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2012年在纷纷扰扰中,走到了极为关键的11月。这是消费者犹豫能否出手买房好过年的时候,这是银行逐渐收紧房贷寻求更优业务的时候,这是开发商冲刺全年销售任务的时候,这是检查各地方政府能否完成年度房价控制目标及保障房建设进度的时候,这更加是十八大隆重召开的时候。  相似文献   

2.
京城楼市供应市场在经历了8、9两月的攀高之后,在10月开始提前"入冬"。人们对供应市场刚刚升起的一丝希望又被打破,在2007年接近尾声的时候,商品房的供应压力还能否得到缓解?  相似文献   

3.
《楼市》2014,(18)
无论是房地产市场细分化,还是房地产行业金融化,都是中国楼市在市场下行期寻求转型的体现。如今,已经伤痕累累的房地产行业下半场能否开启新的商业传奇,这或许才是市场更为关注的。  相似文献   

4.
女性能否在楼市中撑起半边天?对此,笔者一直深表疑虑。然采访完之后,才觉得这种疑虑是多余的。  相似文献   

5.
楼市新政密集出台,房价这匹脱缰之马能否被理性驾驭?地产评论员王智中认为,作为直接影响行业走势的货币供应将很难复制去年的天量,在供求关系发生变化的情况下,楼市调整在所难免;而房地产研究专家杨红旭则认为,要真正抑制房价快速上涨势头,尚需政策加码及其执行力度的加大。今年楼市走向究竟如何,尚待观察。欢迎广大读者踊跃参评,各抒己见。  相似文献   

6.
楼市热线     
《楼市》2008,(13)
读者赵小姐来电:你好,我是一名业主,今天在我所买的城北一个楼盘的交付现场,我发现一个问题,想向你们咨询一下。《楼市》:好的,您请说。赵小姐:我们知道,楼盘交付的时候,开发商应该要出具一定的文件。但我们今天没有看到《竣工验收备案表》。开发商说要30日以后才能出具,但通知  相似文献   

7.
没钱的时候想发财,有钱的时候又发愁这是现代人的苦恼之处。因为在古代,有钱只能买田置宅,钱再多时就把银子埋在后院。可现在,如把大笔的钱存在银行“吃利息”,准被朋友讥为不识投资之道的“土财主”。[编者按]  相似文献   

8.
《东南置业》2009,(1):108-109
2008年,股市从6100到1600,这过山车似的惊险,还真让广大投资者“过足了刺激瘾”,而作为保值、增值投资的房地产也演绎着与股市同样的“熊途之路”;步入2009年,在一道道的利好政策出台,一道道的限制政策取消,房地产能否走出低迷,重现辉煌,我们拭目以待。  相似文献   

9.
楼市热线     
《楼市》2004,(1)
1、朱先生来电:去年我购买了一套期房,按合同开发商应在2003年11月份交付使用。11月份我按期拿到了钥匙,但是房子里没水没电,房产公司可以帮你从别处接入,但是电线、水管的费用由业主承担。按合同上规定,如果延期交房,房产公司延期一天要按房价千分之三赔偿。这种情况我能否要求按合同赔偿?  相似文献   

10.
又是一年“五一”,所不同的是,七天长假压缩至三天。短短的三天,能否结束观望、扭转颓势?《房地产导刊》记者兵分五路走盘探市。  相似文献   

11.
《东南置业》2014,(3):26-27
哪里存在暴利,哪里就有更多的黑幕,比如说楼市。在房价高的离谱的今天,楼市的暴利已经是社会公开的秘密,不过即使是暴利,以开发商为代表的房地产既得利益集团也不会老老实实建好房子.就着对购房者负责任的态度去做好应该做的问题。购房者在购房的时候,虽然是出钱的那一方,似乎却居于弱势,尤其是签了合同,付了购房款之后,很容易发现自己购买的房产问题多多,烦恼不已。故而在购房前,就应该审时度势,看清楚开发商的置业黑幕。  相似文献   

12.
楼市什么时候回暖?笔者认为,眼下的楼市,回暖并不是开发商或购房者单方所能决定的,一定是双方博弈的结果,而两种力量的平衡点就是楼市底部。一个行业的健康发展,需要买卖双方的共赢。然而,在房地产行业,多数开发商往往最大限度地把升值预期套现,拿走利润而把风险留给购房者(尤其是商业地产和投资型住宅)。这种行为导致了楼市买卖双方的对立。所以,当楼市低迷、  相似文献   

13.
进入2014年,中国楼市在经历了十几年的高歌猛进之后终于有了变化,而这次动荡究竟会成为中国地产的拐点,还是会像2008年那样与泡沫破裂擦身而过,中国楼市与中国经济能否全身而退,都成了全世界瞩目的焦点。  相似文献   

14.
乐永春  鲁丽 《东南置业》2014,(10):22-24
弥漫着金光银气的“金九银十”,向来是楼市销售的旺季,是开发商收获的时节,也是购房人的圆梦时分。今年,虽说楼市持续下行,购房者观望情绪浓厚,但限购取消和信贷松绑的利好,能否给这疲软的楼市一剂“强心针”?政府释放的“救市”信号,是否能使今年楼市的“金九银十”风光再现?  相似文献   

15.
2006年,珠三角经济快速增较长,加之居民可支配收入持续上升,为房地产的发展提供强大后盾。2007年,广州依然是珠三角房地产市场的风向标,而其他珠三角城市又能否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呢?就此,我们采访了珠江恒昌董事总经理何世红先生,对于2007年的珠三角地产市场进行了一次探讨。  相似文献   

16.
2006年,珠三角经济快速增较长,加之居民可支配收入持续上升,为房地产的发展提供强大后盾。2007年,广州依然是珠三角房地产市场的风向标,而其他珠三角城市又能否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呢?就此,我们采访了珠江恒昌董事总经理何世红先生,对于2007年的珠三角地产市场进行了一次探讨。  相似文献   

17.
楼市热线     
《楼市》2009,(7)
关于下沙地铁延伸段网友[不知所措]:你好!最近下沙的楼盘大降价,我和老婆去现场看了心动不已,可是我们却迟迟没有下单。《楼市》:为什么呀?网友[不知所措]:不就是因为地铁延伸段建设模棱两可的说法么,请帮我们问问下沙地铁延伸段到底今年建不建,什么时候建设?下沙管委会从去年到今年3月份一直答  相似文献   

18.
马跃成 《楼市》2013,(Z6):28
安徽的成功将会推动全国清房工作的开展,这个工作真要全国开展起来,不知道要清退出多少套房源,这些房源的入市无疑会改变市场的供求关系。房子多了是福也是祸,今天是福,也可能明天就是祸。目前,有多套房子的官员,很多是说不清来源的,或者说,就是来源不正的。这种时候,当被查处的时候,房子就成了被定罪的证据。刘志军的300多套房子,龚爱爱在北京某项目一次性购买的几十套房子,从  相似文献   

19.
提起投资,最典型的就是炒股与买房,这两个国内经济的风向标,如今却让投资者伤透了心。楼市不振,股市大跌,导致多数投资者苦不堪言,丧失信心,可沉寂了这么长时间,市场上开始浮现各种“抄底”的声音,是时候抄底了吗?如果是,该抄谁的底好呢?  相似文献   

20.
马密 《楼市》2004,(19)
10月28日,央行在最不引人注意的时候,实施了9年来的首次加息。虽然加的是很小的幅度,但引起的震动可够大的。因为利率趋势的改变,已经传达出一个强烈的政策讯号:调控力度需要进一步加大。而许多负债买房的老百姓也头一次明白了:敢情这利率还会涨的啊? 原来唱空的"泡沫派"得势不让人,到处宣扬中国已经进入加息周期。那么,到底这次加息是一次性现象,还是一系列加息的开始?房地产到底有没有泡沫? 房地产是资金密集型企业,管钱的最大,还是听听央行行长周小川的权威说法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