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金伟 《产权导刊》2010,(2):11-13
在外部市场监管滞后、内部风险控制机制缺失现状下,一些上市公司贸然从事金融衍生品交易,结果造成巨额亏损?多年来,上市公司从事金融衍生品交易导致巨额亏损的案例不绝于耳。  相似文献   

2.
金融衍生品对我国经济的发展利弊兼有但利大于弊,从我国目前来看,发展金融衍生品确有其积极的影响.文章从金融衍生品的特点入手,对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最后对我国未来金融衍生品的发展途径和风险防范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3.
互联网金融在快速发展的同时存在着许多风险,给审计等监管性工作带来了挑战。文章在研究互联网金融的审计风险时,引入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理念,以其审计风险计量模型为基础,分别从重大错报风险、检查风险两个层次,分析互联网金融审计风险形成的原因并对审计风险因素进行归纳,提出了防控互联网金融审计风险的一些具体性措施,从而实现审计的目标并促进互联网金融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4.
明洪盛 《特区经济》2005,(10):242-243
对金融衍生市场的风险进行分析,主要是为了更好地运用金融衍生市场,避免风险给金融衍生品市场造成巨大的损失(如巴林银行违规进行期货交易亏损14亿美元、美国奥兰冶县政府由于从事金融衍生工具交易失败,造成20多亿美元巨额亏损,不得不宣布破产、美国大卫阿斯金投资银行,由于预测利率走势失误,损失了6亿美元、因衍生工具交易,日本东京证券公司损失了32亿美元,德国冶金公司损失18亿美元,中国万国证券公司损失了15亿美元等等),因此金融衍生品市场给金融业提供了巨大的交易空间和多样化的金融产品的同时,也带来了极大的金融风险,而且这样的风险轻则给一个公司造成巨大的亏损,重则导致公司的破产,甚至会影响到一个国家、地区的金融稳定。  相似文献   

5.
正在全球肆虐的美国金融风暴,让人看到了金融衍生品的巨大威力,也让人对金融创新有了更全面的认识,这次危机警示我们,金融衍生品的不断创新和发展在繁荣资本市场、防范风险的同时也会成为风险传播的渠道,本文以美国金融风暴为鉴,提出我国金融衍生品创新的一些认识及其风险防范的相关措施。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金融衍生品的基本特征和功能为分析的出发点,为明确金融衍生品创新提供认知基础;然后介绍了金融衍生品根据分类的工具不同所划分的传统金融衍生品种类,以此为方向,探讨实现金融衍生品创新应当坚持的原则和我国实现金融衍生品创新可以采取的途径。  相似文献   

7.
20世纪70年代以来,金融衍生品的广泛使用成为了金融风险管理领域里面一个很突出的现象.尽管金融衍生品交易的出现大大提高金融风险管理的有效性和灵活性,但它也同时给使用者带来了另类风险,更为关键的是其亏损事件有可能引发金融市场的系统风险.从政府的立场来看,应该采取必要的措施对金融衍生品交易进行监管.  相似文献   

8.
王蔚松 《上海国资》2012,(10):82-83
近年来,随着金融创新和发展,金融衍生品市场日益成熟。在当前复杂而困难的经济形势和环境中,越来越多的企业出于筹资利率风险管理的需要,参与了各种金融衍生品交易。其结果是,一方面企业运用金融衍生品对冲降低利率风险的重要作用正日渐显现,但另一方面,也有不少企业包括深圳南山热电、国航、中铁、中信泰富等,都曾因涉及金融衍生品交易而不同程度地出现了数额较大的亏损。人们开始以一种质疑的眼光来看待金融衍生品,甚至还出现了反对金融衍生品的呼声。  相似文献   

9.
随着金融衍生品的日益复杂化,衍生品定价过程中的模型风险越来越受到学术界与业界的重视。论文首先对模型风险的定义与度量的相关文献进行了回顾;然后对衍生品定价过程可能会产生模型风险的各个环节进行了综述,包括随机过程选择、估计方法选择、估计样本选择、定价理论范式选择、定价方法选择,并对其采用的理论、模型、方法进行了比较;最后对衍生品定价中各个环节的模型风险的共识和不足进行了总结,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
金融衍生品也叫衍生工具或是衍生证券,目的是为了便于企业的管理,降低经营风险。不可否认,我国金融衍生品在发展的历程中创造了很多利益和价值,但在发展的过程中也呈现出了很多问题。这些问题导致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发展受阻,甚至还埋下了很多风险隐患,也影响了企业的经营和发展。本文主要对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发展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2004—2007年度上市公司财务报表的审计非标意见进行了较为细致的整理,对其原因进行了交叉分析,分别从非标意见发布者(会计师事务所)、非标意见具体内容以及非标意见上市公司类型等方面分析了非标审计意见分布,对解决注册会计师审计中存在的问题、提高审计质量、防范审计风险提供参考都具有重要意义,此外也将有助于报表使用者对审计报告中非标意见的解读。  相似文献   

12.
浅析内部审计风险的成因与防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审计环境的日益复杂化,审计风险已成为企业内部审计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本文从内部审计自身的特点、组织的日趋多元化经营、审计资源、审计人员的自身素质、审计项目管理情况、新审计技术方法的利用等六个方面分析了扩大审计风险的因素,同时从积极实施内部审计体制改革、加强审计队伍建设、规范审计程序、加大审计技术的创新、树立风险审计观念等五个方面介绍降低审计风险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13.
张英婕   《华东经济管理》2011,25(8):99-102
文章试图对现有文献中提及的绩效审计模式进行分析,归纳总结已有模式的优缺点及适应对象,结合审计署有关绩效审计规划和政府绩效审计发展方向,综合考虑审计风险的现实存在,构建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兼具指导意义和应用价值的政府绩效审计模式。  相似文献   

14.
This study examines the value effects of financial and operational hedging in a managed floating exchange rate regime with strict limitations on the trading of Malaysian Ringgit for a sample of 109 Malaysian multinationals from 2004–2018. Using Tobin’s Q as a proxy for company value, the two-step system GMM estimation results show that, on average, derivatives hedging creates a value premium range of 7.88–8.21 % in the short-run, and 18.81–19.80 % in the long-run. This value premium emerged both after controlling for non-operational foreign exchange profits (losses), and its two components: transaction and translation profits (losses). In contrast, foreign debt hedging, on average, creates a value discount range of 8.19–8.54 % in the short-run and 12.70–13.12 % in the long-run. No evidence shows value effect for operational hedging though. The positive value effect of derivatives hedging should motivate managers of Malaysian multinationals to hedge foreign currency exposure through derivatives and encourage policymakers to take steps in developing derivatives market and products. However, the negative value effect of foreign debt hedging indicates that it destroys value. This negative effect might reflect two potential causes; higher company risk due to FC debt financing, and improper hedging practices including high costs of hedging in the underdeveloped derivatives market. These potential causes need further empirical evaluations.  相似文献   

15.
We present the first large‐sample empirical evidence on U.S. auditors' responses to changes in entity‐level audit risk during 2006–2007, the period leading up to the financial crisis of 2008–2009. Treating fiscal year 2005 engagements as a pre‐crisis benchmark, we find that audit attention during fiscal year 2006 and 2007 bank audit engagements shifted in line with the shifting audit risks. One implication of these findings is that auditors were able to recognize and respond to financial statement impacts of the macroeconomic shocks that unfolded during the lead‐up to the crisis. Another implication is that auditors' failure to issue advance warnings of increasing auditee riskiness during the time leading up to the financial crisis more likely reflects limitations of extant accounting and auditing rules rather than a lack of auditor awareness or attention to those risks.  相似文献   

16.
本文分析了信息及时性和电子证据可靠性以及实时财务报告方面的问题,认为应采用持续审计的方法来解决这些问题,并提出实施持续审计应当加强持续审计软件的研发、强化持续审计信息的安全以及提高审计人员的专业判断能力。  相似文献   

17.
王勇 《华东经济管理》2005,19(6):137-138
20世纪80年代以来,审计人员在具体项目的审计过程中突破了传统的审计模式,开发出一种以评估审计风险为中心的审计模式,这就是风险基础审计。笔者试图从审计模式的演进过程,探讨传统审计模式和风险基础审计模式的差别及利弊,以期对风险基础审计有一个全面实务的认识。  相似文献   

18.
地方政府债务问题已引起广泛关注,审计机关监督力度不断加大,审计在地方政府债务治理中的作用逐步从单一的查错纠弊向建设性和预警等作用并重转变。以“审计免疫系统”理论为基础,以审计预警功能为研究视角,重点探讨审计预警指标体系、指标风险区间设定以及审计预警指标风险测算模型与评价。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我国证券审计市场集中度的变化过程进行分析,发现证券审计市场集中度的提升主要是由于准入政策调整所致,市场机制并没有起到显著作用。但政府对证券审计市场准入条件的及时调整有效地缓解了集中度徘徊不前的状况。通过实证检验,进一步明确了集中度的提升有利于提高审计市场绩效,可以在一定程上缓解证券审计市场收费偏低、质量不高的问题。据此,文章提出要依靠政策与市场机制进一步提高审计市场集中度,同时加强对会计师事务所的监管。  相似文献   

20.
构建企业内部审计质量控制体系的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审计质量是审计工作的核心内容,全面提高审计质量,既有利于规范企业的会计行为,不断提高其财务信息质量,同时也能更好的发挥审计的监督作用,推动审计事业不断向前发展.文章分析了企业内部审计质量控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提高企业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的对策,即从控制组织、控制人员、控制手段及控制过程等四个方面构建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