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国际扫描     
《中国经贸》2014,(22):7-9
IMF警告全球经济下行风险上升 新华网华盛顿报道,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警告全球经济下行风险上升,敦促各国加快结构改革和提高潜在经济增长率,促进全球经济更加强劲、可持续和平衡增长。第30届国际货币与金融委员会部长级会议目前在华盛顿召开。会后发表的公报指出,各国必须将提高当前实际经济增长和未来潜在经济增长率摆在首要位置,同时确保经济保持韧性和持续性。公报呼吁各国通过适当的宏观经济政策和关键的结构性改革,增加需求并消除供给限制,促进全球经济增长;同时加强宏观经济政策协调以减少溢出效应。  相似文献   

2.
今年以来,因食品价格涨幅较大,并推动居民消费价格提高,由此引发了人们对于我同经济走势的担心。本文作者认为:由于坚持目前的宏观调控政策,我围近期出现投资反弹的可能性不大;虽然CPI有所上涨,但国内消费增长比较稳定,对年度经济增长不会产生大的扰动;随着我围一系列限制“两高一资”产品出口政策措施逐渐发挥作用,我国出口增长也将逐步趋稳。因此,从目前我国投资、消费、出口这三项需求的增长速度来看,我国经济的整体走势在2007年将保持高位稳定的态势。[编者按]  相似文献   

3.
<正>我国正在由高速度的发展方式向高质量的发展方式转变,不管是总需求术足还是局部供给过剩,都不利于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今年以来,中央通过两次降准、两次降息,以及加快新建设项目获批速度等措施,并没有实质上提振内需,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速、出口增速等多项指标都降至近年来的最低水平。当前宏观经济最重要的任务是"稳增长",创造有效的经济需求,防止经济急剧下行对就业和社会经济稳定造成过大冲击。  相似文献   

4.
进入2004年,国家实行的遏制投资过快增长的一系列政策逐渐发挥作用,到5月份,投资增速回落到基本正常的水平并带动工业生产稳中趋降。如果我国继续维持目前的调控力度,由投资拉动的本轮经济扩张有可能在今年中基本结束,经济发展进入稳定增长期。考虑到经济调控政策的滞后性和前瞻性,今后一段时间,宏观调控宜保持一段政策  相似文献   

5.
投资、消费和出口是拉动国民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但作用不尽相同。从三大需求的性质看,只有消费需求才是最直接、最真实、最可预见的最终需求。在经济增长的主要约束由短缺经济时代的资源供给转变为市场需求的新形势下,消费需求的规模扩大和结构升级是经济增长的根本动力。从三大需求的数量看,在我国社会总需求中,最终消费一般占到60%左右,因而,消费需求是拉动经济增长最稳定、最重要的因素。研究消费预警可以科学、有效地洞察消费趋势,助推消费稳步升级。  相似文献   

6.
目前,有研究者认为,GDP增速已严重偏低,政府需再出台刺激政策推动经济增长。其实.政府“稳增长”没有问题,关键是出台怎样的政策。当前我围经济下行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产能过剩,因此应容忍经济适度调整,不对增速合理下行过度敏感,同时下决心解决长期问题,这才是好的宏观经济对策。  相似文献   

7.
《浙江经济》2022,(1):5-5
2022年大事多、喜事多,做好经济工作至关重要.面对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去年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2022年经济工作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各地区各部门要担负起稳定宏观经济的责任,各方面要积极推出有利于经济稳定的政策,政策发力适当靠前.  相似文献   

8.
在供给能力极大提升并出现结构性过剩的背景下,城镇化将成为工业化向中后期发展的重要条件。只有供给政策,显然是不够的。宏观经济政策的重心,要由供给政策转向需求政策,以需求的扩大带动供给的增长。  相似文献   

9.
从金华市的实际看,消费需求是拉动经济增长最稳定的动力,投资需求拉动作用受国家政策影响明显,外贸拉动经济增长的作用趋于增强。今后应注意把促进消费、投资和出口均衡增长的着力点切实转到调整结构、转变增长方式、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2012年中国的经济增长速度稳中见缓,前两季度,按不变价格计算,我国GDP的增长率为7.8%,低于2003年至2011年的年均10.7%的增长率。针对一些行业存在严重的产能过剩问题,大部分学者寄希望于通过刺激总需求(如刺激消费政策)来拉动经济的持续增长,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可是,由于过多地重视需求,就难免忽略了对我国供给的研究。我国的产能过剩现状,并不表明我国在供给层面就没有问题了。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学界一直比较关注供给总量的增长,努力在需求总量上升的同时采取多种措施刺激供给总量的增加。但是,由于供给结构的调整滞后,供给总量与供给结构变动之间出现了明显的不对称性。在宏观经济运行中,结构失调导致了不同行业供给过剩与供给不足并存的现  相似文献   

11.
我国经济发展面临多重内生压力与外生冲击,稳经济保民生成为当下第一要务。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稳经济政策措施既要立足当下,应对短期经济低迷的困境,又要着眼长远,保持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可持续绿色新动能。从短期目标来看,通过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纾困帮扶市场主体是稳增长的政策着力点。考虑新冠疫情等的冲击,投资的稳增长效应更值得期待,也是将绿色低碳转型纳入稳经济政策的重要切入点。国家出台的稳经济政策措施,涵盖绿色低碳转型的积极内容,但也存在潜在的碳锁定风险。经济下行不仅导致结构性失业与绿色就业不足,而且使得绿色低碳转型财政承压明显,低碳减排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较难平衡。借鉴欧美等发达国家在绿色复苏、零碳竞争、公正转型等方面的经验,未来我国不仅要将绿色投资作为稳经济政策的重要抓手,而且要从供给数量与结构匹配入手破解当前失业困境,通过加快零碳产业布局提升国际市场竞争力,力争在稳经济目标下推动绿色低碳转型。  相似文献   

12.
一、稳定宏观经济政策,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良好势头。这对于增强综合国力、有效缓解经济社会矛盾是非常必要的。要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关键是要努力扩大国内需求,坚持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继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扩大内需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长期战略方针和基本立足点。要努力调整投资消费关系,把增加居民消费特别是农民消费作为扩大消费需求的重点,不断拓宽消费领域和改善消费环境。  相似文献   

13.
陆昂 《广西经济》2012,(8):12-13
当前国家宏观政策调整的两个鲜明特点当前,我国经济增速放缓态势明显,今年二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7.6%,已连续6个季度回落,创三年来新低,低于8%这一潜在经济增长率的下限。国家从今年5月底开始陆续出台一系列扩大需求的政策措施,以稳定经济增长。随着经济增长进一步回落,预计国家将更加重视稳定经济增长,甚至把稳增长调整为国家宏观调控的首要目标。笔者认为,此次宏观政策调整具有两个鲜明特点:一是"稳增长"明显不同于"保增长"。虽然"稳增长"要求扩大内需以保持一定的经济增长率,但它与2008年下半年开始实施的"保增长"有明显的区别。首先,从政府  相似文献   

14.
从1998年开始,我国实施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从宏观经济政策角度看,其近期目标是扩大需求,防止经济回落;中长期目标是调整结构、深化改革,培育新的需求空间,增强企业的自主发展能力。实践证明,这些措施对于适应经济发展的阶段性转变,启动新一轮经济增长,发挥了卓有成效的作用。在扩大内需政策措施的推动下,我省经济增长逐步加快,经济结构层次不断提升,  相似文献   

15.
于海荣 《发展》2013,(10):22-23
经济持续放缓的背景下,政府高层提出经济运行“上下限”说,并明确提出“下限”就是稳增长、保就业。这意味着就业走势将直接决定着未来政策变动。目前反映就业走势的指标走向并不一致。尽管经济增速放缓已经持续一年有余,今年上半年新增就业却超过700万人,为历年同期之最;不仅登记失业率保持稳定,月度调查失业率也稳定在5%左右。从总量看,就业并未因经济下行受到太大影响。  相似文献   

16.
本文着重探讨了我国经济从疲软状态中走出来的原因,即政府不仅采取了以积极的财政政策为主的需求方面的政策,而且同时采取了以激发企业活力为主的供给方面的政策。作者介绍了国内外在这方面的经验教训,并提出了今后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7.
<正>稳经济关键在于稳消费。要以收入侧改革为前提,创造供给侧和需求侧的新平衡,为疫情后的经济复苏和消费增长注入强劲动力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中,消费是最稳定的存在,也是最有潜力的存在。在刚刚解封的兔年春节,大江南北、街头巷尾,处处被“憋坏了”的男女老少的消费热情所引爆,让我们再一次见证了中国经济蕴藏的巨大潜力。正是这种潜力,让我们有理由相信,经济将有望超预期复苏。2023年,面对疫情减弱、政策加码、经济企稳的新变化新形势,居民消费呈现出六大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8.
何流 《中国报道》2009,(12):72-75
明年我们稳增长就行了,既防止在经济回升过程中因继续“保增长”的政策力度过大过急,导致投资过快增长,引发通货膨胀;又要防止因刺激经济增长的政策力度和政策效应减弱,经济出现第二轮下滑。  相似文献   

19.
远见     
《浙江经济》2014,(14):5-5
孙学工: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可以并行结构调整政策是为了提高经济的潜在增长水平,宏观经济政策是为了使实际经济增长不偏离潜在增长水平。对于后发国家而言,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更大动力是来自于收入水平提高导致的消费需求变化的拉动,而不像发达国家更多地依赖由创新产生的供给变化推动,因而后发国家经济和收入的持续增长本身就是结构调整升级的重要驱动力,而经济减速后收入增长的停滞则会带来升级动力的减弱进而会迟滞产业结构的升级进程。  相似文献   

20.
我国经济已经进入稳定的回升通道,出现这种转折的根本原因在于政府调节经济的过程中,实施兼有需求方面和供给方面的“两手政策”。为了保持宏观经济的稳定和繁荣,在可预见的未来,仍然有必要坚持两手抓,但必须加大供给政策的力度,激活和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大力发展中小企业;在企业活力提高的同时,相应减弱需求政策的力度,使长期实行扩张性需求政策的负效应不致过分积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