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如果说将空置土地调整为高产出地块令高要的土地利用模式从粗放型走向集约型,那么,佛山工厂率先迁入高要则是一个历史潮流的前奏,接下来大规模的地产项目如过江之鲫,工商业用地迅速提升土地价值,而土地高效利用为经济发展带来了“质变”,同时大大增加地方财政收入。而品牌地产企业开发的高质素楼盘,又大大提升了高要市的人居环境水平。  相似文献   

2.
农村人居环境优化系统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新农村建设的最终目标在于优化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农民生活质量,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城乡和谐社会.新农村建设是一个系统的工程,文章针对我国目前新农村建设的一些现状和出现的问题,对村镇人居环境的内涵的界定、优化原则进行了分析,并运用系统优化的思想,以县或乡镇为基本地域单元,提出了一套农村人居环境优化系统.农村人居环境优化系统包括安全格局子系统优化、村镇规划、社会经济子系统优化、基础设施子系统优化、环境卫生子系统优化、公共服务设施子系统优化六个方面,通过安全格局网络图的编制和优化指标的达标验收,实现农村人居环境的优化,构建城乡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3.
基于熵值法的人居环境质量评价研究——以徐州市为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分析城市人居环境系统构成的基础上,构建了人居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熵值法对1991-2005年徐州市区的人居环境质量进行了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1990年代以来,徐州市区人居环境质量有了较大的提升和改善,并据此就徐州市区城市规划、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等方面,提出了优化人居环境的措施和对策。  相似文献   

4.
刘力 《东南置业》2013,(2):40-43
今天我们谈到人居环境的建设,它包含了不同的感知层面和相应的评价体系。我认为,理想的人居环境不是简单的堆砌和罗列,更不是简单表象的丰富,而是具有更为本质的人本内涵。人居环境分为三大层次,一个理想的人居环境首先是一个大的城市环境,其次才是居住区的规划,最后才是建筑内部的人居环境。  相似文献   

5.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与检验标准,因此,坚持用科学规划引领新农村建设,进一步优化农村人居环境意义重大。要落实科学发展观,就必须坚持规划先行,按照"适度超前、城乡统筹、科学布局、分步实施"的原则,进一步优化农村人居环境,从而推动新农村建设。文章从农村建筑存在的问题出发,阐述了新农村居住建筑设计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2005年3月26日,锦城艺术宫上千人的会议大厅里座无虚席,成都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总结表彰暨争创中国人居环境奖动员大会隆重举行,继成功拿下"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称号后,成都再次发力,正式启动争创中国人居环境城市工作,确立在2006年力争获得“中国人居环境奖”总目标,冲刺中国城市最高荣誉。人居环境奖是综合评价一个城市在改善人居环境方面总体成就的全国最高的综合性奖项,成都市政府2004年正式确立了争创“中国人居环境奖”的工作目标。整个争创工作将以人居环境质量为突破口,优化城市功能,提高市民人居环境质量,营造“蓝天碧水绿萌,和谐…  相似文献   

7.
《价值工程》2013,(7):312-314
居住是人类最基本的需求之一,城市居住小区是满足居民居住需求的基本载体,其规划建设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人居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以徐州市为例,综合考虑人居环境的内容和内涵,建立徐州市人居环境舒适度评价指标体系,从人居硬环境和人居软环境两方面考虑,列出5个准则,20个因素作为调查和评价的因子,用社会调查统计法对城区内有代表性的居住小区进行综合评价。并得出结论徐州市区人居环境总体处于起步阶段,最后提出各居住地域的优化措施。  相似文献   

8.
当前,人居环境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受到各级政府与民众关注和重视,人们对人居环境的关注点渐渐从注重自己的住房及周边环境品质改善扩展到城市建设、生态平衡、可持续发展上来,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全面地、系统地追求理想的生活环境。去年举行的“首届中国人居环境高峰论坛”上,中国人居环境委员会在倡议中提出了非常明确的行动纲领。其中包括了“人居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住区人居环境规  相似文献   

9.
人居环境绿地系统的结构与形态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居环境绿地系统是人居环境中发挥生态平衡功能并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的绿色空间.本文指出人居环境绿地系统规划中基本的"三力",向心力、线性力、不确定力,包括与人居环境相关的自然要素和人文要素等各种力的共同作用形成人居环境绿地系统布局的各种结构和形态,可归结为:整体与中心形态模式、环城卫星形态模式、带形形态模式.编制绿地系统规划时需要因地制宜地加以分析、调节和确定绿地的结构和形态,以达到保护和改善城乡生态环境、优化城乡人居环境、促进城乡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并使人居环境各系统组成部分之间的功能耦合关系更为细密、合理.  相似文献   

10.
浙江省商品房空置状况的分析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对浙江省商品房空置情况作了简要的回顾,分析了空置商品房的规模和结构。对我省商品房空置水平进行了分析和判断,认为目标虽然东部地区一些经济较为发达的省市商品房空置率比较高,但我省商品房空置总量下降,空置率总体水平处在合理区间。同时仍然存在诸多结构性问题,有效供给欠足。别墅和高档公寓空置水平已接近“过度”,普通住宅空置偏少,特别是安居房(经济适用房)空置明显不足;办公楼和商业营业用房空置过度,处于空置危险区;在地区分析上,全省多数地方住宅空置不足,个别地方商品房空置接近过度。当前房地产市场既要保持适度的空置率水平,又要防范商品房新的“空置过度”的出现。解决房品房空置不合理问题,一要靠政府,二要靠市场。政府要加强对土地供应的宏观调控,建立和完善多层次的房地产市场体系,促进房地产市场的供求均衡。  相似文献   

11.
"以人为本"的居住区空间环境研究已受到越来越多专家的重视。人性化的居住区空间环境对人的生理、心理以及邻里和睦、居住安全等具有重要影响,加强空间环境的人性化设计是一种必然选择。在对居住区空间环境人性化发展的必要性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其人性化设计的相关概念,明确了其生态性、经济实用、营造意境等设计原则,进而从绿地系统空间、活动空间、交往空间以及观赏空间提出了人性化设计的相关创作手法。  相似文献   

12.
刘涛 《价值工程》2010,29(23):110-110
随着房地产业的进步与发展,人们在满足居住生活需要的同时,更加渴望与自然的亲近,渴望回归和融入自然。居住区户外景观环境,作为人们日常生活栖居的场所,设计中如何体现这种需求,使其更好地满足人们多样化心理、生理需求,无疑是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预算定额是确定单位分项工程或结构构件单价的基价,在按定额计价模式的条件下,它体现了国家、建设单位(业主)和建筑施工企业(承包商)之间的一种经济关系.因此,文章探讨了装饰工程预算定额的用途、编制要求及其应用,以期对相关从业人员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4.
住宅质量的优劣不仅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而且关系到国家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的和谐稳定。长期以来,我国住宅质量管理体系落后于住宅市场化的发展步伐,在住宅产权制度发生重大变化的情况下,质量控制的主体关系却不甚清晰,这使得政府至今仍然对住宅的质量承担着无限责任。这一角色定位夸大了政府功能,误导了社会公众,不仅违背了住房制度改革的初衷,不符合质量控制的一般规律,也会损害政府的公信力。因此,重新梳理住宅质量控制的主体关系,明确政府在住宅质量管理体系中的角色定位,重塑和再造住宅质量管理体系,是一个十分紧迫和必要的课题。  相似文献   

15.
青岛市居住小区环境质量差异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居环境是以人类居住为目的来建造的环境,而居住小区又是人类居住的集中所在地。当前,青岛市居住小区人居环境建设正面临着由于城镇化加速发展而带来的巨大压力和挑战。选取青岛市6个主城区为研究范围,在科学性、针对性、稳定性和动态性等原则的指导下,选取了4项系统指标和20个单项指标作为青岛市居住小区人居环境综合评价的指标体系,通过对问卷的设计、发放、收集和整理,利用层次分析法及所构建的模型对数据进行分析,计算出每个小区的分值,在分析的基础上,对所调查的小区进行优、良、差分类、分析和评价,从而对青岛市的居住小区人居环境质量空间差异进行评价研究。  相似文献   

16.
户口、迁移与居住分异——以武汉为例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计划经济时期的中国城市居住分异程度很低.转型期间快速的城市化和住房的市场化导致了大量人口的迁移迁居,使原来相对均质的单位社区转变为多元的、异质的城市空间,各种新型社区如破旧的移民社区和富有的门禁社区也都应运而生.城市的居住分异日益明显,居住区位也日渐成为社会经济地位的标志.根据武汉市2000年人口普查0.1%按户抽样数据,将市区人口分为市内未迁居居民、市内迁居居民、市外永久移民和市外暂时移民,从户口、迁移迁居和居住的关系分析不同人群在城市中的居住区位及分异状况.与西方城市相比,武汉市区目前的居住分异和隔离程度不高,但各分区的居住隔离程度存在明显差异,特定人群在城市某些区位的分畀隔离程度已达到相当高的程度,各类人群也存在一定程度的孤立性.政府相关部门应对此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17.
近期,国内商业银行出现了普遍的“额度荒”问题,大多研究认为这一现象是周期性和短期性的。但其实是商业银行经营的内外环境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如存贷款利率市场化加速,传统的房贷业务不适应银行经营环境的变化。房贷“额度荒”反映的是商业性金融追求盈利与政策性金融的冲突,本质上则是政策性住房银行缺失的结果。发达国家在位房需求增长较快时期均通过成立政纂性住房金融机构来满足住房融资需求,我国也要成立真正的政策性住房银行,这才是解决房贷困境的根本出路。  相似文献   

18.
《Journal of urban economics》2013,73(2-3):147-159
Urban land use and transportation policies have dramatic effects on the density and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residences in large cities. Effects of these policies have been analyzed using numerical urban simulation models. At the same time, the US Energy Information Administration’s Residential Energy Consumption Survey has allowed researchers to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 between household energy consump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of housing units.This paper links these two lines of inquiry by demonstrating how simulation results on the implications of land use and transportation policies for the spatial form of cities can be used to compute implications for energy consumption. The resulting Urban Energy Footprint Model, “UEFM,” allows one to trace the implications of a change in land use zoning or transportation policy through its effects on housing markets and residential location to the resulting changes in energy use for residential and commuting purposes – i.e. to understand the energy footprint of transportation, housing, and land use policies. Accordingly, the UEFM provides, perhaps for the first time, a link between urban and energy economics, and can allow measurement of rebound effects of energy policies in a more general equilibrium context.  相似文献   

19.
马晓云 《价值工程》2011,30(22):84-85
健康住宅就是在居住环境中提倡健康、舒适和安全。在实施过程中,严格遵循规划设计规范,在保证基本使用功能的前提下,关注人们心理健康,保障居住环境的健康、自然环境的亲和以及住居环境和健康环境的保护。  相似文献   

20.
居家养老:住房与社区照顾的联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借鉴国外实现居家养老的住宅建设经验,分析中国老年人居住环境存在的问题,从老人与环境适应的理论视角,认为改善住房条件与实施社区照顾的统合考虑是解决老年人养老问题的较好思路,并提出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