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土地利用具有社会性,在目前的制度框架下地方政府既是土地的所有者又是土地的宏观管理者,在缺乏有效监督的情况下,与地方政府有着各种关系的“政府性质的企业”或个人必然会产生各种各样的寻租行为。从而导致土地资源的浪费和低效利用、政府管理职的缺位以及由此引发的政府官员“群体偏移”的腐败现象。本文拟从规划实施管理信息披露制度的概念及功能、规划实施管理信息披露制度的标准、规划实施管理信息披露制度的内容与途径以及规划实施管理信息披露制度的管理等方面对建立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管理信息披露制度进行分析,以期能为政府制定建立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管理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2.
政府和企业的关系是转轨经济中的重要课题。该文在考察中国转轨时期大量案例的基础上指出,政府的机会主义行为已成为制约民营企业成长的重要因素。政府的机会主义行为不仅使大量的投资机会难以实现,而且内生企业的腐败行为。只有建立有效的法治,才能从根本上改善民营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环境;有效的法治不仅能维护社会公正,而且还能实现经济活动的效率。文章同时认为,有效的法治对经济活动和政府行为的规范所起到的长期激励效应,使法治在一定程度上只是起一种威慑作用。法治作为市场经济体制的制度基础,它的建立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因此政府机会主义以及腐败等还将在我国转轨时期长期存在,民营企业成长环境的根本改善也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相似文献   

3.
战勇  严太华 《财经科学》2007,(3):97-104
在股权高度集中或相对集中的上市公司,既要保障股东对经营者的监督效率,又要兼顾中小股东的利益保护是"鱼与熊掌",内控机制无法单独解决这个两难问题,需要外部制度约束来作保障.在公司内部治理中,如果单重委托代理无法形成有效的激励和信息传递,那么多重委托代理必定是无效的.揭示了多重委托代理在机制设计中的悖论性,并从制度层面弥补了内控机制的局限性,提出了完善中国上市公司治理需要建立政府代理声誉、国家执法声誉和企业信息披露声誉,以及中小股东与大股东之间的良性信息传递机制.  相似文献   

4.
食品安全信息有效传递是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发挥作用的基础,建立良好的食品安全信息传递机制对解决食品市场失灵问题具有积极意义。研究表明,我国当前的制度环境和生产经营者利益行为对食品安全信息有效传递既缺乏积极的激励作用,又缺乏刚性的约束作用。真正实现食品安全信息充分、及时、准确、有效的传递,要不断健全、完善政府发布食品安全信息的体制机制,明确食品生产经营者强制性披露信息和自愿性披露信息的范围与责任,营造优质优价、诚实守信的制度环境和市场环境,加强消费者食品安全知识的宣传教育。  相似文献   

5.
金融监管制度与机会主义行为机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辉  李健 《当代经济科学》2012,(3):81-90,127
由于金融市场的信息不对称和外部性难以根本消除,致使机会主义行为难以避免。金融监管制度的演变即是保障存款人利益、预防和化解金融风险维护金融系统稳定的过程,也是对金融机构和监管机构及相关代理人机会主义行为规避和治理的过程。本文以委托代理模型为起点,分析金融机构经营信息已知和未知两种状态下监管机构和金融机构各自的效用函数,通过引入监管制度和代理人风险偏好变量分析其对机会主义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信息状态转变会引起监管契约从强制型契约向合作关系型契约转变,机会主义表现形式也随之变化;不对称信息下绩效挂钩的监管收入激励模式会同时增加监管者和金融机构代理人的机会主义倾向;信息结构变化要求监管制度也应发生变化才能适应监管有效性要求。  相似文献   

6.
审计主题分为行为和信息两类,由于激励不相容、信息不对称和环境不确定,代理人可能发生机会主义行为。为应对代理人的机会主义,治理机制可分为内部-经常性治理模式和外部-非经常性治理模式两种类型。在内部-经常性治理模式下,委托人关注的重点是代理人的信息机会主义,信息成为这种治理模式下的主要审计主题;在外部-非经常性治理模式下,委托人关注的重点是代理人的行为机会主义,行为成为这种治理模式下的主要审计主题。对中美两国政府审计的简要分析显示,国家治理模式决定审计应对的机会主义类型,而机会主义类型决定审计主题选择,进而决定政府审计业务类型和审计资源投入。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企业环境信息依法披露工作的逐步展开,企业进行环境信息披露的规范要求逐渐提高,由此催生了对企业环境信息披露行为的探讨。本文以重污染行业的上市公司为样本,分析了企业选择性环境信息披露与其绿色声誉之间的关系,并通过异质性分析检验了这种关系在不同外部治理条件下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漂绿”类选择性环境信息披露具有“声誉获取”效应,而“声誉获取”的效应会因为严格的环境规制和较高程度的信息不对称而降低。“洗棕”类选择性环境信息披露与绿色声誉之间存在着显著的负相关关系。经过稳健性检验和内生性检验后,上述结论依然成立。针对企业的选择性环境信息披露行为,建议通过政府监管和市场监督两种机制加以治理,以提高企业绿色信息披露的质量。  相似文献   

8.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兼职.本文在总结出兼职员工特征的基础上,从组织与兼职员工之间的博弈关系出发,构建了兼职员工的声誉模型--一个简单的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模型.本文得出了一个结论:只要组织与兼职员工之间博弈的次数足够多,就可以通过声誉的正负激励的效应,达到抑制兼职员工的机会主义行为的目的,并以此为理论基础,提出了构建兼职员工声誉激励的几条措施.  相似文献   

9.
笔者基于"动机选择"的视角,对影响管理层内部控制缺陷披露行为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建立在经济动因和政治动因基础上的激励机制以及源于内部控制缺陷披露的昂贵显性和隐性成本是管理层隐瞒内部控制缺陷的驱动力;薄弱的外部治理环境和不尽完善的公司内部治理基础则为管理层"动机选择"的机会主义行为提供了滋生的机会;而管理层所拥有的超出其特定控制权范畴的管理层权力又为其在信息披露中的机会主义行为提供了保障。  相似文献   

10.
试论我国商业银行监管支撑体系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尚娟 《经济师》2006,(1):268-269
为了提高对商业银行监管的有效性,必须制定和出台《存款保险法》、《商业银行市场退出法》、《商业银行信息披露法》和采取早期纠正措施的法律规定;进行充分的信息披露,提高信息透明度;制定《社会信用公证法》,严惩逃债、废债和赖债行为;建立以人为本的员工激励制度和科学的人才选拔培养、使用及淘汰机制,实现人的自觉行为与制度对人行为约束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11.
企业组织转型与声誉机制的构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巨荣良 《经济管理》2007,(10):26-30
科层制企业组织形式下,一般是通过纵向一体化行为来克服有限理性、机会主义和市场的不确定性。企业网络组织形式下,成员企业通过良好的合作能够带来很多市场与科层组织所没有的价值,但由于机会主义、“搭便车”行为及成员间的欺骗.使得网络组织的成员合作具有内在的不稳定性。为了维持合作关系的稳定与良好运行,以获取更大的网络协作效用.客观上要求建立网络组织成员合作的激励机制.而声誉正是网络组织成员合作的一个有效激励。  相似文献   

12.
科技项目是科技资源配置的最小单位,决定了科技资源的整体配置效率。由于科技项目中可能存在机会主义行为,致使我国科技资源配置效率较低。学术自尊、信息披露、制度执行、内部监督、科技评价和结题验收在理论上对科技项目机会主义行为治理存在促进效应,但这些要素的促进功能还存在一定不足。基于我国科研人员样本数据,借助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科技项目机会主义行为治理的微观机理,指出科技项目资源配置的优化方向,从科技管理微观层面提出机会主义行为治理策略,以提升我国科技项目研发效率,优化我国科技资源整体配置。  相似文献   

13.
声誉约束、国家强制与企业的交易行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扩展了经济转型条件下声誉约束机制与国家强制机制之间关系的研究。文章将导致国家强制失灵的诱因区分为技术性和内生性两类。通过一个动态博弈框架,文章证明,声誉约束的基础性作用主要体现在填补国家强制在技术层面上失灵留下的契约“空隙”,面对机会主义行为诱发的国家强制低效则显得无能为力。进一步地,当国家机会主义盛行时,交易双方企业就会产生寻求政府庇护的激励。文章还发现,在国家强制不到位的情形下,对声誉约束的依赖容易形成不同地区间企业交易行为与交易效率的差异。最后,来自浙江与陕西两省民营企业调查问卷的经验证据进一步为该框架提供了丰富的实质性内容。  相似文献   

14.
本文首先回顾了"政治企业家"概念的理论渊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三点商榷意见后认为,将地方政府官员看成政治企业家、制度变迁的"第一行动集团",以此来解释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的制度变迁是不妥当的。一方面,地方政府官员确实参与了制度创新,甚至主导了局部制度创新。但另一方面,地方政府官员并不具备天生的企业家精神,制度创新精神的发挥不仅受经济基础的影响,而且是特定激励相容机制的结果。只有从经济基础来理解地方政府官员的行为并给予适当的激励,才能进一步促进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15.
一、政府预算的契约命题由信息不完全和信息不对称所引致的机会主义行为既可能发生在市场,也可能发生在组织内部,还可能发生于政府规制之中,因此,任何市场经济都必然会面临以下激励约束机制设计问题:给定信息不对称,什么是防范机会主义的最优社会契约安排。按照现代经济学的分类,把关于非对称信息情况下最优社会契约安排的理论称之为契约理论。现代契约  相似文献   

16.
《经济研究》2016,(5):72-85
政府官员的信息垄断能力,有助于其实现自由裁量预算最大化目标。预算公开能够缓解政府与公众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提升公众监督政府预算的能力。媒体的信息中介功能与声誉治理功能将在预算公开中发挥预算干预作用,进一步提升政府预算公开的效果。本文选择中央部门预决算公开中的媒体报道作为研究对象,将"三公"预算视为官员自由裁量预算的替代变量,考察媒体报道对中央部门"三公"预算编制的影响。我们发现:(1)政府"三公"预算编制行为存在着预算执行比率越高,预算增长程度越大的现象,而媒体关注能够显著抑制二者间的正相关关系;(2)不同报道情绪对"三公"预算的治理作用存在差异:正面报道能够直接激励官员抑制本期"三公"预算执行比率对下期预算增长率的正向影响;而负面报道只有在行政治理机制介入时,才能发挥预算抑制作用。本文从预算公开视角拓展了媒体治理研究,并发现在中国独有的制度背景下,媒体能够依托行政体系内部的激励约束机制发挥出有效的政府治理作用。  相似文献   

17.
班琦  范小云 《金融评论》2023,(1):23-43+122
本文基于2008年强制性企业社会责任(CSR)信息披露政策的颁布这一外生冲击事件构造了一个准自然实验,并结合PSM-DID方法考察了强制性CSR信息披露政策对我国上市公司绿色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相较于未披露企业,强制性CSR信息披露政策的实施能够有效增加应规披露企业的绿色创新专利数量。进一步分析发现,该政策对于企业环境信息的披露要求增加了环境监管部门、利益相关者团体和媒体对于应规披露企业的环保监督压力,这有助于推动企业的绿色创新。本文实证检验了强制性CSR信息披露对于企业绿色创新的作用,进一步丰富了制度环境对企业行为影响的有关文献,证明信息披露制度可以激励企业从事绿色创新,因而中国应进一步加快以信息披露为代表的制度构建。  相似文献   

18.
本文围绕政府会计信息披露的媒体驱动机制展开分析,利用省级地方政府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媒体报道产生的舆论压力对政府会计信息披露的作用机制以及作用效果,检验结果表明:媒体压力对政府会计信息披露具有驱动作用,而治理激励抑制了该驱动作用。相对而言,在治理激励弱的地区,媒体压力对政府会计信息披露的驱动作用更加显著。进一步研究发现:媒体报道产生的舆论压力的作用效果需要良好的法律制度环境和基础设施建设作为保证,一定程度上,建立法律制度和基础设施建设的保障机制,有利于强化媒体监督功能,改善治理激励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9.
资产评估质量低下的经济学分析与提高质量的制度安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市场需求角度和信息不对称导致的“逆向选择”两个方面对资产评估质量低下的原因进行分析,单纯的市场机制不能带来高质量的评估服务,制度安排能改善评估质量低下的现状。从三个层面进行制度规范:一是从自律层面用非正式规则约束资产评估师的执业行为,抑制其机会主义行为的发生;二是从他律层面用正式规则严惩资产评估师的机会主义行为;三是建立合理的契合机制,加强具有信号传递功能的政府监管和行业自律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20.
上市公司与投资者信息不对称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中国上市公司与投资者之间存在两种显著的信息不对称: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而解决问题的理论框架包括信息经济学中信号传递、委托代理激励和声誉模型三个理论。我们认为完善信息披露、设计最优的委托代理合同(特别要优化股权结构)和建立声誉机制是实践中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