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何凤文 《理论观察》2007,(1):176-176,F0003
达斡尔族是我国北方历史悠久的古老民族。达斡尔族人性格开朗豪放,讲礼仪,重感情,能歌善舞,多才多艺。在漫长的劳动和生活实践中,创作出许多具有本民族特色的音乐、歌曲和舞蹈,深受全国各族人民的喜爱而流传国内外。其中舞蹈成就尤为突出。达斡尔族舞蹈的艺术特点:一、传统性。达斡尔族的舞蹈传统和艺术风格主要集中表现为罕伯舞(达语译之为“哈库麦”)。其舞蹈保存了旗袍、皮靴、坎肩,男子着毡帽,女子则用围巾或有围发头饰为其传统舞蹈装饰。传统的达斡尔舞蹈分为两种:一种是“哈库麦”舞;另一种是“哈库麦勒”舞。“哈库麦”舞是直接呼号…  相似文献   

2.
蒙古民族是一个较为古老的民族,始源于额尔古纳河流域的一个部落,以“蒙兀室韦”之名初见于《旧唐书》。蒙古民族历来有自己的历史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更有自己的信仰和崇拜。  相似文献   

3.
科尔沁草原厚重的历史积淀,培育出哈撒尔、庄妃、僧格林沁、嘎达梅林等彪炳千古的历史名人。这一带箭民族在建立“一代神弓,八世雄风”的旷世伟业的同时,也孕育出了具有鲜明特色的北方草原文化——科尔沁文化。科尔沁草原是歌的海洋、舞的故乡、艺术家创作的展示堂。以科尔沁民歌、安代舞、蒙古族说唱艺术“乌力格尔”、“好来宝”以及科尔沁马文化、博文化为代表的科尔沁文化在世界享有盛誉。《安代传奇》已被文化部命名为科尔沁“蒙古剧”。著名歌唱家胡松华的赞歌、著名旅美小提琴家马思聪的《思乡曲》、著名作曲家辛沪光的交响乐《嘎达…  相似文献   

4.
他们是大兴安岭森林中“最后的山神”,独特的“桦树皮文化”,神奇的狩猎技艺,原始古朴的遗风,展现出这个北方古老民族令人神往的生活图景。  相似文献   

5.
张瑞民 《西部人》2004,(6):30-31
名扬华夏,怀拥多项大奖的他,被广大观众、听众誉为“军中金唢呐”。推陈出新,引领古老的民族吹管乐走进高雅的艺术殿堂的他,被民族乐坛尊称为“吹管乐的创新者”。根植沃土,尽吮传统音乐文化精髓的他,被文化界赞美为“民族音乐文化的掘井人”。殊荣,给他戴上金色的光环刘云鸽19  相似文献   

6.
贺丽娜 《魅力中国》2010,(26):300-300
古百越民族有着古老悠久的历史,食人俗是古百越民族众多历史文化风俗中的其中一个。食人俗的野蛮与残忍从另一个角度引发出了“礼”与“孝”,孝道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我们应该将孝作为一种最基础的教育,继承并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7.
《走向世界》2010,(3):78-82
沉淀在民族血液中的京剧艺术,从民间到宫廷,从古老到现在,风风雨雨一路走来200多年,经历了时代的变革和艺术的磨练。这种被称为“国剧”的艺术,带着中国古老的文化元素和时代气息,向世人诠释着一个历史与现代故事的前世今生.  相似文献   

8.
秦与筝     
刘慧 《发展》2009,(12):45-45
筝是我国古老的弹拨乐器,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其古雅的风格和独特的民族韵味,一直被人们视为最具中华民族文化特色的传统乐器。建国后,筝乐得到了振兴。改革开放以后,筝乐有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随着世界各民族文化的交流与碰撞,筝乐艺术愈发显示出特有的魅力,其影响波及到海内外,甚至被华人视为“华夏后裔的标志”“炎黄子孙的信物”。  相似文献   

9.
青海省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被誉为“江河源头”,地处中国版图书的中部偏西,青藏高原东北部,最早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是中国西部古老民族之一的氏、羌族群。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勤劳、勇敢、朴实、智慧的青海人民,创造了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热贡艺术”、“柳弯遗址”、“唐蕃古道”,以及著名的藏传佛教寺院——塔尔寺和以精湛壁画、珍贵文物收藏而驰名佛教界的瞿昙寺等,都具有浓厚的高原民族生活气息和高原特色。人文景观和旅游景点遍布全省各地。广袤的青海有着富饶的资源,“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性政策让这块古老而神奇…  相似文献   

10.
谢晓晨 《魅力中国》2014,(22):117-117
对现代舞和当代舞从概念定义和内涵上作了追溯和分析。认为无论是中国的现代舞还是当代舞,都是现代艺术的产物,都与西方的现代舞、当代舞处于不同的历史及现实空间,我们也没有必要盲目去以西方的标准为参照系来模仿和照搬。中国现代舞、当代舞的价值永远存在于中国现代民族审美理想之中,永远结合民族的文化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11.
李虎 《魅力中国》2013,(16):130-130
苗族板凳舞,苗语称“卡牛档”,是流传于黔西南州境内安龙、兴仁、贞丰等地“黑苗”村寨的一种生育礼俗舞蹈。黑苗,苗族中的一支。因妇女身着黑色服饰而得名,从其语言及迁徙历史上看,黑苗属中部方言苗族支系。由于祖先崇拜、民族性格等诸多原因,至今仍保持着明清时期的服饰样式和习俗。板凳舞,是每人用两手拿着两张小板凳相互敲击而跳跃的舞蹈,也是他们保留下来的一种文化事象代表。在流传地的苗族村寨,凡有人家生育小孩,在办“月米酒”这天,外婆家前来“送背带”祝贺,在离开主人家的时候,外婆家的妇女们就会唱起“咔依…..”的祝福歌,围成圈跳起板凳舞祝福小孩快乐成长,长大成才。在舞蹈中,乘着酒兴,节奏越跳越快,人越来越多,气氛越跳越热烈。许久才自然散去…一本文拟从板凳舞历史沿革、舞蹈内容及特点、发展现状等方面对苗族板凳舞进行描述,旨在抛砖引玉,引起各位专家学者对板凳舞的关注和研究。  相似文献   

12.
赵秀彦 《理论观察》2022,(1):147-149
达斡尔族的“雅德根舞”、“哈库麦勒”是萨满仪式和现代各类仪式的常用舞种。其鲜明的内容形象、独特的艺术语言及个性化的民族特色深受达斡尔族人的热爱。本文通过对两舞的追根溯源;艺术特征、程序跳法;舞词衬词等方面的比较研究,梳理两舞相似、相同、相通的内容,从中挖掘出文化内涵及本质联系。  相似文献   

13.
这里,马背上的民族在放歌高唱着自己的骄傲,沿着神圣的“敖包”指向,策马飞驰而去时,会发现千年的民族信仰与崇拜在这片金色的草原上奔腾不已,大草原的下面深藏的古老的游牧民族史诗以及历史与文化的波澜,由此而被掀动。  相似文献   

14.
吐鲁番拥有优美而丰富的自然生态景观和古老而独特的历史人文景观,充分利用吐鲁番的民族文化资源优势,开发吐鲁番民族文化旅游产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吐鲁番民族文化旅游有必要进一步加强建设,以促进其更好地发展。  相似文献   

15.
“一口道尽千年事,双手对舞百万兵”。 古老的皮影戏有了新的表演形式。24位来自全国各地,平均年龄22岁、平均身高1126米的“袖珍”演员,正紧张地在简易排练厅内排练节目,准备把皮影搬上春节晚会。  相似文献   

16.
“一口道尽千年事,双手对舞百万兵”。 古老的皮影戏有了新的表演形式。24位来自全国各地,平均年龄22岁、平均身高1126米的“袖珍”演员,正紧张地在简易排练厅内排练节目,准备把皮影搬上春节晚会。  相似文献   

17.
陈晓亮 《魅力中国》2012,(29):15-15
中国舞是一门原与诗歌、音乐联系在一起的古老艺术。“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诗经。大序》)而舞蹈艺术则是指人们在生产劳动中通过有联系的多种多样的动作和手势对现实世界的情感印象的形象反映。  相似文献   

18.
壮族铜鼓舞是中华灿烂文明的瑰宝,研究壮族铜鼓舞的文化内涵与传承价值对当代社会具有重要意义.更乐壮族铜鼓舞的文化内涵体现为对稻作农耕的崇拜,表演形式围绕农耕元素变化多样,动作内容丰富.更乐壮族铜鼓舞的传承价值在于其具有丰富精神生活与增强民族凝聚力的双重意义.通过"静态记录""活态传承"与面向世界创新发展是保护传承壮族铜鼓舞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9.
近十年来,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民族文化不再是“落后”、“迷信”、“原始”“蒙昧”的象征,而是被看成弘扬民族精神、展示本土文化特色的旅游资源。在许多民族地区,民族文化经过策划和包装成为观赏性、娱乐性和参与性很高的旅游产品。古占村民族风俗习惯的挖掘和开发,不仅向人们展示了山子瑶的民俗风情特色,使世人进一步了解瑶族文化生活,而且为其他有意开发民族旅游业的村寨提供了一个参考。  相似文献   

20.
8月8日,在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在“鸟巢”的东西跑道上,120名重庆铜梁龙舞演员舞动4条70米长的金色巨龙,向全世界展示巴渝文化的迷人风姿。重庆铜梁龙舞以其独特的地域文化特色,吉祥喜庆的艺术感染力人选北京奥运会开幕式表演节目。开幕式总导演张艺谋等人对铜梁龙舞高度评价:“具有大道具、大场面、大变化的舞台效果,非常好!”是奥运开幕式上“最有气魄,最有特色”的节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