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客户遭遇“零收益”之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柏 《金融博览》2008,(3):18-19
从2007年年底开始,各家银行陆续公布了2007年推出的各款理财产品收益,多家银行的挂钩型理财产品收益率为零。近两年发售火暴、势头强劲的银行理财产品,开始面临一场“信任危机”。一向被认为风险较低的保本银行结构性理财产品,为何频现零收益?银行该如何面对?客户应何去何从?  相似文献   

2.
王大贤 《金融博览》2010,(16):35-38
当下,很多人对银行理财产品的印象是:低风险,收益率高于定期存款。这种印象总的来说没有错,但银行理财产品绝不是俯首可摘的牡丹,也可能是长满了尖刺的玫瑰。这几年发生的银行理财产品“零收益门”、“负收益门”就是最好的警示。那如何善用门道购买理财产品呢?  相似文献   

3.
2008年以来,一些银行理财产品"零收益"甚至"负收益"事件引发了中国理财市场的激烈争论. "零收益"给我们带来的启示是什么,在不可控制的市场波动因素之外,这些糟糕收益背后的机制和问题是什么?此刻似乎已经到了为近几年火热的银行理财产品把脉的时候.  相似文献   

4.
吴辉 《投资与理财》2013,(22):60-61
很多人对银行理财产品的印象是:低风险、收益率高于定期存款。这种印象总的来说没有错,但银行理财产品绝不是垂手可摘的牡丹。在过去的一年里,多家银行爆出的银行理财产品“零收益门”、“负收益门”事件就是最好的警示。  相似文献   

5.
面对震荡低迷的股市、横空出世的“三毛”基金、“零收益”甚至“负收益”的银行理财产品,以及“跑不过CPI”的银行存款利率,投资者有点不知所措了。如何选择合适的投资渠道来打理手中的资产?有没有其他的投资途径?  相似文献   

6.
近期银行理财产品“零收益”事件轮番上演,在市场上引起了轩然大波,银行理财产品正在经历着一场空前的信任危机。近日,本刊记者走访了社科院金融研究所结构金融研究室主任殷剑峰博士,就“零收益”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希望能为投资者提供些许参考。  相似文献   

7.
2004年是银行理财产品市场的开元之年,当年12家商业银行共发售银行理财产品123款。时至2010年,就有约90家商业银行共发售10000余款银行理财产品,发展速度可谓“超常规”。然而,银行理财产品的零收益、负收益和高额负债等现象,却似乎在暗示着银行理财产品市场和投资者之间正经历着“七年之痒”。  相似文献   

8.
银行理财产品遭遇“零收益”,是自挂钩型产品而始的。从浦发银行的“汇理财2006年第9期F2计划”产品,到深发展、深圳平安、中行、招行和东亚等5家银行的10款挂钩型产品,收益为零甚至为负的情况屡屡见诸报端。投资者不禁有如下疑问:既然挂钩型产品频频遭遇零收益,银行为何又对其如此垂青呢?  相似文献   

9.
《中国金融家》2011,(8):158-159
201l年作为“十二五”开局年,上.半年金融局势跌宕起伏。 关键词:加息,银行理财产品井喷2011年不断的加启、,实实在在的让银行火了一把,银行理财产品大放异彩,不论是发行量还是收益率都突飞猛进。中国建设银行的理财专家告诉记者,银行理财产品的设计以稳健为主,投资工具的风险较低,所以银行理财产品零收益、负收益的比例很低。  相似文献   

10.
2007年商业银行理财产品销售的异常火爆,使其成为各行稳定存款、提高市场竞争力的重要业务。然而,投资者对收益的过高预期,银行出于竞争压力用高预期收益率吸引投资者的做法,为双方矛盾的激化埋下了隐患。如今,随着不少理财产品的陆续到期,部分理财产品出现“零收益”甚至“负收益”,成为部分投资者的“伤心地”,引起社会公众的广泛议论。  相似文献   

11.
晓峰 《金融博览》2008,(4):40-41
银行理财产品“收益门”事件,最早是由网上论坛引爆的。今年年初,一位网友发贴称,去年购买的浦发行发行的某款人民币理财产品,在到期日前被通知收益率为零。之后,民生银行、深发行等银行发行的理财产品也出现零收益。  相似文献   

12.
自2009年至今,银行和信托合作的信托类理财产品一直呈现着井喷态势,其稳健、收益高于同期储蓄的特性受到广大投资者的青睐。可是,七月份银监会却发布了“封杀”银信类理财产品的消息,而且颇见成效,各家银行理财产品数量都大幅减少,让许多投资者慌了神:按兵不动?闲置资金以0.36%的活期利息存在银行着实可惜;  相似文献   

13.
今年以来,随着资本市场的剧烈波动,部分银行的理财产品在到期以后,出现了低收益、零收益,甚至负收益现象,一时间银行成为众矢之的,购买了理财产品的客户们牢骚满腹,但又得不到实质性的安慰,各种议论、调查、投诉见诸媒体。  相似文献   

14.
张先生属于保守型的投资者,这几年他的资金几乎都是以存银行为主,前年的时候,他看到银行发行的外币理财产品的预期收益比银行储蓄高出很多,于是便把到期的外币买成了理财产品。但后来由于汇率的变化等原因,银行的理财理财产品并没有实现“预期收益“,实际拿到的收益几乎为零。一遭被蛇咬,十年怕井绳,从此之后他再也不敢购买银行的理财产品了。  相似文献   

15.
最近理财产品的收益率并没有上升,而是出现了微幅下滑。特别是国有大行发行的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大多只有4%,只有部分中小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维持在5%一6%。 今年以来,尽管银行理财市场并未给我们带来太多惊喜,但随着一系列监管政策的出台,中国经济网记者发现银行理财产品市场呈现出了不少新变化:银行理财产品期限延长、预期收益率走低、银行热推净值型理财产品等。眼下正值年底,专家建议,救资者可趁机配置中长期理财产品,提前锁定未来半年、一年甚至更长时间的收益。  相似文献   

16.
近年人民币理财产品零收益甚至负收益成为社会议论的焦点.一直以来被认为是安全性高、收益有保障的人民币理财产品为什么会出现零收益的现象?人们在困惑的同时,需要更深入地了解人民币理财产品.  相似文献   

17.
保险     
《大众理财顾问》2009,(7):12-12
据普益财富最新统计显示,5月份有461款银行理财产品到期.到期年收益率在5%以上的理财产品近140款,市场占比为29%;91.45%实现了预期收益,这是2009年以来银行理财产品的月收益实现率首次超过90%。  相似文献   

18.
王增武 《金融博览》2011,(18):20-20
作为一种新兴的金融业态,在短短七年左右的时间内,银行理财产品市场已由弱不禁风的“树苗”生长成一棵“参天大树”。然而,这棵参天大树长得比较随意,未能经受住全球金融危机暴风骤雨般的洗礼,相继爆出了零收益、负收益、收益不达标、高额亏损、展期和理财变保险、投诉无门等异象。  相似文献   

19.
2007年股市热,街头巷尾无人不谈股票。如今理财产品热,你在超市、写字楼、地铁口甚至都会收到理财产品的传单。 我们都知道,绝大多数理财产品一般都在银行购买,殊不知,现在随便一个“地摊儿”,都开始售卖理财产品,年化收益率甚至高达12%。“地摊儿理财产品”现在已经走遍大街小巷,随手能看见100万元的起卖,随时能听见“稳赚不赔”的叫卖。但是,你真的敢买吗?有媒体报道,到处叫卖理财产品的多为民间机构,销售人员往往零底薪,提成甚至等同年化收益率。其就职的公司多半是空壳,一般挂靠一些大型的销售机构,找到客户后,为其介绍产品,颇有些空手套白狼的意味。这一批来路不明、号称年化收益率高达12%的理财产品靠不靠谱?投资者应该如何辨别真伪、防范风险?  相似文献   

20.
《中国投资管理》2009,(3):32-32
一.不要对理财产品的收益预期过高。银行理财产品的预期收益率只是一个估计值,不是最终收益率。银行产品推销员的口头宣传不代表合同内容,合同才是对理财产品最规范的约定。投资者购买银行理财产品需要认真阅读产品说明书,不要对理财产品的收益预期过高,切莫陷入“预期收益”误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