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国际劳工标准与比较优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继绿色壁垒和技术壁垒之后,我国在出口贸易中又遇到来自欧美等发达国家的关于劳工标准的要挟.发达国家不承认我国在劳动力上的比较优势,认为这种低廉的劳动力成本是由于较低的劳工标准所致,并不顾实际情况一再要求将劳工标准和国际贸易相挂钩,要求制定统一的劳工标准.根据Heckscher-ohlin模型,我们知道,核心劳工标准能显著地影响比较优势,多边劳工标准形成的比较优势的差别给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会带来好处.发达国家强制执行的单边劳工标准是对发展中国家的劳动力成本的比较优势的一种盘剥,不仅损害了发展中国家的利益,也必将损害发达国家自身的利益.  相似文献   

2.
蓝色壁垒:中国加工贸易发展亟需破解的新难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年来发达国家所倡导的以SA8000为主要内容的社会责任标准对我国加工贸易的发展带来了巨大压力和深远影响,国际贸易同劳工标准问题挂钩将是一种不可避免的结果。应正确认识我国客观存在的劳工问题,客观分析国际劳工标准的双重影响,积极应对蓝色壁垒对我国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的加工贸易出口的限制。  相似文献   

3.
SA8000的推广对我国企业劳动关系的影响及其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改革进程的深入以及加入WTO的影响,我国的劳动关系问题日益凸显。如何趋利避害,改善我国劳动关系的确值得探讨。本文拟从SA8000标准(企业社会责任标准)的角度分析其在中国的推行对维护劳工权益、稳定劳动关系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20世纪90年代,部分国家企图将劳工标准和国际贸易挂钩,以此来指责他国在国际贸易中违反劳工标准规定,影响国际贸易差额。中国作为劳动密集型产品的主要出口国难免被指责。2011年伊始,中国出现大规模的"民工荒",各大企业为招聘员工纷纷提高劳工待遇;但中国劳工标准和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差距。从政府层面应该完善我国劳动立法,提高立法标准,加强执法、监管和普法力度,并建立公司责任报告制度;企业层面应该改变发展模式,重视人才培养,增强创新能力以及积极参与有关劳工标准的强化责任活动。  相似文献   

5.
作为蓝色壁垒的核心,SA8000标准旨在保护劳工的基本权益。SA8000既是社会进步的表现,又是发达国家贸易保护主义的工具。本文阐述了我国出口企业在SA8000认证中面临的问题,并从企业、政府、行业协会等三个层面来采取措施,应对SA8000对我国出口企业产生的不利影响,提高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义务,提高国际竞争力,促进我国企业向国际化发展。  相似文献   

6.
朱廷珺  曾炜 《现代经济》2007,6(6):171-173
关于劳工标准与贸易比较优势的相关性问题,目前国际上并没有形成统一的观点。本文利用我国1978~2005年的经济数据,对劳工标准与出口贸易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了协整分析。实证结果表明:劳工标准与出口贸易之间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从长期来看,劳工标准的提高对出口增长具有促进作用,并且劳工标准是出口的格兰杰原因。根据以上结论,本文提出了将劳工标准提高到与国情相适应的水平以促进出口贸易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贸易和劳工标准的关系问题是当今国际经济学界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首先分析了劳工标准的概念的演化,然后阐述了贸易与劳工标准挂钩的两派观点,接着从实证的角度探讨了贸易与劳工标准的关联性,最后发现:劳工标准与国际贸易并没有必然联系,将劳工标准与国际贸易挂钩尚缺乏足够的理论或事实依据。笔者得出的分析结论是劳工标准暂时不会纳入WTO贸易协议中,但是为应对发达国家的贸易保护主义,我国需要做好这方面的准备。  相似文献   

8.
蓝色壁垒作为一种新型的贸易壁垒,其核心是SA8000标准。随着企业社会责任写入我国新的劳动合同法,将促进我国劳工现状大大改善,但是SA8000标准与蓝色贸易制度对我国出口贸易带来的影响仍然是不可忽视的,本文针对蓝色贸易制度给我国企业带来的负面影响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我国应对蓝色壁垒的策略。  相似文献   

9.
郑丽萍  崔强 《全国商情》2008,(8):108-109
蓝色壁垒作为一种新型的贸易壁垒,其核心是SAS000标准.随着企业社会责任写入我国新的劳动合同法,将促进我国劳工现状大大改善,但是SA8000标准与蓝色贸易制度对我国出口贸易带来的影响仍然是不可忽视的,本文针对蓝色贸易制度给我国企业带来的负面影响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我国应对蓝色壁垒的策略.  相似文献   

10.
政府为企业提供科技资助是为了激励企业创新活动,而不同的资助方式可能对企业创新活动产生不同的影响。将政府科技资助分为成本分摊型和绩效奖励型两类,并考虑风险投资的调节作用,以2011—2015年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为样本,分析不同的资助方式对企业创新投入的影响,结果发现:成本分摊型资助对企业的创新投入具有激励效应,而绩效奖励型资助对企业创新投入具有挤出效应;风险投资的参与强化了成本分摊型资助对创新投入的激励效应,削弱了绩效奖励型资助对创新投入的挤出效应。政府应加大成本分摊型科技资助力度,科技类企业则应积极引入风险投资,以促进创新投入增长。  相似文献   

11.
德国作为世界经济强国之一,自上个世纪50年代开始,人力资源管理在企业中的作用就不断深化扩展,发展到21世纪"人力"已经不再作为生产成本要素,而是作为企业投资未来的成本;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在企业中的地位,既是一个探路者,又是一名领跑军,并在探索中引领成功的未来。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企业的发展壮大,跨区域跨国度经营将是必然趋势,远距离的企业资源调配和内部组织管控是企业管理的新课题。ERP即企业资源计划已为越来越多的企业所应用,极大的提高了企业的供应链管理能力和内部管理效率。虚拟专用网络(VPN)的出现使得数据的传输成本有效降低,数据可以在完全控制下进行安全时时传递。文章提供了将ERP系统构架在虚拟专用网络(VPN)上的运行方法,来提高企业供应链管理的案例,为企业的跨区域经营甚至是跨国经营能力提供重要的技术保障,也给企业带来显著的经济与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3.
随着欧美企业竞争重点由原来的"低成本"向现在的"产品差别化和低成本并重"竞争的演变,企业生存与发展对雇员人力资本和主动合作的依赖性不断增强,这缩小了雇主和雇员之间谈判力差距,企业内部劳资关系管理也逐渐由"压制式"管理走向目前以核心雇员为中心的"人性化"管理。我国政府应引导企业适应目前世界市场的"低成本和产品差别化并重"的竞争,促使企业由"低工资"竞争转向人力资本竞争,使雇主有动力改善企业内部劳资关系管理。  相似文献   

14.
以资本成本的国有企业理财目标为研究视角,从兼顾股权资本成本及企业可持续增长的角度出发,通过构建可持续分红比例模型对中国国有企业的可持续分红比例进行估算,并通过聚类分析评估现行分类执行的比例标准。研究发现,中国国有企业的现实分红比例低于可持续分红比例,现有的分类标准并没有将资本成本及企业可持续增长纳入考量指标。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完善国有企业分红制度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高技术产业出口近年来迅速增加,容易使人得出我国贸易结构升级,国际竞争力加强的结论。我国2008年近两万家高技术企业的微观数据分析表明企业出口与生产率呈现负相关关系,这一现象不符合异质企业贸易理论。研究发现企业性质、企业资本劳动比才是出口的主要影响因素。高技术产业中加工贸易企业的大量存在是造成其违反异质企业贸易理论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6.
对投资嘉兴的韩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现状进行了调查,并从企业文化、当地劳动力市场、社会认知等方面对其现状原因和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为企业、当地政府相关部门、在韩资企业工作的中国员工提出解决矛盾、利于和谐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国际劳动标准与自贸规则挂钩,虽然未能在WTO多边贸易谈判中体现,但已多次写入以美国、欧盟为主导的地区性与双边性自贸协议。在新近国际自由贸易谈判中,特别是在TPP与TTIP谈判中,劳动标准条款占据了重要分量,并且对谈判国法制产生了实质性影响。我国自贸区规则的设定应当充分考虑劳动标准在我国法中内化的可能,积极正面引导国内立法向国际劳动标准靠拢,为我国深度参与国际自由贸易谈判提供有力筹码。  相似文献   

18.
中国近代民族企业文化产生的背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近代民族企业从19世纪70年代诞生时起,就受到外国资本和官僚资本的双重排挤和压迫,在夹缝中艰难发展。特别是20世纪20年代以后,由于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劳资矛盾更为突出,民族企业家们为求生存和发展,开始引进、宣传和实践外国科学管理思想,并且尝试把传统文化的精华与科学管理思想进行对接,从而促进了中国近代民族企业文化的产生。  相似文献   

19.
随着可持续发展观念的深入人心,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变得越来越重要,但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具有选择性、自愿性、低规范化等特点,因而与传统的财务信息披露存在差异。本文主要关注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质量与权益资本成本的关系研究,以2009年至2011年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的工业企业为研究样本,采用社会贡献值这一指标来衡量社会责任信息披露质量,研究发现社会责任信息披露质量与权益资本成本呈显著负相关关系,这说明中国企业的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有利于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对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关于农业大户和龙头企业领办型农民专业合作社契约性质有三种观点:企业契约,商品契约,超市场契约。通过案例剖析了此类合作社契约的特征是一个复合性、动态性、权威性的商品契约。运用交易费用理论解释了这一契约产生的经济逻辑是其交易费用既低于纯粹市场契约的交易费用,又低于一体化企业契约的组织成本。其实质是一组无形资产的间接定价机制。这种契约也是一种精巧的制度安排,既将一组无形资产的生产活动卷入社会分工,又避免了对此类活动的投入与产出的直接定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