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国忠 《河北金融》2011,(11):33-35
目前衡水市辖内农村信用社对人民银行支农再贷款缺乏需求,农村信用社无法充分运用支农再贷款支持“三农”,造成人民银行支持“三农”的信贷政策效果弱化.本文通过对衡水市10个县(市)农村信用联社的调查,分析了制约支农再贷款业务拓展的成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拓展支农再贷款业务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自1999年以来,人民银行为了改善金融服务,支持三农健康发展,发放了对农村信用社再贷款(习惯上称之为支农再贷款)。在支农再贷款投放力度加大的同时,人民银行支农再贷款安全管理责任也同步加大,支农再贷款管理的安全性、合规性问题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3.
《农村金融研究》2002,(6):52-52
一、加大政策宣传力度,提高对支农再贷款的认识,预防认识误区所形成的风险。支农再贷款不是对农民的扶贫、救济资金,而是对农村的信贷倾斜政策;支农再贷款不是人民银行的委托贷款,而是人民银行支持农村信用社发展的手段。基层人民银行、农村信用社要承担支农再贷款(农户贷款)的发  相似文献   

4.
一、管理、使用支农再贷款,要注重发挥贯彻国家货币政策,体现国家重视“三农”的作用。县级人民银行在对支农再贷款的管理和使用上,要经常向农村信用社,并通过农村信用社向农民宣传支农再贷款的实施是人民银行为支持农村信用社改进支农信贷服务而专门下达的再贷款,是人民银行贯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人民银行通过发放支农再贷款,有效缓解了农村资金紧缺的矛盾,助推了农村信用社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支农再贷款一度受到了农村信用社的"追捧"和"青睐".然而,随着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村信用社经营形势的变化,近年来基层出现了到期或提前归还支农再贷款而不再继续申请使用的现象.为此,人民银行济宁市中支对辖内农村信用社支农再贷款需求状况进行了专题调查.  相似文献   

6.
2014年,人民银行将支农再贷款由流动性再贷款调整为信贷政策支持再贷款,逐步发挥其在优化信贷结构、降低融资成本等方面的积极作用.通过问卷调查发现,河北省涉农信贷资金及再贷款资金投放呈增长趋缓和逐年下降的态势.因此,人民银行以及政府部门应及时出台相关政策,诸如增加涉农信贷投放,降低涉农融资成本等措施,以进一步改进支农贷款和支农再贷款的运行环境及效用.  相似文献   

7.
支农再贷款是人民银行为解决农村信用社支农资金不足而发放的再贷款.如何管好支农再贷款,保证专款专用,使其发挥应有的作用,是各级人民银行和农村信用社共同关心的问题.笔者就此问题谈几点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8.
观点     
人民银行武汉分行田湘龙、厉明庆认为:对农村信用社再贷款要通过风险预防、风险分散、风险转移来将风险减少到最低程度,确保各项政策的有效实施。一、加大政策宣传力度,提高对支农再贷款的认识,预防认识误区所形成的风险。支农再贷款不是对农民的扶贫、救济资金,而是对农村的信贷倾斜政策;支农再贷款不是人民银行的委托贷款,而是人民银行支持农村信用社发展的手段。基层人民银行、农村信用社要承担支农再贷款(农户贷款)的发放、收回和管理责任。地方政府部门要正确认识支农再贷款的用途,减少行政干预,为农村信用社经营创造良好的…  相似文献   

9.
支农再贷款现状 支农再贷款是人民银行在农村金融改革过程中促进改善农村金融服务、支持农村信用社扩大涉农信贷投放的一项重要政策措施,是对县域和村镇存款类金融机构法人发放涉农信贷资金不足提供的流动性支持。人民银行从1999年开始发放支农再贷款,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其内涵与外延不断突破,逐步发展成为人民银行支持农村金融发展的重要工具。哈中支审计组近期对辖内部分县行近年支农再贷款管理情况审计显示,支农再贷款已成为县域法人金融机构发放涉农信贷资金的重要来源。  相似文献   

10.
(一)支农再贷款的风险分析 1.再贷款限额比重过大.从1999年至今,人民银行对农村信用社发放的支农再贷款限额呈逐年增加趋势,占其资产的比重也越来越大.以该县为例,1999年至2004年6年间,农村信用联社利用人民银行支农再贷款的余额分别为2300万元、3000万元、6500万元、10500万元、11400万元、12000万元,支农再贷款占该联社贷款的比例分别为18.01%、14.96%、23.41%、24.01%、22.16%、25.68%,而在某些地区这个比例甚至已经超过三成.  相似文献   

11.
(一)支农再贷款的风险分析 1.再贷款限额比重过大.从1999年至今,人民银行对农村信用社发放的支农再贷款限额呈逐年增加趋势,占其资产的比重也越来越大.以该县为例,1999年至2004年6年间,农村信用联社利用人民银行支农再贷款的余额分别为2300万元、3000万元、6500万元、10500万元、11400万元、12000万元,支农再贷款占该联社贷款的比例分别为18.01%、14.96%、23.41%、24.01%、22.16%、25.68%,而在某些地区这个比例甚至已经超过三成.  相似文献   

12.
支农再贷款是人民银行为解决农村信用社发放支农贷款资金不足而发放的专项再贷款。为用足用好支农再贷款 ,山东省农村信用社按照人民银行的有关规定采取有效措施 ,真正把支农再贷款发放到农民手中 ,有力地支持了当地农业、农民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收到了较好的社会效益。截至 2 0 0 0年 7月末 ,全省农村信用社共向人民银行借入支农贷款 41 46亿元 ,用支农再贷款累计发放贷款 6 3 8亿元 ,其中 :累计发放农户贷款 46亿元 ,占 72 1% ,支农再贷款的发放 ,充分发挥了资金导向作用 ,激发了农村信用社发放农业贷款的积极性。  一、突出支持重点 ,…  相似文献   

13.
《青海金融》2006,(10):44-44
一是支农再贷款利率逐年上调,抑制了农村信用社的积极性。从2005年1月1日起,人民银行取消了支农再贷款的利率下浮政策,调整为执行人民银行再贷款基准利率,一年期支农再贷款利率由2.25%提高到3.24%。从2006年1月1日起,一年期支农再贷款利率又提高到了3.555%,与2004年相比提高了1  相似文献   

14.
一、支农再贷款的效应及社会反响 今年1-8月份,全盟农村信用社累计发放支农贷款4.58亿元,占全部贷款80.2%,人民银行累计发放支农再贷款1.59亿元,占农村信用社支农贷款的34.7%.支农再贷款的及时发放和灵活使用,在广大的农村和牧区收到了良好效果和反响.  相似文献   

15.
1999年人民银行启动了支农再贷款政策,这是一项集政府支农与央行贷款于一体的具有鲜明中国特色与时代特点的货币政策创新.7年来我中支积极运用支农再贷款货币政策工具,累计发放支农再贷款243700万元,其中2004年为历年之最,累放76200万元,支农再贷款对辖内经济、金融发展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6.
支农再贷款是近几年人民银行推出的一项货币政策工具,实施该工具目的是改善农信社经营效益,提高农民收入,服务"三农"经济发展,最终实现社农双赢.近年来,人民银行不断增加对农村信用社支农再贷款,其综合社会效益日趋突出,但在支农再贷款的管理实施中仍存在一些难点,影响了其作用的正常发挥,具体表现如下:  相似文献   

17.
从1996年开始,人民银行运用支农再贷款有效支持了农村信用社和"三农"经济发展,但近几年,支农再贷款运用却逐渐减弱。本文通过对湖北省支农再贷款运用情况的调查,重点分析了支农再贷款运用减弱的六大原因。  相似文献   

18.
支农再货款作为人民银行重要的货币政策工具之一,自启用以来,对农村金融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取得了良好的调控效应.但是,近年来支农再贷款政策实施的外部环境发生了较大变化,支农再贷款工具的运用面临新的困难和问题.本文通过对莱芜市辖内支农再贷款的调控效果进行实证分析,力求探索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提高支农再贷款调控效应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9.
一、近年来农村信用社改革的形势 支农再贷款是人民银行为解决农村信用社发放农户贷款资金不足而对农信社发放的贷款,也是国家扶持农民致富奔小康的一项金融政策.因此,支农再贷款业务发展与农村信用社的改革形势息息相关.而近年来农村信用社政策环境、改革进展及成效就是支农再贷款业务发展所面临的新环境和新形势.  相似文献   

20.
张俊 《济南金融》2006,(2):63-65
<正>近年来,人民银行通过发放支农再贷款,有效缓解了农村资金紧缺的矛盾,助推了农村信用社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支农再贷款一度受到了农村信用社的“追捧”和“青睐”。然而,随着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村信用社经营形势的变化,近年来基层出现了到期或提前归还支农再贷款而不再继续申请使用的现象。为此,人民银行济宁市中支对辖内农村信用社支农再贷款需求状况进行了专题调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