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秦风 《活力》2011,(24)
数字绥芬河建设是通过推进城市数字化,以信息化带动新型工业化,形成新的产业支撑,进-步提升绥芬河口岸综合能力,从而为城市转型升级、构建沿边对外开放带建设做出新的贡献.  相似文献   

2.
以2010~2020年我国77个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和238个非知识产权示范城市的2712家上市企业为样本,实证检验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建设对企业数字创新的影响机制、实现条件及空间溢出效应。研究发现: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建设能够有效促进企业数字创新,且对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以及东部地区企业数字创新具有更强的推动作用。质量基础设施、高等人力资本是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建设促进企业数字创新的主要传导路径;市场分割在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建设促进企业数字创新中产生负向调节效应;随着质量基础设施、高等人力资本水平提升,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建设对企业数字创新的作用呈现“边际递增”特点;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建设与企业数字创新具有显著的空间正相关性。据此,应加快完善数字知识产权管理框架,构筑“一站式”质量基础设施基站,发挥区域联动治理功能,促进企业数字创新。  相似文献   

3.
本文测度2011~2019年中国281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并将之与深沪A股上市公司数据相匹配,据此考察城市数字经济发展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城市数字经济发展对企业技术创新具有促进作用,尤其促进了企业的发明创新和实用新型创新,其中主要发挥作用的是融合应用维度和数字政府维度,且这种促进作用因地区、行业和企业层面的异质性而有所差异。机制分析表明,城市数字经济通过影响企业创新要素、创新环境和创新发展策略而促进企业技术创新。鉴于此,应加快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破除掣肘数字经济均衡发展的障碍;城市应因地制宜地制定差异化的数字经济发展规划;企业应适时适度地实施数字化转型策略。  相似文献   

4.
基于2011—2020年中国地级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剖析数字经济和城市创新的演化格局,并运用多种计量方法揭示数字经济对城市创新影响的空间效应与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中国数字经济与城市创新发展水平总体均呈上升趋势,且在空间上呈现出“东高西低”的分异格局。数字经济发展对城市创新水平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通过多种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仍然成立。同时,数字经济对城市创新的促进作用存在区域差异,在东部地区和中心城市更为显著。数字经济对城市创新影响的空间溢出效应存在明显的作用边界,在1200公里处达到峰值。通过影响机制分析发现,数字经济可通过提高研发强度和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来影响城市创新发展。研究结果有助于深化对数字经济赋能城市创新的空间效应和机制的理解。  相似文献   

5.
李娜 《价值工程》2013,(30):188-189
近年来,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进步数字城市取得了巨大的发展和成就,大大拓展了城市的发展空间。但是如要要真正实现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必须要走智慧城市的道路,也只有走智慧城市的道路才能更加完善数字城市。本文笔者在根据以往的研究基础上,从数字城市的发展和成就出发,简单分析了智慧城市建设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6.
周卫华  郑欣圆 《城市问题》2023,(8):26-36+53
企业数字化与绿色化融合发展是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将城市数字金融纳入企业数字化与绿色化融合发展的理论分析框架,并在此基础上以2015—2020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城市数字金融对企业数字化与绿色化融合发展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城市数字金融的发展不仅对企业数字化转型具有显著的推动作用,而且对企业绿色化转型也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在进一步测度企业数字化和绿色化复合系统协同度的基础上发现,城市数字金融的发展对于企业数字化和绿色化融合发展具有显著的提升作用。因此,应建立城市数字金融与绿色金融的协同机制,制定企业数字化与绿色化协同发展的财税政策,加快推动重点产业数字化与绿色化融合发展,推进企业数字化与绿色化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7.
基于2011—2021年中国专利申请微观层面数据和212个后发城市地级市层面数据,构建平衡面板数据,考察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对后发城市经济追赶的影响效应,并从城际创新合作视角探析该影响效应的传导机制。研究发现,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不仅有助于缩小后发城市与先发城市的相对经济差距,而且促进了后发城市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异质性分析表明,经济水平、地理区位等追赶情境差异均会影响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发挥经济追赶的助推效应。作用机制分析表明,城际创新合作是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影响后发城市经济追赶的重要渠道。并且,城际创新合作机制呈现出普惠发展与质量提升的双重特征,从合作城市看,不论与先发城市还是后发城市进行创新合作,均能促进后发城市经济追赶,而从创新类型看,主要通过实质性创新合作而非策略性创新合作助推后发城市经济追赶。  相似文献   

8.
中国都市圈内的核心城市一直向周边地区疏解低端制造业,聚焦发展高精尖产业,着力打造创新型城市。数字经济的繁荣发展,更是为城市经济更新提供了新机遇。本文分析了全球城市经济转型发展与产业创新的趋势和经验,认为城市创新产业的选择应该强调经济属性,并且处于工业化中后期的国内大型城市需要警惕其他国际大都市曾经经历的产业空心化风险,避免城市经济发展路径的简单对标和经验依赖。北京应着重构建以“科创+制造”为双元动力的发展模式,促进数字科技与实体产业深度融合,重塑城市经济的竞争力。在城市产业选择方面,要促进基础技术和通用技术创新,构建全产业链竞争力,培育更多的行业隐形冠军企业。  相似文献   

9.
智慧环保作为支撑智慧城市规划建设的有机组成,以物联网为核心的新兴技术为其发展提供契机。我国城市尺度环境信息化和数字环保总体上发育水平较低、信息孤岛、烟囱数据现象有待改善,互联互通、综合共享、服务环境监管和提高市民参与质量有待提升。数字环保智慧化目前尚处于起步阶段,需要在定位清晰的基础上,提升对技术模块的把握和整合,研究适合我国城市基本条件、改善环境质量和提供广泛环境信息服务的有效平台。论述了在智慧城市背景下,数字环保需求分析及一体化建设思路,提出了数字环保的基本框架。基于需求分析和系统平台建立,将业务集成与资源整合、模型应用融合,通过实际在环境监管与预警方面的应用促进了城市环境管理模式创新。对数字环保智慧化建设的实现方法、逻辑结构和应用重点等结合深圳的实践展开讨论,有助于从技术层面为我国城市整体环保智慧化功能架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数字城市的新技术、新理论对城市更新的方式方法、开发建设管理等模式提出了更新的思路和要求。研究在分析数字城市的演进历程、城市更新的逻辑变化及现有开发建设管理模式的基础上,根据数字城市的发展特征与优势,探索数字城市背景下的城市更新策略,并以南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例进行实证分析和研究,提出“定方向——建体系——保实施”的“三步走”的策略,旨更好地为现阶段城市更新工作提供参考思路。  相似文献   

11.
基础测绘在数字城市建设中的地位及其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数字地球、数字中国等创意的提出,政府有关部门为了推进城市的信息化进程,提出了"数字北京"、"数字苏州"等数字城市的概念.城市测绘部门承担着城市基础地理信息的采集、更新与维护工作,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提供必要的基础资料和实施保障,在城市的信息化建设和可持续发展中处于重要地位.如今,面对着数字城市建设的发展,城市测绘部门有必要在现有基础上不断加强自身建设,把握历史机遇,为城市信息化发展和数字城市建设做更大贡献.基础测绘是数字城市框架和核心的基础系统工程,基础测绘为数字城市提供基础数据集,本文叙述了基础测绘和数字城市的重要作用,并叙述了基础测绘与数字成熟的共同点和差异性,提出构建数字空间数据基础框架,为建立数字城市服务.  相似文献   

12.
基于2011—2019年我国273个城市的面板数据,采用固定效应等模型实证分析了数字经济发展对我国城市就业的影响及具体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发展显著提升了城市就业水平,且该结论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仍成立。数字经济发展提升城市就业水平的作用机制在于加速了城市经济集聚、促进了城市产业结构升级并带动了城市创新创业。数字经济发展对城市就业的影响存在地理位置、城市级别、产业类型和就业类型的异质性特征,其中,数字经济发展对中西部城市、中心城市、第三产业与城镇私营和个体从业人员的就业促进作用较大,对外围城市、第二产业的就业促进作用相对较小,其对东部地区城市、第一产业和城镇单位从业人员就业的影响并不明显。在研究结论基础上为大力发展数字经济、稳定并扩大就业提出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合作城市营销是关于协调城市群与单个城市在城市营销中树立共同愿景,确立互补定位,建立资源共享机制,在有效协调的基础上保持合作,使城市群和单个城市的城市营销目标最大化、实现双赢的一种战略与若法。其任务是在合作机制上创新,建立思路清晰、利益共享、沟通高效、决策迅速的城市群营销合作机制,促进城市群协调发展和有效营销。  相似文献   

14.
构建社会融合综合指标以及经济、心理、行为、身份各个融合分指标,建立联立方程研究外来人口社会融合对城市创新的影响。结果表明:社会融合和城镇化水平的提升并没有提高城市创新能力,只有建立在社会融合基础上的城镇化才能促进城市创新水平的提升;经济融合、社会融合、文化和行为融合并没有带来城市创新能力的提升,脱离社会融合的城镇化水平对城市创新的影响为负,但城镇化和社会融合四个维度的交互项对城市创新水平的影响为正;人力资本水平和城市规模以及两个变量与社会融合的交互项都有助于提升城市创新水平,说明在相同的社会融合水平下,人力资本水平越高的群体对城市创新能力的影响越大;与中小城市相比,在特大和超大城市中社会融合水平的提升对城市创新能力的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15.
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背景下,数字经济发展对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07—2020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采用多期差分模型实证检验数字经济对企业创新能力提升的赋能效应。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可显著促进企业创新能力提升,且这一促进效应具有显著行业异质性特征,具体表现为服务业企业创新能力比工业企业更容易受到数字经济发展的正向影响。进一步研究发现,融资约束、人力资本结构和供应链优化是数字经济赋能企业创新能力提升的作用路径。基于此,应当推进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提升数字经济赋能作用;制定差异化发展机制,精准布局行业创新升级;加大金融支持力度,降低企业融资约束,以期为提高企业创新能力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6.
姚战琪 《企业经济》2024,(3):5-17+2
产业融合有助于促进科技创新,三网融合是促进数字创新的重要举措。利用2005—2021年292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模型和中介模型研究三网融合对我国数字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三网融合能提升我国城市数字创新能力;机制检验表明,人力资本水平在三网融合与数字创新之间发挥中介作用,三网融合可以通过促进产业结构高级化和产业结构合理化间接提升我国城市数字创新能力。因此,应大力发挥产业结构升级的促进作用,不断增强人力资本对我国数字创新水平的促进作用,中西部地区企业可尝试利用已有数字技术进行渐进式数字创新,加速推动数字技术的实践应用。  相似文献   

17.
智慧城市是新一代信息技术支撑、知识社会下一代创新(创新2.0)环境下的城市形态.它基于全面透彻的感知、宽带泛在的互联以及智能融合的应用,构建有利于创新涌现的制度环境与生态,实现以用户创新、开放创新、大众创新、协同创新为特征的以人为本可持续创新,塑造城市公共价值并为生活其间的每一位市民创造独特价值,实现城市与区域可持续发展.从创新范式转变的角度对创新2.0时代从传统城市、数字城市到智慧城市的城市形态演变进行了分析,总结了智慧城市的特征,介绍了国际上智慧城市的实践,并以北京智慧城管建设为例介绍了北京市在智慧城市方面的探索.  相似文献   

18.
生态城市评价体系对比与创新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生态城市和城市生态思想起源于工业化初期的城市发展,但生态城市和城市生态建设却一直没有融合于传统城市的发展之中,从而使城市形态远离生态健康.20世纪70年代以后,生态城市和城市生态建设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导向.在我国出现了城市生态系统研究与评价、城市生态化研究与评价、城市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评价、城市生态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以及生态城市发展研究和评价等研究热点,并衍生出不同部门、不同侧重点且带有行业特色的诸多生态城市概念,形成生态城市研究的多元化格局,也出现了生态城市管理的混乱现象.鉴于此,在对城市生态与生态城市研究及其评价体系对比研究的基础上,立足城市整体人类生态系统,以实现生态城市综合功能为目标,提出生产功能、服务功能、聚居功能、健康安全、管理与影响5个层面共15个指标的生态城市评价的创新体系.  相似文献   

19.
建设创新型城市是当前许多城市选择的未来发展方向,也是区域创新发展的重要模式,是政府和学术界共同关注的焦点问题。创新型城市建设离不开创新型人才的参与。通过分析建设创新型城市的意义及创新型人才在对创新型城市建设的作用,提出从三个方面培养和凝聚创新型人才:创新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完善企业对创新人才的凝聚机制、强化政府对创新型人才提供的政策支持和保障。  相似文献   

20.
上海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策略及路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技术表象是数字融合,数字融合引发了从三个层次(三个主体)对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内涵的解读,最终引发了全社会范围内的数字变革。数字变革需要政策措施、信息文化和IT基础设施三个方面的保障措施,上海已经具备现代工业的基本基础,以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层次模型为基础,提出了推动上海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策略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