经营和管理者动机与股东财富负相关;谋取EPS自展效应在市场有效时与股东财富无关,而与市场无效时正相关。  相似文献   

14.
本文主要对跨国并购对公司价值的影响进行探讨,在研究方法上采用了事件研究法.研究表明:公司所发起的并购是否为横向并购对公司价值影响不大,非国有企业发起的并购对其公司价值的影响要显著大于国有企业,只有发生控制权转移的跨国并购对公司价值才会产生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旅游上市公司外资并购效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春琳 《商业时代》2006,(25):43-44
本文采用事件分析法,对发生在我国旅游行业的上市公司外资并购事件进行了实证研究,探究了外资并购是否能对旅游行业内目标公司产生财富增长效应,以期能够提升我国旅游业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水平。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我国A股上市公司2009-2014年聘请了财务顾问的并购事件为样本,基于关系的视角,探讨具有不同关系的财务顾问对并购经济后果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有“关系”的财务顾问参与公司并购能显著提高并购绩效,短期平均为公司增加了1.3亿元的股东价值,长期平均为公司增加了1.8%的净资产收益率,并且“关系”越紧密,并购绩效越好;但是,有“关系”的财务顾问并没有显著提升并购成功概率.进一步的研究表明,有“关系”的财务顾问显著降低了并购溢价水平、缩短了并购持续时间.并且,上述结论主要在信息不对称程度较高的公司中成立.上述结论表明,“关系”作为公司和投行拥有的一种专用性资产,有助于降低公司与投行间的信息不对称程度,提高并购效率,支持了“交易优越假说”.本文的研究不仅拓展了“关系”与金融领域的交叉研究,丰富了关于公司并购中金融中介作用的相关文献,还为监管部门如何促进我国资本市场的并购市场化发展和提高上市公司并购效率提供了重要的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17.
主要从控制权稀释威胁与委托代理的视角分别研究家族控制对并购支付方式选择以及并购绩效的影响。对505家中国家族上市公司于2007-2009年发起的347起并购事件构成的研究样本进行实证检验表明:家族终极控股股东持股比例与现金支付方式的使用正相关,家族终极控股权与现金流权分离度与股票支付方式的使用正相关,控制权稀释与强化机制对并购支付方式的选择产生了显著影响;家族终极控股股东持股比例与并购绩效正相关,利益协同效应占主导地位;并购支付方式对家族上市公司的并购绩效并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8.
党国豪  周霞 《现代商业》2022,(2):136-138
本文首先介绍美的集团并购库卡集团的过程以及并购动因;其次通过基于股价变动的事件研究法对美的集团股价的波动进行分析,结果发现此并购行为在股票市场上没有表现出积极反馈,收购之后股价没有明显的上升,短期绩效不显著;再次,通过基于EVA评价美的并购长期绩效,分析表明此收购提升了美的集团的整体价值,企业为公司股东带来了更好的效益...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韩国近几年ICT(情报通信技术)产业的并购潮为背景,以韩国2000—2007年103家ICT并购公司为样本,运用事件研究法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韩国股市在事件窗口(-20,0)内对ICT公司的并购信号有积极反应,即股价持续上涨但并不显著;在并购申告日的前一天,股价持续上涨并且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20.
转型经济的特征导致我国企业在股权结构方面有很多显著的特征,并购企业的股权结构类因素对其经营运作必然会有影响。实证研究的结论显示非国有上市公司并购的绩效显著的好于国有控股股东的上市公司。上市公司的股权集中度与并购绩效负相关。完成股改的收购公司长期并购绩效要好于未完成股改的收购公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