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姚瑞红 《时代经贸》2010,(12):214-215
会计是一门学科性和实践性较强的学科,而会计模拟实验教学是构成会计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有效解决实践教学目标及弥补校外实习不足,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对全面推动素质教育,培养创新应用型人才起着重要作用。本课题针对长期以来会计手工模拟实验教学中存在着的课程设置不合理、教材内容狭窄、考核方式单一、等问题进行研究,试图改进会计手工模拟实验的模式,建立合理的考核体系,完善教学方式,达到完善会计模拟实验课程体系设置,以提高我校会计专业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相似文献   

2.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各界对会计人员专业知识的要求越来越高,如何培养高级应用型会计人才已成为高等院校的迫切任务.当前,各高校已将会计模拟实验教学作为会计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培养会计专业学生实际工作能力,提高综合业务能力起着积极的作用.本文在实践教学的基础上,分析了会计模拟实验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这将有利于我们科学地进行会计模拟实验教学.  相似文献   

3.
会计模拟实验教学是将理论知识运用于会计实务的教学活动,是培养职业学校会计专业学生职业技能的关键环节。针对目前中职学校会计模拟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自己的见解及解决措施,以便提高会计实验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4.
会计是一门学科性和实践性较强的学科,而会计模拟实验教学是构成会计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有效解决实践教学目标及弥补校外实习不足,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对全面推动素质教育,培养创新应用型人才起着重要作用.本课题针对长期以来会计手工模拟实验教学中存在着的课程设置不合理、教材内容狭窄、考核方式单一、等问题进行研究,试图改进会计手工模拟实验的模式,建立合理的考核体系,完善教学方式,达到完善会计模拟实验课程体系设置,以提高我校会计专业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相似文献   

5.
程海泉 《时代经贸》2007,5(9X):215-216
在职业教育中财会专业的教学目的是培养大批德才兼备的适应经济发展需要的应用型会计人才。目前,会计课程单靠课堂教学和毕业前走马观花的实习,不利于学生系统、连贯、全面掌握会计记账程序和方法。不利于理论联系实际。进行会计模拟实验教学,解决了会计教学中理论联系实际的关系问题,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利于达到培养应用型会计人才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高丽燕 《经济师》2009,(5):136-136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着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素质。强调实践技能,而传统会计教学模式严重阻碍了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校内模拟实验教学是实践性教学的基本形式和主要形式。也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文章就如何搞好会计模拟实验教学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会计模拟实验是高校会计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对于深化会计理论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应用型会计人才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目前高校会计模拟实验教学中存在着若干问题.本文从拓宽会计模拟实验内容、提高实验教学层次、手工实验与电算化实验结合、配备有经验的实验指导教师等四个方面提出了改革措施.  相似文献   

8.
会计手工模拟实验是会计实践教学的重要内容,尤其在高等职业教育的会计教学中,实验教学更为突出。根据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和特色,阐述了会计实践教学意义,分析了高等职业院校中会计手工模拟实验教学现状,提出了符合高等职业教育特点的会计手工模拟实验教学改革的措施。  相似文献   

9.
会计实验教学是会计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加强会计实验教学,必须确定会计培养目标,注重会计模拟实验,优化会计实验教材,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加强会计实验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和实践能力,符合培养应用型会计人才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程海泉 《时代经贸》2007,5(9):215-216
在职业教育中财会专业的教学目的是培养大批德才兼备的适应经济发展需要的应用型会计人才.目前,会计课程单靠课堂教学和毕业前走马观花的实习,不利于学生系统、连贯、全面掌握会计记账程序和方法,不利于理论联系实际.进行会计模拟实验教学,解决了会计教学中理论联系实际的关系问题,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利于达到培养应用型会计人才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浅谈《国际金融》课程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国际金融》课程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和时代性很强的课程,该课程的这些特点,决定了在其教学过程中必须对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改革。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并与优化教学内容相结合;要改革考试方法和内容,建立科学的考核指标体系;在教材的使用上要"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等才能完成预期的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12.
会计学专业创业教育实践教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林  唐现杰  李燕 《经济研究导刊》2012,(17):252-254,262
现代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在这种形势下,各类院校的会计学专业教育如何适应我国社会经济环境,培养适合市场经济发展所需要的高素质、高技能的创业型会计人才,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实践教学作为会计学教育的核心内容之一,在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创业能力以及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从实践教学的实验、实习、毕业设计以及第二课堂实践活动等主要环节入手,探讨了以创业为导向的会计学专业实践教学问题。  相似文献   

13.
会计对称理论应作为会计准则制定的重要原则。会计对称理论作为中立性的可实现途径,能在理论上解决中立性和准则制定经济后果之间的矛盾。将会计对称理论纳入会计信息质量框架中,可简化会计准则规范方法、优化会计准则内容、提升会计信息质量,同时对会计、审计、统计等实务工作产生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4.
郑玲  周志方 《财经科学》2010,(3):111-117
由于CO2大量排放,不仅使全球气候变化问题更加严峻,而且给企业带来了巨大的财务影响及会计处理难题。近年来,国际会计学界、相关机构及协会纷纷对二氧化碳排放所引起的会计问题展开理论研究和实务探讨,并取得了一系列的进展。本文介绍了当前国际研究机构及相关研究者就碳排放与交易的会计处理、规范所作的努力和最新研究成就,同时也提出了我国发展碳排放与交易的会计规范所需注意的原则及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5.
裘丽娅  徐植 《技术经济》2006,25(10):118-121
社会责任会计在国外近四十年的发展过程中,已经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在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问题上,还没有取得实质性的突破。研究和解决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问题对于完善我国企业社会责任会计理论与实务将有所裨益。本文在借鉴国内外理论成果和实务经验的基础上,分析我国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现状,并提出了建立和完善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体系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基于会计环境特征的会计准则制定导向选择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近年来,我国的会计准则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以2006年颁布的新的企业会计准则为标志,我国的会计准则已初步与国际会计接轨。新会计准则执行一年来,其效果受到理论与实务界的普遍关注,又一次兴起了对会计准则的制定导向的讨论,它既是一个理论问题又是一个实践问题,如何选择合理的会计准则导向,不仅关系到会计准则的质量,而且直接关系到会计准则的推广应用。笔者在对我国会计环境特征进行实际调查的基础上,提出了选择会计准则制定导向,必须充分考虑我国的会计环境特征,进而提出了应采用规则导向基础上的原则导向的观点。  相似文献   

17.
研究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环境下福建高职会计教育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借鉴台湾会计教育及改革的经验,从五个方面提出高职会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思路,这对实现福建高职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递延所得税的合理性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递延所得税的会计规则操作成本巨大而益处甚微,是最令人费解的会计规则之一。本文发现,递延所得税的计算规则缺乏理论依据和实践基础,它是公共会计师行业为了自身利益而设计的金融分析规则。为确保会计信息的公益性和公信力,会计规则和税收法规之间应当进一步加强协调,不能放任二者差异的扩大。会计立法应当要求企业严格遵循依法记账原则,采用应付税款法记载其真实纳税额,同时在附注中披露会计处理与税收法规之间的主要差异,不得在报表中提供主观预期数据。如此,可妥善解决让最大多数的会计报表读者了解企业的法律事实和真实业绩和为确有需要的读者提供预期信息之间的矛盾。  相似文献   

19.
尹德利  刘彤 《经济研究导刊》2013,(23):228-232,238
21世纪初期,美国学者提出一种新的成本会计创新方法——资源消耗会计(RCA),它是由美国的作业成本法和德国的弹性边际成本法整合的产物,既反映了当今国际管理会计实务界的强烈需求,也是当代成本会计理论发展的新趋势。在资源消耗会计现有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相关理论研究与实务研究进行系统的总结与归纳,可以为资源消耗会计的进一步研究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20.
研究会计准则的性质,对于正确制定和运用会计准则,充分发挥会计准则的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探讨会计准则的性质应当以系统论为指导,全面、准确认识会计准则的性质。从系统论的观点来看,会计准则既是一种技术规范,也是一种社会规范,还是一种制度和公共物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