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镃论诗以"苦吟"、"活法"为宗,追求古直癯瘦的诗歌风貌,务去陈言,清新独造.影响到其词的创作,以"清空"之法提升词格,使词呈现出清虚孤寂之境,而稍别于姜夔一派,冷峭之外时有萧散闲逸之气,自成一格.  相似文献   

2.
佳句难得     
刘源 《秘书工作》2013,(7):32-32
何谓佳句?正如明人谢榛所言:"诵之行云流水,听之金声玉振,观之明霞散绮,讲之独茧抽丝,此诗家四关。使一关未过,则非佳句矣。"佳句虽好,得之非易。除了深刻的思想和深厚的文字功底外,还需刻苦认真的创作精神。有多少诗人"为求一字稳,耐得半宵寒""新诗一联出,白发数茎生""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有些诗句看似信手拈来,实则不知耗费了多少心血。正如王安石说:"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杜甫也有诗云:"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文坛上至今流传着诗人创作佳句的感人故事。李贺为得佳句,日夜苦吟,致使身体  相似文献   

3.
唐诗之秋     
秋天是令人感慨的季节。那深翠浅绿、赤橙青黄,那飒飒清风、潇潇雨影,那天高云淡、雁去燕往……无不使诗人激动情怀,而吟就千古不朽的绝唱。贾岛家贫,屡试不中,曾出家为僧,因此就有了"秋风生渭水,落叶满长安"那苦寂索寞亦景象壮阔的吟咏,令人感  相似文献   

4.
5月12日,8级大地震。汶川天崩地裂,四川地动山摇。顷刻间,琅琅书声,嘎然而止;吟吟笑语,瞬间逝去。江河呜咽,天地同哀。  相似文献   

5.
走进深巷 与历史迎面相遇 颔首 笑意吟吟 温煦阳光朗照着 古今人 青瓦,白墙 幽巷,残壁 衰败之景 留存过辉煌记忆 而今 只剩下岁月走过的 粗重喘息  相似文献   

6.
鹭语别墅     
《楼市》2014,(Z7)
正人生第壹栋145㎡住别墅6房4厅6卫未来科技城中式院落别墅关注理由1.鹭语别墅,幽居西溪湿地天赐佳境。古有,宋高宗的浅吟轻唱"西溪,且留下",今有,国家AAAAA级西溪湿地公园,这是一块不折不扣的风水宝地。  相似文献   

7.
谐趣园     
<正> 绝妙诗谜某年深冬,苏东坡和诗友袁公济踏雪赏景。袁见白雪皑皑,悟出一句唐诗,想出一则诗谜,对苏东坡道:"柳宗元有诗云:‘雪径人踪灭’,以此作谜面,请猜半句七言唐诗。"柳宗元《江雪》诗,原为"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袁氏为了编制诗谜略有改动。苏轼听了,暗自思忖:"半句七言诗",究意是三个还是四个字呢?总不可以是三个半字吧!边踏步边思索,突见一群山雀冲天飞去,顿时悟出了谜底,诗日:"雀飞入高空"。袁公济一听,哑然失色,十分佩服苏东坡的敏捷诗才和绝顶聪慧。原来这两位文人各吟出一句诗组成谜语,谜底正合上杜甫的七言《绝句》:"一行白鹭上青天。"所谓"半句七言唐诗",应该把杜甫这句诗中的"鹭"字拦腰划断,变成上下两个字:即"路"和"鸟"。上半句是"一行白路",正合袁公济的"雪径人踪灭";下半句"鸟上青天",正是苏东坡所吟"雀飞入高空"。  相似文献   

8.
罗志荣 《企业文明》2004,(11):43-45
这些年去企业采访学习,深感在国有大中型企业中的人才众多,在中层干部队伍中更是藏龙卧虎。但是同时也发现,在这些"龙虎"中许多如蛇似猫地藏着卧着,未能发出龙的吟吼和虎的咆啸,才能在很大程度上被浪费了。使"龙"们藏而不腾,"虎"们卧而不跃的原因有很多方面,客观的如体制、机制、上级有意无意地压制束缚等,主观的如自身的思想、方法、作风等。这里只从主观方面试作分析。  相似文献   

9.
以美之名     
《经营者》2011,(20):52-63
至于上面的两个疑问有没有可能性.在本期的《帮派》栏目.你会看到,曾代替舞蹈家杨丽萍出演近40场《云南印象》的青年舞蹈演员陈吟吟。2010年亚洲小姐季军及第五届荷花林全国舞蹈大赛金奖获得者刘晓智,  相似文献   

10.
张雪威 《数据》2012,(12):14-15
有时候,体悟就是这样携带着体温,从漫漫的时光中走来. 翻开《总部经济》、《中关村发展蓝皮书》、《中国总部经济蓝皮书》等书,你会感觉像是打开了时间的抽屉,里面记载着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副院长赵弘对首都经济、区域经济、总部经济、产业经济的研究和体会.似水流年间,赵弘对"服务经济、总部经济、知识经济、绿色经济"为主要特征的首都经济有了更多的理解:且行且思、敛以致远;且吟且唱、播撤希望.  相似文献   

11.
自古知音最难觅。世间如伯牙与子期的知音着实太少,因此就有岳飞无眠之夜"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的感慨,贾岛"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知音如不赏,归卧故山丘。"的辛酸。正因为这种情谊的弥足珍贵,一旦成为知音之交,也就能激发当事人"士为知己者死"的慷慨豪情。时代虽然一直在变迁,但这种追求真情意的情怀始终没有变更。俗话说,一个好汉三个帮,一个篱笆三个桩。在人生的道路上,志同道合的"帮手"也许会让你的事业和梦想异常精彩。  相似文献   

12.
陈梅 《数据》2013,(8):58-59
"琅然,清圆,谁弹,响空山。无言,惟翁醉中知其天。月明风露娟娟,人未眠。荷蒉过山前,曰有心也哉此贤。醉翁啸咏,声和流泉。醉翁去后,空有朝吟夜怨。山有时而童颠,水有时而回川。思翁无岁年,翁今为飞仙。此意在人间,试听徽外三两弦。"熟悉苏东坡诗词的人,可能会知道他的这首《醉翁操》。《醉翁操》又名《醉翁吟》、《醉翁引》,  相似文献   

13.
渝文 《上海企业》2013,(1):93-94
新年前夕,往往兴起一阵岁月催人的感叹,这一"催"字的力量,在逝者如斯,日月转轮之间,多少的朱颜年少,被催成鬓有二毛,被催成白头搔更短。平时过得浑浑噩噩,忙忙碌碌,惟有到了最后一张日历撕去的时候,才又警醒又真实地感觉到老了一岁,于是感慨系之,回顾一年,伤感又依恋地涌生:"惜韶华之不再,叹马齿之徒增。"至于真正能志得意满,一年有成,而吟"日日是好日,年年是好年",恐无其人。可是这一情感,往往在过农历年时才会产生。  相似文献   

14.
回文四时诗     
回文四时诗"回文四时诗"即以春、夏、秋、冬四时入诗,并且正读、倒读都能成章.称之"回文四时诗"。例如唐代女诗人薛仙姬就曾作过这样的诗:吟春花朵几枝柔傍砌,柳丝千缕细摇风。霞明坐岭西斜日,月上孤村一树松。吟夏凉回翠钿冰人冷.齿沁清风夏井寒香篆袅风青缕缕...  相似文献   

15.
<红楼梦>里有一段香菱学诗的故事.林黛玉叫香菱写一首咏月的律诗,指定用"十四寒"的韵.香菱正在挖心搜胆,"耳不旁听,目不斜视"地苦吟的时候,探春隔帘笑说道:"菱姑娘,你闲闲吧."香菱怔怔答道:"‘闲'字是十五删的,错了韵了."可见古典诗歌用韵的严格.我们虽不写旧体诗,但出于弘扬优秀民族文化,陶冶美好情操的需要,不可不诵读一些古典诗歌,这就不能不重视其中的用韵.  相似文献   

16.
<正> 侍郎毕际有崇尚蒲松龄的才气,把他聘在家中教学。一天毕际有宴请卸职还乡的尚书王涣祥.约蒲松龄作陪。蒲松龄知道王涣祥在职时是个千人恨万人骂的赃官,对其很是反感。不知趣的王涣祥自恃腹中有点墨,席间提出作诗助兴,并要求必须三字同头、三字同旁,输者罚酒三杯。主人毕际有稍微沉思,吟道:"三字同头左右友,三字同旁沽清酒,今日幸会左右友,聊表雨心沽清酒。"蒲、王二人拍手叫好。王涣祥马上接道:"三  相似文献   

17.
走进位于江西省九江市境内的庐山,除了漫山遍野的清泉绿荫、远近高低的山峦叠翠,那挥之不去的茫茫云雾更是其一大特色。在一年之间,它甚至平均有180多天是被云雾缭绕着的。独特的景观,不仅为庐山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更滋养出了十大名茶之一的"庐山云雾茶",借一缕清香,吟茶赏雾,迷离之间,方能领悟这雾里看花的妙处。  相似文献   

18.
《楼市》2014,(Z1)
正得山水之幽胜,有城市居其侧。在杭州,我们很难再找到像临平这样纯粹的城市山居生活。在临平山和超山之间,居住的意境因山而高;在主城和副城之间,交通纵横瞬息可至。这个区域也就理所当然地成为杭州山居文化的布道场和最佳承载地。事实上,早在1000多年前的宋代,临平与杭州传统城区的心理距离就已经很近了。昔年苏轼送好友陈襄离开杭州,当临平山巅的"普同塔"映入眼帘,他抒怀写下《南乡子·送述古》,词作中吟  相似文献   

19.
写他不太容易,因为他实在太平凡了,平凡得如同大海里的一朵小小的浪花;但了解他的人都无不强烈地感受到,他太值得一写了,因为他的平凡中蕴含着一种不寻常的精神境界和力量,正如一朵小小的浪花可以折射出整个太阳。他就是黄石市审计局综合科主任科员,三十一岁的共产党员夏明省同志。梅花香自苦寒来"三句两年成,一吟双泪流"。道尽了从事文字工作的辛劳与苦涩。夏明省对此话有切身的感受。一九九零年,当夏明省从中南财经大学选派到黄石市审计局工作时,这年他不满二十三岁。在"写材料"这个一般人视为"苦差"乃至"苦海"的岗位上,夏明省一干就是整整八个春秋,奉献的是人生最美好的年华。八年里,从篇幅长、难度大的人大报告、工作总结和调研文章,到短平快的  相似文献   

20.
段雅丽 《物流技术》2011,(12):31-32
本刊编辑部的两位编辑且听风吟和枫林晚坐都亲临了南京(江宁)智能物流产业联盟成立大会,在策划本期主题的过程中,浏览了大量关于物联网——智能物流产业发展的报道,于是开始了热烈的讨论……且听风吟:中国很多城市都开始越来越重视物联网,特别是智能物流产业的发展,把它作为拉动经济跨越式发展的重要力量。除了我们刚去过的南京以外,宁波和无锡等城市也可谓风头正劲。总体来看,各地的实际情况不一,他们的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