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谢宏 《乡镇企业科技》2014,(32):135-136
生态文明建设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有着内在辩证统一关系,经济的良好运行发展,离不开健康的生态环境。在各地方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建设良好的生态环境,对于实现经济的快速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保障作用。反过来,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健康发展也可以更有效地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本文认为,按照科学发展观和十八大的要求,推进发展理念的更新、全方位的创新以及通过统筹兼顾协调利益关系等是广东省粤西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王雨 《价值工程》2014,(10):190-191
在我国处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背景下,要求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的发展,必须重视生态文明建设。通过对常州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路径和当前工作重点的研究,希望能够促进常州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3.
长久以来,我国通过高消耗和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的发展模式,促使"城市病"和环境污染蔓延,在正视这一问题后,传统的发展模式便被以人口、资源、环境和社会经济相互协调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取代,生态城市便是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中的重要一步,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及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八大报告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彰显了中华民族对子孙、对世界负责的精神。生态文明建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我们只有通过强化生态理念教育,大力推进循环经济,积极推进生态农业,带动合理经济消费,加强生态保护修复,规范生态体系建设,构建环保长效机制等措施,才能更加积极地保护生态,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新时代,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5.
生态文明是建立在在狩猎文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基础上的一种新型的文明形态。现代社会所倡导的低碳经济符合生态文明的发展要求,与发展生态文明的目的和主旨相一致。因此我们应该认识了解低碳经济,更要深刻的探讨生态文明下如何发展低碳经济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
区域经济增长存在成本,控制经济增长于合理规模,是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前提。区域系统总收益持续为正,是生态文明背景下转变区域经济增长方式的目标。其途径是:第一,通过科技进步带动区域要素结构调整,提升劳动者素质和促进管理创新;第二,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带动区域经济运行模式的转变;第三,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优化区域空间结构。  相似文献   

7.
在全球生态危机的背景下,我国同样面临环境污染和生态退化的困境。通过分析发现,工业文明的发展思路是中国发展陷入生态困境的内在根源。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仅从技术、资金等外部层面加强环保,往往事倍功半,难以标本兼治;只有唤醒大众的生态意识,共同建设生态文明社会,才是中国发展的根本出路和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8.
张景 《湖北审计》2014,(9):10-11
近年来,生态环境问题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生态审计作为一种新型的审计类型对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结合我国生态审计的现状,对区域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关系进行分析,并对区域性生态审计提出若干建议,以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相协调。  相似文献   

9.
生态文明建设是一种崭新的文明建设,其建设的途径也是多种多样的。生态县建设是建设县域生态文明的一个重要手段,本文以龙南县为例,从生态文明建设的切入点,生态县建设的优势和制约因素,浅析其生态县建设的主要内容,从而达到生态文明建设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由于工业化、传统经济发展方式的弊端以及我国地方政府职能的欠缺,使得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面临困境。要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应该从转变济发展方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实现政府环保职能创新,树立生态文明执政理念;提高公民素质,培育公民环保观念等几个方面入手,才能彻底打破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所面临的困境。  相似文献   

11.
引入强可持续发展理论,构建中国生态文明评价体系,采用改进后的纵横向拉开档次方法刻画1997—2012年中国生态文明现状,总结其演进规律,并引入泰尔指数进行区域比较研究,揭示区域差异的驱动因素。研究显示:中国生态文明整体水平呈稳步上升趋势,东部生态文明整体水平最高,西部次之,东北、中部生态文明指数较低;中国生态文明泰尔指数呈连续上升趋势,说明各省生态文明差异在不断地扩大,而区域间差异是总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2.
生态文明建设在本质上是人们努力实现比工业文明中更加高级的生态价值追求。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发展既相容又冲突。用中国省级数据,分析各区域废水、废气中主要成分的排放强度、治污投资和造林投资等强度指标特征,并建立双水平混合模型,得出人均真实GDP、研发强度有减少排放效果的影响,而工业化率、治污投入强度等对排放效果有不利影响,且地区间存在显著差距。中西部地区排放强度、治污投入强度与造林投资强度均高于东部地区。  相似文献   

13.
生态文明建设与循环经济发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等新观念.建设生态文明和发展循环经济,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本文结合河北省高职院校实用型人才培养状况与区域经济中的三大产业,支柱产业适应性进行分析研究;从高职院校实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专业和课程体系,实践体系以及人才质量保障体系等方面探讨了实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并据此提出优化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若干建议,以便促进区域经济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更加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八犬报告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了党和国家事业“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提出要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国家审计要以促进生态文明建设为目标,对生态审计进行重新定位,赋予其新的内涵夺文对生态审计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要意义进行了阐述,提出了生态审计服务生态文明建设的四条实施路径: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理念,积极宣传、研究和开展生态审计;建立健全生态审计制度,纳入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整合审计资源,构建科学合理的生态审计格局;创新工作机制.做好生态审计的顶层设计。  相似文献   

16.
李霰菲 《企业导报》2014,(14):93-94
本文主要通过对宁德市小城镇发展中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现状和所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与思考,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和对策。  相似文献   

17.
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在发展观、关系处理及目标实现上都具有内在一致性.树立生态文明观念,推进科技创新,优化产业结构,发展循环经济,加快形成促进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政策和机制是在生态文明背景下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和建设生态文明的要求。近期,胡锦涛总书记又进一步强调:要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对此,各级审计机关必须进一步提高对开展生态文明建设意义的认识,从充分发挥审计保障国家经济社会运行的“免疫系统”功能的高度,将生态审计的研究和实践列入议事日程。  相似文献   

19.
衣龙娟 《民营科技》2014,(9):216-216
结合林区实际,就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进行了详细的探讨。  相似文献   

20.
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到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这意味着生态文明建设已经成为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一项基本战略,也意味着我国现代化发展理念的根本转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