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加快推进农业信息化建设,以农业信息化带动农业现代化,是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必然趋势。近年来,沿海地区农业信息化建设发展迅速,在农业信息化建设的实践中积累了一定的经验,这些经验对于加快推进我国农业信息化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2.
在推动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背景下,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分析了宿迁市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情况及相关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有利于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对策和建议,主要包括:加强政府对农业的投入与引导,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政府加强对农村的规划建设,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培养更多新型职业农民,促进现代农业快速发展;加强对农村信息化的投入,提高信息化程度。  相似文献   

3.
发挥农业信息化与农业现代化的“叠加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农村信息化的问题非常复杂,这是农业、农村问题上一个大的工程系统。目前我国农村信息化面临了一个历史发展机遇,也就是农业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叠加时期。中国正处在一个既要搞农业现代化建设,又要搞农业信息化建设的阶段,这是发达国家没有遇到的机遇。农业现代化与农业信息化并行,  相似文献   

4.
加强农业信息化建设。以信息化带动农业现代化,是统筹城乡经济发展,建设现代农业的必然选择,是构建和谐社会,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突破口。奉贤区农业正在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跨越式发展的转变时期,农业信息化正在加快向农业各个层面、领域渗透。早在1998年,奉贤区就注重农业信息化建设工作。专门成立了农委市场信息科。  相似文献   

5.
我国农业信息化问题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息化在新农村建设中具有重要作用,农业信息化是国民经济信息化的重要基础,也是促进农业和农村和谐发展的重要手段。农业信息化作为21世纪农业的重要标志,能够培养和发展以智能化工具为代表的新的生产力,有助于农业可持续发展和农业战略性结构调整、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并促进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发展和社会信息化整体目标的实现。但是,目前我国存在“农业现代化水平低——城镇化率低——农民收入低——国内需求不足——国家现代化水平低”的格局,农业信息化所处的地位还很低,在农业信息化进程中还会有许多问题需要我们思考。  相似文献   

6.
黑龙江垦区农机系统信息化建设工作的开展,将有力地推进信息资源的深度开发和有效利用,从而推进垦区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7.
结合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趋势进行研究讨论,探究农业信息化的内涵和基本内容,解决农业信息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以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  相似文献   

8.
试论农业信息化与农业现代化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20世纪80年代以来,以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光纤和卫星通信技术为特征的信息化浪潮席卷全球,信息化水平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水平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农业信息化是国民经济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类目前认识到的农业发展的最高阶段,它是通过知识、信息、技术的大量注入,使农业基础设施装备现代化,农业技术操作自动化,农业经营管理信息网络化。农业现代化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目标,其本质是农业的科学技术化,即以现代科技及其应用技术装备农业,从而推动我国农业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迅速转变。在当代…  相似文献   

9.
西部农业科技进步与农业现代化建设若干问题探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夏清明 《农村经济》2005,(3):103-105
为推进西部农业科技进步与农业现代化建设,本着重分析了西部农业快速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从理顺现行农业管理体制和科技推广机制以及加强农业信息化建设和农业科技人才培养等方面提出了若干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当前,我国正处在大力推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的重要时期。农业农村发展正面临着改造传统农业,发展现代农业的重任;面临着大力增加产量,努力提高农产品质量和效益,不断增加农民收入的重任;面临着转变发展方式,节约和保护资源,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的重任。从英国农业的实践看,信息化有助于解决农业涉及因素复杂、区域性和时空  相似文献   

11.
1月19日,农业部农业信息化领导小组召开会议,贯彻落实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全国农业工作会议有关推进农业信息化的决策部署,会议原则通过了《全球农业数据调查分析系统实施办法》《"互联网+"现代农业三年行动实施方案》。会议指出,信息化是驱动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新生力量,在肯定成绩的同时,要清醒认识面临的巨大挑战,农业信息化是一个复杂系统,作物、动物等都是生命体,农村不同于城市,各地的情况千差万别。必须对农业信息化工作进行  相似文献   

12.
信息化是覆盖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举措。“十一五”期间,我国将重点加强以农业为主的五大领域信息化建设。对农农业信息化的认识、对农民喜欢哪些信息、信息的来源渠道、农业信息化的措施阐述,以引起人们对实现农业信息化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3.
“十二五”期间,南京市农业市场与经济信息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加大信息综合利用为目标,以推进农业信息化系统和农业经济运行监测分析系统建设为重点,以农业信息化示范工程建设为抓手,进一步完善信息服务体系,推进农业信息技术和农业技术的融合,不断提高信息化服务水平,确保农业现代化考核指标按时序进度推进。  相似文献   

14.
<正>全国政协委员、广东省农业厅副厅长程萍用她多年来深刻的工作体会对记者说:市场经济是信息引导的经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推进信息化与农业现代化深度融合,对发展现代农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十分重要。没有信息化就没有现代化,信息化是现代农业的核心竞争力。近年来,广东推进种植业信息化、养殖业信息化、农产品经营信息化、新兴农业经济主体管理信息化、农产品流通和消费信息化,为实践这个"十分重要"写下了浓重的一笔。  相似文献   

15.
加快农业信息化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业信息化,就是通过知识、信息、技术的大量注入,使农业基础设施装备现代化,农业技术操作全面自动化,农业经营管理信息网络化。它是当代农业现代化的标志和关键,主导着未来一个时期农业现代化的方向。农业信息化的实现将彻底改变传统农业时空变异大、可控性差、稳定性和定量化程度低的局面,提高农业产业整体性、系统性和调控性,使农业生产在机械化基础上实现集约化、自动化和智能化,促进农业产业和农村经济的飞跃发展。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我国农业也将迈入信息时代。  相似文献   

16.
关于加速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现代化是我国国民经济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实现农业增长方式转变的必由之路。本文就如何推进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进程 ,提出以下思考和见解。  一、农业现代化建设必须从实际出发 ,走自己的道路  农业现代化的实质是以现代科学及其应用技术和现代工业及其装备水平为基础的农业。我国的农业现代化建设必须从国情出发走自己的路 ,其发展速度取决于对农业的投入水平 ,有效途径是延伸产业链来拓宽其发展领域 ,需要推进农村工业化和小城镇建设 ,促进资源、环境和现代生产要素优化配置 ,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为此 ,新世纪农业现代化…  相似文献   

17.
<正>近几年来,江苏各地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农业部和省委省政府有关"三农"工作的决策部署,以农业现代化工程为总抓手,坚持"四化"同步发展,加快推进信息化与现代农业的深度融合,全省农业信息化取得了长足进步,有力推动了全省农业现代化进程。江苏农业信息化做法为加快推进农业信息化建设,江苏紧密结合实际,采取有效措施,积极探索农业信息化发展路径,主要做法有以下五个方面。1.抓政策引导,营造良好发展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在推进现代农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高度重视农业信息化,连续几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都对此提出了明确要求。大。力推进农业信息化,已成为贯穿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全局的一项战略任务。准确把握我国农业信息化建设的发展进程,科学认识其发展趋势及存在的问题,在实践基础上选择适合中国特色的发展模式,对于在更高层次上推进农业信息化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9.
小城镇建设与农业现代化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积极推进小城镇建设,是一个大战略。有计划、有步骤地把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到新兴的小城镇和乡镇企业,是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当前,加快小城镇建设,对于促进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有着重要意义和作用。一、加快城镇化是农业发展新阶段的客观要求小城镇的兴起和发展,是农村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也是农村经济不断发展壮大的必然要求。世界上一些农业发达国家,都是伴随着农业的发展,逐步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进而促进农业发展,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小城镇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目前,全国农村有建…  相似文献   

20.
作为发展现代农业的一项重要内容,农业信息化建设已成为新时期农业和农村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促进"三农"和谐发展的重要手段.金山区作为上海市郊一个农业大区,近年来,坚持把加强农业信息化建设作为推进本区现阶段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增强农产品竞争力,统筹城乡经济发展,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抓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